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学渗透思考价值发展探讨论文(共6篇)
第1篇:小学语文教学融入美育探析
一、利用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感受力
小学生最容易感受到的是自然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从这个方面加以引导。如在学习访问陈巴尔虎旗一段时,作者通过“迎客”“相见”“款待”和“联欢”等场景,突出了当地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使学生欣赏到了一幅幅独特的牧民生活风俗画。通过描述自然美、人情美,使学生不仅领会到作者对草原的热爱,而且具体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感受、感知美的能力。
二、反复朗读,拓展学生的审美想象感受力
《鸟的天堂》中有这样一个自然段:“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没有一点儿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里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曲音乐。”细细品读,这一自然段的意境是很美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一自然段,听朗读录音,反复听、反复读,听了再读,读了再听,并要求学生通过仔细对比,找出自己与录音磁带在朗读语调上的不同之處。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讲评,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发现朗读语调上的差异引导到发现朗读感情的差距上来。再对朗读的语调、情感,文中所描写的景物进行体会后,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1)请大家想象一下:水是什么样子的?船是怎么漂流的?桨是怎么划动的?
(2)“那声音”是指什么声音?水荡漾的声音,船移动的声音,抑或是桨划动的声音,还是三者和在一起的声音?
(3)“那声音像一曲音乐”,如果让我们来演奏这首乐曲,大家认为用什么乐器能演奏出来?二胡?古筝?
教师提出以上问题后,再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再边听边思考。在反复播放几遍录音之后,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回答上面的三个问题。关掉录音机,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思考,再让他们讲讲想出来的画面和声音。这时候,可能有的学生说不出来。于是,笔者就跟学生讲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那“音乐”和弦中一定有作者的“心声”在奏响。教师通过讲述自己所想象的画面和声音,来启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使他们感受到意境美。
三、利用插图渲染美的氛围,使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
新教材的插图颜色和形象,十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感受美提供了具体的形象。在具体教学中,要注意把握最恰当的时机,通过课文中的插图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猫种鱼》一文中有三组图,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对生活的美进行了充分的诠释。教学中,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运用插图。
1.从插图中认识生活美
在第一组的两幅插图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回答图上分别是什么时间,什么内容。一位学生这样说:“第一幅图是春天到了,一位农民阿姨在地里种庄稼。”接着,再让学生尝试找出每组两幅图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懂得春种秋收的道理,并充分感受丰收的喜悦,从而认识生活的美好。
2.利用插图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从每组两幅图的联系上,认识大自然,并明白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利用插图上成筐的玉米和花生,理解“许多”这个词的意思,使学生明白从种玉米到收玉米,从种花生到收花生,是自然界植物繁衍的规律,这也是该文小猫想要种鱼的原因。
3.借助插图拓展思维
《小猫种鱼》课文的结尾蕴意丰富,读起来让人产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第三幅插图与前两组相比,在结构上并不平衡,而这正是启发学生想象的契机。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小猫为什么要种鱼?种鱼的结果是什么?让他们根据想象续编一个小故事,并给第三组插图补一幅画,“秋天到了,小猫也到地里‘收小鱼’,它挖开泥土一看——”学生用他们稚嫩的画笔画画,反映了对课文内容的再认识与理解。
四、通过课文内容,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金色的鱼钩》一文字里行间洋溢着老班长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心灵美。他,一个不到四十岁的人,背就有点驼,颧骨突起的脸上“布满皱纹”,刻下他在艰苦岁月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记号,斑白鬓发,凝聚着对同志们由衷的关爱和体贴。在教学中,笔者紧紧扣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品评,使老班长的光辉形象深深地铭刻在学生的脑海中,让老班长高尚的人格情操,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激发、鼓舞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
审美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树人。为适应当前教育的新形势,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审美素质,方能灵活运用课文中丰富的美育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作者:冯延河
第2篇:青岛推进城乡美育协调发展
