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关于提高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4 09:02
论文关键词:甘肃省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对策
  论文摘要:心理素质是公务员诸多素质中具有基础性的素质,且直接影响着政府的行政效能。本研究采用国际通用的scl—90测评法,调查探讨了甘肃省处级及其以下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
  一、甘肃省公务员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
  2005年,我们开始关注甘肃省公务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从2006至2007年开始,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调查工具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精神症状自
  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简称scl-90测评法)”,调查重点是甘肃省处级包括处级及以下的公务员,获得有效问卷585份。调查对象涉及全省范围,包括政府各个部门,从所属地区看既有省直机关,又有市(州)直机关,还包括县、乡两级的公务员。在选取调查对象时,非常注意所选对象的代表性,涉及各个年龄段、不同的学历层次、不同的任职年限等我们认为,调查结果能够代表甘肃省处级及以下公务员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
  除此之外,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还设计了主观题,目的是让调查对象直接说出自己的心理困惑及试图解决的途径.以便更为直观地了解甘肃省公务员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的原及对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的认识程度。
  调查显示,甘肃省公务员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恐怖等方面与全周差异不大,问题主要表现在精神病性、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抑郁5个因子上,都与常模有显著差异,且高于全国常模,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的差异极著.精神病性的差异极其显著。
  在对总体情况掌握的前提下,我们对收到的问卷又作了更为细化的分析,进一步分析研究了性别、年龄、正职与副职、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不同职务级别、任职年限、学历及所工作的地区对公务员心理健康的影响。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群体身上:一是年龄在30—39岁的公务员;二是女性公务员;三是高学历的公务员;四是职务存科级以下的公务员;五是任职年限在6-9年,甚至10年以上的公务员。这几个群体在精神病性、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抑郁等方面表现得比其他公务员群体更为明显和突出,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在对主观题的分析中进一步印证了这个结论。在我们收到的585份有效问卷中共有198人作了主观题回答,其中有60人的答案表现为精神病性的症状,18人的答案有明显的躯体化症状,另外,还有120人的回答主要涉及人际关系敏感、工资收入低、对工作环境的不满,及社会变迁引起的价值观混乱、孩子教育等,对这些问题进一步分析,发现都不同程度表现为强迫症状、偏执等。
  二、甘肃省公务员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从宏观上看,公务员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两方面
  1.从外部环境看,公务员所面临的局面越来越复杂,一是中国加入wto,使中国政府已不可避免地融入全球化浪潮之中;二是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凸现,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府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公务员作为政府的一员,作为管理社会的主力军,不得不面对这些复杂的局面,承受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日渐增大。
  2.从内部环境看,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公务员制度改革,公务员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首先,通过录用考试,社会上大批精英加入到公务员队伍,公务员群体竞争不断加剧。其次,公务员制度改革,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加大了公务员队伍内部的竞争。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行政问责制、绩效考核制等制度的实施,使“太平官”“逍遥官”的历史彻底终结。面对这些压力,公务员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调整不好心态,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进而影响身心健康。
  (二)从微观上看,公务员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1.工作本身的压力。在工作中,公务员代表的是国家和政府,其工作性质要求公务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这使得一些个性突出、动机水平高的公务员常会感到压抑,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加之社会公众对公务员的期望值普遍较高,使得他们所承受的压力远高于一般工作者。

  2.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公务员在工作中要面临许多复杂的关系。良好真诚的关系会增强开拓工作新局面的信心,会满足人的社会安全感。但现实中往往是人际关系紧张,特别是在部门利益分配、分工合作、职位升迁阶段,为了让利益天平倾向自己,公务员之间往往容易形成恶性人际关系,导致公务员队伍中人与人之间缺乏起码的信任感。在这种低信任度的工作环境中,公务员很容易感到精神压抑,心情苦闷。
  3.职务升迁的压力。虽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i作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了干部选拔的原则和条件,但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导致公务员个人职业发展前景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许多公务员的心理压力。
  4.工资收入较低。不可否认,这几年公务员的工资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生活水平同社会上先富起来的人比较,往往还有很大的差距。而社会上老百姓看到的却似乎是另外一幅光景:大多数公务员,尤其是“带长”的,他们的生活令人眼羡。这两方面巨大的反差很容易引起公务员的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三、提高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探讨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
  在我国,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普遍重视程度不够。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公务员大多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心理及感受。在谈到心理咨询时,知道者更是寥寥无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摈弃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和对待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要利用各种媒体传播知识快捷的优势,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或宣传等活动,使全社会对心理问题、心理疾病有一个正确的看法,不要谈心理疾病而色变,树立起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同时,要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在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增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将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辐射到整个政府机关,让公务员了解心理健康问题对工作、身体和生活的影响,正确应对各种心理问题。同时通过培训,使公务员了解掌握心理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工作技巧等,增强公务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客观对待名誉、地位、权力和金钱,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妥善处理上下左右关系,促进身心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和睦,社会进步。
  (二)建议在公务员录用、管理中引进相关的心理学知识
  由于公务员的特殊社会角色,对公务员的心理素质要求比较高。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建立不同岗位和级别的公务员职务说明制度和心理素质指标体系,并且运用到公务员的录用、晋升考核中。通过心理测试技术,把好公务员入口、晋升关口,防止公务员带“病”上岗,带“病”晋升。另外,可以在干部培训中为领导干部专门增设《心理领导学说》讲座,将心理领导科学运用到行政工作的全过程,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行政领导效率。只有领导干部懂得基本的心理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才知道如何用情、用心的艺术,尊重下属,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为公务员提供适当心理宣泄的渠道
  首先,可以在各级政府机关设立心理健康顾问,对公务员不同时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分析和帮助,制定对策,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及严重化。其次,定期开展心理学知识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聘请心理学专家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并介绍一些简单的心理调适方法,使公务员时刻都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以便有问题及时予以化解。其三,考虑到公务员工作的特殊性和当前社会上对心理问题的一些不恰当的认识,还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热线或咨询网站,为公务员提供更为方便快捷隐蔽的心理咨询渠道,让公务员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都能及时予以化解,时刻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其四,对于已经存在心理问题的公务员要给与足够的理解、关心和爱护,积极治疗,使他们走出心理困境。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上一篇:关于新就业大学生的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关系研

下一篇:浅谈心理契约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