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发布时间:2015-07-04 09:02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这使得人们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到心理健康。这种状况也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的形成,因而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时,可以通过对我国当前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的了解,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教师要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
关键词: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适应能力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这使得人们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到心理健康。这种状况也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的形成,因而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利用学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工效持久的好方法。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方法
现代教育教学观指出,教育应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做到:
(一)树立正确人才观。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只要在某一领域有所创新,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长,都有缺点、优点,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二)树立现代学生观。学生是有尊严、有潜力的人,决不是会作简单工作的机器,他们的心理正处于不断发展、逐渐成熟期,他们需要鼓励、理解和支持。我们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不仅要以自己的智慧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还要用自己的感情和人格塑造学生的健康的情感和人格。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良好的心理环境是融洽的、和谐的、活跃的,其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将产生深远影响。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思想政治课进行心理教育的关键。
(一)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的精神力量,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高尚的道德休养,来自于深厚的知识积累,来自于优良的性格品质。积极进取,笑口常开,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产生不可抵御的吸引力。
(二)营造融洽的师生情感氛围。“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护儿童。”教育是爱的事业,爱的灵魂。课堂上,教师的态度与语气要和蔼亲切,要用“请回答”、“请坐”、“好”、“很好”等礼貌用语和激励性的评价。激励的话语能拉进师生情感上的距离,增加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
三、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许多显性和隐形的心理健康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学习初中政治“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时,可以利用《宪法》的规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权力观,正确认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培养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的公民意识,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学会与他人与社会的正常交往,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时,可以通过对我国当前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的了解,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培养学生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当今社会被称为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其基本特征是变化快,发展快。这就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必须跟上这一时代步伐,否则,就难以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和生存。因而,必须大力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培养和训练的方法,可以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懂得:社会总是在变革中前进的,人也是在不断适应的过程中成熟起来的。其次,要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努力使自己的要求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使自己的思想和心理与社会环境相协调,使自己的各种行为与社会的共同规范相一致。学会与他人相处,与社会相处。
五、创造乐学环境,促使学生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课堂。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发展。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这是进行“快乐”教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快乐”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具备以下条件。1.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课任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最好的剧本假如没有遇到一个好的导演等于白搭。教师就好比导演,一堂课准备的最充分,环节设计的多完美,如果没有一个较强课堂管理能力的老师来把握同样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我们都有过类似体会,本以为准备十分充分的一堂课上下来却发现根本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那是因为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无法正确引导好课堂中“快乐”的气氛,导致“快乐”演变成混乱,无法把持。结果,每个人都“快乐”着自己的“快乐”,课堂基本思路没有按照我们预先设计的思路走,出现教学失控。所以,进行快乐教学还必须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能够轻松驾驭课堂这架“快乐”马车,不然“快乐”不但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相反成了教学活动的混乱制造者。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不要所谓的“快乐”教学。 2.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课前进行充分备课、充分预测、充分研究、知识准备要充足。假如一堂课是一次战争,那备课就是战前的战略准备阶段。大家都知道没有充分的战略战术准备是要打败仗的。所以备好课是关键。3.要求教师富有个人魅力,比如知识的渊博、富有感染力、亲和力,和较强的责任心。“快乐”教学法是对那些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无所用心的教师是极大挑战和否定,只有高素质的、全副身心投入到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全面的教师才有资格、才有能力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胜任这种教学工作。
关键词: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适应能力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这使得人们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到心理健康。这种状况也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的形成,因而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利用学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工效持久的好方法。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方法
现代教育教学观指出,教育应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做到:
(一)树立正确人才观。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只要在某一领域有所创新,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长,都有缺点、优点,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二)树立现代学生观。学生是有尊严、有潜力的人,决不是会作简单工作的机器,他们的心理正处于不断发展、逐渐成熟期,他们需要鼓励、理解和支持。我们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不仅要以自己的智慧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还要用自己的感情和人格塑造学生的健康的情感和人格。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良好的心理环境是融洽的、和谐的、活跃的,其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将产生深远影响。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思想政治课进行心理教育的关键。
(一)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的精神力量,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高尚的道德休养,来自于深厚的知识积累,来自于优良的性格品质。积极进取,笑口常开,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产生不可抵御的吸引力。
(二)营造融洽的师生情感氛围。“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护儿童。”教育是爱的事业,爱的灵魂。课堂上,教师的态度与语气要和蔼亲切,要用“请回答”、“请坐”、“好”、“很好”等礼貌用语和激励性的评价。激励的话语能拉进师生情感上的距离,增加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
三、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许多显性和隐形的心理健康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学习初中政治“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时,可以利用《宪法》的规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权力观,正确认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培养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的公民意识,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学会与他人与社会的正常交往,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时,可以通过对我国当前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的了解,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培养学生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当今社会被称为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其基本特征是变化快,发展快。这就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必须跟上这一时代步伐,否则,就难以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和生存。因而,必须大力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培养和训练的方法,可以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懂得:社会总是在变革中前进的,人也是在不断适应的过程中成熟起来的。其次,要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努力使自己的要求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使自己的思想和心理与社会环境相协调,使自己的各种行为与社会的共同规范相一致。学会与他人相处,与社会相处。
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虽是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但其他学科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需要每位教师都应该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五、创造乐学环境,促使学生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课堂。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发展。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这是进行“快乐”教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快乐”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具备以下条件。1.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课任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最好的剧本假如没有遇到一个好的导演等于白搭。教师就好比导演,一堂课准备的最充分,环节设计的多完美,如果没有一个较强课堂管理能力的老师来把握同样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我们都有过类似体会,本以为准备十分充分的一堂课上下来却发现根本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那是因为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无法正确引导好课堂中“快乐”的气氛,导致“快乐”演变成混乱,无法把持。结果,每个人都“快乐”着自己的“快乐”,课堂基本思路没有按照我们预先设计的思路走,出现教学失控。所以,进行快乐教学还必须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能够轻松驾驭课堂这架“快乐”马车,不然“快乐”不但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相反成了教学活动的混乱制造者。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不要所谓的“快乐”教学。 2.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课前进行充分备课、充分预测、充分研究、知识准备要充足。假如一堂课是一次战争,那备课就是战前的战略准备阶段。大家都知道没有充分的战略战术准备是要打败仗的。所以备好课是关键。3.要求教师富有个人魅力,比如知识的渊博、富有感染力、亲和力,和较强的责任心。“快乐”教学法是对那些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无所用心的教师是极大挑战和否定,只有高素质的、全副身心投入到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全面的教师才有资格、才有能力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胜任这种教学工作。
下一篇:当代远程心理学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