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教育论文>文教资料

精选优秀的端午节论文范例赏析(共7篇)

发布时间:2023-12-06 15:27

  

第1篇:再谈贾元春颁赐端午节礼的用意


  端午节元春颁赐节礼,宝钗与宝玉相同,黛玉则和其他姊妹一样,明显低了一个档次。这令宝玉很吃惊,直怀疑“别是传错了罢”{1}。也让黛玉很受伤,对节礼表现得异常冷淡。


  清人姚燮指出,“宝玉、宝钗,一样礼物,颁自椒房,只算敕赐为夫妇”{2}。姚燮的“指婚说”得到了后来许多红学家的认同。作家、知名红学家刘心武也认为,黛玉是姑表妹,宝钗是姨表妹,如无特殊前提,“贾元春那样给宝玉、宝钗颁赐节礼,明显有指婚的意思”{3}。与姚燮相比,虽然刘心武语气委婉,留有余地,但其赞同“指婚说”的态度还是很明确的。


  我们认为,这样解读贾元春端午节颁赐节礼的用意,未免有些牵强附会、主观臆断,没有很强的说服力,缺乏必要的依据。


  关于“指婚说”,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元春有没有指婚的资格,她的指婚具不具备合法性、权威性?答案是肯定的。元春身为皇妃,地位尊贵,代表着皇家至高无上的权威,她不仅可以指婚,而且由她指婚,无疑让贾府更体面,是对宝玉、宝钗二人的恩宠。实际上,刘心武们之所以认定贾元春指婚,大抵也是冲着元春的皇家背景立论的。因为只有做了皇妃的元春才有资格做到,将宝玉、宝钗“敕赐为夫妇”。


  另一方面,元春虽有指婚的权力不假,但并不意味着她就会运用这个权力。本质上,这是两个问题,不能把它们合二为一,混为一谈,想当然地认定,元春既然有指婚的权力,那么她颁赐节礼的目的就一定是指婚。


  按照封建宗法制度,贵族青年的婚姻理应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制约。在子女的婚姻问题上,父母掌握着更多的话語权、决定权,这是当时社会的普遍共识。贾府虽是一个行将没落的大家族,尽管子孙不肖,荒唐事不断,经济崩溃,“内囊却也尽上来了”,但从书中看,不管是拜年贺节,还是庆寿理丧,对宗法制度、封建礼仪大体还是维护的。


  以迎春为例,尽管所嫁非人,因是其父贾赦择为东床娇婿,贾政、王夫人多次劝阻,却无济于事,不能改变婚约。贾母心中亦不大愿意,“但想儿女之事,自有天意,况且他亲父主张,何必出头多事,因此只说‘知道了’三字,余不多及”{4}。作为贾赦的母亲、贾府实际的掌权者,贾母有权、也有资格过问孙女迎春的婚事。她不愿“出头多事”,当然是因为她与贾赦母子关系冷淡,更重要的是,“他亲父主张”,她不能违背社会习俗、封建宗法制度,剥夺儿子行使父亲的权力,所以她虽然不满意这桩婚事,却也不好多言,只能听之任之。


  就元春而言,她虽为皇妃,口含天宪,毕竟是贾母的孙女、贾政夫妇的女儿,在祖母健在、父母双全的情况下,不经长辈允可,径自为弟弟宝玉指婚,她置自己的父母于何地?置自己的祖母于何地?


  从元春的性情、待人接物的风格看,她会做出这种有违礼仪、无视长辈的事体来吗?


  元春省亲,是《红楼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元春的正面亮相,也是她性格特征的一次集中展现。


  她内敛低调,不喜张扬。虽然贾府以她为荣,将她的省亲视为“泼天大的喜事”{5}。为迎接她的到来,花钱似水、极尽奢靡。但元春本人对此并不以为然。她丝毫没有衣锦还乡的骄矜之色,更没有高高在上的颐指气使。因为对皇宫,她有着清醒的认识,那是“不得见人的去处”。她把省亲看作是暂离牢笼、与家人一次难得的相聚。“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6}


  她敬重长辈,谨守礼仪。尽管“皇家规矩,违错不得的”,但一至贾母正室,便“欲行家礼”。当贾政以臣子身份觐见,她虽然不免真情流露,“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7},但恪于礼仪、规矩,她仍然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劝勉父亲“以国事为重”。


  她虑事周详,善解人意,不轻慢冷落家中的任何亲戚。省亲时,她特意请客居其家的薛姨妈、宝钗黛玉相见“各叙阔别”。


  她宽厚仁慈,体恤下人。当主事的贾蔷命龄官演《游园》《惊梦》两出戏时,龄官执意不从,定要做《相约》《相骂》二出,贾蔷拗不过,只得依了。元春不以为忤,命:“莫难为了这女孩子。”


  以元春的明达事理,循规蹈矩,思虑周全,言行得体,我们很难想象,她会倚权仗势,自作主张,自行其是。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指婚说”既不合封建宗法制度、贾府实际,也不符元春性情和其待人接物的处世风格。


  元春当然可以指婚,但其指婚应该是有前提的:要么是贾府出面,请她指婚,以显门楣、以示荣耀;要么她认可宝玉、宝钗的“金玉良缘”,有心玉成两人的婚事,在征询过父母的意见,特别是爱宝玉如珍宝的贾府老祖宗贾母的意见后,为他们指婚。可从文中看,并没有这方面的描述。甚至连熟悉创作过程的脂砚斋对此都没有只言片语。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指婚说”不过是无稽之谈。


  虽然我们确定元春颁赐节礼不是为了指婚,但是,我们有必要解释清楚,元春颁赐给宝钗、黛玉的节礼为什么大不相同,她的真实用意究竟是什么?弄清了这一点,对于我们否定“指婚说”具有正面的意义。


  我们知道,元春与宝钗、黛玉虽是表姊妹,元春深居宫中,钗黛寄身贾府,贾元春并没有机会和自己家中的这两位表妹相见。只是到了元春省亲时,才与两位表妹有了短暂的接触。宝钗、黛玉“鲜艳妩媚”“袅娜风流”,都长相不俗,她们的诗学才华尤令元春赞叹不已。省亲时元春处处将两位表妹相提并论,并没有显露出她对宝钗特别的偏爱与眷顾。但在省亲后不久,她借颁赐节礼之名,明确表达了自己“扬薛抑林”的倾向。


