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教育论文>文教资料

农业生态学教学实践思想论文(共3篇)

发布时间:2023-12-10 13:56

 

 第1篇:蒲松龄《农桑经》中的农业生态学思想


  《農桑经》成书于清康熙年间,而生态学这一概念的出现诞生于此后的19世纪,由德国海克尔提出[1]。因此全书没有关于生态学的概念,却渗透着作者的生态学思想。关于《农桑经》的研究相对于其他农书是比较少的,其中大多是对《农桑经》中桑蚕养殖和对其考证的研究,而对于其中农业生态思想的研究寥寥无几,故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农桑经》中的农业生态思想,旨在为《农桑经》的研究添砖加瓦。


  1关于农作物与环境限制因子之间的关系


  环境限制因子[2]是指在自然环境当中,对于植物生长有着影响的各种因素。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日照、水、土壤等植物生长所必备的条件,只有满足以上条件,植物的生长才不会被限制。如果这些外在条件发生了改变,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将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如何保证这些限制性因素不发生变化或者使其变化幅度在人类的控制范围内,对于相关研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正是由于这种迫切的需求,因而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研究其中的规律。研究我国的传统农书,借鉴我国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1.1植物与光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田多者,以惊蛰后方可耕。耕太早,则地不发苗。太晚,又恐天暖虫生,苗难立[3]。”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温度,天气冷导致土壤温度低,植物生长困难。天气暖和的时候,植物的天敌虫子也从冬眠中复苏。在古代没有先进农药技术的情况下,农作物只能任由虫子啃食,而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就是在天气不冷不热的时候将植物种下,首先满足了植物生长的温度需要,再者虫子尚未复苏,待到其复苏,农作物已经生长起来,对于病虫害有了一定的防御能力。这种解决矛盾的方法不仅体现在农作物的种植阶段,同样也体现在植物的成熟阶段。“棉花,种不宜早,恐春冷伤苗;又不易晚,恐秋霜伤桃。”过早过晚都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农作物的成活问题,更要兼顾到其成熟的问题,种植的目的是收获,是否收获成功,对于农民的生存至关重要。因此,对植物生长的统筹兼顾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早种或者晚种的时间选择,作者没有给出精确的时间,而是让农民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这样的选择才具有科学性。“大约在清明、谷雨间,酌其冷暖,略早种之,苗虽不密,而节密桃多,晚则苗虽盛而桃稀。”可见光和温度对于植物的重要性。植物的生长是一个过程,对于这个过程的控制,古人对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对于种植目的的实现就显得十分关键。


  1.2不同植物对水的不同需求


  不同的植物对水的需求不同。栽植不同的农作物,要了解其对水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灌溉,以符合其生长规律,获得最大的效果。《农桑经》中就对不同植物对水的不同需求进行了描述,例如“稗堪水旱,种无不熟。最易生,收最少。”稗这种植物无论是水多还是水少,都能够很好生长并且最终成熟,但是其产量比较少,从而抵消了其易生的优点。还有些农作物耐旱,对水的需求量少。“莜地,耕而种之,则耐旱。不然,亦滂一遍。”莜麦耐旱,种植的时候只要大水漫灌一遍便可以了,十分简单。然而有些植物对于水的需求很大,尤其是一些水生植物,一旦缺乏水,轻者生长不好产量下降,重者农作物很快便死亡了。“荇:三月份种,以肥土填坑底上用河泥,不可缺水。”荇是水生植物,没有水的润养,对它的生长是很不利的。