青岛市将美育作为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市内外艺教资源统筹利用,政府与学校协同推进,在城乡学校广泛开展“艺动城乡”品牌建设,促进城乡学校美育工作协调发展。
一、加强学校美育的平台建设。一是建立普及平台。以学生艺术社团为载体,开展“戏动城乡”“乐动城乡”“舞動城乡”等“艺动城乡”系列活动,组织市区优秀中小学生艺术团与乡镇艺术薄弱学校结对开展美育课程教学,带动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普及与提高。全市共有1000余个学校艺术社团参与,约12000名农村学生受益。二是建立展示平台。目前已连续举办25届中小学生艺术节、18届中小学生新年音乐会和3届中小学戏剧节,在校中小学生年参与率达95%以上,为全市中小学生个性发展、艺术展示搭建平台。三是建立特色培育平台。挖掘地方传统艺术特色和资源,先后推出胶州秧歌乡土教材、即墨柳腔地方课程等地方特色艺术校本课程,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民族文化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目前,全部市区学校和90%以上的农村学校都拥有艺术校本课程,中小学校艺术教育“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二、加强学校美育的高端引领。一是依托专业团队,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教育行政部门与市音乐广播电台、市演艺集团、市曲艺团等专业团体合作,开展了“古典音乐进校园”“步入美术馆,品味艺术人生”“中国梦·民族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文艺专场进校园等活动,每年引进优秀艺术剧团校园演出近百场,以丰富典雅的艺术形式陶冶学生情操。二是依托专家力量,提高美育工作专业化水平。整合高校、专业院团专家资源,成立青岛市中小学生艺术教育专家指导团,首批专家团成员由来自青岛高校、艺术院团、音协、舞协、艺术研究所等35人组成,下设创编策划、器乐、舞蹈、声乐、戏剧表演、朗诵等专业委员会,为全市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提供专业指导。
三、加强学校美育的条件保障。一是加大投入力度。2014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千万元学校美育专项经费,区(市)财政每年配套投入经费近2千万元,用于中小学艺术团硬件投入、艺术教育专家指导、艺术社团建设、艺术展演等活动。采取限期、专人、专项落实的方式,将音乐、美术教学配套设施等按时配备到农村学校。二是多方保障师资需求。在加强新教师补充的同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开展高校志愿者深入农村中小学扶持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实施区(市)内艺术教师交流制度,鼓励艺术教师通过“走教”“支教”“巡回教学”“流动授课”“定点联系”“对口辅导”等多种形式到农村和薄弱学校任教,集中解决农村和薄弱学校艺术教师不足问题。三是发挥考核引领作用。将学校美育工作纳入学校督导评估和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将音体美师资配备等难点问题纳入对区市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同时,建立美育教师综合考评机制,将音乐、美术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课外活动辅导工作按照课时时间合理计入工作量,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
第3篇:以艺术教育引领学校美育
在当代社会中,人的生活与艺术或多或少存在着联系,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为此,济南市章丘区汇泉小学从创办的第一天起,就把艺术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致力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艺术志趣的培养。学校在“让每个人都拥有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引领下,从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建构的角度出发,对课程、活动、学校文化进行统筹,将艺术教育纳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使艺术教育工作规范化、序列化、科学化、精致化,并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育阵地”:课堂主阵地、社团组织阵地、校园文化阵地、活动竞赛阵地。
艺術课程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主渠道,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汇泉小学首先对艺术课堂教学内容和任务进行了改革,开发实施微课程,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自愿申报,目标明确
推行微课程之初,学校专门召开了微课程培训会议,从思想上达成统一认识,随后外派多名老师外出培训,让老师们了解微课程,进而更好地实施微课程。有了对课程的充分认识,再结合老师们自己的特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老师们很快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并开始进行自愿申报,制定微课程实施方案。作为一线教师,要想开发一项系统的课程,确实存在很大难度,因此学校设置了“四结合”的梯度要求,老师们在确定项目的时候可以结合本级部的特色课程、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级部特色和拓展课程予以考虑。
多措并举,交流提升
微课程的实施总少不了过程性的指导,为提高微课程实施效益,诊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研究,优化设计,学校定期举办沙龙、专题研讨、论坛、研讨会等,一方面为做得好的老师提供平台,展示他们的才能;另一方面,帮助有困难、疑惑的老师找到问题所在,及时研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全校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
开发序列化教材,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首先,根据教材,把握课程生成的动态,注重针对性。以美术课教学为例,各年级的美术教材都有学习的侧重点,微课程的开发则必须与教材内容一致:一年级侧重于学生绘画元素点、线、面的认识和运用,如《彩线连彩点》《下雨了》《五彩烟花》;四年级侧重于学生对色彩的进一步感知,如《色彩的冷暖》《色彩的对比》;五年级有相应的国画课程《学画山水画》;六年级针对学生速写能力进行训练,如《远近的奥秘》《风景写生》。