  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完全可以从文本中去寻找答案。具体而言,应该从元春省亲,宝钗、黛玉各自的表现来分析。


  不同的个性决定了不同的人际关系和不同的生存环境。宝钗安分守己,为人处世八面玲珑,在贾府颇得人缘。黛玉孤芳自赏目无下尘,常令他人产生清高孤傲的感觉。即使在元春省亲时,黛玉这种张扬的个性也没有丝毫收敛。游历大观园时,元春为了“以志今日之盛”,要宝玉与众姊妹赋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8},但由于元春只命一匾一咏,所以“胡乱做了一首五言律应命便罢了”。


  “将众人压倒”,生动细致地反映了黛玉恃才傲物、要强好胜的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她张扬的个性、孤傲的态度自然会有所表露。“胡乱”二字颇有深意,不是说黛玉敷衍塞责随意应付、诗做得不好,实际上黛玉与宝钗所做诗歌都颇显文采,深得元春的赞赏。因此“胡乱”二字应是写她作诗时的态度随意轻慢,表现出的那种满不在乎的做派。这自然很难获得内敛低調的元春的好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元春省亲为了考查宝玉的才学,让宝玉对怡红院等四处景观各赋五言律一首,“使我当面试过,方不负我自幼教授之苦心”{9}。宝钗深谙元春心理,提醒宝玉把诗中“红香绿玉”的“玉”字改为“蜡”字,既投元春之好又适时地帮了宝玉。而黛玉则不避嫌疑干脆捉刀代笔,直接替宝玉做了“杏帘在望”一首。后此诗被元春指为四首之冠。以元春的文学修为,虽不善作诗,却具有较高的诗歌鉴赏能力,她自然会明白“杏帘在望”一首与其他三首断非出自一人之手,当是黛玉所为。元春虽然宽厚,但黛玉的这种做法确实触碰了她的底线,引起她的不满。她不允许别人影响到她爱弟的学业、前程,辜负自己“教授之苦心”。即使这个“别人”是寄居她家的孤苦无依的姑表妹。为了不影响省亲的良好氛围,不扫贾母的兴致,也顾忌黛玉的脸面,她隐忍不发。回宫后,利用颁赐端午节礼的名义,有意“扬薛抑林”,打压林黛玉,对这个恃才傲物的小表妹给予含蓄的训诫,以使其自省,这当是贾元春颁赐端午节礼的用意。


  作者:李峰军

  第2篇:各国端午节美食花式大盘点


  端午节,又称端五、端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长久以来,在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中,端午节也逐渐被他國接受吸收,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端午风俗,符合当地人饮食习惯的各色美食也相继诞生,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韩国:艾草糕+樱桃茶+醍醐汤


  在韩国,端午节用于祭祀祖先、祈求丰年、保佑身体平安。端午节期间韩国人多喜食艾草饼、品樱桃茶、喝醍醐汤。


  食艾草糕。艾草糕因其外形酷似车轮又被称为“车轮饼”。端午节前后,采摘新鲜的艾草叶加入粳米后捣碎做成的艾草糕极具韩国特色。据说,艾草饼能够驱恶避邪、补充体力。除此之外还有预防肠胃病、腹泻、消炎止血等作用。


  品樱桃茶。新鲜樱桃洗净去核后,用糖或蜂蜜腌制。饮用时适量添加五味子茶汤和冰块。樱桃茶能够去热解暑、缓解疲劳、恢复元气,是夏日清凉避暑的上好饮品。


  喝醍醐汤。醍醐汤属药饮,古代宫廷饮品之一。由乌梅、砂仁、白檀香、草果等食材添加蜂蜜煮沸冷却而成。端午节前后阳气旺盛,而醍醐汤有清暑解渴的功效,所以深受人们欢迎。


  日本:粽子/槲叶糕+菖蒲酒


  食粽子和槲叶糕。粽子在日本古代称为“茅卷”,呈圆锥形。最初是将粳米蒸熟捣碎成年糕状后用茅叶包裹,再如水煮熟。后来改用菖蒲叶、竹叶、芦苇叶等包裹,制作方法也逐渐多样化。并且日本粽子使用的食材是磨碎的米粉而非糯米。日式端午节期间也会食用槲叶糕。因为在日本文化中槲树蕴含了子孙繁荣的美好寓意。


  喝菖蒲酒。因菖蒲剑状的外形令人联想到斩妖除魔,所以菖蒲在日本文化中有辟邪的作用。加上其日语读音与“尚武”、“胜负”相同,更是勇武的象征。在端午节时,人们喝菖蒲酒和用菖蒲水沐浴,据说菖蒲的芳香能驱走恶魔。


  新加坡:娘惹粽


  每年端午节,新加坡人都将赛龙舟、吃粽子都搞得有模有样。其中娘惹粽是新加坡特有的端午美食。狮城的独特香料“芫荽粉”配上酱油,精心腌制上等瘦肉,再配以香甜爽口的冬瓜条混炒,最后裹入透白晶莹的糯米之中。最后再用斑兰叶包裹馅料,出锅后的独特清香,溢出几分热带风味。


  越南:黄姜糯米饭+方形粽子


  端午节时,越南人会准备黄姜糯米饭,来感谢祖先的恩惠给子孙后代带来丰衣足食的生活,并祈求祖先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外,越南人认为黄姜饭里的黄姜有避瘟疫、解毒和防疮等功效,在每年春夏交替时吃黄姜饭可避免受到一些疾病的侵扰,所以端午节吃黄姜糯米饭对于越南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方形咸粽也是越南端午节的一道特色美食。这种粽子是用虾、瘦肉、鸭蛋黄、红豆做馅,颇具闽粤风味。还有一种甜粽,是用糯米粉捏成粉团,将椰丝、红豆或绿豆馅塞入粉团做成的菱形粽,蒸熟之后沾上蜜汁或砂糖吃。


  作者:李晓

  第3篇:韩国端午祭不是中国端午节


  中国人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慢慢临近,我们的邻国韩国,也在准备过端午祭,很多人认为韩国人的端午祭申遗成功,是抢了中国的端午节,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中国人对此愤愤不平,对此,我们有必要来认识一下韩国的端午祭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活动,它跟端午节区别在哪?以此来打消人们的一些误解。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慢慢临近,人们开始忙着准备过节,不只是我们中国人过端午,我国近邻韩国,也在相同的日子里来进行一种叫作“端午祭”的活动,2005年,韩国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消息传到国内,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认为韩国人抢了中国的端午节,这无疑触动了中国人的神经,甚至响起了“保卫端午节”的呼声,那么真的是韩国人抢了中国的节日吗?还是这一切都是一个误会呢?


