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对策思考论文(共5篇)
第1篇:论汉语言文学教育在成人教育中遇到问题
成人教育和普通的全日制教育有所不同,它不限制性别和年龄,其主要面对的人群是在职的从业人员,最要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学历或者对他们的专业进行培养。汉语言作为成人教育的基础课程,不仅在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上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也为培养综合型人才,和实施终身学习的计划奠定了基础。但是我国现在的成人教育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汉语言在成人教育中的问题
(一)傳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存在的矛盾
就成人教育的主体来讲,成人教育的主要人群来源于社会的在职人员,这使得他们在选择学习方式的时候,大都是选择业余的时间去学习或者函授学习,这就造成了传统教育模式和现代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通过老师讲授,后者手把手的指导和练习为主,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和学生的理解能力等及时的做出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情。而且学生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问老师。但是在业余或者函授学习时,每年也只能抽出很少的时间使得老师能当面给学生授课,所以在学习的模式上,主要是应用现代的信息化手段,比如计算机网络或者多媒体方式等。但是在这样既没有老师,也没有课堂的教育下,没有老师的指导和监督,好多学生都处在一种迷茫的状态,不知道学些什么。而且在学生学习时思想上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同时因为一些学生本身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就大,学习时间紧张或者不能进行连贯的学习等,这样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缺乏监督机制
虽然在成人教育中,主要是由成人的自学为主,但是要是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也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教育的质量。比如会出现以各种的理由请假或者无故旷课等各种现象。老师也对此不加追问。而考核的要求很低,学生只要临阵磨枪就可以顺利通过各种考核,毕业论文只要东拼西凑点满足论文的一定要求就能通过等各种情况。这样就很难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而且也无法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最终只是混得了一纸成人的文凭,有何作用?
二、改善汉语言在成人教育中的方式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的话应用在何时都不会有错,所以在成人的汉语言教育中,首先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参与和相互交流,以及可以在师生之间相互质疑,共同探讨从而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不断的提升自己。在文学教育中,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知识文化水平不同,审美的能力也不同,所以在同一篇文学作品中,他们所得出的看法或者观点也大不相同。这是老师不应只是以为的否定,而是应该肯定学生刻苦的学习,并且鼓励他们大胆的发言,相互的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通过这样交流的方式不但可以相互协助学习,讨论,而且也满足了他们的自我表现能力,从而也提高了他们持续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要很好的把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结合
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这样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所以老师在授课的时候要尽量的避免其教学的内容和网络上的内容重复。主要讲解一下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一一的回答,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在历史的教学方面,记忆的东西有很多,老师在教育中可以不必细讲,只指出其中的重点即可。然后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留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找出答案,最后老师进行一定的指导就行了。
(三)努力改革各种考核的方式和制度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所以老师对于考试的态度,不应该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通过率,而给他们在考试之前划出重点,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拿到好成绩。这样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老师在对学生考核的时候,应该多创设一些钻研性的问题和探究性的试题等,不需要有固定答案的考试,要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掌握的方法、情感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考察。试题必须要有一定的宽度和难度,而且一定要有淘汰率,成人教育也是教学,并不是为了给谁一个面子,让其轻易的通过。毕竟人们可以相互彼此的给个面子,但是当你真的遇到不会的问题时,知识可是一点也不会给你面子。所以在考核时,要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促进他们认真学习为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成人有关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时候,要以成人为中心,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性为主。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认真研究课程的体系设置,比如对课程时间的安排和专业课的安排等,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坚强对他们学习管理和监督机制,努力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作者:李焕平
第2篇:浅析关于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及创新
1文言文学的思路拓展
语言文学的学习,在内容上必须是具体全面的,所有现实生活、精神虚拟、心理活动等方面的内容都应当成为语文语言学习的内容,而教材只是语文空间的一隅。举例来说,如果整个世界是语文知识的海洋,那么教材只能算是学习的港湾,学生如果想将汉语言文学熟练的掌握好,建设好港湾是必须的过程,但是也应当从港湾中走出去,去生活与世界的大海里航行,以发现更多更丰富的宝藏。基础教学的任务就是可以打破陈旧有教学思维的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将历史、现实与将来整合在一起,把世界历史遗产和广阔的自然社会环境整合在一起,给与学生门更多了解人文科技前沿动态的机会。应当注意和处理好以下两组对应关系:其一是处理好无限信息与有限选择间的联系,在进行教学活动组织时,我们能够获得大量的资料,但是对于某个具体的教学程序而言,可以选择为我所用的内容是有限的,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全部有关信息都带到教学过程中来。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信息的最优化控制,寻找出切实可行的信息筛选措施和方案。其二是典型教学与复杂问题间的问题。当确定语文教学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界限以后,各种必然发生的与偶然发生的问题都会出现,形成教学过程的问题复杂性,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均应当重视此种问题复杂性特点,尽可能使学生可以重视每一个问题。可是重视所有的问题,并不表明使教学活动被复杂问题所扰,教学活动变成一团乱麻的状态,反之,应当透过问题的表面现象,集中精力,处理典型问题。这便要求课堂教学在目标的指引下前行,同时又不被目标所限,一方面时刻关注主题,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看起来属于主题外的内容。
