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反思与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但是如何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使其体现时代性、针对性的特征,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对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反思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对现代爱国主义的内涵有一个科学认识和理解。科学把握爱国主义的内涵,可从两个角度来分析(1)从爱国主义的本质属性、功能属性和价值属性等方面来分析。从爱国主义的本质属性来看,爱国主义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一方面,从其内容来说,爱国主义是客观历史存在,人们总是生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它包含两个因素,一是自然因素,就是人们所称的“国土”,即一定界限国界)以内的山川、湖泊等自然风貌和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二是社会因素,包括人们所说的“同胞”,即共同血脉和社会联系的国民,共同的习俗、礼仪、传统习惯及共同的社会心理、地方性的人文文化条件等。这些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与每个人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因而具有客观性。另一方面,爱国主义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生活在特定国界内的人们对自己赖以生成和发展的祖国的一种主观反映,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切认同,也是衡量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和道德标准,具有主观性。所以,爱国主义本质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从爱国主义的功能属性来看,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一个国家和民族团结奋斗的旗帜,是保卫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保持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文化繁荣、进而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从爱国主义的价值属性来看,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也是个人对祖国追求的理想信念。2)从心理、精神、实践三个层面上来分析。在心理层面上,爱国主义是一种融入人们血液中对自己祖国、民族、国家的深厚天然的感情体现,这种情感是在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在精神层面上,爱国主义是一种融入人们思想中对自己祖国的理性意识和观念;在实践层面上,爱国主义是一种显在的自觉行为,表现在日常行为中以爱国行为作为自己的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因此,不能将爱国主义仅仅理解为一种朴素的爱国情感,也不能将爱国主义理解为高不可攀的纯粹爱国思想,而应该是将心理、精神和实践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科学地理解现代爱国主义的内涵。
二、对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反思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了解祖国的灿烂文明、掌握历史知识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还需要我们去不断创新和发展。目前许多人从词面上理解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爱国主义者或教育受教育者爱国”。如果从这一视角来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就很容易推导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受教育者不是爱国的,或者基本上不爱国的”],这显然是不成立的。应该说,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具有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这种情感往往是长期来人们的民族意识和祖国意识的积淀,它通常潜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如果没有一定的外界剌激和引导,一般很难活跃于意识层面,更不可能物化为自觉的爱国行为,这个外部剌激和引导的条件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因此,本文认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者从本国、本民族的发展需要出发,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受教育者激活爱国情感,并将朴素、非理性的情感提升为理性的爱国思想和观念,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爱国行为的活动。当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性不强,缺乏创新。党和国家虽然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也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仍然需要创新。目前学术界和教育界对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研宄还远远不够,缺乏从理性角度深入研宄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律、内容、方法和手段、评价等。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爱国主义教育学,就是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来研宄,如余龙进教授在《爱国主义教育学》中就从理论基础、目的、价值、对象、方法、环境、载体、管理等方面详细论述了爱国主义教育学。这只是一种研宄视角,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进一步研宄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律、本质,探寻爱国主义教育范畴的多个维度,分析爱国主义教育过程的结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如何坚持与时俱进、结合爱国主义的教育对象和环境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制度的构建等。
2.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性不强,缺乏系统性、层次性。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涉及许多要素、环节、各子系统及其互动,某一环节的断裂或缺失,都会影响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效果”就教育环境关系而言,爱国主义教育包括了国际、国内宏观环境;也包括校园、家庭、社区等微观环境。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与校园文化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各个环节相协调,还要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与家庭教育、社区精神文明环境建设相结合。就爱国主义教育的客体而言,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考虑教育客体的认知水平,还要考虑客体的情感需要和意志力,同时还要结合客体的行为实践能力等。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是否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层次性,决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与生命。长期以来,爱国主义教育在时间上缺乏连续性,在空间上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表现在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社会等不能得到有机结合;在内容上缺乏层次性,表现在对丰富的教育资源缺乏系统的选择、整合、优化等深度加工;在教育过程中没有考虑教育客体的层次性,一是不同客体的层次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如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没有形成层次性;二是相同客体内在需要的层次性不能体现,如知、情、意等内在要素没有体现层次性。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效果,妨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
3.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感、现实感不强,缺乏针对性。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很强的现实性。然而,纵观现时代爱国主义的教育活动,时代感和现实性表现并不明显,对教育的开放性认识也不到位。爱国主义教育应着力增强爱国主义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即培养他们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辨别国际社会中各种理论和思潮,正视本国的历史和国情,认清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形势和地位以及发展目标,把对祖国的满腔热情与对现实的理性思考结合起来,把自己的学习、工作、活动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联系起来,用实际行动促进祖国的繁荣与壮大,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对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探索
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教学模式是教育思想与教学规律的反映,是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等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它规定了师生双方在实施教学活动中的基本程序,是师生双方教与学活动的指南。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是关系到教学活动能否有效运行及教学实效性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在继承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需要根据时代特点、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坚持与时俱进,遵循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创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新模式。笔者认为应着重在以下方面坚持教学模式的创新。
德育研宄
1.渗透式隐性型爱国主义教学模式的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非常广泛。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风光到物产资源,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瑰宝。要善于运用国情资料,并注意挖掘和利用各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因此,要充分运用我国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渗透式隐性型教学。爱国主义渗透式隐性型教学就是要根据爱国主义的丰富教育资源蕴藏在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将爱国主义教育任务贯穿于各个学科教学之中。比如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处处都是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教师通过历史教学,应让大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形成文化认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但是,从目前来看,渗透式隐性型教学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主要原因是,爱国主义渗透式隐性型教学尚未引起各学科任课教师的重视,教师的教学仍以知识传授为主,难以将教学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联系起来。同时,学科教材也没有充分挖掘爱国主义的教育素材,教育内容与学科知识内容结合不紧密。在教学评价上,评价教学质量的好坏仍以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要标准。所以,渗透式隐性型教学模式需要进行包括机制、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评价等多方面的创新。
2.反思性研宄型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创新。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还应创新反思性研宄型教学模式。反思性研宄型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反思、批判、探宄的思维方式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有选择的消化、吸收。教师可以通过探宄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材、媒体和教师教学活动中没有涉及的领域,让他们去探寻、了解历史和现实真相,引导他们以科学的态度、精神和方法去研宄中华民族现实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能力。开展反思性研宄型教学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逐步产生复兴民族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
3.艺术熏陶型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创新。运用艺术美育功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为国奋斗的目标。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合进艺术教育之中,发挥艺术教育的独特功能,让文学艺术、音乐艺术、绘画艺术、影视艺术等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
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创新。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爱国主义教育创造了新的平台,拓展了新的空间。教师可以发挥网络开放性、丰富性、快捷性的优势,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网站,对中国古今的爱国主义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和系统整合,并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各种争鸣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一个自我教育的平台,充分利用虚拟世界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下一篇:日本医学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