  韩国江陵端午祭


  江陵端午祭是现在韩国保存比较完整的传统节日习俗之一。原来在韩国许多地区都有端午习俗,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消失了,唯独江陵地区完整地保存着。韩国江陵端午祭久负盛名,每年的端午祭期间,来自韩国和世界各地的观光者达百万人之多。


  如果追述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原型,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在韩国的许多典籍中都记载了对“端午”的解释,这种解释和中国人的观念是一样的。如韩国受我国古代阴历纪年法的影响,也称五月初五日为“重午”、“重五”、“端阳”、“五月节”,韩国特有的词是称“端午”为“上日”,意为神的日子。


  端午祭与中国端午节的区别


  中国的端午节和韩国的端午祭祀,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实际内容却是大相径庭,从字面上理解,中国的端午节是一个节日,而韩国的端午祭却是一个进行很多天的祭祀活动,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中国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如插艾蒿、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戴荷包、五毒兜兜,拴五彩缕,划龙舟、纪念屈原等习俗,在韩国的端午习俗中并不存在。整个端午祭由韩国江陵地区独特的祭祀、舞蹈、游戏、歌曲等构成,祭祀、演戏、游艺是其主要内容。其中的祭祀仪式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内容,可以说是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


  端午祭大多都是民间的娱乐活动,而端午节主要是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为主,它的用意是去驱毒辟邪,这是两国端午的文化差异。


  中国的端午节和韩国的端午祭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在于,中国的端午节几乎是全民共庆的一个节日,中国56个民族中有36個民族是过端午节的,而在韩国其实除了江陵之外的其他地区,对端午祭,其实很多韩国人已经不是很清楚了。


  有如上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端午节和韩国的端午祭,除名称相似之外,在具体的过节形式和内容上有着显著的差异,这是由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的,同时也是由于在民俗传播过程中有选择的“采借”方式造成的。


  综上所述,韩国端午祭跟中国端午节的内涵完全不同,二者的关联仅限于以下几点:


  1、二者的名称相似


  这也许翻译的问题,如果“端午祭”翻译成“江陵祭”或“五月祭”,恐怕不会引起国人这么多误会。


  2、二者的日期接近


  这也是造成大家混淆端午节和端午祭的一个原因,如果两个日期相差几个月,恐怕也不会引起这么多是非。


  端午祭确实受中国端午节的影响。但两者的本质却不相同。因为节日的习俗经历千年发展到现在,端午祭跟端午节已经成为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它们承载的文化含义、纪念方式也不相同。打个比方,韩国的做法相当于嫁接,在原来的苹果树上接上了一个梨枝,而后长出来了一种新水果——苹果梨,那么韩国拿着苹果梨去申遗,这和原来的那棵苹果树上的苹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产物。


  韩国人并无意抢夺中国的端午节。韩国人本身也承认中国的端午节,韩国在端午祭申遗中的第一句话就写着,“端午节原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到韩国已经有1500多年了”。可见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并非如我们所以为的他们是来“偷”,来“抢”。而中国的端午节也在2009年申遗成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端午祭和端午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节日。试想,如果韩国真的霸占了中国的端午节,那么中国怎么还能将端午节申遗成功呢?


  所以,说韩国抢中国的端午节纯属是以讹传讹的结果,端午节与端午祭之争本身是一个误会,请大家保持客观,不要人云亦云。


  第4篇:方志敏度过的最后一个端午节


  1935年6月5日是当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是狱中的方志敏度过的最后一个端午节。这一天,方志敏借聚餐与狱友畅谈了一次。


  一


  1935年2月初,方志敏等被国民党军警从江西上饶押到南昌,关押在“委员长行营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的普通号,与刘畴西、王如痴、曹仰山等难友同囚一室,4月下旬,被转囚到“优待号”。“优待号”条件不错,但很寂寞。方志敏时常想念战友,怀念在普通号的日子。他在《记胡海、娄梦侠、谢名仁三同志的死》一文中写道:自从敌人强迫地将我移入这阔人们居住的优待号后,我就失掉了与他们经常面谈的机会,感着十分寂寞。


  为了能与狱友“当面畅谈一次”,在端午节那天,方志敏筹办了一次聚餐。在狱中搞聚餐,在常人看来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然而,方志敏却办成了。


  方志敏写道:承一位难友的好意,送给我四样菜,作为“过节”。我商得看守所长的同意(仍为那位难友,从旁关说之力居多)。


  能将“四样菜”送进监狱,还能“从旁关说”看守所长,这位难友确实神通广大。方志敏所说的这位“难友”就是胡逸民。


  胡逸民也是囚犯,但身份特殊。他早年参加过同盟会,追随孙中山革命,孙中山逝世时,他是遗嘱的见证人和守灵者;他担任过国民革命军军事法官,国民党清党审判委员会主席,高等法院院长和南京、徐州、汉口中央军人监狱的监狱长等职。1934年7月,因官场倾轧,胡逸民也成了犯人,被囚禁在南昌军法处看守所的优待号。鉴于胡的特殊背景,狱方对胡监管宽松,除了不能离开监狱,其他都很自由,连姨太太向影心也带在身边。胡逸民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虽是囚徒,却当面要训斥牢卒,连所长也得让我几分。


  方志敏被转囚到“优待号”后,其牢房恰好就在胡逸民囚室的对面,这样,两个人的接触就更多。胡逸民回忆道:这时,前任所长调走了,新来的所长是个好好先生,很好说话,我想要怎样,他都答应。他允许我夜里也可以到方志敏囚室自由谈话,不加干涉,我与方志敏天天拉家常,聊身世,不受拘束,无话不谈,日子一久,竟如故友。


  为了争取胡逸民,方志敏与他谈了不少的话,写了许多信。其中一封信写道:


  我自落难以来,承你们友谊的帮助,实为感激!故我在临刑前,写这封信给你们,表现我对你们的希望。


  一、对于共产主义和苏联的书籍,应多多地而且用力地去研究一番,一切非驴非马的东西,可丢去不看。在理论的政治的认识上,站稳着脚步,才不至于随时为某些现象或谣言而动摇自己的革命信仰!