  1.3植物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载体,农作物从土壤中获得其所必需的养分。因此土壤的优劣对于植物的影响非常大,不同的植物对于土壤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坑洞土、旧屋墙,最宜高粱、黍、稷。”坑洞土和旧屋墙相对于其他土壤来说比较贫瘠,而高粱和黍、稷这3种作物对于土壤要求不高,故而为了不浪费土地,种上这3种作物是比较合适的。同样是贫瘠的土壤,假如不需要种植粮食作物的,还可以种上油料作物。“第一年,先种芝麻,一则荒地易于辨苗,二则此物宜新垦。”新垦的土地都是比较荒凉缺乏养分的,同时杂草丛生,芝麻不易被草淹没,同时需要的养分也不是很多。因此古人选择将芝麻种植在荒地上面是有一定道理的。对于另一种作物大豆来说,无论肥地还是瘦地,都能生存。“大豆:宜上旬种。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根据不同的土壤,选择不同的种植方式,这是《农桑经》所阐释的基本思想,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的种植方法才是科学有效的。还有一些植物的种植需要大量养分,例如桃树。“桃连肉埋粪土中,至春生,合土移栽,三年结实。”桃树种子初种阶段需要大量的养分来发育成桃树,因此需要種植在废物的土壤上面。


  2农田生态系统内部的辨证关系


  一个农田区域的内部有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有同种,也有异种的。不仅异种之间有竞争关系,同种植物之间也会有竞争关系。异种之间甚至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考量这些农作物之间复杂的关系,需要大量的实践,并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加以理论化。这不仅是对古代传统农业知识的总结,更有利于现代农业借鉴。


  2.1作物与杂草之间的辨证关系


  杂草通常对于农作物来说是有害的,因为田地里的养分是有限的,而杂草的生命力比农作物强,吸收养分的能力也比较强,造成草多欺苗。农作物生长速度低于杂草的生长速度,杂草盖住了农作物的阳光,最终的结局就是农作物缺乏养分和阳光而死亡。所以对田地间进行管理并锄去杂草是很有必要的。“凡田荒,锄草务尽,勿使遗草杂禾中,安坐土上,必要翻根在上,听其自死;不然着土复活。”这句话表明杂草的生命力很顽强,只有把它连根拔起,才能消灭它。禾苗最怕杂草窃取养分,除草应当务求干净,不留杂草于田间。但是杂草有的时候不能及时锄去,因为农作物的现状制约了除草的实施。“稻性弱,不能扇草,苗三寸,速锄,贵频,又宜冒雨蓐之。”水稻刚生长的时候还是比较脆弱的,这时候锄草不仅不能帮助水稻的生长反而有害于其生长。只有待到秧苗发根之后,除草才是有益的。


  2.2作物种群内部的辨证关系


  在农作物的种群中,每一个个体之间都是竞争关系,必须有效控制这种竞争,避免因为这种竞争而影响整个种群的生长。在一定面积的土地里种植农作物,太稀了,传花授粉受到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上不去;太密了,农作物之间的竞争太大,导致个体之间为争阳光而只长茎秆、不长果实,同样影响产量。选择一个适度的种植密度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来说十分重要。“稀毂大穗,来年好麦。其收不少,而地力不竭。”种麦的时候撒种子要稀,只有这样长出的麦子才有一点空间,便于获得必要的阳光和水分,同时也保存了地力。


  2.3不同作物种群之间的辨证关系


  我国传统农业因其小农经营,每家每户自给自足的生产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这也造成了农业科技的落后。在考量古代农作物种植水平的时候,不得不明确其病虫害的防治手段。在缺乏农药的条件下,中国人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不断总结,得出了依靠不同作物的自然性能防治病虫害。“豆地宜夹麻子,麻能避虫。且日后刈豆留麻,主人自芟用之,亦小益也。”豆子这种农作物很害怕虫害,而麻因为其天生的避虫功能可与豆一起种植,虽然占据了一定的土地,但保证了豆子不受虫害,而麻也能被利用,一举两得。这充分体现了古代农民的智慧,也能为现代人提供借鉴。一些农作物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但有些作物之间却是相互对立的。“种先漂去秕谷,秕则多变胡麦。”种植水稻的时候,一定要把里面的秕谷去除,不然会长成胡麦,而胡麦的生命力比较强,容易侵占其他水稻的生存空间,降低产量。


