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摘 要:探讨大学生个人—组织平衡在时间管理倾向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以209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大学生个人—组织平衡量表,考察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个人—组织平衡与时间管理倾向(r=0.50,P<0.01)、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r=0.58,P<0.01)呈显著的正相关;时间管理倾向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效应(β=0.635,P<0.001 )和间接效应(β=0.161,P<0.001)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结论:大学生个人—组织平衡量表在本次调查的大学生样本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大学生个人—组织平衡在时间管理倾向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即时间管理倾向一方面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另一方面通过个人—组织平衡影响生活满意度。
关键词:时间管理倾向;生活满意度;个人—组织平衡;大学生
1. 引言
当前,大学生社团、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在各高校蓬勃发展。作为一种学生性质的组织,需要一批学生干部、干事来工作。而当下,各学生干部干事面临着一个严峻的冲突现状,那就是如何处理个人事务与学生组织工作之间的冲突,即获得个人-组织平衡。该概念是笔者对照国外工作-家庭平衡的概念类比而来。Greenhaus等(2003)学者强调从工作-家庭的角色平衡中所体验到的满意感 【1】,后来Grzywacz等人(2007)将其研究视角导向角色期望的达成,以及对角色责任的履行
【2】。在对大学生个人-组织平衡的研究上,我们侧重于主观平衡与客观平衡的结合,既包括大学生从学生组织事务和个人生活两种角色中体验到的满意感,也涵盖角色期望达成的客观事实。所以,我们将"大学生个人-组织平衡"定义为"担任学生干部的个体能均衡的参与工作角色和生活角色,通过与角色相关合作者的协商和分享,从两种角色中分别获取满意感和角色期望的达成。"
"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体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自己大部分时间或持续一定时期生活状况的总体性认知评估(Shin D.C, Johnson D.M, 1978)
【3】。国外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生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晚,但是近20年来,我国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已逐渐由介绍引进向深入探索转变,并且围绕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展开了大量实证研究。本土化研究发现,我国学生生活满意的结构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在我国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中,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领域集中在:家庭、学业、自由、环境、学校等几个方面【4】。除了对结构的探究与解释,生活满意度的另一重要研究方向就是对影响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变量的揭示。将类似研究进行整理归纳发现,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两类。客观因素下的生源地、年级【5】,主观因素下的精神信仰【6】、自尊【7】、社会支持【8】、自我和谐【9】等都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有较为显著的相关。
"时间管理倾向"(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TMD)是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一种人格特征【10】。这种人格特征具有动力性,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程度、跨情境性和潜在的可测度。时间管理倾向可以有效预测生活满意度下的学习满意度,这一点得到很多学者的研究证实。张志杰等学者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中的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对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并且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递增效度【11】。古玉等人的研究显示【12】:善于管理时间的大中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较高的自我效能,学习满意度较高。除了学习满意度之外,秦启文等研究发现【13】,时间管理倾向和生活质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时间管理对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王凯旋等学者【14】直接对时间管理倾向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高低时间管理倾向的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各维度上差异显著的结论。
在学校参加学生组织的大学生"个人-组织平衡"的能力已影响了大学生对学校领域生活的总体评价,即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这点得到国外相关研究的证实:Diener通过对36个国家8007名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15】,结果发现: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是导致生活满意度水平国家间差异的重要因素,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关系满意度也会影响整体生活满意度。"个人-组织平衡"作为参加学生组织的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重要部分,我们预测"个人-组织平衡"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有重要影响;"个人-组织平衡"是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生活满意度的中介变量。
根据前面的论述,本研究拟检验如下假设:
S1: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
S2:预测"个人-组织平衡"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有重要影响,"个人-组织平衡"是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生活满意度的中介变量。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了广西大学240名学生干部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40份,共得到有效问卷209份,有效回收率为87.08%。其中男生81名,占38.8%,女生128名,占61.2%;理科95名,占45.5%,文科68名,占32.5%,工科45名,占21.5%;大一34名,占16.3%,大二75名,占35.9%,大三82名,占39.2%,大四18名,占8.61%。
2.2 研究工具
2.2.1 时间管理倾向量表
采用黄希庭和张志杰(2001)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量表有 3 个分量表构成 ,包括时间价值感量表 ,时间监控观量表和时间效能感量表 ,其中时间价值感由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两个维度构成;时间监控观由设置目标、计划、优先级、时间分配和反馈性五个维度构成;时间效能感由时间管理效能和时间管理行为效能两个维度构。他们以西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和重庆两所中学的学生为被试,测出该量表的重测信度在0.62~0.81之间,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1~0.85之间。问卷采用Likert5点自评式量表,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评定为1-5分。
2.2.2 大学生个人--组织平衡量表
采用本课题组编制的大学生个人-组织平衡问卷,共有38个条目,包括主观平衡和客观平衡两个维度,其中,在主观平衡下有个人对组织的积极渗溢、个人对组织的消极渗溢、组织对个人的积极渗溢以及组织对个人的消极渗溢四个维度,在客观平衡下有时间和外
