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企业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4 09:01
[摘要]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的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恶化,国际市场的需求进一步萎缩。对我国外贸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探寻影响对策是当前国家和外贸企业应积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外贸 企业 金融危机
2008年6月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已经给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首先,我国经济外贸依存度较高,随着欧美国家经济下滑,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出口领域与企业,这需要对我国经济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其次,是通胀的挑战。由于美国自身存在巨大的债务问题,其通过降息、发行货币等手段减轻压力,必然会加剧国际市场流动性泛滥,造成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而我国由于自然资源所限,受其影响通胀压力正日益加大。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
1.外贸需求疲软。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企业最直接的影响在于出口订单的减少、出口更加困难。由于欧美地区经济不景气,失业人数始终高居不下,民众消费意愿普遍不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减少。且人民币从2005年7月份以来大幅度升值,导致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丧失了价格竞争力。据海关总署的数字统计,2008年是我国加入wto7年来对外贸易进出口增速首次低于20%,出口比2007年回落了8.5个百分点。
2.企业资金链紧张。欧美市场不振,使得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出现积压,资金回收出现问题;或进出口双方未曾在贸易合同中约定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货款,导致海外客户延期付款,海外货款回收期延长。对于外贸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时,虽然可以寻求融资,可问题随着金融危机开始向全球蔓延,我国又面临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央行对此加大了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力度,如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对冲操作、提高利率等措施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贷款的成本。2009年开始,信贷环境有所宽松,但是对于一般外贸企业来说,无论从贷款的额度或者期限上都无法和有些大型企业或国有企业相提并论,很多企业陷入了资金链断裂困境和破产境地。
3.经营成本上升。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主要是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出口退税税率的调整引起的。随着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的用工成本上升,如企业需要为农民工交纳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在2008年8月份以前,国家对较多的出口产品维持较低的出口退税率,使得我国出口企业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竞争更加激烈,通过提价来转移成本压力几乎不可能;另一方面由于需求下降使得产品积压,企业为了加快存货周转,短期内降价是速动的办法,这样就形成了成本上升与售价降低的两头挤压,使得利润空间进一步紧缩、甚至亏损,经营压力增加。
二、外贸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1.政府层面对策
(1)金融机构视角对策。加快建立完善的国家金融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金融体制、增强其他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已是当务之急。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增强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律和态势的了解,及时获得信息,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督,从而增强对金融危机的预警抵御能力。不过,光有预警指标的设计没有建立相应的组织、制度体系,便难以对金融运行实行有效的监督。
(3)外汇管理视角对策。我国已是wto的成员国,我国外汇管理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需要继续完善资本项目管理,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的手段来控制居民和非居民间的资本流入、流出,改进资本项目管制的方法,采取以市场为基础的间接管制方法来提高管制效率。应该根据我国国情来选择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顺序,并根据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使资本自由化过程得到有力控制和保障。
2.企业层面对策
受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2008年6月以来一度出现相当数量的外贸企业倒闭。在金融危机面前,外贸企业必须自身以多种形式与模式从容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才能在危机中坚持下去,实现发展。
(1)市场视角对策。外贸企业应积极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降低对欧美市场较高的外贸依赖。面对欧美市场衰退,出口企业应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在巩固已有的、传统的贸易渠道,稳步提升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探索开拓,大力拓展东欧、中东、非洲、南美市场,逐步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风险分散、渠道多元、方式多样的出口市场分布新格局,降低对欧美市场较高的外贸依赖。
(2)并购视角对策。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紧张,部分企业陷入了暂时的困境,增强了原股东出售的意愿,降低了美国企业的估值,更削弱了美国国民和政府对外资并购可能存在的排斥心态,从而降低了收购的政治性风险,一些欧洲企业也存在相似的情况。利用对方的估值偏低,外贸企业可以趁机折价并购一些境外企业,以并购方式实现出口目标。
(3)绿色视角对策。外贸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绿色品牌建设的力度。我国出口500强中,34个名牌出口企业的出口额仅占6%。部分企业虽然已经开始出口自主品牌商品,但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缺乏核心技术,品牌的附加值偏低,特别是遭遇绿色壁垒的制约。所以说我国是商品的大国,却是绿色品牌的小国。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走绿色经济发展之路。特别是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更是把外贸企业绿色品牌出口提到现实日程中来。发展绿色经济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及我国出口产品中的技术含量,有利于优化我国商品出口结构。我国外贸企业能够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发展道路,首要是转变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走绿色出口之路。
总体来看,中国当前的对外贸易形势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的状况可能会持续较长的时间,我们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应当在遵循wto各项规则的基础上,政府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措施,外贸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积极应对各种贸易摩擦,保证对外贸易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外贸 企业 金融危机