  3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对当代社会的价值


  3.1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农业生态关系


  今天我国生态哲学研究中争论最多的是要不要尊重自然,走出还是走进“人类中心主义”等伦理问题[4]。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关系,正好可以借鉴并学习我国历史上深厚而悠久的农业生态思想。它强调在天地人的关系中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顺应自然,谋求天地人的和谐。这就是“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周知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在这种条件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国传统农业崇尚“天人合一”,遵从“天地人物的和谐与统一”,是系统论,是整体观。它注重农业生产系统的整体特性,注重研究要素和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且按照生物有机体与农业环境条件相统一的基本原理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从而在传统农业时期创造了较高的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国传统农业是与西方农业截然不同的体系,我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更有别于西方工业文明主宰自然和统治自然的思想,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


  3.2借鉴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在理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之后,就要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现代生态农业是一种在人类积极参与下,遵循现代农业生态学理论指导,利用农业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系统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照人类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综合的农业体系[5]。


  在国内,现代生态农业自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以来,其实践和理论不断发展,特别是生态农业概念的基本内涵不断充实完善,尽管表述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总体观点是基本一致的:我国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系统工程的方法,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进行经营和管理的一种良性循环、持久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6]。现代生态农业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发展农业的系统的、整体的、全局的思想,是一种发展农业的优化组合技术,还是一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它具体包含有许多先进的内容:①减少化石能源的投入,更多地依靠生物技术措施;②加强系统内部的物质再循环,以节约来自外部的能量及资源投入;③十分重视土壤肥力的维持和增进;④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大力发展可持续农业;⑤保护生物系统的多样性;⑥将农业生产和农业加工相结合;⑦利用生物特性,降低生产投入。


  4结语


  《农桑经》是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农学著作,作者向人们展示了丰富而深刻的农业生态学思想。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生态环境中的日照、温度、水分、土壤等自然元素对农作物的影响的阐述,以及对在自然环境中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辩证关系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合理利用水、土壤、动植物等生态环境资源,并对这些加以保护的理念。研究蒲松龄的《农桑经》中的生态哲学思想对于深入探索我国传统农书中的生态农业生产方法,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罗雷雷

  第2篇:基于慕课平台的农业生态学混合式教学实践


  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近几年新兴的教学模式。慕课的快速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是对知识产生与获取、教育方式与途径的创新[1]。将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融合,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2]。为适应“互联网+”时代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切实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对知识掌握的能动性,西南科技大学依托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平台,于2015年秋季学期启动了MOOC(慕课)/混合式教学改革试点班项目。笔者介绍了农业生态学混合式教学试点班的实践情况,并将其与往年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1混合式教学的组织实施方式与特点


  农业生态学采取的混合式教学基本模式包括:首先,在学生进行课程学习之前,教师在“学堂在线”慕课平台对选定的慕课在线课程进行章节筛选、结构调整,补充相关资料及参考书目,并公布课程简介、课程大纲、教学计划,围绕每一章节核心问题列出学生学习的提纲。其次,学生进行慕课学习,观看教学视频并完成章节测试题,阅读补充文献资料并在讨论区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再次,教师不再进行以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而是以翻转课堂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堂测验、重点难点答疑与知识拓展,并让学生选择相关知识点(主要是重点与难点)进行微课设计。


  以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置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有较大的突破与创新。首先,混合式教学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主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并依托指定的教材进行备课与讲授,即使努力进行一些知识的补充与拓展,也很难突破个人相对固有、狭小的信息结构与范围,这种现象在一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理论与实践水平均比较欠缺的年轻教师身上尤为突出。而基于慕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引入优质的慕课在线课程,相当于给课程增加了一位优秀的“教师”,有利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此外,混合式教学促使教师积极探索、挖掘、补充国内外相关课程经典教材、PPT、视频与网站等材料,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