  二、站在党的同情者的地位,在党外利用你们和各方面的关系与自己所有的力量,去不断地做出许多有力的帮助党、苏维埃和红军,以及捶碎、破坏国民党统治的工作和活動!


  三、你们生活要尽量朴素化,不要奢侈,不慕虚荣。从自己的节俭与从旁人的筹划中,支出一批款子,来帮助中国革命运动的经费。


  四、这并不是说你们从此就该暴露自己的政治面目了,相反的,言语行动,更密慎重,以掩护自己的活动,而达到成功。


  五、希望你们在我死后做到允许我的诺言,切不可因为困难或虚惊而抛弃信约!


  这封信件可以说明,方志敏对胡逸民是相当了解与信任。


  方志敏正是借助胡逸民的余威,筹办了这次聚餐。当然,看守所长能同意,也表明他同情方志敏,起码愿意送个顺水人情。


  当时,胡逸民的三姨太向影心也经常随胡一起探望方志敏,并为方志敏提供一些帮助。那“四样菜”应该就是向影心送进来的。


  二


  一切准备就绪,天也渐渐地暗了下来。


  刘畴西、王如痴、曹仰山如约来到“优待号”。方志敏与他们已有一个多月没有见面了,这次重逢,分外亲热。


  菜摆好后,刘畴西忽说:“叫娄梦侠同志来,他说过今晚要同我们吃饭的。”


  “娄梦侠同志是谁?”方志敏问。


  “中央派去中央苏区做保卫局工作的,他被捕来这里已经3个多月了。”刘说。


  “好好,请他来。胡海同志也请他来。”方志敏说。


  “胡海同志吃过饭了,不必请他。”王如痴说。


  过一会儿,娄梦侠来了,他是一个强壮的青年,面带笑容。此前,方志敏并不认识娄梦侠。两人互相问候,就一起吃饭了。


  关于聚餐的经过,方志敏写道:四样菜中。有一个未切开的“清炖鸡”。大家都用筷子去撕。娄同志先撕下一只腿,送到刘的饭碗里。刘说:“你吃你吃。”娄说:“你吃,你只有一只手。”接着他又撕下一只腿,送到曹的饭碗里,曹说:“你吃你吃。”他说:“你吃,你也只有一只手。”(曹负伤的左手,至今未愈。)我撕下一块翅膀连头颈一起,即送到他的饭碗里,他说:“你吃,我自己来。”马上用筷子夹起要递还我,我用筷子按下去,并说:“同志,你吃了吧!”我知道,敌人对于我们做保卫局工作的同志,是杀无赦的。经我手送给他的一块鸡,怕算是最后一次了。


  整个聚餐,方志敏只选择这个情节:彼此布菜,让来让去,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你吃你吃”。


  难友重逢,理应高兴;但几个人心里都清楚,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在一起吃饭了,想到这里,一缕莫名的伤感与惆怅涌上了心头。


  饭后,胡海来了,在笼门外等着。方志敏隔着笼门与之谈了十几句话。胡海个子不高,满面的麻子。入狱不久,即患肠炎症,卧在笼门外竹床上有20余天,虽大难不死,但瘦得不成人样。在谈话中,他表示愿意坚决就死。


  送走了娄梦侠与胡海,方志敏与刘、王、曹同志“放谈一切”。他们总结历史的教训,回忆战斗的友谊,交流信息与感受,当然也不可避免地表示慷慨赴死的决心。直到10点钟“收笼”的时候,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在4人“放谈一切”时,派来监视他们的看守班长就在旁边——他并没有妨碍犯人的“放谈”,因为他早与方志敏“交成了朋友”。


  自被捕之日起,方志敏等就没有指望活着出狱,在《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一文中,他写道:“死是不可避免的,什么时候死,我们不知道,——生命是捏在最凶恶的敌人的掌心里。”还写道:“敌人们明明告诉了他们,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投降,而得暂时的苟生,一条就是死!他们不约而同地选定了后一条路。”


  在死神随时可能降临的情况下,他们仍能“放谈一切”,这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淡定!不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谁能做到这一点?


  这是方志敏人生之旅中的最后一个端午节。


  几天后,娄梦侠与胡海先后遇害。


  6月23日,方志敏撰写了《记胡海、娄梦侠、谢名仁三同志的死》这篇悼文,深切悼念英勇就义的战友,他感叹道:“他们临难不屈,悲壮就死,不愧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8月6日,方志敏与刘畴西、王如痴、曹仰山也在南昌慷慨就义。


  第5篇:平塘县端午节与舞水龙民俗体育文化互动研究


  据历史记载,布依族是生活在平塘县内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耍水龙泼吉祥水是平舟河地区布依族人民群众自古相沿的民间习俗活动。布依族同胞每年在6月6日水龙节进行耍水龙,但平塘县也有端午节开展的习俗。与民俗节日结合寓意深厚,既丰富了端午节的活动内容,又给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保护提供依附的环境。水龙文化能够经历600多年的传承,由原来的刺竹、龙须草等草本植物手工扎制而成到现在的塑料、布等材质制作的水龙,上面少不了添加一些龙须草,水龙变得既美观又活灵活现。如今的耍水龙也由原来的娱神祈求风调雨顺,到现在娱人,增添节日气氛,发展旅游事业。风俗是历史的产物,它就不可避免地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1]。耍水龙文化也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有所改变,满足了社会需求,但其寓意还是祈求神灵的保佑,祈盼幸福安康。每年端午节耍水龙成为平塘县人们期待活动之一,政府认真规划、组织、开展,无论是规模,还是参与的人数都逐年增加,吸引了大量周边的旅游者。


