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运用能力培养模式问题论文(共3篇)
第1篇:问题探究式:“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
一、教学现状与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一)“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现状
“语言学概论”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该课程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语言学基本理论知识,还具有初步的理论运用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从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来看,“语言学概论”是一门理论课程,比“现代汉语”课程更加抽象。现代汉语是关于学生母语认知的讲授,容易有更多的汉语感性认知,“语言学概论”讲授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和普遍特征,涉及语种较多,语言现象丰富,更加高屋建瓴,理解和讲授都更加费力。
许多讨论“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的文章无一例外地谈到了“讲授法”的诟病,认为该方法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基于“语言学概论”的课程性质,为了使教学内容条理化、系统化,教学方式不可或缺。若以讲授为主则现状往往是:一堂课下来,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记得手酸眼花,头脑昏涨。这种单向灌输、缺少互动的教学过程,常常让学生疲于吸收课堂教学内容,甚至产生厌烦情绪,无法发挥学习主体作用,更谈不上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在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中,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这种方法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之间的合作研究、解决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在基于问题学习的过程中,问题设计、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学习者反思是增强学习效果的要点。
“疑则思,思则究,究则知”[1](李葆嘉,1985),意在倡导有疑问方能进一步思考,有思考才能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探究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由此,我们把“基于问题学习”和中国传统的“疑思究知”探究精神融合起来,称之為“问题探究式”学习方法。
“语言学概论”课程探讨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律及语言与文字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它的纯理论性性质,更强调教学过程不应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应是一次感知、认知、寻求、发现的“探索之旅”。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应仅限于知识传授,而应是有着共同话题的对话关系。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问题探究式的“语言学概论”课堂,借助问题的展示和对学生的质疑问难,形成教学过程的双向互动交流,促使学生借助学习材料,围绕教学问题,通过独立探究或协作讨论等过程,得出问题的结论,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成就感等美好的心理体验,提高探究语言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一)学生主体的特点
“语言学概论”的授课时段一般为大学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感悟能力普遍较强,具有强烈的求知热情和思考活力,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另辟蹊径。然而,照本宣科式教学,填鸭式教学,缺乏激情的沉闷讲授,都会使他们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一定程度上挫伤他们的热情。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适应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授课模式从“单向传递—被动接收”到“双向反馈—互动联系”的转化提供了手段和语境。
(二)课程性质的需要
语言学课程和文学课程具有不同的特点。文学课程以具象性、想象力和审美情趣为特色,“语言学概论”课程抽象性、理论性强,比较枯燥。年轻学子对它一开始可能有点茫然,易生畏难情绪。如果老师“满堂灌”,不注意巧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思考问题,学生就很容易觉得疲劳,导致上课开小差,甚至打瞌睡。
“语言学概论”课程围绕语言性质、结构及发展规律等逐层展开,循序渐进。虽然学生初接触时会感到困难,但深奥的语言理论总是以大量语言现象为基础,这些语言现象与学生个体及生活环境密切相关。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把难以理解的语言概念或理论与语言现象相结合加以阐释,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讨论,许多难点就有可能化晦涩为明白。
(三)教师角色的定位
教师角色定位的正确与否决定了问题探究式教学能否行之有效地贯彻在课堂教学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从传统模式的“讲授”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要完成这样的任务,教师需要更准确地把握教材主旨,更深刻地挖掘教材内涵,更丰富地掌握专业知识,更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更深层次地为学生解难释惑,确保学生经过问题探究后有可能成功地领悟或“再发现”原理。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发问,打破学生的盲从(书本和教师讲授)心理,实现师生学术交流、共同探索的平等对话机制。因此,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如何做好探究过程中的控制和指导至关重要。
三、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问题设置
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前,教师要熟悉和掌握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学水平备课。在综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教师应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自身的教学理论、知识结构、实践经验相结合,综合考虑基于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的“问题”的合理设置。
首先,教师对问题的深度、广度、难度要有适当的控制。教师要把问题控制在“形散而神不散”的范围内,既有“中心问题”又有“子问题”,让它们形成一个连贯的合乎逻辑的问题系统;问题的科学性、探究性及解决的可行性,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问题设置要贴近学生思维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在实际教学中,要防止问题设置过于简单化和复杂化。因为“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许多技巧和活动。学生在成功完成包含许多技巧的活动时需要得到支持,例如:分析为了理解所要陳述的问题和论点而设计情境;搜集信息;产生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产生评价方案的标准等”[2]。“语言学概论”涉及的语言知识点较多,比如在讲授第一章时,可以设置问题:(1)“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认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什么?”(2)“你如何看待动物的语言”……这些问题背后实际涉及语言结构本质的知识点,对其理解和掌握都有一定难度。学生由于好奇、纳闷,就会查找资料,寻找答案,提前探究这些难度比较大的语言知识点,有效避免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排斥性心理倾向。