其次,分析师资,横向上激活课程策略,实现多样性。各门学科的微课程从产生到实践,都经历了动态的生成过程:第一,各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提炼出微课程实施策略;第二,实施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性地运用策略;第三,课堂实施中,通过观察学情,结合大家的智慧,重新调整策略;第四,再次投放课堂,在动态的过程中完善微课程。每门学科,凡是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都是参研教师针对学生的学情,制定微课程的生长点,从课堂教学中提炼出来的,能真正让策略发挥功效,让学生切实受益。
学生个体虽然千差万别,但在一年年不同层次、不同侧重点的艺术微课程的实践与学习中,基本都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既增强了自信心、张扬了个性,又提高了自身的能力,使自己的学科素养得到了序列化的有效提升。
聚焦课程,拓展艺术素养
“活动课程”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成立艺术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让“以美育人”落实到学校教育环节中,让学生在各类课程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向往美。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霍华德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个体至少表现有七种智能,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方式。为适应学生多元化的发展,汇泉小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活动课程建设中设置了“全员兴趣课程”和“提高课程”两级活动课程。在开足、开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通过精心策划,大面积开发活动课程。活动课程采取师生双向选择和单项选择结合,打破年级、班级界限,以学段为单位,开设了40多门兴趣型课程,集中在周四、周五下午进行。在全员参与的兴趣型课程活动中,学生们个个如鱼得水,尽显风采:语言表演入情入境;民族舞蹈轻舞飞扬;声乐合唱歌声嘹亮;美术星空风光无限,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兴趣型课程的开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特长,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人地位,使校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同时,为了让优者更优,让有特长的老师培养有特长的学生,学校还专门开设了文化类、艺术类、体育类和技能类四类提高型课程,在现有师资的基础上,聘请社会专业人士担任部分课程教师,提供更多、更专业的指导,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及能力提高的需要。
丰富多彩的学校课程有力地补充了学科教学,学生通过参加活动课程,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体验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参加活动课程,学生学到了课堂教学中未曾学习的知识,弥补了各个学科之间知识生成的差异性,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互相交融,互相影响,互相提高,进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
聚焦活动,展示艺术才能
活动是美育的“绿色课堂”,学校每年举办音乐节、美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欢乐节等五大节,每个节日都给孩子创设展示才艺的舞台和机会。
美术节中学生们创作的美术作品,手绘的个性风筝、手绘油彩脸谱、用废旧物品创作的艺术品和装饰品,件件惟妙惟肖,充满童真的幻想,充满奇思妙想;音乐节中的各种特色才艺与绝活的展示,和谐、优美、具有感染力的声音,可谓是丰富多彩,精彩连连。
“五节”不断激发了学生幸福成长的激情和动力,锻炼、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五个一”活动则固化了幸福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幸福教育的育人成果。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智慧与力量的凝聚,潜移默化地让幸福教育中所蕴含的精髓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和心灵的深处,成长为学生的习惯和品格,为学生的幸福成长提供持续的动力和财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舞台,学生的艺术素质正在养成,艺术鉴赏能力普遍提高。
聚焦环境构建,彰显艺术的魅力
教育是无处不在的,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也是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汇泉小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老校,学校积淀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几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对校园文化的投入力度,挖掘和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精心设计,从视觉环境、听觉环境等方面为学生营造美育展示和熏陶的空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深处的感染与熏陶。
一方面,学校制定并实施了校园“四化”方案和校园十景提升方案,从行道树的设计、不同树木花草的栽种,到阳台绿化、立体绿化的考虑,都努力使校园“一年都披绿,四季有花香”。同时,学校重点打造了清新的幸福路、欢快的幸福泉、多彩的幸福墙、典雅的幸福厅、静雅的快乐书吧、古朴的緗帙斋、温馨的童乐园、梦幻的菁藤园、如画的绿筠轩、别具一格的全方位、立体种植的紫芸阁,构成了“精、深、高、雅”的汇泉小学幸福教育魅力十景。另外,在教学面积紧缺的条件下,学校还充分利用走廊,为每层楼设立了一个主题,如一楼“读书廊”、二楼“科技廊”、三楼“幸福廊”、四楼“艺术廊”,其中,三楼的幸福秀场专门用来展出学生的作品。