  1平塘县水龙文化


  平塘县布依族同胞从明朝洪武年间就开始有耍水龙、泼吉祥水的民俗活动,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布依族同胞因干旱祈雨而产生的一种民俗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因独特的舞龙形式而闻名于世。早期布依族先民无法预测天气,一旦干旱无雨就以舞龙的形式祈求神灵保佑降雨,保护庄家生长,获得丰收,过上富足的生活。


  1.1布依族舞水龙的由来


  历代汉文古籍对贵州所记:“田少山多,水浅土薄,箐密林深”,或者“地皆蛮夷,山多箐广”。贵州多山的地理环境,对于灌溉技术不发达的古代人,只有靠天吃饭,一旦天不降雨,只有祈求龙王保佑降雨。各种祭祀形式,祈求降雨活动就应运而生。


  据史料记载,贵州的一些少数民族同胞是古百越族的后代,百越族的许多支系都有所谓的“断发文身”,喜食虫蛇蚌蛤腥味之物等习俗。他们认为剪了发,便于下水,而文身像蛟龙的形象,可以避免水中动物的伤害,爱水、戏水成为一种极其寻常的生活方式。


  水龙的传说之一是布依族小孩天热到平舟河里洗澡游泳,上岸后天气炎热,就折取岸上的柳条扎成柳条帽戴在头上遮挡日光,有的把柳条帽打湿,戴在头上清凉,也有戴着柳条帽河里嬉戏,上得岸来,结队行走,或悠游慢行,或欢呼雀跃,像一条绿色水龙。有人向这队酷似龙形的队伍泼洒水,很好玩,既解热又有趣,逐渐形成了一种游戏方式,在河边玩耍,有人从河里向岸上的“青龙”泼水攻击,或从岸上舀水向河中的“青龙”泼水。时日渐久,即使“青龙”远离了河边,人们竟然也不自觉地对它进行一番“袭击”,玩到兴致高昂处,由于储水不多,大家便不由自主地高喊起来“耍水龙,下大雨!”“求菩萨,下大雨!”恰在此时,天空便如人所愿聚起一片乌云,兴起一场瓢泼大雨。渐渐地,当地群众认为这是一种感应天地好办法,于是,耍水龙便逐渐形成了求天下雨的一种祈祷仪式。


  另一个传说讲,有一年平州一带突遭大旱,庄稼、树木旱死了,平舟河的河水也干涸了。当地人纷纷到外地逃荒要饭,一些不愿意离开的人,不是饿死就是渴死。东海龙王家族中,有一条青龙,久居龙宫,心里厌烦,想到外面走走看看。五月初五这天,小青龙出了宫门,腾云驾雾飞上天空,一路西行遨游,满眼迷人风景,心情甚好。可是当它到平州地界往下看时,一派禾苗枯死的惨象,让青龙大吃一惊。青龙看人间遭此大难,自己有呼风唤雨的能力,应该帮助百姓。于是降落在平塘县城北面的一座山脚下,一头猛扎进去,掘出一条通道直达浩瀚的珠江底下,一股清亮的水流便喷涌而出,注入平舟河,“龙洞”因此而得名。有了河水,老百姓的日常饮用得到了解决,但庄家还是枯焦,青龙不顾连日凿洞的劳累,转身顺平舟河而下游到满仙河段,一口气也不歇便从水中一跃而起,腾到空中呼云唤雨起来,及时在平州一带降下一场大雨,解救了万千黎民百姓。然而青龙因劳累过度,终于精疲力竭猝死空中。龙首摔在县城的东边,变成一座青山,就是今天的龙脑坡;它身上的鳞甲,慢慢化为龙须草,长满漫山遍野,为百姓治疗各种日常病疾。平舟地方民众为了纪念造福人间的青龙,每年端午节,都用龙须草编扎青龙,汇聚县城以示祭奠。水龙入城后,围观者会高呼“求菩萨,下大雨”尾随簇拥。水龙所到之处,家家户户或用瓢或用盆盛水向水龙、人群泼洒,名曰“泼吉祥水”。水泼得越多,淋得越透,这一年就会风调雨顺,生活祥和。


  龙在远古时代就受到崇拜,无论华夏族还是少数民族地区都不乏关于龙的传说,都有关于龙的神话,因为先民们把龙视为生命的来源,又把龙最早的图腾崇拜对象。平塘县舞水龙也是布依族先民对龙崇拜而创造一种民俗体育活动,神话赋予该活动的生命力,传说使得该项民俗具有传承的价值。


  1.2水龙制作


  原来的水龙是由刺竹、龙须草、青草等手工扎制而成的,龙须又草酷似龙磷,草扎制的水龙像真龙一样,栩栩如生。水龙的大小和普通龙大小一样,龙身的长度一般为15节,每节都绑上竹竿,便于舞龙者舞动。舞龙者赤身,腰拴稻草,酷似裙子,沿街舞龙时群众往龙身上泼洒水,不穿衣服也减轻自身的重量,同时充满民族生活气息。在舞水龙的同时还有竹编龙珠、竹编大鱼、竹编大虾、竹编大龟、竹编贝壳、竹编旱船一起伴舞,场景热闹非凡,龙在水中翻游,身边还有凑热闹的鱼、虾等,生动活泼,使得整个舞龙绘声绘色,热闹非凡。现在的水龙制作已经采用塑料、布类材质,水龙更轻了,更形象了,舞者手拿的竹竿也换成钢制材料,舞起来更容易,动作难度大,花样多,娱乐性更强了。


  1.3舞水龙民俗体育表演的活动形式


  平塘县布依族水龙节在农历的六月六举行,而平塘县也素有端午节“耍水龙”的习俗。从早上8点开始进行请龙、迎龙、献宝、点睛、龙起、泼水、游行、谢龙,整个祭祀过程一气呵成,历时一上午。


  1.3.1请龙、迎龙


  由当地学生、个体经营户、建筑工人、农民等民众组成水龙队在平舟河等候,请龙队伍敲锣打鼓把水龙请上岸,由一位德高望重的水龙先生在平舟河岸边摆上供品,焚烧香纸,向天神、龙王等进行祭祀,宣读祭文,主要是感谢神灵的保佑,使百姓生活富足,健康快乐,愿神灵继续保护他的子民。请龙体现了平塘县广大群众对龙的尊敬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1.3.2舞龙