再次,问题设置要贴近学生的兴趣点。学生来自不同文化区、方言区,在教学中如能结合学生的母语,学生就会提高兴趣,抽象的知识就会转化成容易理解的实际语言现象。例如在国际音标教学中,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请在国际音标表中把自己方言中有,而普通话中没有的元音和辅音找出来,并举例说明其特征。”学生在这一活动中深化了对音素发音要领的认识,许多难学难记的理论在实际运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
(二)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强调将问题的思考和课程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师生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引发新问题”的螺旋式过程中展开交流和学习。从课内出发向课外延伸,从课外延伸向课内深入,尽可能在课堂上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就话题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搭建更开放的学习平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培养探究能力—形成合作意识-促进教学相长。
首先,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语言现象、分析语言问题时,要善于在关键的地方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指导,既不能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又不能点拨太少,使学生学起来没有难度。例如在探讨“名”“实”问题时,课前给学生提供中西方关于这一问题探讨的相关指定材料和开放性资料,由课前确定的学习小组讨论提出观点,再由各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问题讨论时,先请做好准备的同学介绍分析情况,再请有不同思路的同学充分发表见解,展开多方探讨。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时引导,筛选有效信息,恰当指出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同时,在学生思路基本统一时,为了引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可以抛出棘手问题:人们用“红豆、黄豆、绿豆、青豆、黑豆”“铅笔、钢笔、粉笔、毛笔”等名称给相关事物命名,这些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看似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这类语言符号还有很多,你们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让学生在课前充分思考、准备的基础上,对这一现象做出解答。通过“名”“实”问题的探究,学生对荀子《正名篇》中“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的表述就有了深刻的理解。
其次,教师要在教材重难点之处精心准备,加大探讨力度和深度。落实重点,解决难点是“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重点和难点知识固然重要,但学起来相对枯燥深奥,这就需要教师在这些知识点之处摒弃陈旧式样,老调新弹,推进思考。通过问题的探究、研讨,营造出新鲜又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氛围。例如在讲解世界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这一内容时,由于学生的母语是汉语,又不同程度地掌握了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出对比:(1)“我去公园”“她去公园”在英语表达中是否存在词形变化?(2)在汉语表达中是否存在词形变化?(3)汉语有没有这种语法意义?(4)汉语要表达这种语法意义,通过什么手段?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究,学生认识到了孤立语和屈折语的区别。这样分析、比较、质疑,比背诵语言类型和特征要深刻清晰得多。
(三)问题评价
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应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独特见解做出中肯的评价,适当表达对他们的鼓励与期望,这将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过程的评价。问题探究式教学强调的是学习过程教学,这一过程不只是传授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还应让学生掌握如何透过语言现象观察语言规律的方法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问题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取得的探究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如何探究问题的过程。对学生的探究动机、参与意识、研究方法、合作精神及表达能力等应给予恰当及时的评价。
其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个性见解和创新思路的评价。依据建构主义,学生在已有生活学习中已经形成丰富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在新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每个个体的建构方式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好学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对那些主动参与意识较差的学生,要尽量肯定合理的部分,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约翰·洛克认为,“教师的任务不在于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全都给学生,而在于培养学生热爱知识和尊重知识;在于当学生愿意学习时教会他正确的求知方法和正确的自我改进方法”[3]。尽管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操作中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深入实践和探讨,然而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道路上,是教师为自己设置的问题——如何提高自己的问题探究式素养和技艺。
作者:邱雪玫
第2篇:高校“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问题评析
“语言学概论”是高校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等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必修课。就学科体系来看,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但长期以来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很不乐观,老师不愿意教,学生不喜欢学。学界对这门课程的教学非常关注,要求改革的声音此起彼伏,而争论最多的是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不少学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提出了很多有益见解,颇有借鉴意义。但批评归批评,问题照样存在,这种现状令人深思。我们的改革是否脱离了实际?带着这一质疑,我们对学界提出的种种改革措施和建议进行了评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教材内容方面的问题评析
教材内容方面的首要问题是“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两门课程的教材内容重复较多,这方面批判的声音较多。[1][2]比如:按目前通行的教材,“现代汉语”是以语言结构要素来编排的,除绪论外,分语音、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或语用)等五章,而“语言学概论”也有语音、文字、语义、语法、语用等内容。另外,不少现代汉语教材为了提高理论意识,大量地介绍普通语言学理论。所以,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再开设“语言学概论”课。能不能用“现代汉语”取代“语言学概论”?该如何看待两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呢?