  其次,混合式教学提高了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而混合式教学注重教师由讲授者向引导者转化。小组讨论由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学生分组进行自由交流并对交流结果进行展示;课堂测验主要通过趣味性的问答形式(可借鉴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模式),再次帮助学生巩固重要知识内容,并可有效检测学生是否真实掌握慕课学习内容;答疑与拓展则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微课设计再次督促学生深入学习重点难点,并以学生的理解、所期望的形式展现给其他学生。总之,混合式教学通过挖掘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混合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学生由教学对象转化为教学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到各教学环节中。例如,混合式教学设置的微课设计环节,通过选取课程相关知识点(主要是重点与难点),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微课设计,让知识点简明、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其他学生,这种形式有利于转化学生“教学对象”的传统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而传统课堂教学让学生展示的环节较少,一般的问答、PPT演讲等也缺乏对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的充分发掘。


  为适应混合式教学试点内容以及便于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课程成绩进行对比,笔者对农业生态学混合式教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进行了相应调整。课程成绩均按平时成绩60%与期末成绩40%的比例保持不变;将传统教学中的3次课堂作业改为3次慕课单元测验;将传统教学中的PPT演讲改为微课设计;期末考试题型与难易度基本保持一致。


  2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农业生态学混合式教学试点项目的实施,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得到提升,具体体现在学生出勤率以及网上慕课学习活跃度上。2015年混合式教学试点班学生平均出勤率达到95%,高于2014年传统教学的88%。同时,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慕课视频学习、单元测试,积极参与网上讨论。


  对混合式教学改革成效评价最直接的方式是分析学生的课程成绩是否提高。通过对传统教学与混合式教学成绩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图1),2015年80分以下的学生人数所占比例降低幅度较大,为21.0%;80~90分的学生人数所占比例与2014年较为接近;但90分以上的学生所占比例明显增加,比2014年增加了11.4%。


  2.1慕课测验


  2015年慕课成绩分数比2014年单元测试成绩高5分。分析主要原因,单元测验是在课堂规定时间内进行作答,学生听课后很少即时复习,因此答题情况不甚理想;慕课测验则是学生课后在网上学习视频后进行答题,由于在线视频可以反复播放,学生可以针对问题去视频中找答案,直到找到答案再作答。这种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反复学习,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但存在的弊病在于,有的学生可能会和其他学生同时进行网上答题,抄袭别人的答案,甚至让答得好的学生代为操作。


  2.2微课设计


  2014年的PPT演讲与2015年的微课设计虽然属于不同形式,但设置目的均是考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两年平均分数的接近说明评分标准的设定比较科学,并不能直接体现两种模式的优劣。但是,从实施过程来看,相对于传统的PPT演讲,微课设计更能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原因是,传统课堂实施PPT演讲环节时,学生可以在网上下载类似内容的PPT,稍加修改组装就可应付交差,这种现象在2014年普遍存在;然而对于微课这个新鲜事物,网上基本没有现成的内容,学生只能通过团队合作去完成。


  2.3期末测试


  2014与2015年的期末测试题总体内容和难易度都非常接近,因此,期末测试成绩某种程度上更能体现教学效果(表2)。从平均分上看,2015年比2014年仅高1分,但2015年平均分变异程度较小(仅为7.5%),2014年平均分变异程度较大(11.8%)。变异系数的差异说明2014年学生期末测试平均分的离散程度较高,低分与高分之间差距较大;而2015年学生分数离散程度较低,某种程度表明混合式教学缩小了差生与优生的差距,总体成绩分布较为集中。


  表22014年与2015年学生期末成绩对比


  Table2Comparisonofstudents’finalexamscorebetween2014and2015


  年份Year平均分Averagescore标准偏差Standarddeviation变异系数


  Coefficientofvariation∥%


  2014344.0611.8


  2015352.627.5


  3存在问题以及建议


  3.1存在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总体来看,农业生态学混合式教学改革试点达到了预期目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对课程内容掌握的能动性得到提高,课程成绩得到较大幅度提升。通过对农业生态学课程的实践,思考总结了目前西南科技大学基于慕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3.1.1对混合式教学的认识不到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若不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都容易在认识上形成误区,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慕课学习,认为视频是唯一的教学环节,是教学的核心。