  首先由一位龙女进行献宝,意味着水龙将在一年里将为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和庄稼丰收。接着是点睛,点睛后意味着舞水龙开始,全镇群众不分男女老少,沿街摆放装满清水的大桶,大水缸,等待水龙的到来,当水龙翻飞舞来时,沿街的群众,手拿水瓢、小盆等,装着清水不停泼到水龙身上。当地群众认为水龙节的水是“吉祥水”,水泼得越多,越能表示吉祥如意,兴旺发达,当年就一定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被泼到身上的水越多,也就意味着一年中一定会事业发达,财运亨通,出入平安,身体健康,万事吉祥。因此,水龙所到之处,特别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舞龙的动作有“8”字舞龙动作、游龙动作、穿腾动作、翻滚动作、组图造型动作。


  1.3.3谢龙


  舞龙结束,水龙舞到平舟河边,开展谢龙祭祀活动,水龙六条,对应龙舟六条,蕴意水龙进入平舟河,以龙舟形式转到平舟河里游戏,人与龙共舞共进,一片和谐欢腾景象。


  2平塘县水龙民俗体育文化与端午节的互动


  在我国除了春节比较隆重外,其他民俗节日日渐淡化,多数地区群众端午节吃吃粽子、中秋节吃吃月饼既算过节,如果国家没有民俗节日小长假假期的话,这些民俗节日就更淡化。在此情况下,丰富民俗节日活动内容就越显重要,在过节的时候能够参与一些活动,体验淳朴的乡土民俗,是越来越多住在城市人的需求。忙碌的城市生活环境使得许多人向往田园文化生活,也希望体验民俗风情。民俗节日与一些民俗活动有机结合,既可丰富民俗节日气氛,又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也能把民俗活动进行保护传承。


  以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时代,风调雨顺获得丰收是当时人们的共同期盼。布依族先民为了年年都能够风调雨顺,过上吃饱穿暖的富裕生活,出于传说中龙是主管降雨的神灵,而创造了祭祀龙王的舞水龙民俗体育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中不再扮演重要角色了,舞水龙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早先是以龙求雨,舞龙酬神,现在已演变为酬神娱人。如今酬神渐淡,人们自发组织,端午节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走向街头,不分男女老幼,参与一年一度的舞水龙活动。人们都拿着瓢、盆、水枪,向水龙泼吉祥水,同时也有互相泼洒吉祥水,互相祝福,互相祈盼,给忙碌的群众提供了宣泄的机会,既是端午节、舞水龙节,又是泼水节,真是龙祝人兴,水祝龙舞,在娱乐身心的同时,也宣泄了情感。通过参与舞水龙活动弘扬这一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群众端午节的文化生活。


  3平塘县端午节水龙民俗体育文化与旅游的互动


  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裕的中国老百姓在节假日大都选择出行游玩,乡村游、民俗游、自然游成为越来越多老百姓的选择。现在全国各地都重视发展旅游业,推动经济增长。平塘县也时时在打造旅游品牌,通过端午民俗节日做旅游文章,广泛征求建议,全方位设计,目的就是扩大影响,发展旅游业。近几年在端午节期间,平塘县举办了“民间水龙表演暨龙舟争霸赛”,既为了发展全民健身活动,又为了做大做强平塘旅游产业,越来越多的省内群众选择端午节来平塘感受民俗,观光旅游。平塘县为了围绕耍水龙民俗活动,在2016年端午节期间举办“中国·平塘水龙节”,为了扩大群众参与面,提升活动品牌影响力,丰富旅游文化内容,从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开始向社会征集活动设计方案,最佳设计方案奖励一万元,最佳入围奖五名,奖励两千元,并颁发证书。由此可以看出,平塘县特别重视抓住舞水龙民俗体育项目来促进旅游的发展。


  平塘县围绕端午民俗节日与舞水龙民俗体育活动来做旅游文章,切入点非常好,符合社会需求,同时推动旅游业。端午节水龙文化丰富了旅游内容,促进了区域旅游的发展,旅游又给平塘县端午节水龙民俗体育文化活动提升了知名度,使更多的省外游客来平塘体验充满民俗特色的节日。


  4平塘县端午水龙民俗体育文化发展须解决的问题


  4.1深入挖掘端午节舞水龙民俗体育文化内涵


  平塘县舞水龙民俗体育活动是在中国“龙文化”背景影响下产生的,开展有600多年的历史,具有诞生——发展——完善文化内涵——传承发展过程。伴随农耕文化诞生的舞水龙民俗体育活动,是当时布依族同胞的精神向往,表达内心诉求的方式,也是对龙的崇拜。在其6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丰富了很多民俗文化,不乏崇拜、祈雨、生育、纳福消灾等文化内涵,经过发展,时代背景的变换,舞水龙的民俗文化业进行了新陈代谢,但布依族的舞水龙要体现区域文化内涵,才能有别于其他的舞龙形式,否则慕名而来的游客就会大失所望。从平塘县的舞水龙的请龙、迎龙过于简单,祭祀礼品不够庄重,仪式不具特色,对水龙文化挖掘不够,不能对群众起到教育、净化的作用。


  4.2扩大端午节舞水龙民俗体育参与度


  现在平塘县每年端午舞水龙多是组织者制作水龙,指定人员进行舞龙,虽然有近百人舞龙,过于整齐划一,群众参与舞龙较差。既然水龙是布依族同胞的民俗体育活动,必须有布依族乡镇、村庄的舞龙队伍参与进来,政府给予一定资金帮助,让真正有民俗气息的水龙一起舞龙过节,促进水龙制作、表演等文化传承。


  4.3表演活动中缺少草制水龙身影


  近年来,平塘县水龙表演多是现代化的龙,而真正的草龙却没有,这是布依族舞水龙民俗体育文化的缺失,许多慕名而来的观光游客都想看到原滋原味的水龙形象,缺失草龙就缺失特色,就不能更多地吸引观众眼球。贵州的德江县、施秉县也都有舞草龙的习俗,形式大致相同,并且施秉县的舞草龙还入选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保护目录,那么平塘县与其他地方舞龙又有什么区别呢?端午民俗节日中不能缺少用龙须草编制的水龙。


