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卫校教育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5-08-31 11:28

摘 要:1984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从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建设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经历了理论探索与经验积累、理论的开拓形成、创新与发展三个发展阶段,期间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是,随着时代和教学的改革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随之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这对学科以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我们对其思考,不仅要找到问题所在,还要分析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目的在于不断完善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更快更好的发展,更有助于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卫校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承担着对青年群体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青年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本文主要从学科历程、学科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队伍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行论述和总结发展历程,正确认识到学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建议,这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就思想政治教育在卫校教育中的应用的重要性做了一些论述和分析,以供参考。

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阶段,主要成绩经验都经历了相应的成熟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酝酿和准备阶段;(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初创试点;(3)思想政治学科的系统建设;(4)思想政治学科的整体性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不断的革新和发展,从酝酿到提出观点,再到初创试点,初步建设,再到后来的不断发展扩大,其也在不断的成熟和完善。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卫校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科学技术不断的提高,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卫校的学生不光是要求有扎实的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医德,而良好的医德和学校的素质教育是离不开的。因此,在卫校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明智的选择,也是符合当代社会医学方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势,提高卫校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教师在政治理论教学中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进行精选,按照具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要求,并结合卫校学生的文化和社会知识水平的原则来进行,使学生真正能学懂,并能应用其基本立场,培养卫校学生的德育素质。
     在各科教学中,教师除了给学生书本知识外,也要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开拓进取精神,为学生提供有关市场、经济、公共关系、人际关系、心理调控等方面的知识,尽量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远至近,有抽象变具体,由书本延伸到社会,使卫校学生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要求培养良好的医德。
2. 加强卫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1)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的敬业、奉献意识教育。
卫校学生毕业后要从事的工作是救死扶伤,一定要有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因此,要不断地大力培养他们的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学生热爱卫生事业并为之无私奉献。
(2) 针对卫校学生法纪观念相对薄弱的现状,要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制定相应
的教育计划,对学生实施一系列法纪教育,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既懂法又守法。
(3) 面对强大的竞争压力,卫校学生也要具备一定的竞争意识,没有竞争意识
就没有前进的动力,教师应该把竞争意识很好的应用于教学中,使学生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实践中都会在竞争中求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的欲望。

三、总结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了近30年的探索发展,有无到有,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分散到整合,由低级到高级,完成了基本合理、覆盖面广和比较完善合理且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培养了一支理论功底扎实的学术队伍,在我国的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如何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卫校中的的发展应用是我们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并且要总结前面的经验和提出建议才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卫校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起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唐君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职卫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当代职业教育,2011(5)
[2]刑云.对中等卫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8)
[3]陈旭玲.必须强化卫校学校职业道德教育[J].丽水师专学报,1994,(6)
[4]李永忠.龙岩卫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0(3)
[5]马井良.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卫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医药指南,2009,(1)
[6]周洪波.卫校德育管理新机制的构建[J].中国德育,2006,(11)

上一篇:浅析色彩心理学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浅析沉迷者失恋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