另一方面,为让每一堵墙壁“说话”,凸显个性,学校对各班级进行“一班一品”的班级文化格局打造。每间教室外面统一设有班级宣传栏,让班级及时宣传班级快讯,展现班级风貌;教室内的“学生风采”和“展示台”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室后边个人杂物橱,则让学生从小养成整理个人物品的习惯;彰显班级个性的班级名片、三表盒、一二年级的“激发兴趣”、三四年级的“协作参与”、五六年级的“放飞理想”构成了富有学校特色的班级文化。
这样的门厅、墙壁、走廊、教室,处处是景点,处处是教育。步入学校,“幸福”的环境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健体、如何审美;走进教室,图文并茂、童真童趣的学习环境温馨地提醒着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自律。
作者:蔡延芳
第3篇: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美育育人价值探析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015年3月以《加快推动学校美育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题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刻认识加强学校美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把美育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面,以更加自觉的行动、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推动学校美育工作明显改观。”
高等教育彰显立德树人理念,必然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得以实现,这就要求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贯彻落实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面对高校教育对象的新特点,要适应和做好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辅导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这要求我们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认识美育工作在实现德育目的中的重要作用,重视高校美育育人的独特价值。
一、以美促德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美学思想里就有这样的美学观,《国语》里记载的伍举用“无害日美”指出了美与德之间的联系,美是无害的,即是向善的,而善是德的内核。同样,西方美学家康德也提出“美是道德的象征”,美是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美育与德育是相互促进融通的关系,两者对人生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塑造中,两者各有侧重,但有着相近的目的。美育以培养人健康的审美观为目的,成功的美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以及美的素养,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与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一以贯之的。
美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从美的基本形态的维度来看,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都能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载体。
第一,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有效促进学生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公共道德修养;第二,社会中的美即是道德范畴的善,通过团日活动等校园实践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欣赏发掘社会生活中的美,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优秀典型,通过道德情感的共鸣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境界;第三,通过审美教育的课程体系普及审美素质教育,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形成高雅的审美价值取向,同时,艺术美所拥有的强烈感染力和情感共鸣,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加有吸引力,从而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所以,利用艺术美中的德育元素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德育目的得以实现的生动有效的方式之一。
二、化美启智
蔡元培把美学理论与教育相联系,强调美育的学科属性,美育在理论上属于美学,在实践上属于教育。美育在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着启迪心智的作用,有利于树立崇德尚美的优良校风。
第一,高等教育的目的应实现真善美的统一,高校是培养真善美品质的阵地,完善的审美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形成积极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从而点燃学生追求真理的熱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第二,审美活动中,崇高的榜样形象往往彰显着美德品质,“人们欣赏优美的事物时,不能不受到其崇高的内在意蕴和精神的熏陶,这势必会促进人们内在道德和人格的进一步完善。”。引让学生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和社会上的美好事物,这些榜样力量在建设学风、班集体、校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欣赏品味和学习崇高的人物形象、团结和谐的班级形象、崇德尚美的校风形象,从而形成合力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善的、美的品质。
