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教育论文>文教资料

国外先进大学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06 09:07


第1篇:国外先进大学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分析与借鉴


  国外先进大学传统文化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寻求和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与模式的同时,对本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毫不懈怠,这对解决当前我国多数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经验。国际化背景下,学习他们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课程并行的课程设置方式,并不断地借鉴国外成熟高校的先进经验,并注重我们本土传统文化的传播,培养学生全球化思维,对国内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的建设与传统文化价值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张岂之先生在《大学生与传统文化》(1993年4月发表于《中华文化》)一文中指出:“现代化与传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向我们国家的未来主人翁——大学生和青年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这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在他们的头脑里,传统文化的精粹积累得越多,他们的现代化眼光将会越加深邃,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会越加强烈。”张先生说出了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开设的意义所在。国际化背景下,国外先进大学在传统文化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放开眼界寻求和借鉴他国先进经验与模式的同时,对本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毫不懈怠,这对解决当前我国多数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经验。

  1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课程并行的课程设置方式

  课程设置方式指针对一定学习目标对课程类型和门类的选定,并对时序和学时进行相应安排。因此,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成为评价课程设置方式的重要方面。参看国外发展成熟的院校,以哈佛大学为例,经多次尝试与探索,其在历次改革中不断完善并最终形成了当前“核心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的课程结构。作为哈佛课程设置方面独具特色的部分,其核心课程共包含外国文化、文学艺术、历史研究、道德推理、科学等七个学科领域。东南大学罗玉玲硕士的学位论文等研究资料的数据显示,哈佛核心课程中人文社科类多于80%,而从其课程内容分析发现,人文学科又以西方文化为重。由此课程设置方式不难看出其设置目的——既对学生进行特定的学术专业训练,又帮助学生在了解现存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探索、保存知识所需的不同手段及使用价值与使用方式,从而使其成为有文化、有良好思维习惯、能够发现与创新的人。在具体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日本大学教养部改组的做法值得借鉴。其将通识教育总目标分成与各院系和专业相结合的具体目标,由院系组织专业教师参与其中,同力制定出通识教育可实施的计划,这样既保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又可增强专业教师责任感。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能贪图面广而“概论化”,而是要形成特色经典核心课程,在核心课程体系里层层深入与细化。

  国内高校教育过程中虽提倡素质教育,却仍以专业为主,要改变传统文化课程缺失或虚设的现状,就要转变理念,在借鉴哈佛类院校先进经验基础上,依据我国素质教育的主要思想与目的,调整当前高校课程体系,将传承我国文化精髓的传统文化课程置于整个课程体系基础性课程的重要地位,使其发挥应有作用。

  2重视本土文化课程

  通过对哈佛大学核心课程中文学艺术领域三类课程的观察可发现,除少部分亚洲艺术研究课程外,大多内容是关于西方艺术和美国本土艺术发展的研究。全观其核心课程总体设置,五类人文领域中的课程内容绝大部分是对西方文化和美国本土文化的关注,充分体现了其对本土传统文化的重视,也正与其强调的学生要具有民族价值观的目标相一致。当今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通识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而在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俄罗斯大学,强调通过人文教育培养学生思维,使其在深刻理解文化和文明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形成个人价值、尊严、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传统文化课程成为其人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将俄语和言语文化、祖国史两门课程作为大学生必修的通识课程,想要通过扎实语言基础的培养,引导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本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更新过程,增强学生爱国精神的同时,培养其思维与创造能力,由此足见其对本土文化的重视程度。

  反观我国当今大学生的语文素养,且不说对《论语》《孟子》内容不熟知,就连基本汉字书写能力也在电脑使用过程中日渐退化,更谈不上对祖国几千年来灿烂文化与文明的重视和传承。因此,国内高校对传统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亟待提升。

  3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全球化思维

  从总体分析国外哈佛类成熟院校核心课程或通识教育课程的设定,不难发现这些高等院校在此类基础课程设置内容上,涵盖面涉及世界多国、多民族、多区域的历史、文化、文明的发展历程,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点和国际化特色。正如学者尹建中提到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中的外国文化领域和历史研究领域方面的蒙古帝国研究、中国文化与变迁等课程设置原因时的分析:“‘开蒙古帝国研究’是因为蒙古人在历史上建立过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尤其让当时的欧洲人惊讶,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统治方法也令人感到兴趣;第二门课是有关中国文化的,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加上现今中国的快速发展,这是美国人所不能忽略的;第三门课与日本相关……第四门课是有关回教世界的,回教人民与宗教的情节,以及回教地区人民的石油,均与美国国家利益紧密相关。这样分析,或许你已经明白美国人设计通识课程的深刻内涵与组织设计的良苦用心”①。这样,在课程设置兼容并包的基础上,他们又采用不同策略,使学生重视国际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特殊关系,既有助于加深其对本土文化形成过程的认识和把握,在现代化进程中学以致用,又有助于其认识和了解他国文化,形成全球化大局意识和思维方式,成为具有独特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的世界与本国的认知者。