  4.4与学校互动培养舞水龙民俗体育人才


  非物质文化为什么要进行保护,因为与时代发展不符了,没有人从事了,传承已成问题,逐渐地消失了。我国的年轻一代人接触的都是新鲜事物,对一些民俗活动、民族传统体育等我国特有的文化接触的少了,对此也不太感兴趣,使得传承人出现断档,一旦进行相关活动时却找不到人可用。平塘县端午节舞水龙多是由学生、个体经营户、建筑工人、农民等民众组成的,要提前进行培训,掌握相关技能,在节日当天进行表演。舞水龙可以推广到当地各级学校开展,学生在体育课堂进行舞龙技能培养,形成舞水龙传承体系,培养更多的舞龙人才,使当地的舞水龙参与的人数更多,传承人才辈出。


  4.5树立水龙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人


  平塘县端午节舞水龙的迎龙环节要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水龙先生宣读祭文,但没有看到水龙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身影,是不是可以在此把各地的水龙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都请过来参与祭祀环节,把传承人介绍给向群众,树立传承人的形象,显示对水龙非物质文化内容的重视。每年祭祀宣读祭文也必须是传承人来读,进一步树立传承人的地位。


  4.6积极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塘县水龙民俗体育是县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也曾积极申报省级保护,但没有获得,究其原因有:贵州省施秉县已成功申报玩水龙非物质文化;舞水龙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传承体系不够健全。平塘县水龙民俗体育还要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作为其传承发展的目标,来促进该项目的有序发展、传承,使其更好地娱乐群众,丰富民俗节日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作者:胥春华等

  第6篇:屈原精神成为端午节的节魂


  中华传统节日的规律是因天人相应而立,孕人文精神而丰。对节候风俗人们总要做人文的解说。中国各地区的“解说”又往往与纪念本地域的先贤挂上钩,形成民间传说。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包粽子,楚人挂上屈原,吴人挂上伍子胥,越人挂上孝女曹娥或越王勾践……总是传扬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的故事,经过历代的选择,屈原越来越突出,其精神已成为端午节的节魂。


  三闾大夫屈原的传说


  屈原,生活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他内“与王图议国事”,外“接遇宾客,应付诸侯”,是掌管内政、外交的大臣。


  战国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常对六国发动进攻。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鉴于当时形势,屈原主张改良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国贿赂的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挤和陷害。


  糊涂的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把他放逐到汉北,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异国。


  屈原看到这一切,极端气愤。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汉北更偏僻的地方。


  我们记住了一个诗人屈原,可成为诗人也许并不是屈原的期待。我们从史册中看到的是一个胸怀壮志,意欲治国平天下的三闾大夫。可现实给他的指示无情的幻灭,是汨罗江畔无依的漂泊。回想起来,一首首华丽的楚辞,内中却是多少辛酸与无奈。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没有屈服。他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决不随波逐流。拿起笔抒写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指斥“群小”误国,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最伟大、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称他的作品为“楚辞”。代表作是《离骚》,这是屈原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777个字,诗中叙述了诗人为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所遭受的打击和迫害,深刻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对人民和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


  屈原在长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所受的摧残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个打渔的隐者,隐者见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劝他“不要拘泥”、“随和一些”,和权贵们同流合污。屈原道:“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意思是:我宁肯跳进江水中去,葬身在鱼肚里,哪能使自己洁白的品质蒙受世俗的灰尘?)


  公元278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大约62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悲愤的屈原应该不知道,在汨罗的涛声中,他的那颗赤胆忠心已伴着端午这个特殊的日子给了无数人心灵的洗礼。如今,每到端午节那天,人们仍要在江河里划龙舟,把粽子系上五彩丝线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可见诗人的作品和精神是永存的了。


  还原一个被误读的屈原


  不过,围绕屈原也存在颇多争议,有人认为他对君王是愚忠,有人认为他投江是不够坚强、不尊重生命,下面我们就来揭开层层误读的面纱,还原一个真实的屈原。


  围绕着屈原,一个最大的争议就是“屈原为什么要自杀,他的死是否值得?”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杨雄认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沉身哉?”青年作家张一一也表示屈原“抗击打能力太差、内心过于脆弱,心智不够健全,存在性格上的明显缺陷”。


  对此,武汉大学教授李敬一认为,屈原是一个坚强的追求真理的斗士,有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屈、景、昭”是当时楚国的三大贵族姓氏,所以,屈原是个既得利益者,他在23岁就当上了左徒,职位仅次于令尹即后世的宰相。但屈原并不安于既得利益,不与腐朽的旧贵族集团同流合污,而是毕生坚持改革的理想,追求美政,希望通过实行法治、举贤授能来振兴楚国,屈原在《离骚》中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他一生两次被流放,第二次长达18年,即便如此屈原都从未动摇或放弃过自己的政治理想,李敬一认为最后屈原怀石投江是“一种悲愤、一种抗议”,他的政治理想彻底破灭,而他高洁的心灵又与混浊的世俗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这就是屈原的心灵独白,宁可投入大江葬身鱼腹,也不去蒙受世俗的玷污。


  后人对屈原的另一大争议,就是他不是生活在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而是生逢大分裂的战国时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为什么非要在楚王这样“一棵树上吊死”,何不另投明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呢?