2汉字语言文学的内容创新
人类在进行思考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就是语言和文字。汉字和汉语根源悠久,历史遥远,起到维系文明和国家命运的重要职责,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应用到汉语言文字时总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偏差。所以,非常有必要对这些课程进行全面的内容改革创新,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优化,使每门课程都能够加入本领域全新的知识。
3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的途径
3.1从兴趣爱好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在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同时,如果语文教师一味的给学生讲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学生会因为觉得这些知识太枯燥而不愿意继续学习。为了能够让学生自主的兴趣的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教师可以从他们的兴趣爱好方面着手,使学生在了解与兴趣爱好相关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如果语文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学生就会愿意自主的吸收汉语言文学知识。
3.2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部分学生大多是受到耳闻目睹的影响,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感兴趣,而这些传统文化当中蕴涵了大量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如果语文教师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学生就能在学习汉语言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深厚的汉语言文化,他们内心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情感能够成为推动学生积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力量。
3.3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主要是从理论的角度让学生理解汉语言文学知识着手。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产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没有用处的感觉。为了让学生了解到汉语言文学习的重要性,汉语言教师就要从实践的角度着手,使学生能够把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起来,使小学生理解到自己学好汉语言文学知识,达到提高语文应用的水平的作用。
4语言文学教学创新的方法
4.1从教学主体上创新。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喜欢以“一言堂”的方式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非常排斥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为了让学生愿意自主的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教师可以从教学主体上创新,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不是教学的主体。为了创造出这样的氛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的主题。
4.2从教学方法上创新。在传统的汉语言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习惯给学生讲述大量的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这使学生觉得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非常枯燥。为了让学生改变这种教学认知,小学语文教师要从教学方法上创新。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汉语言知识,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思考的乐趣、享受到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知识的成就感,从而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汉语言文学很枯燥。
4.3从教学平台上创新。在传统的汉语言教学中,汉语言教师不太注重创建一个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展现自己的成果。实际上,给学生一个展现的平台,这个平台既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欢乐,又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个性。
结束语:汉语言文化方面的创新与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够急于求成,突然冒进。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文科类的重要专业,在远程教育工作的指引下,在教育教学的管理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和实践,出现问题和遇到挫折是在所难免,我们必须调整现有的教学资源,因地制宜的针对不同的情况,结合可持续发展开放教育的原则,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努力探索,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在以后的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寻求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方法,完善现有的教育模式,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奠定基石。
作者:杨正芹
第3篇:浅论汉语言文学教育和语文教育之间的相关性
语文教育是围绕语言教学而展开的一门学科,是一种语言文学,广义的语文教育便包含了汉语言文学教育[1]。两者之间存在较多的相关性,其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与语言表达能力。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相关性
1、相同的教育目的。从教育目的上看,汉语言文学教育跟语文教育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优秀人才。汉语言文学教育属于语文教育,二者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内容都存在相应的互通性[2]。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文教育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2、强调人文关怀。不管是汉语言文学教育还是语文教育,都需要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它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出文学的渲染与洗涤作用,能够使文学真正走入学生心灵,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进而展现人文与理性的光辉[3]。在这一方面,二者都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注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专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提升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相关性的措施