三、以美怡情
美育区别于德育等教育类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情感人。美育发轫于情,作用于情。第一,优美的校园环境、浓厚友爱的人文氛围不仅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同时可以加强学生对集体、学校的荣誉感,增强他们的爱班之情、爱校之情。第二,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人,这更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倾注爱心。辅导员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核心就是要去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情感需求、价值取向,在工作中以情动人,才能更有感召力。
审美教育在唤起情感和升华情感方面有极强的优势。比如在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融入英雄人物的悲壮故事,其中的正能量容易唤起学生强烈的道德感;在谈心谈话工作中引经据典,以悲剧中的典型形象为例,结合学生自身分析他们所面临的种种学业或生涯发展问题,通过唤起心中的崇高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审美活动本身是充满审美快感的,在愉悦的优美感、印象深刻的悲痛感的过程中完成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强效果。通过艺术欣赏活动激发受教育者的审美情感的过程本身就是思想道德情感的培养过程,它能使人们在认识、理解、践行某一道德观念时在内心涌起积极的情感支持。许多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感化和升华人的情感,其心理学的依据也正在于此。
四、以美育人
审美活动不仅能提高大学生感受美、追求美的能力,培育高尚的审美情感,还能在审美教育中逐渐形成区别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能力,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和要求。那么,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完善美育体系,以美育为载体,构建立德树人的根本路径。
构建审美教育课程体系、将审美教育融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校内外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从而能指导好学生工作、引导好学生思想教育构建、疏导好学生心理工作、有效传导学校工作要求。
作为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主动将美育的方法以及内容与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美育的规律和方法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以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班风、校风为着力点,以崇高的理想信念为价值引导,通过美育规律创新立德树人工作的全过程。
作者:秦爽
第4篇:谈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探索
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揭示课文所刻画的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严谨的结构,不仅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并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要努力培养孩子们热爱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把美变为孩子心灵的财富。让孩子学会感受、理解、珍惜美,并且创造美。为美的未来而奋斗。”在学校实施美育,语文课比任何科目更为全面,更带有综合性。语文课进行美的教育,是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大都是文质兼美的篇章,而且多数是文学作品。完整、集中、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的丰富内容。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这些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美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
一、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多彩的形象,体悟作品的内涵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对主题的体现是通过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刻画而自然流露出来的,并由此感染人,教育人,表现艺术美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课文中优美的形象来唤起学生的美感。例如我们在教学中比较《范进中举》、《孔乙己》,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孔乙己穷成那样也不肯脱掉又脏又破的长衫。范进和孔乙己都是生活在清王朝的读书人,都曾为入学中举而寒窗苦读。但最后的归宿并不相同,一个飞黄腾达,一个潦倒而死。尽管结局不同,他们的遭遇却从不同的角度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罪恶,他们周围的人们筑成的人文环境也真实地反映了科举制度走向灭亡的进程。这正是引导学生从范进和孔乙己两个人物命运的表面差异中能够挖掘出来的共同认识。
再如教学《窦娥冤》,窦娥是人生苦难的化身。她三岁丧母,七岁成为高利贷的牺牲品,被父亲用来抵债,做了蔡婆婆的童养媳,十七岁成亲后不久,丈夫便亡故了。一个二十岁无儿无女的寡妇面对人生的苦难,生活的愿望是:守节尽孝。但是窦娥的这个愿望没有能够实现,被张驴儿和官府粉碎了。张驴儿逼婚不成,药死了自己的父亲,并以此诬陷窦娥杀人,窦娥没有屈服,选择了“官休”。她对官府的期望是;执法严明。窦娥的这个愿望又被官府粉碎了。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更深的理解窦娥这个简单的愿望,不仅在元代,甚至在整个封建社会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窦娥的死不仅仅是人生悲剧,而是具有美学意义上的悲剧价值。