部评价两个维度。该问卷选取广西大学660名学生为被试进行研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4,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06~0.888之间。问卷采用Likert5点自评式量表,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评定为1-5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能在个人与组织两种角色中的期望达成越高,个人与组织的冲突就越少。
2.2.3 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
采用张兴贵和何立国等编制的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大学生学生干部的生活满意度进行测量。该量表是一个自评量表,包括友谊、家庭、学业、自由、学校和环境六个维度。采用七点评分方法,即"完全符合"记7分,"符合"记6分,"有点符合"记5分,"说不定"记4分,"有点不符合"记3分,"不符合"记2分,"完全不符合"记1分。量表由36个项目组成,其中,项目3、4、9、10为反向计分题,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将被试在这4个项目上的得分进行反转。所有36个项目得分之和即为该量表的总分,反映了被测者生活满意度的总体状况。该量表在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1。
2.3数据收集与分析
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调查时由经过严格训练的心理学专业学生担任主试并根据统一的指导语进行集体施测,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问卷。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相关处理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表1列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生活满意度和个人-组织平衡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以及三个变量两两之间皮尔逊相关系数。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个人-组织平衡与时间管理倾向(r=0.50,P<0.01)、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r=0.58,P<0.01)呈显著的正相关,表明被试的个人-组织平衡能力越高,其时间管理倾向水平越高,生活满意度也越高;时间管理倾向于生活满意度(r=0.63,P<0.01)的正相关性相对更强,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王凯旋等人对两者正相关关系的研究。各变量之间显著的相关为路径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条件。
3.2 大学生个人-组织平衡的中介作用
为进一步考察个人-组织平衡的中介作用,以时间管理倾向为预测变量,以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为最终反应变量,以大学生个人组织平衡为中介变量,按照已有文献【16】介绍的方法建立路径模型,模型建立的过程见表2。
从表2中所列的路径系数可以看出,时间管理倾向可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同时个人-组织平衡对生活满意度也产生显著的影响。由于依次检验都是显著的,所以个人-组织平衡的中介效应显著。由于第四个t检验也是显著,所以是部分中介效应。根据表3所显示的效应分解【17】,进一步了解到,时间管理倾向通过对个人-组织平衡产生的显著影响,对生活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时间管理倾向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效应(β=0.635,P<0.001 )和间接效应(β=0.161,P<0.001)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而时间管理倾向对生活满意度的总效应(β=0.796,P<0.001 )也达到了显著性水平,那么,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0.23%。这一结果同时说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直接的途径实现,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大学生个人-组织平衡这一间接途径实现。
表3 时间管理倾向对生活满意度的效应分解
4. 讨论
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分析结果还显示,大学生个人-组织平衡这一变量,在时间管理倾向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过程中,通过中介作用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一些有关时间利用和时间支配的研究表明【18】【19】【20】时间管理倾向显著正向预测自我价值感、工作满意度、主观幸福感等人格特征。对其与学业满意度、学业自信的关系的实证研究也充分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另外,时间管理倾向的维度之一,时间价值感,是由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两个维度组成,它作为个体时间管理的基础,体现了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稳定的态度和观念,对个体运用时间的方式具有导向作用【2】。两种不同的取向在个人-组织平衡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社会取向的个体在面临个人与组织的冲突时可能更倾向于处理组织事务,个人取向的个体则会有相反的选择。有研究表明,时间价值感对总体自我价值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总体自我价值感与社会趋向一般自我价值感两个维度在时间管理倾向和总体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21】。
作为时间维度上的人格特征,时间管理倾向影响大学生在个人-组织平衡中的应对方式和应对态度。已有相关研究证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应对方式有显著相关【22】。时间效能感反应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具有良好时间效能感的个体认为自己在个人与组织的冲突面前,能够良好应对。计划安排、目标设置、时间分配是一系列体现时间监控观的外显行为,类似行为使得大学生有效管理时间并合理分配利用,以充分达到个人与组织的角色期望以及角色平衡。同时,从两种角色中所获取的外部评价和积极渗溢会增强大学生自尊和学业自信,提升他们的生活满意度。
值得关注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Campbell就提出【5】自尊是生活满意度最有力的预测指标,生活满意度与自尊之间显著相关。国内的学者对此进行了验证研究,如陈丽娜等发现【23】,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其生活满意度也比较高;张志杰在研究中发现【24】,作为时间管理倾向维度之一的时间监控行为,除了可以直接正向预测学习满意度之外,还可以通过时间管理效能的部分中介作用来影响自尊。由此,我们在下面的研究中可以试图证实:时间管理倾向通过影响自尊,对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起到良好的预测作用。
5. 结论
(1)大学生个人-组织平衡量表在本次调查的大学生样本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大学生个人-组织平衡在时间管理倾向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即时间管理倾向一方面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另一方面通过个人-组织平衡影响生活满意度。
参考文献:
【1】Greenhaus, J. H., & Beutell, N. J.. Sources of conflict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rol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5, (10):76-88.
【2】Grzywacz, J. G., & Marks, N. F. Reconceptualizing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Correlat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Spillover Between W
ork and Family.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2000, 5,111-126
【3】Shin, D. C.. & Johnson, D. M.. Avowed happiness as an overall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8(4):62-81.
【24】张志杰. 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自我效能、学习满意度: 中介作用分析. 心理科学, 2005, 28(3):566-568.
上一篇:大学生健商缺失的社会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