1、实现教育理念的对接。要想提升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相关性,首先需要实现二者之间教育理念的对接。这就需要在实际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开放式的教学理念,不仅需要重视学生传承中华文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文学进行创新发展,进而以更加开拓的眼光去看待我国当代的汉语言文学,从而完善与充实语文教学。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在具体实施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合理融入相关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内容。在一些高等院校内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时,也要注重融入更多的时代元素,从而实现了二者之间教育理念的对接。
2、创新思维上的对接。汉语言文学与语文教育的目标都是为了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一批具备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汉语言文学的教育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拥有了较强的文学品读与鉴赏能力。我们在提升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之间相关性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在创新思维能力上的对接,在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现代技术指导的对接。目前来讲,我国有许多学校都拥有了一定的现代教学设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技术具有较强的教学优势,教学质量比以往的传统教学也明显提升了。多媒体现代技术教学包括了设计网页、制作课件、实施系统操作等等,自动化程度较高。我们为了有效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在现代教学技术上的对接,就需要逐步组织起开放式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适应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现实基础。
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的对接。要提高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相关性,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能够丰富教学形式,教师在其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教师设计开放式的教学方案,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教学资源,从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涵养。教师还可以围绕相关课程教学内容,融入更多符合学生个性特点与教材要求的多媒体课件,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就会连接得更加紧密。
5、学生实践能力的对接。无论是汉语言文学教育还是语文教育,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应的实践课程,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是二者之间的共同目标。汉语言文学教育要想与语文教育完美对接在一起,就需要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二者的内容与理论都是围绕着汉语教学而展开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能够积极应用创新型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实践潜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二者之间的合理衔接。
三、结语
总而言之,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给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之符合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为了提高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二者之间的互通交流,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合理对接。
作者:李连君
第3篇: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推广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实际的问题,导致教学边沿化,教育职业化脱节的问题频现。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本文分析了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1.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1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日趋边沿化
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在职业教育的夹缝之中生存,成为了继续教育改革的专业项目内容,这主要是因为很多进行职业学习的学生和家长认为,汉语言文学的相关内容与职业的专业化教育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因此在专业选择上就及其忽视,再加上长期以来汉语言文学教育走着语文教学的传统模式,课的开设也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教材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知道怎样进行课程内容的有效转变和课程形式的有效改革,只有墨守成规,沿袭传统教学模式,例如:对于语言基础的相关知识教学,还是延续了小学、中学的字词练习等内容,学生感觉到了很没用趣味性,甚至觉得所学的知识是无用的,进而厌学的思想严重,加上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就属于高考的失利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知道怎样转变,让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日趋边沿化,其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表现在不少大学生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对民族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严重低下等。这些情况必然会影响高职学生以后的就业发展空间,无法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也无法受到用人单位的信任。
1.2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与专业需求相脱离