当然,现代汉语事实的分析需要运用一些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我们在向中国学生介绍普通语言学理论时也离不开汉语事实,甚至主要用汉语事实去解释说明一般语言学理论。另外,两门学科都属于语言学,都要讲语言的结构要素,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两门课程应有所侧重,“现代汉语”侧重应用,“语言学概论”侧重理论。“语言学概论”课程中涉及汉语,事实是为普通语言理论服务的,比如语音学这一章,重点应放在国际音标和音位学理论上。汉语普通话中的元音和辅音,学生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学习过,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先领着学生复习一遍,重点讲述汉语中没有的音素的发音要领,如辅音中的齿间音和舌叶音等。“现代汉语”课程重点是分析汉语事实,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汉语的能力。比如语音学这一章,可以重点讲汉语拼音方案中各音素的发音方法和音节拼写规则、语音规范、普通话推广等问题,而不必讲音位理论。教材编写的关键是如何协调好两门课程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回避相关内容。但遗憾的是,两门课程的教材编写往往缺乏协调性。[3]教学实践证明,个别内容的重复是很有必要的,由于“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比较抽象,概念多,理论多,初次接触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内容虽然“现代汉语”中讲过了,但很多学生往往一知半解,理解不深刻,所以,“语言学概论”中虽然重复但学生并没有感到多余,不同角度的讲解有利于理解巩固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教材内容方面的第二个问题是理论框架的问题,目前通用教材理论主要局限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框架内。有些学者认为这跟当代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极不相称,形式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最近几年发展比较快的语言学理论没有被及时吸纳到教材中去。跟语言学相关的边缘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介绍得也很不充分。[1][2][4][5]我们认为这种批判脱离了教学实际,当代语言学理论确实很重要,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但这门课程在各高校学时都很少,多者50个左右,少者30个左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事无巨细地把语言学的各个理论都讲清楚根本做不到。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许多高校转变了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文秘”“公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应用型课程的建设。在这一大背景下,增加学时很不现实。与其把上述理论都拉来急匆匆地蜻蜓点水式地讲,还不如集中时间讲清楚某一理论。而结构主义是当代语言学理论的基础,着力讲结构主义也符合教学大纲对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要求,所以无可厚非。其他相关内容可以根据条件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语言学概论”一门课程包揽不了这么多内容。
另外,关于教材语料选用问题也颇有争议,有人批判教材选用的语料主要局限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上。[3]但实际上,就国内中文系讲授这门课程的一线教师和学生来看,懂多种外语的人很少,大多以英语为主。如果以一种授课者和听课者都不懂的语言为例来讲解抽象的理论,没有感性的认识,必然理解不深刻,其效果可想而知。并且,我们学习的语言学理论从结构主义到转换生成到功能语言学,都主要以英语为研究对象,通过跟其他语言对比,验证总结出来的理论,以汉英语料为主是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科自身实际的。汉语中有的语言现象重点讲汉语,然后推及英语,因为相对于外语,可能汉语(包括方言)更符合学生和教师的语感,容易获得感性认识,比如讲到形态,学生比较难理解,因为普通话缺乏形态变化,但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很多方言里有形态变化,如果把这些汉语方言的语料吸收进教材,能够加深学生关于什么是形态的认识。
教材的发展永远跟不上学术研究和社会的发展。教材只是教师上课的蓝本,不等于课程体系,教师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在把握系统性、科学性的前提下形成自己的体系,这一体系与教材有联系又不完全一样。既要反映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又要适时地穿插反映该学科的研究现状与学术动态。科学合理地处理好本课程和相关课程的关系,不能推卸责任,也不能什么都包揽。在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而又符合实际的课程体系。
二、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评析
为了提高“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多教师在批判反思传统的靠教师一张嘴讲到底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了许多富有借鉴意义的教学方法,比如讨论式教学法,实践式教学法,趣味性教学法等。[5](P82-83)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局限性,运用这些方法能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关键看其是否适合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实际。