二、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欣赏文章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要着力发掘语言的情感因素,诱导和激发学生审美情感。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天可真凉了-------”一句,作者对“了”特别加了注脚(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感知那一声叹息中的情韵。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具有感情色彩的语句,感悟作者深沉的情感。如史鐵生的《我与地坛》中在述说母亲的担忧害怕,关爱备至时,不惜笔墨,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过早去世的、无私而又崇高的母亲的形象。抒写自己的悔恨之情时,作者说:“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些又都是多么深沉而又凝重的话语啊!作者在抒发自己在对于生死问题的感悟时写道:“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谢这样的安排?”“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像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作者在这里以深沉凝练而又富于哲理的语言告诉我们他经过几年的思考,终于在生死问题上做出了明智的选择。这样的叙述,这样的比喻,充分显示出了作者运用语言的机智与诙谐。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比较,领悟遣词造句的精妙。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这首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诱导学生理解时要抓住这一特点。譬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通过对“击”、“翔”这两个词的分析,从而领悟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矫健勇猛的雄姿,领悟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地游弋的神态。
三、理清文章的思路,领略文章的结构美
“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瀠洄,便是死水。”
纵览文学的历史长廊,凡是名篇佳作,都有严谨的结构,新颖的构思。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感受文章的结构美,进而在自己的习作中做到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一文中,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来命题立意,组织材料,抒发感情。开头设疑-----点出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别-----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可谓构思巧妙,结构精美。
总之,要让学生懂得一篇好的文章本身就很美,在学习中要引导他们领会文章的语言美,感受多彩的形象美,进而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体悟文章的结构美。美的内容相当丰富,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以课堂教育为主,不断地渗透,训练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作者:李勇
第5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蕴含了美的因素,教学中我不仅努力从教材中发现美、挖掘美、领悟美,而且还让学生从学习中得到美的熏陶,受到美的教育。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美育教育的。
一、品词赏句,鉴赏语言美
教学中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词语、赏析句段、探讨句义去发现美、领悟美、鉴赏美。如《海上日出》在描写日出的过程时,把不同时段太阳的形态、光泽、颜色、动态及周围景物的特点描写得栩栩如生,文章用词精当,比喻形象,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读来耐人寻味。通过引导学生诵读、欣赏、品析,学生不但受到了优美语言文字的熏陶,而且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二、朗读默念,感受情感美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通过朗读默念,才能使他们的感情与作者情、文章情融为一体,学生的情感才能得到升华,才能充分感受到文中蕴含的真、善、美,假、恶、丑。因此,教学中我不仅仅停留在对文章字词句的解析上,因为这样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而是在读上加强感情指导,通过播放朗读录音、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朗读或默读,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情感美。
例如,《草原》是一篇景物美、人情美、艺术美和语言美融为一体的感人之作,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读、思、议、想”的基础上让他们理解文义,感悟“一碧千里”“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的草原美景,在初步理解文义的基础上,朗读默念,美读品悟,学生的内心世界不断掀起情感的浪花,稚嫩的脸盘上流露出了对草原由衷的喜爱之情,我和学生都情不自禁地陶醉于美丽的大草原。