职业教育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理应紧紧追随行业发展的需求,但长期以来,我国不仅高校本专科的专业设置、专业标准与实际的职业门类、岗位工种存在脱节,即便是直接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一线操作员工的中职学校,其专业设置也存在较严重的滞后现象。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与专业需求相脱离,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理应紧紧追随行业发展的需求,但长期以来,我国不仅高校本专科的专业设置、专业标准与实际的职业门类、岗位工种存在脱节,即便是直接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一线操作员工的中职学校,其专业设置也存在较严重的滞后现象。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很多教材内容与高中、高校的教材内容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评价内容也没有差异,这就导致了很多高职专业设计的要求变成了空谈。虽然教师与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对内容有所选择增删,但不能否认教材依然是高职教师上课时候的主要依据媒介,而且对教材的灵活使用还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这也无形之中对教师的才能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也是教材问题必须直接带动的其他教育问题。另外,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未来各种不同职业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一入学就有着对职业发展的全新要求,但是教材滞后就导致了很多高职通用类教材注重的是语文学科的共性,是各个职业人群所共同需要的口语表达和应用写作,忽略了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特征,脱离了不同专业学生对语文学科内容的不同需求,其结果必然影响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成果,因此,必须想到办法尽快转变问题。
2.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解决对策
2.1推行多元化汉语言文学教育
为了解决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日趋边沿化的问题,必须尽快在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之中推行多元化教育。首先,教师要推广当代的文化教育因素。高职语文教师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方式将当代文学名人引入高职语文教学中,如文字与图片、影视资料、多媒体等。这样既能够保证学生全面形象地了解到当代文学名人的相关情况,还能够让学生对文学产生更多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文学资源,提高高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今社会学生离不开网络资源,在网络资源的影响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当代文化名人进行网络沟通,然后善于利用网络文学资源,激发高职学生运用书面语言的兴趣和信心。在高职教育开设文学课程,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网络文学作品进行点评,通过与网络上万千读者的互动,互动增强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信心。另外,要采用更多的实践活动来激发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地位,通过演讲竞赛、辩论比赛等形式来进行文学理论的推广。
2.2迎合高职学生职业教育的需要
高职学生职业教育的需要必须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之中有所体现,这样才能够抓住中职语文教学的职业特色,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同时抓好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加强对职业知识技能的渗透,探讨职业技能知识和语文基础知识的共同点,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出具有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的优秀人才。首先,教师要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引进创新式的教学课堂,加大实践课堂的比例。我们说职业学校既教育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综合知识素质。因此,教师需要将日常生活与教学能够结合起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其次,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质量控制体系。重视顶岗实习工作,并在组织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规章制度的健全以及人力物力的保障工作上要做好,建立多向管理模式。实行顶岗实习单位的管理、学校的指导管理和学生的自我管理的多向管理,保证对顶岗实习实施全过程控制,让学生能够在实习过程中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知识的重要性。总之,汉语言文学教育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使之与当今的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相适应,并为之服务。
综上所述,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必须推行多元化汉语言文学教育,迎合高职学生职业教育的需要,让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效果更为理想,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
作者:王沫
第4篇:有关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思考
素质教育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工作重心。目前汉语言文学素质教学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重点改革对象,必须提高教育的创新力度才能够有效提高高校汉语文学教育中素质教育水平,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对创新教育方式进行详细分析。
一、高校素质教育的理念
素质教育首先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是一种以社会为基础、以人为本,而不是以书(知识)为本,更不是以分数为本的教育实践,是追求个性全面发展教育理想的现实选择。如果说,我们一时还无法科学完整地描述素质教育的精确定义的话,至少我们可以知道我们从素质教育中期望什么,应该说我们期望素质教育能在宏观上带来教育结构的大调整,造就不同类型与层次的人才;在微观上素质教育主要培养学生一种精神、一种追求,养成现代人的现代品质,以及充实的生活态度,而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某种具体实用的知识技能。我们所追求的素质教育,在结构上,它是一种全时空的立体教育;在过程上,它是一种多途径的整体教育;在性质上,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社会为基础的主体教育;在目标上,它是一种培养多种人才的复合教育;在师资上,它是一种人人参与的全员教育。
二、我国目前汉语教育的现状