  3.1.2教学时间分配的不合理。由于本次混合式教学改革是作为试点项目,没有对农业生态学及其他试点课程原有学时做任何调整,这让教师与学生均不太适应。由于课程内容、环节的增多,需要教师课前准备和学生课后学习的时间均大幅度增加,如果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都进行混合式教学而又不对学时进行调整,学生和教师均会不堪重负。


  3.1.3慕课平台技术支撑需完善。由于慕课平台以互联网为支撑,网络等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平台功能不稳定的情况。国内外高校在应用慕课平台时均出现过类似情况[5-6]。学生在进行线上学习时,也经历过平台功能失常的问题,例如,学生无法提交作业、网上学习记录不显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增加了学生、教师教学活动之外的精神以及时间负担。


  3.1.4教学条件、课程等需配套。由于慕课课程的学习需要在计算机上操作完成,西部高校来自边远地区的贫困学生较多,有的学生至今没有自己的电脑,不利于线上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微课设计环节,常常希望能根据小组的设计方案完成完整的视频作品,然而视频的制作需要掌握专业软件操作技能,非专业学生若不通过相关课程的系统学习而靠自己摸索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技能。


  3.2建议


  ①针对关于混合式教学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应在教师与学生中间同时开展广泛的宣传与知识普及,让教师和学生尽快适应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使混合式教学的观念深入师生内心。


  ②针对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应展开广泛的调研与试点,研究制定合理的教学时间分配,包括线上线下时间的分配、课堂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等。


  ③针对慕课平台存在的技术问题,开发者及应用学校均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确保平台功能的稳定性、使用界面的友好性,并不断提高平台各项功能的趣味性,满足师生教学需求。


  ④针对教学条件、课程不配套等问题,建议学校创造条件提供配套的教学设施,如开放可免费进行慕课学习的电脑室;同时,学校应开设一些配套的公共选修课,如视频制作软件学习、摄影技巧等。


  作者:黄晶等

  第3篇:谈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可强化育人的环节


  教书育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系列素质,通过对学生一些不良行为的纠正以及正确思想意识的灌输,来实现学生意识与行为优良化。这就需要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意识行为的动态,通过对这些动态的分析与判断来进行有效及时的矫正或修正,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教育过程中得到人性与人格的升华。在农业生态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相关专业知识点的拓展,可以实现育人工作的同步高效进行,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真正实现寓育于教中。在农业生态学的教育过程中,在育人的环节上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开展相应的工作。


  1充分利用课堂环境来教育学生基本的行为准则


  1.1课堂礼仪的培养


  不同场合需要有与之相配的礼仪与仪表以及状态表现,才能融入这个场合中,并感觉这种场合对自己的影响,课堂也是一样。学生课堂的基本素质包括按时上课、着装、听课时所表现出来的状态等方面,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环境所采取的一种态势。作为一个教学环境,学生在课堂基本礼仪与仪表也反应了学生对这个环境所采取的态度,以及这种态度所引发的行为状态。因此,注重这方面的教育,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听课效率的外因之一。在农业生态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这个育人环节。如针对不符合课堂礼仪要求的着装、上课接听手机或有手机铃声等,要及时纠正,并能运用农业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一些阐述。如“生物都有相应的保护色,这也是生物与环境的和谐之路”。当然这都是建立在教师本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的基础之上。教师一般要提前10~15min进入教室,本身不能有任何违纪情况出现,同时利用高质量的教学征服学生,使学生能自觉地融入教学中来。


  1.2课堂教学管理的关键在于“理”


  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关注是提高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良好策略,一个只顾自己讲授不顾学生反应或学生的其他课堂动态,或者以简单的方式进行管理课堂纪律,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对学生的关注程度是课堂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教学管理重点不在于“管”,而在于“理”。“管”是一种简单的约束机制的作用效应,而“理”则是让课堂有序化的一个过程。课堂中的“理”就是要关注学生动态,并建立互动机制,才能让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在农业生态学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学生愿意旷课,就是因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及时观察学生听讲状况,注意学生的听课动态,发现问题能及时提出来,并给予梳理;同时在观察学生听讲状态时,能敏锐地发现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理解状况,并及时给予肯定或否定,引领学生思考。建立互动机制是教学过程管理的关键,也是“理”的主要方式,老师理学生,学生才会理老师,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的高效化。因此,要运用制度来限制人,运用教学质量来吸引人,运用知识点来灌输人,使课堂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让学生能自愿来听课。另外,在考试结束后,提醒学生将考试所形成的垃圾自觉收集放到合理的地方,而不是随意丢放。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的教育,寓育于教中。