2008年6月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已经给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首先,我国经济外贸依存度较高,随着欧美国家经济下滑,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出口领域与企业,这需要对我国经济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其次,是通胀的挑战。由于美国自身存在巨大的债务问题,其通过降息、发行货币等手段减轻压力,必然会加剧国际市场流动性泛滥,造成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而我国由于自然资源所限,受其影响通胀压力正日益加大。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
1.外贸需求疲软。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企业最直接的影响在于出口订单的减少、出口更加困难。由于欧美地区经济不景气,失业人数始终高居不下,民众消费意愿普遍不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减少。且人民币从2005年7月份以来大幅度升值,导致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丧失了价格竞争力。据海关总署的数字统计,2008年是我国加入wto7年来对外贸易进出口增速首次低于20%,出口比2007年回落了8.5个百分点。
2.企业资金链紧张。欧美市场不振,使得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出现积压,资金回收出现问题;或进出口双方未曾在贸易合同中约定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货款,导致海外客户延期付款,海外货款回收期延长。对于外贸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时,虽然可以寻求融资,可问题随着金融危机开始向全球蔓延,我国又面临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央行对此加大了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力度,如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对冲操作、提高利率等措施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贷款的成本。2009年开始,信贷环境有所宽松,但是对于一般外贸企业来说,无论从贷款的额度或者期限上都无法和有些大型企业或国有企业相提并论,很多企业陷入了资金链断裂困境和破产境地。
3.经营成本上升。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主要是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出口退税税率的调整引起的。随着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的用工成本上升,如企业需要为农民工交纳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在2008年8月份以前,国家对较多的出口产品维持较低的出口退税率,使得我国出口企业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竞争更加激烈,通过提价来转移成本压力几乎不可能;另一方面由于需求下降使得产品积压,企业为了加快存货周转,短期内降价是速动的办法,这样就形成了成本上升与售价降低的两头挤压,使得利润空间进一步紧缩、甚至亏损,经营压力增加。
二、外贸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1.政府层面对策
(1)金融机构视角对策。加快建立完善的国家金融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金融体制、增强其他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已是当务之急。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增强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律和态势的了解,及时获得信息,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督,从而增强对金融危机的预警抵御能力。不过,光有预警指标的设计没有建立相应的组织、制度体系,便难以对金融运行实行有效的监督。
(2)资本市场视角对策。健全和完善的货币市场是资本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体系得以顺利运行的基础。我们要大力发展和完善我国货币市场,对于国债回购市场,主要是规范交易形式,必须在指定的交易所和满足最低的资产抵押比例前提下才可交易,此外还要规范交易主体(必须取得入市资格)和通过回购取得资金的用途,严防其流入股票、期货和房地产等市场。
(3)外汇管理视角对策。我国已是wto的成员国,我国外汇管理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需要继续完善资本项目管理,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的手段来控制居民和非居民间的资本流入、流出,改进资本项目管制的方法,采取以市场为基础的间接管制方法来提高管制效率。应该根据我国国情来选择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顺序,并根据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使资本自由化过程得到有力控制和保障。
2.企业层面对策
受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2008年6月以来一度出现相当数量的外贸企业倒闭。在金融危机面前,外贸企业必须自身以多种形式与模式从容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才能在危机中坚持下去,实现发展。
(1)市场视角对策。外贸企业应积极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降低对欧美市场较高的外贸依赖。面对欧美市场衰退,出口企业应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在巩固已有的、传统的贸易渠道,稳步提升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探索开拓,大力拓展东欧、中东、非洲、南美市场,逐步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风险分散、渠道多元、方式多样的出口市场分布新格局,降低对欧美市场较高的外贸依赖。
(2)并购视角对策。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紧张,部分企业陷入了暂时的困境,增强了原股东出售的意愿,降低了美国企业的估值,更削弱了美国国民和政府对外资并购可能存在的排斥心态,从而降低了收购的政治性风险,一些欧洲企业也存在相似的情况。利用对方的估值偏低,外贸企业可以趁机折价并购一些境外企业,以并购方式实现出口目标。
(3)绿色视角对策。外贸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绿色品牌建设的力度。我国出口500强中,34个名牌出口企业的出口额仅占6%。部分企业虽然已经开始出口自主品牌商品,但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缺乏核心技术,品牌的附加值偏低,特别是遭遇绿色壁垒的制约。所以说我国是商品的大国,却是绿色品牌的小国。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走绿色经济发展之路。特别是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更是把外贸企业绿色品牌出口提到现实日程中来。发展绿色经济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及我国出口产品中的技术含量,有利于优化我国商品出口结构。我国外贸企业能够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发展道路,首要是转变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走绿色出口之路。
总体来看,中国当前的对外贸易形势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的状况可能会持续较长的时间,我们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应当在遵循wto各项规则的基础上,政府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措施,外贸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积极应对各种贸易摩擦,保证对外贸易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