  4互动性强的教学组织形式与隐性氛围的创建

  传统文化课程的进行需要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良好文化氛围的创建来共同完成。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智力和提升人格的作用各不相同。不同于我国大部分高校传统文化课堂上的“一刀切”“填鸭式”“机械化”授课方式,国外成熟院校的教师授课方式灵活多样,演讲课、角色扮演、讨论课等授课方式极为常见。教师在课上强调学生的独立阅读和讨论能力,鼓励学生抓住机会独立发现问题并及时表达个人观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国素质教育虽强调“还课堂于学生”,但大多停留于口号而未付诸实际行动。

  隐性学习氛围指在学校中除正规上课时间和必须完成的课程之外,学校与学生共同营造的良性循环的学习场合与学习风气。我国高校应在重视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基础上,借鉴哈佛大学的宿舍功能开发的先进经验,将学校各区域的功能从“提供住宿、饮食等方面的建筑”这一单性价值中解放出来,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多元活跃的社区单元内,潜移默化地接受正能量影响,激发学习兴趣。


第2篇: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大学肩负着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但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中严重缺失。应分析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重整教育资源,加强高校教师国学素养,调整大学课程设置,多途径提升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形成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情感纽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但是,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缺失问题。大学作为文明的传播者与创造者,传承中华文化、凝结民族精神责无旁贷。

  一、当前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困境

  (一)高校学生传统文化传承缺失

  从大学校园来看,传统文化缺失现象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观念认识不足,甚至认为传统文化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发展的要求。他们对经典传统文化的认识不系统、不深入,对学习、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兴趣不高。然而外国舶来文化在大学校园中却风生水起,倍受青睐。麦当劳、肯德基已然成为一代年轻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知之甚少,而对美国大片、日本动漫却津津乐道;短、平、快式的“快餐文化”备受追捧,经典国学著作却鲜有问津;大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认同率持续走高,而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却悄然没落。时至今日,大学生传统文化淡化问题已经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泥沙俱下的西方文化正逐步使他们价值观偏移,丧失辨别能力,陷入集体无意识状态。

  (二)课程设置中传统教育内容或缺

  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了解本国传统文化,进而培养其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尊的基本途径。目前,多数高校没有建立起传统文化教育平台,还未找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模式。学校普遍以科学技术教育取代人文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知识的增长,而对于蕴藏在知识背后的精神、信仰、追求、思维方法等价值观及方法论层面的内容却鲜有提及,造成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冷漠,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淡去。虽然部分高校也举办了一些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论坛、讲座,但基本都是“曲高和寡”的专业性学术报告,不能激发起大学生对祖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也有不少高校开设了有关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课,却因为授课方式的古板和陈旧屡受诟病,效果自然差强人意。

  (三)高校教师国学功底普遍薄弱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乃“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师教育更是承担着培育“育人者”的重任,更应注重“育人”而非“制器”。教师的发展不仅是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掌握,更是思想的塑造与品格的形成[1]。长期以来,受“能力本位取向”、“知识本位取向”的教育课程观的影响,教育的教化功能被剥离出去,教师培养也越来越强调强调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而对教师文化素养、民族意识、人格等精神层面的关注远远不够。在传统人文教育严重缺位于现代教育的今天,青年教师普遍国学功底亏空,人文理想和精神追求弱化。“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当教师自身疏于修身,文化浅薄,精神空虚,行为失范,常常依靠口传心授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愈发显得步履维艰。

  二、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原因致使文化自卑

  自五四文化运动以来,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是国人特别是学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国家实力不断衰弱,贫穷落后和苦难屈辱相伴相生。在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看来,是中国古老的儒学和文化造成了社会发展的滞后。于是,认为“东洋文明衰颓于静止之中”的国人高呼着“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将传统文化推上了时代的审判台,中国千百年来膜拜的儒家文化被彻底否定和批判,继而引发了长达近百年的反传统浪潮。“经济、军事、科技等物质力量的衰弱,使得国人在这种‘实力弱——制度不行——思想教育不行——文化根底不行——彻底革命’的恶性归因循环中一再扬弃传统文化”[2]。不可否认,五四文化启蒙运动无疑是近代中国民主运动的一个里程碑,然而这场运动过分强调传统文化的封建糟粕,对其批判有余而继承不足,导致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承继的断裂,也造成了国人时至今日的文化自卑,当代的青年大学生热衷于外来文明而缺乏民族文化自豪感不难理解。

  (二)社会转型带来文化变迁

  中国在清朝末年引进西方教育时,虽然有着富国强兵的急切动机,以发展科学教育为主,但在大学中仍然非常注重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的培育。“国家在进行宏观教育决策时,主要考虑的还是国家现行的体制、政策和政治目标”[3]。建国之后,我国努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迫切需要改变社会面貌的新中国,发出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号召,于是培养科技精英就成为大学的重要任务。中国高等教育也因此出现了严重的文、理失衡性发展,大学的传统文化资源和人文精神开始流失。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教育改革使得重理轻文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并未根本性地扭转局面。当中国社会快速步入转型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再简单地是一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术语,而是落实为全国上下身体力行的实践,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也就愈加突出。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在教育领域逐渐显现。高校工具性、技术性的价值取向越来越明显,教育产业化在一步步吞噬着高校的人文精神,而大学的文化传承功能也渐渐被单纯的知识传授所替代,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日渐式微。