讨论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探究,自主获取知识,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但是“语言学概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比较抽象,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能听懂就不错了。另外,中文系的学生绝大多数喜欢文学,读读文学作品觉得很有趣,容易融入其中。而相比之下,语言学则显得生硬、枯燥,平时上课举几个有趣的例子学生还比较爱听,但一涉及到理论问题,很多学生就懵了。加之扩招之后,学生的素质普遍不如从前,要想让他们跟着课程看点参考书,多数学生做不到。由于学生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储备比较少,纯粹的讨论课根本展不开。但是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讨论,比如把一些有争议问题的不同观点告诉学生,启发他们思考,然后让他们说说哪种说法更有道理,最后教师总结并表明自己的看法。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且最终要走向实践。教学任何一门课程都要注意理论和实际的联系,“语言学概论”也不例外。其实践式教学主要体现为: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进行语言调查,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语言生活,用语言学理论解释和规范我们的日常用语。比如在讲授“地域方言”时,可以鼓励学生比较自己的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差异。讲授“语言规划”时,安排学生调查校园中不规范的用语现象。讲授“语言的演变”时,安排学生调查近两年出现的新词语或校园流行语,使其真正感受到语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但也不是任何内容都可以安排实践的,另外,开展语言调查前,教师要设计好调查的内容,明确集中训练的知识点,最后才好驾驭,这样的训练才有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中文系的学生喜欢文学不喜欢语言学的原因是语言学没有文学有趣。尽管我们一再强调语言学与文学属于不同的学科,没有可比性,但把差别如此大的两个学科放在一起教给学生时,他们就会不由自主的去比较。为什么学生不会把物理、数学拿来跟文学相比?因为学生心里很清楚它们与文学属于不同的专业。所以近年来有学者呼吁把语言学从中文系独立出来,这无论对语言学科的教学还是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但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在现有的体制下,使这门学科能够吸引学生的关键还是靠趣味性,每节课都要有能够吸引学生的亮点,比如可以通过有趣的例子来说明某个抽象的概念或者理论,最好以学生身边的语言现象或者有趣的相声小品的语言作为分析对象,多举一些反映时代信息的例子。例如在讲语言的演变时,不妨举出一些流行词语,有的是新产生的词语,有些以前有但语义发生了变化,如“小姐、美女”等,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语言的变化。但不是每一部分内容都能找到有贴切而又有趣的例子,对某个知识点的周密推演,思辨式的评述同样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趣点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在充分调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多开动脑筋,把学生吸引到课程中来。
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教师要联系实际有选择地运用,要为教学内容服务,不要为了追求方法的新颖而忽视了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讲解和训练。
三、结语
“语言学概论”作为一门抽象的基础理论课,教材内容的编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围绕一个目的,那就是切合教学实际,使抽象的理论直观化。
教材内容的编排要切合教学实际,不要故意回避某些“现代汉语”中讲过的内容,也不要什么都包揽。对于重复的内容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导。由已知到未知,符合认知的规律。例如教语音的发音原理时,可以先让学生发“现代汉语”中讲过的汉语普通话的音,复习这些音的发音原理,在此基础上推及汉语普通话中没有但方言中有的音,再推及英语和其他外语中常见的音,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语料选择的优先序列是:现代汉语普通话>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方言>英语>其他语言,这样更符合一线教师和学生的语感,更直观。
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切合教学实际,能使所讲授的内容直观化。讨论和实践都是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语言生活,并且学会由熟悉的语言现象概括或推导出抽象的理论。趣味教学法是通过有趣的例子形象化地阐释抽象的理论。都是为了把理论就跟鲜活的语言事实联系起来,使其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通过不同角度的讲解和各种类型的语言事实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理论的博大精深。
作者:董秀英等
第3篇:语言学概论教学与理论运用能力培养
语言学概论是语言类课程中的基础理论课程,是高等院校中文学科本科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就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来看,这一课程的教学内容被视为一个中文专业本科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设置这门语言理论课程的目的是否只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有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还是应该有更高的、更有意义的目标?更高的目标又该如何去实现?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说,高校理论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应该着眼于知识的传授,还是应该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如果应该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又该如何帮助学生跨越理论知识与运用能力之间的距离?语言学概论课程在高校中文专业的开设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这些问题恐怕并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