又如教学《三峡之秋》时,我先引导学生观看三峡秋天美景的视频,然后指导学生默读细想,在细读中学生游览了美丽的三峡、翻腾呼啸的长江、灯火辉煌的谷壑……之后我让他们谈谈体会,有的说,三峡的夜晚,不仅山美、水美,月更美;有的说,暑假我一定让爸爸带我去看看三峡岸边的渔火、枝繁叶茂的橘柚树;有的说,秋天的三峡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我真想乘着小舟,在宁静的江面上游玩……此时此刻,学生对三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三、研读分析,领悟精神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体现精神美的文章很多,例如《小英雄雨来》《夜莺之歌》《生死攸关的烛光》等等。学习这些课文,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对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高尚的人格、舍己为人的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时,我让学生讨论:廉颇说,他若是遇到蔺相如“让他个下不了台”。廉颇为什么要这么想?学生讨论的结果是:廉颇之所以这样想,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他用兵有方,足智多谋,多次打了胜仗。但他这样想,肯定不对,因为文中写道,秦国在当时是很强大的,秦王要换和氏璧,赵王和群臣考虑“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这些都说明廉颇虽然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但在当时是不可能战胜强大的秦国的。这时我补充了一句:“史书中有记载,廉颇也打败过秦军。”二是蔺相如能说会道,想靠一张嘴吓到对方,这更不可能,因为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中,蔺相如靠的是智慧和勇气。他才智过人,用兵前进行了周密策划,关键时刻奋不顾身,勇往直前。这时我又问道:“从廉颇的表现你们可以看出他的弱势在哪里?”学生都说,他气量小,目中无人,比较自私,相比之下,蔺相如宽宏大量,顾全大局,以国家的利益为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但廉颇知错能改,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才。学生在研读课文时,有效地得到了人物美好精神品质的熏陶。
同时我认为,在发掘课文精神美的过程中,不能忽略了对学生崇高美和悲剧美的教育。在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时,我让学生思考:“在这万分紧急关头”中的“万分紧急”说明了什么?是不是指董存瑞觉得自己的生命快要结束了?一个学生说:“老师,不是这样的,董存瑞想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整个战斗的胜利和同志们的安危。当时我方军号已经吹响,战士们已准备冲锋陷阵,敌方的机枪里火舌已喷薄而出,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但董存瑞一时找不到放炸药包的合适之地,眼看战友们要遭受重大伤亡,如果不快速冲上去炸毁暗堡,后果会不堪设想,这才是万分紧急。”学生在讨论发言中,都带着对革命英雄的无比崇敬和爱戴之情。
四、发挥想象,品味意境美
入境,是读诗的根本。在古诗学习中,我启发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尽情地去品味享受诗中的意境美。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绘了一幅诗人风雪之夜回归图。“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写归途的凄清悲凉;“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偶遇投宿处的惊喜。“归”意境含蓄深远,不但写出了诗人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困境中忽然找到投宿地的喜悦心情,而且表现出了山民热情好客、纯朴善良的美好品质。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我提出下面几个问题:(1)诗人经过千辛万苦,来到人迹罕至的山中,夜色苍茫,風吹雪飘,行路坎坷,这时,他会想些什么?(2)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大,天寒地冻,在这饥寒交迫、忐忑不安的时刻,诗人忽然发现山间有一间低矮的小茅屋,这时他的心情怎样?(3)听到汪汪的犬吠,茅屋里的主人会做些什么?(4)诗人受到主人的热情接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通过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了古诗所描写的意境之中。然后我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主人热情待客这一情景,学生通过想象和表演,进一步领悟到了“归”字所蕴含的意境美。
总之,教师应根据美育的育人功能和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使学生的审美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从而达到育人的最高境界。
作者:宋志勇
第6篇:浅谈初中生物史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思考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情感教育,而美的标准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含意。当今,审美教育内容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生物科学史内容中蕴含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品德、思想教育的良好审美教育素材。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教师们常常忽视在生物课程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更忽视利用科学史内容渗透审美教育,以致审美教育不能很好地开展。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利用科学史内容从以下方面重视和渗透审美教育。
一、转变观念,重视生物科学史教学
