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商业的归商业
中坤集团冰岛买地,一桩再正常不过的商业投资,何以遭遇搁浅,显然不是商业谈判范畴之内的事情。
不批准中坤集团的豁免请求,按冰岛内政部长的说法,主要是因为不能把如此大的(300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卖给外国人。
众所周知,冰岛是一个对外来投资限制相对较少的国家,本国公民、乃至欧盟区国家的公民,在冰岛买地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即使是欧盟区以外的外国人,买地基本上也能得到相关部门的豁免通过。
以“大”作为否决理由,显然不能让人信服。此前,先后24次外国公民在冰岛买地能够得豁免,唯独碰到中国人来买时就不行了。尽管冰岛内政部长口口声声表白“我们关心的并非买家的国籍,而是如何保护土地不过度流失到外国所有者手中”。
但冰岛工业能源旅游部长卡特琳・尤利于斯多蒂尔却公开表示,“外国人已经拥有我们相当多的土地了,没什么可害怕的。”由此可见,内政部长的借口有些站不住脚。
中国商人到冰岛投资买地,其实就是一桩商业交易,是黄怒波和冰岛的私人土地拥有者之间达成的协议。从商业角度看,一个想卖,一个愿买,价格公道就成,即使按照法规需要得到内政部豁免,内政部按既往惯例办理就是。但这中间偏偏搀杂进了党派之争,也让雄心壮志的黄怒波成为冰岛政府内部各党派抗衡的牺牲品。
商业归商业,政治归政治。这种合理的诉求却往往因为二者的混淆而成为很多商业并购的败因。
当我们为黄怒波的败走冰岛而愤愤不平时,是否也会想起国人的“民族情节”,而可口可乐与汇源果汁的最终失败,或许也源于此吧。当然,相关部门的反垄断审查是必要程序,但又有谁能说清楚这之间没有搀杂着所谓的保持“民族品牌”的爱国情绪。
中国在崛起,这同样引起了很多西方国家的担心,并购公司所在国往往担心本国资源被中国控制,而出现阻挠。
昔日,中铝收购力拓失败很大原因就是澳大利亚部分政客的反对;再之前,中海油撤回对美国优尼科公司的收购要约。前者的收购金额为195亿美元;后者为185亿美元,虽然中海油的出价比竞争对手美国雪佛龙公司180亿美元要高,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地缘政治已不是金钱可以考量。
中国企业需要走出国门,一时的失败显然也不能让中国的企业家丧失信心。从目前来看,尽管受到各种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但中国(包括港澳台)的并购交易正在逐步扩大,已从2005全年约占全球并购活动的0.5%跃升至2011年上半年的约1.3%。
当然,我们还不能沾沾自喜,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我们希望别国政府按经济规则办事时,自己也要少谈些政治,多尊重资本,这样才会在世界赢得商业尊重。作者:华强,本文来自《上海商业》杂志
上一篇:姜维 用心书写中华儿女
下一篇:扫描“塑料”知识解析“塑料”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