近几年来,为了更好地应对高等教育发生的诸多变化,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了一套中文学科本科专业基础课教材。受中文教指委委托,其中的《语言学概论》教材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专业教师承担编写工作,目前该教材已正式出版(《语言学概论》,贺阳、沈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对理论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思考,总结了长期理论教学实践的经验和得失,并有意识地将形成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教材的编写中,努力使新的语言学概论教材能够方便这些教学理念的实现。
一、学以致用是理论教学的根本目标
语言学概论是一门理论课程,主要讲授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些内容,无疑是语言学概论教学的首要任务。但如果到此为止,我们不禁要问:学习理论究竟为了什么?怎样才算掌握了一种理论?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对理论的本质和功能有充分的认识。
理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系统化知识,它来自实践,但又不局限于当下的实践。理论在人的认知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对科学观察的引导作用、对观察结果的梳理、概括和解释作用,以及对未知事实的预测作用。理论虽然也是一种知识,但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对认知活动的引导作用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和预测作用。一句话,理论既是人类认识的总结,又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既然理论是一种工具,那么学习理论的目的就应该是运用,而不能只是单纯的了解。脱离了理论的运用,也不可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一种理论,这跟我们了解和掌握任何一种工具是同样的道理。因此我们说,学以致用应该是所有理论教学的根本目标。所谓学以致用就是要使学到的理论能够发挥其在认知活动中的应有作用,而不仅仅是识记一些概念和命题。具体到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我们认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
既然理论运用能力的培养是理论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而我们又清楚地知道:知识并不等于能力,从知识到能力需要一个跨越,学习甚至理解了相关理论,并不意味着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理论来解决问题,那么理论课程如何教,才有利于学生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跨越呢?这是我们在理论教学的根本目标确定之后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我们在长期的理论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高校的理论教学应该由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转向理论运用能力培养,教学和教材编写中强化问题意识、注重解释理论和理论解释等做法,对培养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都是有意义的。
二、强化问题意识与能力培养
科学研究都是问题驱动的,好奇心是科学研究最为基本的原动力,提问和质疑通常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好奇心的具体表现就是喜欢问“为什么”,这本是人的一种天性,但在应试教育下,这种天性或多或少被消磨折损以至于不少学生只习惯被动接受现成的结论。理论都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看不到问题,提不出质疑,也就不会有理论的运用。所以,提问和质疑是理论运用的前提,质疑的精神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是理论运用能力的基本要素。要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的能力,首先应该培养他们提问的能力和习惯,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以问题导入教学内容和以追问深化理论理解,则是两种行之有效的强化问题意识的手段。
1.以问题导入教学内容
以问题导入教学内容是说在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先提出相关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引起他们探讨的兴趣,再讲授理论作为问题的解答。这种问题导入方式比开门见山讲概念更能引起学生对相关理论的兴趣,更能活跃学生的思维。特别重要的是,教师发问的摹本作用,有利于学生获得发现问题的技巧,逐步养成提问的习惯。
语言学概论中的音位理论比较抽象,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之一,学生尤其不容易理解为什么要把一些明明不同的发音归并为同一个语音单位。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前期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意思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再引出音位理论来加以解释。
通过前期语音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及元辅音的教学,学生已知道不同的元辅音音质不同,发音共鸣腔的任何变化都会造成音质的不同。那么我们就要问:
(1)就不同人的发音而言,没有哪两个人的发音器官是完全一样的,因此也就没有哪两个人的发音是完全一样的。每个人的发音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为什么不同的人发某一个音时,明明都是有差异的,但我们却会听成同一个音?