  (三)外来文化形成巨大冲击

  五四文化运动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思想基础,而且为改革开放之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流行铺平了道路。对自身文化有着深深自卑感的我们,先是学习并借鉴马克思主义实现了民族独立,后又对外开放引进西方文明,造就了中国今日之富强。就在我们极力效仿并至高崇拜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时候,西方文化也以势不可挡之势所向披靡,肆虐在中华大地。应该看到,今日之中国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盛行,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物质主义等价值观泛滥成灾,已经引发了国民道德人格的转型,造成文化认同困境。古语云“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青年学生不知不觉中接授并张扬着西洋文化,从而造成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冷落和遗弃。有学者指出:“十三亿的庞大人口自投于西方传统文化的门下,作为追随者、臣服者,而自绝于其固有的历史和民族传统,自弃其文化和思想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此情形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一两代之后,中华固有文化势将消亡。”[4]外来文化的不断入侵,已经渗透到我国文化的肌体,消解了传统的价值观和民族精神,严重威胁到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现代信息技术催生文化浮躁

  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使得快餐文化进入了疯狂的时代,并且慢慢演变成为一种生活时尚,严重地冲击着传统文化。即便是社会上出现的国学热也多以“解读”传统文化和经典作品的“快餐”形式出现,没有了原汁原味的传统经典再现。这种新的文化形式迎合人们快节奏生活的同时也裹挟着着浮躁之气,不断弱化着人们思想和文化的想象力,使人们失去了对现实的批判和思考。以前大学生捧书而读,细细品味,沉淀思想,现在学生阅读多借助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阅读的内容也多为短小美文、随笔,甚至是卡通漫画,比起啃读长篇巨著,他们更愿意刷刷微博,分享心灵鸡汤。在高校快餐文化盛行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文化的浮躁与传承的隐忧,也看到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疏离和深深的文化认同危机。

  三、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路径思考

  (一)重整高等教育教学资源

  自我国大规模现代化建设以来,培养了大批专门技术人才。高速发展的中国教育本应是硕果累累、人才辈出,事实上却是鲜有出现哲学大师、文学巨匠,科技创新能力整体薄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数十年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思想,学校成了加工厂,学生成了“复读机”。学生不学历史,不问哲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严重分离。因此,应该转换教育理念,将现代科技知识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培养有思想、有灵魂的高级人才。要逐步修正单纯的知识化、技术化教育,引导学生注重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丰富文化底蕴,提升人格境界。针对重理轻文、文理失衡的现状,以当前高考改革取消文理分科为契机,改革高等教育结构,有计划地进行现有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组织院系调整和合并,打破“文理分家、理工分校”格局的藩篱。

  (二)提升教师队伍传统文化修养

  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们的文化底蕴、精神境界、礼仪风范、气质修养都会对青年学生产生莫大的影响。所以,努力打造具有深厚文化素养和人文内涵的教师队伍,是改变当今中国大学传统文化落寞的关键一环。高校教师“必须要对民族的复兴有高度责任感和为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这样我国的科学文化才能真正走在世界的前列”[5]。一方面,应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加大具有浓郁人文精神的传统文化课程的比重,重视和加强伦理精神教育,培养既有人文素养又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工作者;另一方面,对在岗的中青年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再教育,将经典原著的阅读纳入后续教育,倡导人文素养、民族精神、伦理品性的自我塑造,并将其纳入教学评价指标,逐步提升教师群体的传统文化素养。另外,依靠社会力量创造文化平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承人纳入大学传统文化师资选择的视野中,让他们承担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三)加强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通过开设选修课和几场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蜻蜓点水式的文化熏陶恐怕连皮毛都未可及,更不必说内化为精神气质了。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历史,世界一流学府无不开设本国传统文化课程,以培养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基本课程设置历来都有一个纲和灵魂,就是以巩固学生的“西方文明认同”为目的[6]。据国内对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调查显示,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阅读报刊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比例约占到80%[7]。不难看出,合理设置传统文化课程对于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素养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因而,高等学校应在课程设置中加大人文学科课程在总学分中的比重,使国学课程与本专业课程彼此协调,形成互补、互渗、互助、合理的知识体系。

  (四)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

  大学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应仅仅囿于课堂教学,而应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来帮助大学生亲近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高校要有意识地利用民族文化元素培育良好的文化传承氛围。一方面,在校园物质环境中体现高品位的民族文化风情,设置具有浓郁中国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来营造大学文化,传承历史文脉。另一方面,通过丰富多样的主题校园活动、教师的言传身教、学校制度建设等方面体现民族文化内涵,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积淀文化精神。比如可以考虑以中国传统节日符号作为切入点,在充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精神和现代流行时尚元素,以接地气、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形式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从内心接纳传统文化遗存,并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传承。

上一篇:高职大学生安全文化意识教育的措施(共2篇)

下一篇: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