  李敬一则表示,在那个人才大流动的时代,深受命运煎熬之苦的屈原也曾有过离开楚国的想法,但是“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太阳东升照着故乡,想到要离别仆从悲伤马也怀念,都不能前行了,终其一生,屈原都没有离开过楚国,他对自己的故土、国家爱得深沉,而在那个时代,人们把对祖国的忠诚变为对国君的忠诚。


  屈原一直是以诗人的真诚和浪漫来从政的,而不是像张仪、苏秦这样纯粹地做个政客,他的理想和终极关怀都深深地扎根于他所热爱的那片土地,特别是国家陷入灾难之中时,诗人的真诚不容他逃避。


  还有一大争议是,屈原的楚辞有着奇特的想象,奔放的情感,华美的词章,展现了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有人认为屈原有着很多段浪漫而刻骨铭心的爱情,因为他写了很多“情诗”,香草美人是他很多诗歌的主题。张一一则认为屈原有“同性恋的倾向”。


  对此,李敬一则解释说,屈原的诗只是用了文学的“比兴”手法,比、兴手法的运用,在《离骚》中是非常多见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诗人品质的高洁,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驾车马比喻治理国家等,是政治抒情诗。


  鞭策时代的精神力量


  尽管一些人对屈原有一定的误读,但这不影响他的精神作为端午节的节魂,让我们永远传承和纪念。


  屈原的一生是追求理想的一生,他的理想是国家强盛、人民安定,这样的理想是伟大而无私的理想,这样的理想决定了他具有让我们仰望和学习的高度。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对他的纪念绵延无尽。谁能在心里装得下天下人,天下人才会永远地纪念他。这样的关于理想和博爱的心怀,就值得并必须让我们永久地纪念。


  屈原的一生跌宕起伏,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用肉身来殉国,身躯消失的时候,求索以悲剧的方式终结,但在那样的时刻,他为了理想而上下求索的精神却得到了永生!这种“求索”的精神,让我们永远地传承和纪念。


  屈原精神已然成了端午节的节魂。吃粽子也被赋予营救和纪念屈原的意义。屈原是诗人,端午节又成为“诗人节”,屈原就是诗魂。我们发扬屈原的人格节操和家国情怀,举办各种层次、各种规模的“端午诗歌朗诵会”、“端午诗歌大赛”,不是既合传统又合时宜吗?


  将端午节与屈原联系起来,也是老百姓爱国主义情怀的释放,反映了老百姓普遍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端午节民俗最重要的是爱国的启示,屈原忧国忧民、以身殉国,人们无比崇敬,通过赛龙舟等多种形式寄托哀思,也是在振奋爱国精神。纵观历史,历史上能够被人们如此珍重并纪念的人物实在不多,先祖们之所以选择屈原作为端午节的精神坐标,或许就是因为他的身上折射出了华夏民族最美好的精神诉求。这种精神诉求包含了正直清明、爱国磊落。在历史的演变中,这种精神不断升华,并最终成为了中国集体人格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了中国人最坚定的意志和一种无法打破的文化传统。


  屈原,从一个纯地方性人物渐渐成为一个全国性、世界性人物,从一个时代人物走向历史人物,从一个怀才不遇的怨鬼到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道德英雄,从一个文学家到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随着端午节的龙舟起伏,随着包粽煮粽的百姓烟火,昂起了高贵的头颅,也永远向人民弯下了腰。


  在慢慢岁月长河中,人们最终选择了屈原作为精神图腾和文化标识,使古老的端午节达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高度统一,民俗与民魂的高度统一,官方认同和民间认同的高度统一。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人的精神凝聚力是一切的主导,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是一个时代的前行动力和发展源泉!纪念的形式可以各种各样,纪念的主旨和核心却一定要以价值体系的建立为准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要有精神动力,不能安于现状。所以,端午时节,我们要用屈原的精神力量鼓舞自己,我们更要用屈原的精神力量鞭策时代!


  第7篇:被寿宁人改期的端午节


  常情况下,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但在寿宁,人们一直都遵循着五月初四过端午的习俗。寿宁民间把端午节称为“五月节”,过端午又称为“做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有“年三天,节三顿,中秋立夏没一顿”的说法。至于寿宁人为什么要提前一天过端午,坊间说法纷繁多样。


  在寿宁当地流传最广的说法,与明朝时的一次剿匪有关。


  当年寿宁县有个著名的官办银场,名为大宝坑(即官台山)银场。银场矿产丰富,招致一些不法之徒的觊觎。明景泰元年(1450年),括州(今浙江丽水)人郑怀茂率两千多喽啰在官台山立寨为王,准备强行采银。他们在官台山霸道蛮横,干尽扰民的坏事,当地百姓怨声载道,甚至咒称官台山为“棺材山”。


  明景泰六年(1455年)五月初四这天,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广衡协同福建按察副使沈讷,挑选了一批身手非凡的精壮乡勇,乔装扮成乡民进山,借口仰慕郑怀茂部众,送上鱼肉酒菜好相招待。郑怀茂不知情由,当晚大开酒宴。到初五凌晨,郑怀茂和他的部下早已喝得酩酊大醉,刘广衡和沈讷内外夹击,将郑怀茂等匪众悉数歼灭。后来,为了纪念这次围剿成功,寿宁百姓在这之后便于五月初四过端午节,并相沿成俗,流传至今。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一传说值得商榷,进而提出另一种看法,认为寿宁民间选择初四过节,很可能与五月初五这个日子“不祥”有关。


  以前,农历五月被认为是百病丛生、时疫流行的“恶月”,五月初五又是祭祀“五瘟使者”(也称“五帝”)的日子,古人称之为“恶月恶日”。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而古时福建人多“信巫尚鬼”,民间忌讳繁多,大至婚丧嫁娶,小至出行、剃头、安床,都必须选择黄道吉日,一点都不能马虎。因此,寿宁人便避开五月初五这个“不祥”的日子,选择提前一天过端午,以此期冀瘟疫疾病、灾难厄运等,都随着祝福的提前到来而烟消云散。


  而据史料记载,五月初四过端午节,还可能与闽王王审知有关。根据明万历《福宁州志·卷二·风俗》所言,闽王王审知去世时恰巧为五月初五,寿宁等地的民众因感怀王审知的仁德,不忍心在五月初五当天大肆纵乐,于是将端午节提前,挪至初四。


  尽管,关于寿宁特色端午的来由,民间流传版本众多,但确定无疑的是,早在明代中叶,寿宁人五月初四过端午节的习俗就已形成。一到五月初四这天清早,每家每户都会在自家的门口插上菖蒲、艾叶,并煮上十几碗各色菜肴,在小杯子里倒上自酿的红酒、自制的茶叶以及提前一两天就包好的粽子,摆上方桌,放好筷子,供奉祖先。这一套传统还有个风雅的名字,叫做“请节”。


  作者:张宁

上一篇:大学生社会化的困境影响问题论文(共3篇)

下一篇:电法勘探方法应用原理分析论文(共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