(2)就同一个人的发音而言,有时候我们通过对自身发音器官变化的感受,明明知道刚才因发音器官的状态不同,所发的音一定是两个不同的音,但为什么却又听不出来分别而把它们当成同一个语音单位?
这些问题是人人都可以亲身体验的,但又是一般人难以回答的。从这些问题出发,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人对语音的感知是一种范畴感知,这种范畴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概括性,所得到的语音心理印象是在对客观的声音进行过滤和筛选后形成的。那么过滤和筛选的机制又是什么?或者说人是根据什么来决定在这个过滤和筛选过程中舍弃什么,保留什么?
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和思维工具。语音差别在语言中只有一种功能,那就是把不同的意义区别开来。因此人们对所有的语音差别并非一视同仁,而是根据是否与区别意义有关而区分出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凡是和区别意义有关的,就是重要的,不管它们之间的音质差别多么细微,人们一定会敏感地察觉到而详加分辨,否则就听不明白别人说的意思。凡是和意义的区别无关的,就是不重要的,即使听不出差别,也不会影响对他人言语的理解。久而久之,人们对这些语音差别的感知就会迟钝,甚至完全不能感知。这既是音位理论的经验基础,也是音位理论的基本原理。
在这个提问—解释的基础上,再去讲授“音位”的概念,由于有了人人可以体验的经验事实,学生理解起来就要容易很多。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提问—解释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理论运用案例,学生从中可以获得有益的体验。
2.以追问深化理论理解
以追问深化理论理解是说在讲授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时,可以通过一步一步的追问,将理论的阐释和理解引向深入。这种追问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也有利于避免学生不求甚解而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语言学概论在讲到语言和社会的关系,或者语言的发展演变时,总是要提到“语言接触”的概念,但很少去讨论“语言接触”究竟是什么,语言和语言又是如何接触的,而只是介绍语言接触的种种后果,如语言成分的借用、双语现象、语言转用、语言混合等。那么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一个由符号和关系构成的抽象实体,并不是具体的物体,它们又怎么能相互“接触”呢?如果我们说不清楚“语言接触”是怎么回事,就无法说清楚语言接触的种种后果是如何产生的。
如果我们提出上述问题,就会引导学生去了解语言接触过程的微观理论。学生就会知道:所谓语言接触是指语言使用者的接触,这种接触指的是互相学习和使用对方的语言。或者说语言之间的所谓接触是通过外语学习和使用实现的,语言接触的种种后果也离不开外语学习和使用的过程。在外语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外语成分或表达方式引进到自己的母语中来,从而使自己的母语发生变化。可见,所谓“语言接触”实际上是不同的语言在双语人头脑中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得到这个理论解释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追问:外语成分和结构怎么就会引进说话人的母语,从而引发母语的变化?我们完全可以遇到同胞就说母语,遇到外国人就说外语,这可以是两个彼此分离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进一步深入了解语言接触理论,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由语言接触导致的语言演变可以有多种机制,其中之一就是所谓“语码交替”。所谓“语码交替”是指同一个说话人跟不同对象(例如同胞和外国人)交谈时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那么语码交替为什么有可能使外语成分进入母语呢?有关研究表明:说话人如果经常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很难在说一种语言的时候不激活另一种语言,以致一种语言的成分会渗透到另一种语言之中,或对另一种语言产生影响。
得到这个理论解释后,我们还可以继续追问:语码交替等机制会导致外语成分的渗透,这种渗透最为常见的现象是外语成分的借用。但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全体社会成员同时借用同一个外语成分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么个人或个别人的借用怎会影响到整个语言而使整个语言发生演变呢?
