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兴国 中国大学建设
2011年12月30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会上表示,当前,“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不再新设这两个工程的学校。袁贵仁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在高校领域有两项重要的标志性工程,即“211”工程和“985”工程,教育部与财政部、发改委一起对这些学校开展了中期检查、验收和评估工作。总的来看两项工程的决策正确,富有前瞻性,成效显著,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开始进入全面收获的时期。
作者:蜀山秦树,闫坤
211工程: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关于“211工程”的主要精神是: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财政部发布《“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211工程”正式启动建设。“211工程”可概括表述为: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和江泽民同志的号召,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1999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重点支持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当前,两项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现在211工程是112所,985是39所,不再新设这两个工程的学校,开始进入了长期规划、动态管理、分段实施的阶段。
至此,从1990年算起,到现在这两项累计持续20多年的大规模的教育振兴计划。开始从初创,走向稳定发展。伴随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这一宣言,许多大学奋力挺进这一极具经济和社会效益工程的期盼也宣告幻灭。这一工程虽然已经走向稳定,但是对于这一工程的评论却还只是刚刚开始,不管是在高校内部,还是中央、地方政府,以及民间,对于这项工程的讨论还在继续。
政策背景及出台
1990年6月,国家教委在制定全国教育事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时,即研究了在“八五”期间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高校的问题。当时提出在二到三个五年计划内,有计划地重点投资建成30所左右的重点大学。后考虑到要形成一批行业带头学校,经过多次研究,确定了到2000年前后,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为100所左右,并要求将此事当作面向“21世纪”的大事来抓。这项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措施开始简称为“211计划”,后来确定为“211工程”。
1991年4月,重点办好一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点被列入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
1991年12月,国家教委会同有关部门就“211工程”问题向国务院和有关领导做了专门报告。1992年8月26日,国务院第111次常务会议纪要明确提出:“会议原则同意教委和有关部门提出的要面向21世纪,重点办好一批(100所)高等院校的‘211工程’规划意见。”
1992年10月2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了《中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纲要(草案)》。常委们认为,“纲要”提出要办好100所重点大学,这很重要,把这些学校办好可以把整个高等学校带动起来。
1993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文件中明确了“211工程”的建设目标。
1993年2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明确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
1993年7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决定设置“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即面向2l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1994年5月开始启动部门预审。
实施过程
建设“211工程”,至少有三重目的:一是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二是培养一批重点学科点;三是建立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这里,学校整体建设是基础,重点学科建设是体现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以重点建设的学科为依托,按照资源共享、服务全国的原则,从整体上加强我国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211工程”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以及文献资源各个学科的合理布局和保障体系、科技情报咨询体系、高层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大型和精密仪器设备的合理配置及资源共享体系等。
建设“211工程”大学,是一个系统的复杂工程,自然有着非同一般的评选标准和遴选要求。对于相关重点建设的高校和学科,教育部制定了各种详细的评选要求:
遴选进行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原则是“水平是基础,投资是条件,目标要明确,措施要落实,公平竞争,择优遴选”。
遴选“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其前提条件是办学思想端正,领导班子团结有力,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教学、生活等基本设施已经达标,本科教育水平较高;学校所在部门、地区有统筹合理的教育发展规划。
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的遴选条件是:有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有较先进的教学科研水平和条件;具备一定数量的博士点和重点学科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科研经费较多,成果显著,对国家建设贡献较大,办学效益较高;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学校建设目标明确,并有自己的特色,建设经费比较落实等。
重点建设的重点学科点的遴选条件是:学科发展方向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具有特色和优势;有国内公认、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队伍;教学、科研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成绩突出;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国内外学术交流基础。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安排,”211工程”的实施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学校申报、部门预审、预备立项、正式立项、项目实施和验收。
希望经过10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相当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能够成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基地。整体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并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其中若干所高校和部分重点学科点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结构布局合理、水平较高、各具特色的重点学科点和示范带头学校,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的高等教育新体制。
作为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建设项目,“211工程”在我国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也是投入财力,物力最多的一次。
“211工程”的建立和发展始终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江泽民、李鹏、朱铬基等中央领导直接关心“211工程”建设,并多次作了重要批示。李岚清同志直接领导工程建设,确立了“211工程”建设的重大方针。党和政府对“211工程”建设的关心和指导,为“211工程”建设指明了方向,保证了“211工程”建设健康顺利的发展。20多年努力的结果和评价