  2有效运用农业生态学的理论进行人文等素质的培养


  农业生态学这一学科的众多知识都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科知识与其生活有机相结合,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感知学科的知识点以达到显著的育人效果。在农业生态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育人教育,这也是教学在育人的环节得以拓展的关键。下面选取几个运用知识点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实例进行初步分析。


  2.1结构与功能原理对学生知识结构完善的启发


  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馈于结构的调整,这就是结构功能原理的基本表达,教学过程中,在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基础上,可以延伸到演技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体系与社会功能体系间的矛盾性与统一性,引导学生明白让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构成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才能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功能。同时指出,结构中某些功能性组分的过快增长对素质结构的整体性破坏,会丧失其功能行为,也是系统破坏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要协调好自己的知识结构。


  2.2生态位原理对学生生存理念的培养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重要的理论,表达了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地位,也揭示了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并能利用的生境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一理论应用于人,那么人的生态位就是人在社会体系中的功能作用。不同的人在社会体系中有明确的一些分化,同样是大学生,在社会环境中也会被分化成不同的层次。因此,作为一个大学生,将来踏入社会,如何形成自己适宜的生态位,并能立足,事实就是对社会环境的占据,而这种占据是需要知识的渗透力来支撑的,要拓展自己的生态位宽度,即在社会上的生存空间,也就是要有足够的对社会资源的适应能力与利用强度,其中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是关键。


  2.3种群概念的拓展与团队意识的认识


  种群的概念,突出强调生物在自然界的生存基本单元是种群(或群体),以个体为单元的生物是不存在的,这就可在拓展教育学生在生活、工作中,要有团队意识,要与其他个人发生有序的联结,形成群体才有利于其生存与共同发展。在当今强调个人意识、个性张扬的年代,这种群体意识的培养将有助于发挥系统效应,即1+1>2的放大效应,有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


  2.4生态适应原理的解释


  生态适应是指由于环境的差异性变化而导致生存于其中的生物在生理、生态、形态特性上发生相应变化的过程。这一理论侧重强调了生物是以变制变的动态过程,而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静态过程来适应环境的。因此,改变自己是主要行为。学生如何适应多变的社会环境,唯一的途径就是改变自己,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思维方式等来适应社会环境,这就需要学生要有改变自己的能力,而这种能改变自己能力的态势,源于知识掌握及高效运用能力。


  3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学术素质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学术素质相对较低,尤其是在回答问题的能力以及平时的交流过程中涉及的学术词汇和背景知识比较薄弱的问题,必须要有意识强化这方面的培养。在农业生态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学术素质的培养。


  3.1从课程的知识体系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


  一个学科的形成与完善基本上都是由3个核心内容所决定的,即理论、方法、应用。在农业生态学的教学过程中,也是从这3个层面展开并贯通形成教学体系的。培养学生对知识掌握上也就可以通过这3个层面进行,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并形成学术思维模式的雏形,有助于学生逻辑地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2从相关专题的设置来培养学生组合所学知识的能力


  在农业生态学教学活动中,结合生态热点问题组织开展相关专题活动,注意培养学生如何充分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术语来组织自己的语言,提高学生的专业学术素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所学的以及将要学习的学科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贯通,让学生能整合自己的知识,形成自己有序化的知识结构,并进行应用。


  教学活动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作,其辐射效应的强弱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与运用能力,依据课程特点积极拓展育人环节,将是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学辐射力的重要途径。


  作者:沈新平等

上一篇:推荐优秀的农药学论文范例欣赏(共6篇)

下一篇:群众文化素质提升工作发展意义及作用研究论文(共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