进一步深入了解语言接触理论,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外语成分的借用可以分为借用的发生和借用的传播两个前后相连而又不同的过程。所谓借用的发生是指语言社团中的个体在个人言语中引入外语成分,所谓借用的传播是指个人言语中的借用成分在整个语言社团中的扩散和接受。只有当个体借用扩散到整个语言社团并为其所接受,才称得上是外来成分的“并入”,才是语言演变意义上的“借用”。借用的发生和传播虽是不同的过程,但传播也会制约发生。只要有双语人存在,个体借用就有可能发生,但如果个体借用无法获得广泛传播,就只能是个人言语成分而不是语言成分。因此,传播的可能性对个体借用也会有制约作用,除非借用者只图自娱自乐,否则借用者必须考虑借用的可接受性。
在这样的不断追问下,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就会不断深化。更为重要的是,这样深入展开的理论呈现了有关现象的足够细节,而绝非空洞的“宏大叙事”。这就为学生具体运用理论去观察有关现象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说细化的理论才可能对科学观察有更为具体的指导作用。同时,这种提问—解释,再提问—再解释的过程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理论运用的观摩和实践过程。
当然,从语言学概论的教材编写来说,教材编写受行文惯例的限制,不可能总是以“设问”方式引导下文。但编写者如果有问题意识,在编写过程中能够在心中自问自答,则可以使理论的阐述更系统、更深入,避免重要的问题浅尝辄止,同时也方便教材使用者以提问方式展开教学。而这正是我们编写这部《语言学概论》教材的一个原则。
三、注重解释理论与能力培养
注重解释理论是说要讲清楚理论的道理,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理论的介绍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讲清楚某种理论的内容是什么,一是解释某种理论为什么是如此,或者解释某种理论在何种意义上才是合理的。介绍理论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显然后者更能够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的精神和实质。只有掌握了理论的精神和实质,才可以更好地把握理论运用的范围和程度,从而避免理论运用中的生搬硬套和强作解释。
语言学概论教学中,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内容。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BenjaminLeeWhorf)曾提出“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是思维的纲领和指南,人借助语言对事物进行切分和分类,人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语言组织起来的。因此,语言决定人的思维方式,语言不同,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也就不同,对世界的看法就会不一致。这也被称作“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这个理论长期以来充满争议,在中国大陆更是长期遭到批判。但在今天看来,对这样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重要影响的理论,语言学概论不介绍是不合适的,但前提是要讲清楚这个理论在何种意义上才是合理的,简单的肯定和简单的否定都是不可取的。
对“语言决定论”,我们在教材和教学中是这样来处理的:就民族语言和民族思维的关系而言,“语言决定论”在多大程度上是合理的,这要看我们对其中的“决定”做何种解释。如果对“决定”做强式解释,认为一个民族的认知方式和对世界的认识完全是这个民族的语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民族语言不同,民族对世界的认识也就不同,这种关于语言影响思维的看法,目前在学术界还存在较大的争论。如果对“决定”做弱式解释,认为民族语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族的认知,一种语言可能比另一语言更容易促发和指引某些认知方式和认知过程,从而导致不同民族在认知习惯和认知方式上存在差异。这种关于语言影响思维的看法,不仅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而且目前在学术界也有相当共识。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不同的民族语言虽然会造成不同民族的认知差异,但语言和认知毕竟不能等同。认知能力作为人脑的一种机能,是各民族相同的,不同民族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也共同遵循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则和规律。我们既要看到语言不同所造成的认知方式和习惯上的民族差异,也要看到人类在认知能力、思维规律上的一致性以及在认知结果上的共通性。
上述对“语言决定论”的理论解读,可以告诉学生这个理论在何种意义上才是合理的、可以接受的。这相当于给出了运用这一理论的限制条件,以保证理论运用的适恰性。
对理论进行解释,还可以利用理论和理论、属性和属性之间的因果关系,用更为基本的理论来解释其他理论,用更为本质的属性来解释其他属性。例如,语言学概论课要讲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离散性和线条性。但为什么语言符号会具有这些特性?我们就可以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社会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角度进行解释。语言学概论课要讲词义的模糊性,但词义的模糊性是否具有必然性?我们就可以从语言和认知的关系、范畴化和词义来源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用理论来解释现实现象是理论的运用,用理论来解释理论同样也是理论的运用。