实施”211工程”,是中国政府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工程的实施旨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培养高层次人才,对提高国家高等教育水平,加快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本立足于国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11工程”实施前的1995年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是,当时高等教育总共高校1054所,本科院校616所,专科院校438所,在校本科生163.82万人,研究生只有14.51万人,博士生只有2.88万人。当时的情况有下面几个突出的问题:仪器设备非常陈旧,在当时的年代到大学里面看,整个的设备都是非常陈旧,教室和科研用房十分紧张,教育技术和文献资源建设滞后,不能够适应人才培养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要求。
另外,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师资队伍的断层现象突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中仅占2.6%,因为这些现象,充分体现出我们学校的科研能力相对比较弱,高水平的成果也不多。比如95年全国高等学校发表的SCI论文数总共只有10832篇,低于当年美国哈佛大学和MIT两校同期发表的SCI论文数。正因为这些原因,国际影响力非常低,当时国际合作和交流层次也非常低。
而在实施“211工程”的“九五”期间,国家就安排了602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在“十五”期间更是安排了777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重点建设的学校整体实力有了显著提高,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教学科研用房05年为3111万平方米,05年是95年的2.6倍(也就是十年以后)。高校科研仪器设备总值05年是95年的5.4倍。经过严格评审的国家重点学科有824个,占全国的85%,因为重点学科不仅仅在“211工程”的高校中。
师资队伍:十年共引进教师43711人。05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是51211人,是95年的5.8倍。对高校来讲,教师队伍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指标。45岁以下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为54750人,是95年的2.8倍。人才培养方面,十年累计毕业本科生有242万人。研究生达到了62.31万人,留学生为11.27万人。05年的在校研究生人数是95年的6.2倍,所以高层次的培养对研究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科学研究:“十五”期间科研经费当时有1019.82亿元,跟“八五”相比是“八五”的8.3倍。基础学科来讲SCI发表的论文数“十五”期间是“八五”期问的7.9倍,这是非常快速的增长。
另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近年来的QS亚洲大学排名。
在2010年的QS亚洲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在“学术同行评议”的指标中都获得了满分(100分),它们被认为是同专业领域中的最好大学。
中国大学在“单位论文引用”指标中的得分也高于往年,这意味着,中国一流大学的研究,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的同时也必然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其中包括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缩小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只能走“重点建设、带动整体发展”之路。“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对提高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本立足于国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为我国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这些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显著:学校整体实力得到较大提高;学科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少数学科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提升了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高水平大学在不断提升其办学水平的同时,对其他高校的发展起到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我同高等教育总体水平的提高;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赞誉声中的质疑
无可置疑,中国的“211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绩,这是不容抹杀的,但是,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211工程”在主观和客观上都取得了预期的成绩呢?
还是来看2010年的QS亚洲大学排名:虽然对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投资正在逐步显示出成绩,但中国大学在“师生比”中较低的得分则显示,中国大学还有许多地方值得努力,比如在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和增加教学资源上。
而另一项饱受争议的现象则是催生出的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像是悬在中国大学校长头上的一把剑,很多大学校长为了得到体面的学校排名,不得不按照大学排名的各项指标进行学校建设,导致中国很多大学没有了特色。”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说。
2011年5月4目,在武书连发布的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浙江大学夺得全国高校综合实力冠军,这是自1993年《中国大学评价》发布至今浙大首次夺得综合实力冠军。北京大学蝉联亚军,曾经连续14年冠军的清华大学屈居季军。而在各种大学排名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丑闻,也使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蒙羞。
除此之外,更有人认为211高校的建设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精神,甚至有当年“赶苏超美”的痕迹。211高校有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从而有更强的软硬件设施,使其在全国一千多所高校中脱颖而出,但是其背后是高校间竞争机制的缺失。没有了竞争机制,也就降低了高校进步的动力和欲望。即使集中全国的财力人力物力,建设出了几个国际一流的高校,其是否会在世界高校的竞争中取得有力地位并保持下去呢?当前更重要的是完善高校问的竞争机制,让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完善和发展,到时候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不是几个点,而是一大片!
因此,有人甚至建议取消211高校认定,健全高校间的竞争机制,给高校大学生营造公平的竞争机会。
而“211工程”大学分布的地区明显差异,也使之备受诟病。
在已经认定的112所“211工程”大学中,北京、江苏和上海分别占有了26所、11所和9所,占了几乎一半,而显而易见的是,这三个省市的人口加一起甚至没有河南一个省多,近一亿人口的河南省,却只有郑州大学一所属于“211工程”,类似的现象还广泛存在于其他很多省、市、自治区:河北、西藏、江西、山西、内蒙古、广西、云南、贵州、甘肃、宁夏、青海、海南,等十几个地区,均只有1所“211工程”大学。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失衡,给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公平问题,蒙上一层惨淡的阴影。
中国教育的痛――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5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
钱学森之问实质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也就是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
为何我国没有诺贝尔那样的发明家型企业家,为何没有企业家设立科学研究基金会与科学奖?重钱不重人是社会风气问题所在.以人为本重的才是人,人是才之本也是财之源,一个人本身的品德修养与才学能力是知识与技能之根本,教育如果不放在品学才能的培养上,只是放在一些背书知识与技术细节上的话,怎么能造就社会尽职尽业的各类专门人才呢,其中,也包括具备道德良知与专业才能的商人或称之为商业人才。
其实钱学森的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是很简单的。学校里,关心科技发展的人已成少数――没氛围;提得出又打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数――没数量;关心的往往是创业问题并非科学研究――没火候;现在社会,人人祈求安贫乐道,不搞也不敢搞科技创新――没手段……总之,一般的,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绝不可能造就出像达芬奇、牛顿、冯卡门、特斯拉、诺贝尔、爱因斯坦这种伟人的!
凡此种种,留给中国教育事业的挑战还有很多。“211工程”大学的数量不再扩容了,现在的任务是开始进行稳定建设,而此时,心怀祖国的教育家们希望的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硬件、软件教育,中国的教育该出几位能令世界侧目的为人了!本文来自《中国人才》杂志
上一篇:看中国人观摩美国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