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文化教育进小学的思考与实践
五四运动以来,许多中国人将近代落后挨打的民族屈辱归咎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偏激的批判。近年来,由于整个社会显露出道德水准滑坡、信仰缺失等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无一不体现在传统文化中,这使得一些有识之士将目光重新投向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和互联网的发展,很多青少年在各种新奇的思潮中迷失了自己,青少年价值观出现问题,如只知享受照顾,不知感恩。这种情况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非常必要。
习近平同志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时指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笔者就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小学的意义和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传统文化教育进小学的教育意义
(一)教育要从小抓起,苟不教,性乃迁”
朱熹说过,童稚之学,不止记诵,养其良知良能’当以先人之言为主。”中国传统启蒙教育思想极为丰富,譬如《三字经》《弟子规》和许多名家家训等。这些启蒙读物中不但有丰富的各科知识,更有如何做人的道理。从孩提时代就去诵读,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教益。以《弟子规》为例:第一课便是“入则孝”,教育孩子在家要善事父母。只有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将来才有可能忠于国家和人民。
启蒙教育不容忽视,而小学阶段正是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我们在教学中应坚持知行合一,从行为养成着眼,从日常小事着手,反复训练,逐渐强化,养成习惯’进而促成孩子良好品德“雏形”的形成H。
(二)教育要以德为先,“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公共场所张贴的提醒大家遵守文明规范的告示,而其中的许多内容都应是在幼儿园就养成的行为习惯。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不应过分强调理想教育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习惯养成教育,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善良、仁义、孝道的熏陶。
(三)教育要为民为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传统文化重视热爱人民的教育。老子曾说过: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见,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要以此去教育学生热爱国家和人民。
二、传统文化教育进小学的实践方法
(一)过传统中国节,做现代中国人
我校开展了“过传统中国节,做现代中国人”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节假日了解我国的一系列文化习俗,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以此了解传统节日文化,树立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意识,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形成过传统节日光荣,中国人过中国节的习俗。
(二)抓紧10分钟,诵读经典文
“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每天早晨专门留出10分钟时间,全校师生一起诵读国学经典。我们组织教师研读国学经典,将那些对小学生的做人做事有教益的文章摘录下来编撰成册,供全校学生每天晨读。这里有《论语》《孟子》,也有《三字经》《弟子规》,还有《声律启蒙》,古散文名篇选段,更有诗词曲赋的佳作,材料丰富,可以很好地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三)利用大课间,做好“国学操”
我校将国学与体操、音乐结合,创编了系歹lj“国学操”系列。学生一边诵读经典,一边有节奏地蹦蹦跳跳,让健身与学习国学融为一体,开辟出了一条传承国学的新途径,为在全市乃至全省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做了有益的尝试。
总之,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p1。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让国学走进小学,在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摒弃其糟和,吸取其精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做出我们的努力。
王阳阳
(静宁县德顺小学,甘肃平凉,743400)
下一篇:文化教育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