语言教学在我国教育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就目前情况来看,多数高校对语言教育的力度不够。高校在语言教育上不够重视,这就导致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没有充分发挥自身学习能力,部分高校甚至出现高度重视学生学分的情况,没有将工作重心放在学生学习兴趣上。这种教学模式会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失去语言学习的动力,对汉语言文学产生排斥心理。因此,各大高校必须加强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力度,解决目前高校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正确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进而提高高校的教学效率。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创新
1、加强素质教育力度,必须根据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和教育学中存在的利弊进行教育创新,目前我国教育模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仍旧存在诸多弊端,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将教育重心都放在对学生知识教学上,忽略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在课堂上多数是由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而学生只负责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极少,学生学习一直处与被动状态;此外,学校教学上只是讲解书本上的知识,而没有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大大阻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2、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创新是全方位、多层次的
(1)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创新是多层次的,一方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的前提是必须将社会的教育理念带到正确的观念中,尤其是人才教育方面和高校用人制度。在对教育者的定位上,能力与学历还有文凭和水平意义都是完全不同的,高校在实际管理中,多数看中的是人们表面的名声而不是内在的知识涵养,社会环境较为复杂,因此目前高校的首要任务是改革教育观念,实行解放式教学。另一方面,在教育系统层面上,首先要创造出符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的教育制度,也就是说教育的创新要符合人才建设中的需要,提高成才几率,为学生日后进入社会奠定基础。
(2)实现素质教育创新的过程是复杂的,涉及面广泛,必须对高校教育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思考。高校汉语文学教育中教学创新包括很多方面,例如:教学方式上的创新、教育环境的完善还有考试制度方面的改革等方面,实现良好的素质教育必须先将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全面做到创新式教学,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创新模式能够真正完成创新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这是一种新型高校的教育方式。
四、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是教育目标的要求
众所周知,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人们背透书本上的知识,也不是为了让人们掌握书本上的技能。教育是一种培养人们如何在社会中立足的方式,正确的教育方式能够让人们适应社会中对人才的需要,通过自身知识和技能在社会中立足,促进全面发展。
2、是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各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提出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结合,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明确指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汉语言文学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五、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1、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教育模式,尤其是授课方式上的改革,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给学生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发表自身的观点和看法,从中教师能够看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提出的有新意的想法整合起来,总结出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根据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开阔的思维,这样能够使授课内容更加丰富,授课重点更加明确。
2、改革考试,使能力与素质有机结合
测试方法是否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在汉语言文学单科结业测试中,要尽可能从单纯的知识测试转向综合素质的测试。考试命题尽可能避免考核某些知识点,而应强调学员对汉语言的整体把握和理解,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对语言材料的概括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等素质测试,使学生获得科学社会文化的知识和美感。
3、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往往都会产生胆怯心理,尤其是在课堂中进行发言时,自卑心理更加强烈,因此会发言出错甚至不敢发言,教师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更改教学方式,首先要调整好班级氛围,营造出轻松幽默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敢于发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自信心。其次要在针对学生语言沟通进行详细训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水平。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学生会因此学到很多不好的语言,在说话时不能掌握好说话的分寸。因此必须加强学生说话技巧方面的教学力度,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素质教育是教学重心,因此必须提高教学方式上的创新力度,才能带动教育界发展。
总结:
近些年来各大高校学生的语言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了。学校也主要是想利用语言教学的丰富多样行,在语言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这样最终使得学生的语言、素质能力都有所提高。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让学生具有更好的语言功底,拥有更好地自身素养,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作者:高永才