近年来,由于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使得生物科学史的教学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生物教师在涉及科学史内容时只是匆匆带过。这与教师们没有从根本上认识生物科学史在生物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有关。由于迫于应付升学、中考,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赶进度,抓成绩,只注重所谓重点知识的讲授,认为生物科学史仅仅是历史知识或事件,不是教学的重点,使蕴含在生物科学史中的教育价值没有被很好地利用起来,更别说在其中渗透审美教育。其实,在那些科学史的重要事件中,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获得重要结论的过程就是探究和创新的过程,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科学家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坚忍不拔的精神是学生的良好榜样。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在生物科学史中蕴含着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品德、思想教育的良好教育素材,充分了解教育的真谛,明白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实际上在重视科学史教育问题上,不仅课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多次出现与生物科学史相关的考试内容。所以重视科学史教学迫在眉睫,身为生物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生物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深入学习科学史的内容,从根本上转变观念重视科学史教育。
二、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身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应该把接受终身教育、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作为自身的一项长期发展规划。生物科学史知识是生物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上好生物科学史的相关内容,教师必须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认真分析教材,切实消化和体会相关科学史的研究背景、实验设计原理、探究的过程及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新课标的实施建议中还提出:“对于《标准》中没有列出的其他生物科学史实也应注意引用。”因此,除教材中的科学史内容外,教师还应积极、主动地搜集生物科学史资料,拓展自身科学史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只有不断扩充、汲取新的知识与理念,才能有创新的视角与思维,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得到科学精神的美的熏陶。
三、深入分析蕴含在生物科学史中的“美”的元素,在教学中渗透美育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科学史内容,主要是以再现重要的生物科学研究结果或结论的形成过程的方式而呈现的。启发学生分析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生物科学史内容中还蕴含许多“美”的元素,如达尔文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过程中不断质疑并求证,体现了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科学研究态度之美;中国科学家邹承鲁等人在结晶牛胰岛素合成的实验过程中反复操作并验证,体现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之美;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巴普洛夫敢于自我批评,体现了勇于担当的科学品格之美;孟德尔在对豌豆杂交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时,运用了统计学与演绎推理等方法,体现了突破传统、思维创新的科学方法之美;科学家在构建DNA分子结构及磷脂双分子层模型中不断构建并验证,将抽象概念具体化,体现了准确、形象的科学模型之美;沃森与克里克在DNA模型构建过程中互帮互助,相辅相成,体现了科学研究中研究团队成员间坦诚相见、同舟共济的团结协作之美等。这些科学史内容都是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的良好素材。生物教师应深入分析蕴含在科学史内容中的“美”的元素,有意识地将这些“美”的元素融入教学设计中,将“美”的教育、美的元素,化作情感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授課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这些“美”的实质,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达到情感升华,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达成教育的真谛,即为爱的教育或是完美人格教育。
总之,审美教育内容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生物科学史内容中蕴含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品德、思想教育的良好审美教育素材。生物教师应转变观念,重视生物科学史学习,在充分利用生物科学史内容实现知识目标传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分析科学史中“美”的元素,使之作为美育的载体,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审美观看待问题,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出道德情操高尚、科学文化素质扎实、身心健康又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的创新人才。
作者:李真真
热门论文
- 美育教学渗透思考价值发展探讨论文(共6篇)
- 高中数学教育渗透作用策略思考论文(共6篇)
- 探讨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
- 心理健康教育运用思考及渗透策略论文(共6篇)
- 道德教育创新渗透现状探讨论文(共5篇)
- 普法教育发展机制思考探讨论文(共4篇)
- 生态美学特征渗透影响关系论文(共6篇)
- 体育教育发展作用的渗透本科论文(共5篇)
-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方法思考论文(共3篇)
- 德育教育养成方法渗透作用分析论文(共6篇)
- 柏拉图教育思想探讨比较论文(共6篇)
- 音乐德育教学渗透论文(共4篇)
-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教育的探讨
- 民俗文化应用渗透价值开发整合论文(共4篇)
- 文字学分析思考价值意义研究论文(共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