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校农村大学生心理特征和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发布时间:2015-08-31 11:29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稳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农村大学生占很大比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大学生心理特征,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技能,探究适合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

  一﹑对农村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大学生占学生数的70%左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加强和改进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由于农村大学生成长环境较为落后和闭塞,较难形成系统而又科学的思想政治观,加强对这一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据资料显示,部分农村大学生存在人际关系问题、偏执、强迫症和仇富等问题[1]。如何结合这类群体的心理特征,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技能对这一群体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二﹑农村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大学生有着同其他学生不尽相同的社会背景,他们大多对 “三农”问题有着切身的体验和独特的阅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满信心,人生追求趋于现实,价值判断比较理性。生活艰苦朴素、自立自强。但由于城市和农村的各种环境条件文化差异巨大,农村大学生特别是大一农村新生,面对各种新环境,思想情绪波动较大,易出现了如下状况:
  1.自卑:他们在农村落后教育条件和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无论从生活习惯还是学习方式等,都与城市大学生存在巨大差异,如多无一技之长,很少接触电脑等多媒体教学。这使得他们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在激烈的竞争中,在心理上不战而败,经常否定自己,不敢积极去争取。此外,农村大学生曾是乡中学习佼佼者,但是来到城市后,他们失去了原有的光环,有时还觉得自己形象土气、见识肤浅、生活拮据。
  2.心理压力大:农村大学生多数自尊心较强。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深知父母供自己上学的不易,普遍对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渴望通过大学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故一考不好或表现不佳便易过分内疚自责,甚至易一蹶不振、迷茫失落。
  3.人际交往障碍:农村大学生也真诚、善良、重情义,但交往不主动,交往面窄,交往障碍多。农村生活相对单调,民风淳朴,人际交往没有城市复杂性和多样性。他们渴望人际交往,渴望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展示自我、表现自我。但又担心自己表现不优秀而受到嘲笑和伤害。他们因感受到自己在经济上的差距,负担不起聚餐、旅游、联欢、体育活动等高消费,使其正常交往也受到很大限制[2]。他们省吃俭用,却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常不敢和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在一起,对需要花钱的活动,总是尽量躲避。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采取回避的方式,选择了沉默,久而久之,脱离了同学,变得越发孤僻、自闭。
  4.适应问题:农村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所处环境与农村差异很大,出现了各类适应问题:他们许多习惯如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不相协调;对很多现代化的东西都从未接触过也不会用。他们入学前多受填鸭式应试教育,而大学强调素质教育,在学习方法上一时难以转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或过度放松;贫富的差距容易使他们产生不平衡心理,从而怨恨家庭、怨恨他人,甚至怨恨社会[3]。也有些因受不良风气感染而迷失自我,失去判断能力,如出现网络成瘾、性观念自由等现象。
  三、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主要问题的解决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是长期以来我党在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方向性和根本动力性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受教育者为主体,开发他们心理潜能,帮助其主动积极发展,全面培养优良心理品质并预防和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与行为问题的教育[4],两者互相区别又互为促进。当前农村大学生中心理问题较多,不利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笔者通过平时工作实践和思考,创新地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方法结合运用到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体如下:
  1.认清主体,实现“以师为主”到“以学为本”教育理念转变:针对农村大学生自卑敏感等心理特点,教师要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高高在上的姿态,站在服务者的角度,逐步从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这样可加深了师生关系,减少了学生的心理排斥,加强了信任,有助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勇于创新,实现“统一授课”到“多渠道学习”教育方式转变:除了传统的统一授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和大学生的交流沟通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辅导员应充分运用心理咨询的谈话原则和技能来促进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①倾听理解:辅导员要学会理解的谈话技能,以平等态度,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去倾听和了解学生,以减少其思想负担,再将自己的认识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再认识。这可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避免出现抵触情绪,农村大学生多内向不自信,此法易先取得理解和信任,让他们敞开心扉,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②高度保密:封闭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的一大特点,辅导员在与其谈话时,应坚持保密原则。让学生有安全感,能够打消学生的顾虑,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在承诺替其保密的基础上鼓励他们敞开心扉,大胆地把学习上的问题、生活上的困难、人际交往的困惑等与老师沟通。③真诚温暖:真诚温暖给谈心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辅导员应成为农村大学生的知心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可提高谈心效果。要积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和身心健康,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对热点问题的思考,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与时俱进,实现“被动灌输记知识”到“引导内化促成长”教学目标的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常采取开会、报告、座谈等统一授课模式,易流于形式,这种“填鸭式”的教育难免令学生感到单调、枯燥,甚至反感。即使记住了知识,也很难内化成成认知并体现在行动中。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适当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 同感、尊重、真诚、倾听、接纳等教育理念,分析学生的认知方式,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气质类型及能力倾向,与学生情感共鸣,让育人理念化为学生的内在思想,有利于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5]。
参考文献:
[1]张运生.1496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4,(12):121—122.
[2]王春荣.当代农村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健康教育[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5):122.
[3]刘 笑,农村大学生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7,(2):188-189.
[4]王淑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10).
[5]王晓燕.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J].价值工程, 2011,(28): 239-240

上一篇: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构建

下一篇:活动德育在大学新生适应期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