第5篇: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随着时代的变迁,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变化,详细来说主要问题包括:第一,从教师队伍角度来分析,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师队伍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施者,自然在教育过程中属于不可缺少的主体,教育成功与否与教师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甚至直接影响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进程。另外一方面,一些教师在语言文学方面缺乏专业素养,依然采用比较落实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造成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不能提高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也无法达到教学目标。一些教师在具体教学策略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能与学生进行学习上的互动,导致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排斥汉语言教育等问题。我们经常可以在课堂上看到:教师滔滔不绝进行知识讲授,但是学生接受教育比较消极,甚至在做其他无关的事情,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影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升。有些学校还存在师资力量缺乏等问题,导致很多教师身兼多职,同时负责多门课程,造成很多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制约了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发展。有些教师在职业修养方面也不够,上课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甚至出现打骂学生的行为,长期以往就会对学生其他方面产生不良的影响。
第二,从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角度来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然应该成为教育的接受者和继承者,他们学习质量直接影响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成功与否,但是目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汉语言文学教育认识不足、参与度较低等方面。很多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属于并不重要的课程,并且容易掌握,导致他们对这门课程并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甚至出现闲散和怠慢等问题,而这种学习态度必然会导致汉语言文学教育无法正常进行。汉语言文学有着自身的特性,需要学生长期的付出,而有些学生急于求功进利,希望能够在短时间提高这门课程,一旦不能达到目的就会出现负面情绪,甚至有抵制和反感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行为。还有些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缺乏兴趣,并不愿意看类似的书籍,语言文学素养比较贫乏,而这些都对汉语言文学教育非常不利。
第三,从社会、家庭和学校等方面来分析,目前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有些地方教育水平比较有限,对汉语言文学教育没有给予重视,教材、教学设备、教师水平等方面明显落实,影响了教育的普遍性,导致汉语言文学这门需要长期投入的学科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就目前我国国情来看,我国教育明显偏向于理工类,在汉语言文学等文科方面投入明显不足,这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家庭存在汉语言文学素养不高的现状,教育明显偏向于实用性科目,在汉语言文学等方面没有给予重视,甚至对孩子阅读课外文学作品都要给予限制和制止,而这就成为语言教育的一大绊脚石。学校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设备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学校对汉语言文学这门课程没有给予重视,甚至没有安排相应的课时,虽然有些学校设计了比较多的课程,但是与实际相脱离,没有达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目的。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学校、社会、教师、学生等各个方面,严重影响汉语言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也影响学生自身语言素质的提高,因此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给予解决。本文认为,解决汉语言文学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第一,深入领会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正确理念,应该结合课程改革的需求,准确把握汉语言文学基本教育理念,提升学生汉语言文学素养,倡导科学学习方法,构建充满活力的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教育理念应该贯彻到日常教育实践中,帮助教师从宏观上把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把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本质,体现出这一学科的人文性、符号性等特征,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汉语言文学的能力,将之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第二,不断完善汉语言课程结构体系。汉语言文学的价值不在于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是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所以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从宏观角度把握课程内容结构,为其进一步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在课程建构过程中,本文认为仍然需要以教师为主导,并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到学习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努力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教育技能。通过上文分析我们知道,汉语言文学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是导致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因此应该大力提升教师的理论素质,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变为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学生开展课堂互动,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爱上课堂学习,并能够主动参与其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汉语言文学学习成为学生真正的内在需求。
作者:刘云凤
热门论文
- 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对策思考论文(共5篇)
- 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对策本科毕业论文(共5篇)
- 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问题对策研究论文(共7篇)
- 汉语语音教学改革对策思路研究论文(共5篇)
-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思考原则探索论文(共6篇)
- 会计监督问题对策思考研究论文(共5篇)
- 毕业论文写作现在问题对策思考(共5篇)
- 课改现状问题对策思考探索论文(共5篇)
- 语音学的负迁移教学问题策略思考研究论文(共5篇)
- 小学五年级语文现状问题及对策运用思考论文(共5篇)
-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思考措施与对策论文(共5篇)
- 汉语国际教育实践问题策略与创新硕士论文(共5篇)
- 大学音乐教育实践思考策略对策分析论文(共5篇)
- 法治建设问题解决对策指引思考论文(共5篇)
- 职业道德建设思考问题对策分析论文(共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