从语言学概论的教学来说,注重解释理论,可以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使其了解某一理论的立论依据、可信程度和适用范围,建立“理论自信”,而这些都是敢于运用某一理论并能够恰当运用这一理论的保障。
从语言学概论的教材编写来说,注重解释理论,教材内容才能够具有一定的深度,并尽可能地建立理论之间的关联,从而使教师在使用教材授课过程中可以有更大的展开空间。
四、注重理论解释与能力培养
注重理论解释是说学习理论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学会利用理论的解释功能,不但能够描写相关现象,而且有能力对这些现象背后的理据进行解释。描写和解释通常被认为是语言研究的两个层面,但由于语言现象往往无法穷尽观察和完全归纳,因此没有解释的描写往往难以达到“描写的充分性”要求。从这个角度说,描写的充分性有赖于解释。所以,学会运用理论来对客观现象背后的理据进行解释,是培养理论运用能力的重要一环。
为什么下面每组句子的真值条件相同,语法结构一样,但却一句自然,一句别扭:
a1.茶杯在桌子上面
a2.桌子在茶杯下面
b1.板车在大楼前边
b2.大楼在板车后边
c1.邮票贴在信封上
c2.信封贴在邮票上
其中的道理,我们可以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来进行解释。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符号的意义并不直接反映客观世界,直接反映的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语言形式是人的认知活动的一种外化形式。因此,语言形式总是和认知方式相一致,如果不一致,就等于扭曲了人的认知习惯,这样的语言形式就不易被人们接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语言现象背后往往有其认知上的根源。
那么为什么上面所举各组句子中一句能说,一句一般不说呢?从人的认知习惯上看,当人去观察和感知同一空间内的两个物体时,人眼不可能同时聚焦于两个物体,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物体上,这个物体因受到关注而在人的心理上留下突出而清晰的印象,另一个物体则只能作为确定方位的陪衬。在这个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就形成了主体—背景认知模型。那个被关注的物体可以称作“主体”,被当作“主体”陪衬的物体可以称作“背景”。一个物体究竟是被当作主体,还是被当作背景,并不是完全任意的,而是要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粗略说来,体积、面积相对较大的物体通常被看作背景,体积、面积相对较小的物体通常被当作主体,违反了这一认知规律,语句就难以成立。在汉语里,“在……上/下/前/后”结构通常是表示背景的,(a2)、(b2)和(c2)之所以别扭,是因为这个结构中的名词所表示的都是体积或面积相对较小的物体,用这样的成分做背景,违背了认知规律,所以句子让人难以接受。
从语言学概论的教学来说,注重理论的解释功能,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从语言学概论的教材编写来说,如果我们可以在教材中多提供一些理论解释的案例,不仅可以印证理论,而且可以为理论的实际运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这比举几个例子去简单印证理论,对教材使用者的帮助会更大。
总之,高校的理论课程教学不能只满足于讲清楚有关概念和命题,而应该在人才培养上有更高的追求,也就是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作为理论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语言学概论课的教学亦当如此。理解和运用、知识和能力都不是可以自然转化的,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转化,既是高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理论课程教师的应尽职责。
作者:贺阳
热门论文
- 语言学概论运用能力培养模式问题论文(共3篇)
- EMBA教育培养模式目标问题论文(共3篇)
-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问题及应用研究论文(共3篇)
- 语言习得能力应用影响论文(共3篇)
- 医学哲学的运用体会及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共3篇)
- 英语语言学教学的运用关系论文(共3篇)
- 中医药博士英语思辨能力培养论文(共3篇)
- 高中语文语言教学感知能力的培养论文(共2篇)
- 种群心理学方法与能力培养论文(共3篇)
- 日语专业本科能力的培养与改革论文(共3篇)
- 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 交际语言学应用理论功能论文(共3篇)
- 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培养问题及应用措施论文(共7篇)
- 商务谈判教学培养能力模式原则论文(共5篇)
- 高职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培养思考论文(共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