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实践动机的心理教育引导策略
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潮,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作为指导的。它产生于19世纪的美国,20世纪初传入中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传播广泛,影响久远,成为中国“五四”时期重要的资产阶级思潮之一,并超过当时其他任何一种教育思潮。尤其在我国改革开放、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实用主义的经济实惠观念,在作为思想接受前锋的大学生中间,因实用主义哲学曾经对以往美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发挥过积极作用,从而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对其思想潮流的盲目跟从,进而照搬于当今中国的商品经济实践发展中。于是,当今不少高等院校及其学生,在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下,以实用的思想、观点、态度和方式,对待各科学习,并用实用主义的方法厚此薄彼,为应对市场经济对人才强烈需求,出现偏科,这就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教育的整体素质。因此,本论就试以实用主义思潮影响下的高校大学生的实践动机作为探索内容,对此一问题作出分析,以期对高校大学生的实践教育有所裨益。
一、实用主义思潮下高校大学生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0%左右,2013年862万仍有200万的大学生未能就业,除了金融危机和高等教育扩张的原因外,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则是其不可避免的主要原因。由上可见,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潮,对当今高校的大学生实践效果具有两方面的作甩一是中国高校的扩招培养了大批实用于经济建设的高科技人才,使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突飞猛进。但随时间的推移,其消极作用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主要表现有二:一是其大学生的精神、人格出现缺失;二是大学生技能掌握跟不上市场需求的急剧变化。实用主义正在变成形式主义。
一)实用主义思潮是造成发大学生精神的缺失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姚国华认为:“中国20世纪所有的不幸,所有的悲哀,所有的愚蠢,就在于平常时期几乎完全没有真正的大学,没有完整的人格修养所,只有人才培训的机构,是培养工具,培养听话的螺丝钉的地方。当今大学瞄准市场,教育完全依此思路而行,课程开设非常实用,即希望毕业后立马能找到工作。市场需求下的大学生教育的专业课设置,使得专业之外社会所必需的经济、政治、伦理、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等问题的知识传授及其对历史、文学、哲学的需求被排斥在外,能压则压,能减则减。同时,由于过分重视市场需求,老师着重的进是教育成果的市场转化,对学生缺少人文关怀和人文教育,在塑造大学生人格、精神方面相对专业课而言却薄弱得多。
但高等教育瞄准市场却最终使大学生失去了市场。一因当时热门专业在大学四年毕业之后可能会成为冷门;更为严重的则是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大学生中却“寥若晨星”,从而使大学生在上岗后一旦受挫时往往会产生轻视生活更甚者是生命的严重社会问题。如每年工厂里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却屡禁不止。故教育核心最基本的人文精神培养的缺失,就使得大学生在追逐金钱、权力的私欲膨胀中徘徊,常常发生匪夷所思的有关财务和生命的案件。这就是实用主义思潮在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之所在。
(二)实用主义教育的尴尬处境
据2013年《中国青年报》调查,34.7%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感到后悔。问题是自身全面发展的素质培养要学校未能完成,毕业后因市场不断的发展变化面对突来事件时往往束手无策,此情之下最终导致其工资收入的“入不敷出”,于是辞工再找工作的事情连续发生。实用主义的教育导致的大学生精神的贫乏、技能的不全面显示了当今高校大学生教育的窘迫,进而言之,又使之陷入一种明知不可而又得不为之的“尴尬”境地。
诚然,读大学是一种投资,但此投资却未能使大学生自身获取一种全面发展的素质,而只是在变幻不定的市场浪潮冲击中相形之下被塑造成“工具人”。实用主义思潮下的高校大学生学习只是一种手段,它未能将个体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实用主义思潮下高校大学生实践动机的心理依据
一)实用主义思潮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分析
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和詹姆斯。他们的教育理论是以知识的灌输为依据的。詹姆斯认为,实用主义就是经验主义“有用即真理”是其最基本的原则。詹姆斯说,一个概念的全部内容,是其引起的效果。一语中的地指明了实用主义着重的是其实践活动,实用主义哲学是以实用为其指导的一种教育思潮。实用主义的具体教育原则是由杜威提出的,它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此一生活是学生的做游戏、讲故事,而不包括现实之外比如“理想”一类。故其理念割断了教育现实与未来的规律发展过程,是错误的。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学校是社会我雏形,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等同,这是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这是明显的学校取消论,显然是错误的。
3.在做中学
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在培养实际的实践操作能力,它违背按逻辑顺序系统地学习知识的规律性,从而使学生知识系统处割裂中,是教育体系处于非全面的发展中。这在本质上是一种唯心的经验主义,是错误的。
4.以学生为中心
实用主义主张教育“生活”以学生为中心,来否定教师有计划的教学系统,从而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目标格格不入。故此造成教学质量下降,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胜任工作的事经常发生。更重要的是,实用主义是从经验实际的实用理智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未从道德及审美的角度去培养学生。实用主义忽视了以情感与理智来支配思想与行为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其教育的片面性。
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有其合理因素,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实用主义强调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用主义强调的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加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实际能力;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实用主义过分强调经验实践而对知识积累的反对,利弊参半。虽有偏颇,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推动欧美经济的发展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教育提供了借鉴。
(二)实用主义思潮下高校大学生实践动机的心理分析
1.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经济和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个人的价值实现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人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才能满足自己精神和文化的需求,最终实现个人价值。这促使人们最大化的追求经济利益,促进人们讲实际、讲现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实用主义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环境,这是实用主义在今天兴盛的根本原因。
