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的变化
孤独症(autism)是以社交及社会互动障碍、固定重复行为为特征的儿童精神疾患,是目前全球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的严重疾病之一。目前治疗仍以康复训练为主,预后差,其矫治康复、重归社会是个艰难复杂的过程。在养育孤独症儿童过程中,在漫长的康复道路上,父母长期面临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双重压力。
心理控制源来自于社会学习理论,被认为是有关个人性格及其行动与事件结局间关系的期待,是人格特征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人心理行为的因素,已逐渐被研究者注意。国内有研究表明,儿童问题行为、情绪障碍均存在父母子女教育方式异常[13],但对于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心理控制源研究较少。本研究将纵向分析40名孤独症儿童的阶段性干预成效,并与80位父母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进行相关性研究。旨在探讨随着康复干预进程的推进,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变化,及与儿童干预成效的关系,为提高儿童康复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取2009年1月一2011年12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儿保科确诊的48名孤独症儿童及其父母96人,所有人组的儿童均符合美国精神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孤独症诊断标准。2014年12月一2015年3月期间对上述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复评,初评与复评间隔时间(3.94±0.61)年。人组标准:1)初诊儿童;2)双亲家庭,没有精神疾病家族史;3)父母学历在初中以上,理解研究内容,自愿加人;4)儿童在无锡市残疾人联合会下属的康复机构进行持续干预训练,每周干预时间不少于20h,干预方法以应用行为分析(ABA)、结构化教学(TE-ACCH)、感觉统合治疗及个体化训练为主;5)初、复诊资料齐全。实际80人,其中男孩31例,女孩9例,初诊平均年龄(52.7±12.4)月。
1.2方法
1.2.1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TheChildhoodAutismRatingScale,CARS)[4]CARS总分在30〜36.5分,属于轻-中度孤独症,>37分,重度孤独症。
1.2.2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BehaviorCheck-list,ABC)[4]ABC共有5个因子,分别为因子1感觉、因子2交往、因子3躯体运动、因子4语言、因子5生活自理。
1.2.3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TheParentingLocusofControlScale,PLOC)该量表从心理控制源的角度出发,评定父母对子女教育成败的看法。共47个条目,包括5个因子,因子1教育成效,因子2父母的责任,因子3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因子4父母对命运/机遇的信念,因子5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得分越高,表明家长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越趋于外控,家长在子女教育上呈现消极、被动的状态,可能存在的问题就越多[5]。
1.2.4量表填写方法ABC量表和PLOC量表由专业人员使用统一指导语指导家长填写,孤独症儿童CARS评定由专人测评。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资料性质分别进行f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2结果
2.1孤独症儿童CARS、ABC初评、复评结果比较孤独症儿童CARS得分初评37.96士4.90。
35.45士5.4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U=4.475,P=0.00)。ABC总分初评103.96±31.85,复评95.50±26.79,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2.57,尸<0•01)。
2.2孤独症儿童父、母亲PLOC初复评变化孤独症儿童父、母PLOC复评与初评结果比较,父亲、母亲PLOC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孤独症儿童父、母亲PLOC与儿童教育干预的关系将复评时父、母PLOC得分与儿童ABC、CARS初、复评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父PLOC总分、因子2、因子5与儿童CARS初复评得分变化呈负相关,PLOC总分、因子5与儿童ABC初复评得分变化呈负相关。母PLOC总分、因子1、因子2、因子5与儿童CARS初复评得分变化呈负相关,PLOC总分、因子1、因子5与儿童ABC初复评得分变化呈负相关。
3讨论
3.1孤独症儿童的阶段性干预成效令人鼓舞孤独症儿童ABC复评得分、CARS复评得分明显低于初评得分(P<〇.01),此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临床介人和康复干预持续进行,孤独症儿童的行为异常和社会功能发生积极变化,阶段性干预成效显著,长期坚持干预训练将促进儿童的康复,与Warren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3.2孤独症儿童的父母需要不断调适对患儿的应
对方式孤独症父母在诊断初期,迷惘、恐惧、无助感凸显,压力增大,焦虑、抑郁发病率明显增加[8_«。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消极、被动,在应对儿童的行为问题时处于失控状态,更多的是归因于命运等外部因素[1°]。进一步对父母进行为期4年的纵向研究,发现虽然孤独症儿童的干预治疗逐渐走上正轨,阶段性疗效显著,但是父、母持续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把教育成败归因于外在因素,不能认识到对子女教育的成效,认为孤独症儿童的各种问题不是父母本身努力所能改变和决定,更多的归因于运气、机遇等外部因素。分析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第一,心理控制源是人格特征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第二,孤独症家长不仅要寻求适宜的康复训练方法,还需学会处理、适应患儿的各种需求,孤独症儿童带给家长的心理挑战是长久的,父母面临的负面刺激是持续的[11]。
3.3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孤独症儿童的干预成效显著相关本研究表明孤独症儿童父、母PLOC总分、因子5与儿童的ABC、CARS初复评得分变化呈负相关。在生活和教育中,孤独症儿童父、母持有的态度越积极,对子女的控制越处于内控状态,孤独症儿童行为和功能上的进步越大。本研究还表明母亲PLOC因子1也是与儿童干预成效相关的因素之一而父亲PLOC因子1却不存在类似的特性。分析原因,在孤独症儿童的康复干预中,母亲可能会承担更多的康复、教育和抚养责任,因此母亲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成效更为关切,对教育成效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了儿童的干预效果。因此,孤独症儿童的阶段性变化与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有关,孤独症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调整自己的心理状况,以适应儿童康复干预的需要。综上所述,对于儿童开展干预,必须理解他们所生活的家庭的行为模式以及他们之间是如何影响的[12]。
孤独症儿童的康复问题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家庭是不容忽视的康复力量。孤独症儿童通过干预训练,异常行为和社会功能上可以有积极改变。但是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仍持续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家长所持的教育态度对儿童的教育成效产生影响。在临床工作中,有必要关注孤独症父母的心理支持,改变对子女教育成败认知的偏差,提供有效的行为控制方法和管理策略,帮助家长调整自己的心理状况,这对提高儿童干预成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当代高职生心理素质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