2.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大众教育发展过程中。20世纪末开始,我国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剧增,就业竞争力和难度也随之增加。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背负的社会责任感降低,读书不再是为国家强大、民族崛起读书,接受教育的目的是实现自我价值。高等教育的发展促使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目的发生了变化,学生进入高校学习,不再是以学习知识为最高目的,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成为高校学生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目的。
3.竞争压力的增加
进入21世纪后,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对学生个人的素质和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实施,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也有单纯的学业压力演变为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竞争压力等。因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学生个人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过程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个人能力差别也较大,这就带来更多的竞争压力。压力的增加促使学生更加务实,而过度讲求实际,则可能演变为功利主义。学生竞争压力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实用主义在高校的传播。
三、实用主义思潮下引导高校大学生实践动机的策略途径
中国高校扩招的大众化,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但大学生数量的迅速增长,务必要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进行,这就是一定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及科学的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学生的整体教育素质完成、提高大学生就业实践的能力。
首先,要对实用主义的本质有清醒认识,并区分它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根本不同。在实践观上,两种哲学都强调实践寻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的是唯物辩证法,在客观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下依据现实及对未来的影响作出努力,而实用主义哲学则是主张唯心主义,事事以个人的主观判断为依据;在方法论上,两种哲学都强调理论的方法意义,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矛盾分析法核心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而实用主义则是以折中调和为特点,以诡辩作为方法,是科学与迷信的大一统;在真理观上,两种哲学都强调实用性,但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真理的客观性实用的全面发展,而实用主义则是脱离真理而以客观的片面性来强调真理的实用性的。
因此,它可以不顾后果地肆无忌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一定程度地切断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在价值观上,二者都实效。实用主义克服了以往中国人重名轻实效的不足,但实用主义价值观是建设在个人私利基础之上,其价值主体是孤立的抽象个人,标准是个人主观主义,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主体是人民群众,价值标准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因为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克服经济发展所能出现的各种矛盾,最终实现社经济的协调发展。
但同时,指导中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观是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故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实践教育还要加强如下几方面的教育:
在高校大学生实践教育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教育,要教育学生,在一定的社会工作环境条件下,要教育大学生因人而异、各司其职,做到实践工作的全面发展;但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变化无穷,为适应时代经济潮流的发展,在一定发展时期的一定阶段,一定要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条件许可,按部就班地循序渐进,而不能再走以前计划经济时代“一哄而上”的老路,超越经济许可或者阻碍经济发展规律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这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教育;上述两方面的实践教育仍是不够平充分的,要想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出高校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高等教育一定要在大学生中进行提供高级专门人才、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的实践教育,从而提供出与时俱进的高智力人才,从而使高校大学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配合默契,最终加速实现中国高教强国和高经济强国的建设步伐。
结论
综合上述,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流派,它是实用主义哲学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它在本质上是片面和错误的,但其有合理、进步的可借鉴因素。因此,实用主义思潮下对当今高校大学生的实践动机的引导,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观点,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辩证地全面地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既不要对其全盘否定,也不能对其盲目照搬,只有兼收并蓄,推陈出新,批判地继承,才能将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引向高校深入发展的正确轨道。
参考文献
[1]陈亚军世界”的失而复得一一新实用主义三大家的理论主题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2012(01).
[2]严涛.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3]孙咏.美国实用主义:演变及其当代走向一一苏珊•哈克教授访谈录[J].广东社会科学,2014(2).
[4]樊杰.实用主义哲学视野中的高等教育一一关于布鲁贝克和他的《高等教育哲学)[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5).
[5]杨水平,杨小刚.人本、实用和多元一一爱默生的实用主义哲学观[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上一篇:父母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的变化
下一篇:高职院校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