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应用及对幸福的理解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individual value orientation, the expected value,the social comparison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o the individual subjective happy heart’s influence,how to regard and enhance the subjective happy heart correctly.
key words: subjective happy heart;emotion;society
无论我们正在从事什么工作,或者我们什么都不做,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我们的心理活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广告人想,什么样的画面和词汇可以吸引观众;领导人想,我做什么样的演说是最能引起听众共鸣的;教育者想,我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营业员想,顾客是否真心想买这件衣服……心理学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无时无刻,心理活动贯穿于我们的整个人生,从出生直到离开人世,心理学无所不在。如果我们从学术领域来分,我们可以把心理学分成: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人事组织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诸多领域。
其实在我们研究某一个具体问题的时候,也很难将这些学科完全地分割开来。当我们要探讨“幸福”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单独从发展心理学的范畴来研究,对于“幸福”的看法是如何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因为不同的社会背景,即使同样的年龄层次对幸福的体验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还要考虑社会心理学。一个从小在上海长大的,父母都是忙碌的企业白领的8岁孩子,对于她来说,也许父母两个人陪她出去玩一天就是她渴望的幸福,但是对于一对来自山区的外来民工的8岁孩子来说,也许一顿麦当劳,就让他感到非常幸福。每个人对“幸福”都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是如何看待“幸福”的?
1 幸福的宗教学含义
从有了人类开始,人类对于幸福的追求就从来没有放弃过。许我宗教也是为了教导大家如何更好地生活。佛教说,为什么感到麻烦?为什么会有痛苦?是因为我们的心有太多的要求,太多的欲望,总是不断地索求,总是不能被满足,所以我们没有体会到幸福。
我们不难看出,佛教上说的幸福,其实说是一个人的心态,拥有平和的心态,才能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除了佛教,其他的宗教也致力于探讨幸福的含义。道教认为,生活在世上是一件幸福,所以,道教把长生不死、得道成仙作为最高目标。基督教说“幸福就是拥有上帝”。幸福只有在上帝那里才能找到,只有坚强的意志和无尽的爱才能找到上帝。“因此,寻求上帝就是对幸福的羡慕,找到上帝就是得到幸福本身。”可见,基督教说的幸福也是内心的一种追求。
无论是哪一种宗教形式,对幸福的分析基本上都是强调主观意识概念,其实也是一种主观幸福感。
2 主观幸福感
幸福感,就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状态。
2.1 主观幸福感概述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主要是指主体主观上对自己已有的生活正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态度和感受。主观幸福感是一个人对自己个人的生活状态、生活及工作的环境、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件的主观满意度,同时也是发生这些事件时个体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高于消积的情绪体验,我们可界定为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是比较高的,反之,则较低。
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主观性,它存在于个体的体验中,个体对自己是否幸福的感觉主要依靠自我对事件的评价,这个评价标准是个体自己制定的标准,不依赖于他人与外界的评价体系,每个人都有同等程度的幸福感觉,但很有可能他们遇到的事件是不一样的。
(2)主观幸福感更强调主体能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情绪体验中,不可能只存在一种情绪,一件事件可能会带来积极与消极的两种对立的情绪,主观幸福感更强调积极的情绪高于消积的情绪。
(3)整体性,不是指个体对单一的生活领域评估后的体验,而是指个体对整个生活评价后的总的体验。
2.2 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事实上,相同的事件对不同的人会带来不同的主观幸福体验。比如同样得到60分的考试成绩,对于总是不及格的学生来讲,就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但对于总是拿高分的同学来讲,就是一种消极的体验。个人对事件的期望值有着很直接的关系。
在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调查中,发现不同年龄对主观幸福观的感受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见表1。
我们注意知足充欲这个指标,55岁以上人群的得分最高。该指标反映的是人们对自身物质生活状况的体验。对这个指标的评分既取决于个体实际所拥有的客观物质生活条件,比如住房条件、饮食状况、交通便利等等,同时更多地与个人对物质生活的主观期待有关。对于55岁以上的人来讲,由于其度过了人生多半的时间,经历了许多事情,可以更客观地看待生活中的物质需求,抛弃了许多浮华的幻想。大部分人已经要准备安度晚年,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身体健康、家人平安对生活的意义,反而对物质的东西不再刻意地要求,其主观幸福感要高于其他年龄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老年人往往要比年青人对物质的追求看的淡一点,而更倾向于子女可以给予的精神上的安慰。
一个人如果给自己设定过高的期望值,即使经过了艰苦的努力,由于自身能力的问题,也不一定可以实现。这样反而更容易打击个体的自信心,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另外,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我们是否能够达到目标,我们达到目标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方式方法是否成功,这些因素也影响着我们对自己和生活的满意程度。有目标并不能保证生活的快乐,只有当我们为了达到目标所选择的方式方法符合个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通过努力可以看到成果,个体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感受到工作和生活的快乐。即目标必须与人的内在动机或需要相适宜,才能提高主观幸福感。所以当助人变成一种交易的时候,并不会给人带来快乐,因为我们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助人,更多地是为了得到回报,一旦无法获得回报,助人的行为就会给个体带来苦恼。
除了个人层面,就社会层面来讲,个体所生活的环境,其周围成员的幸福感也会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例如在改革开放前,大家的生活模式比较相同,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社会生活上的差异性不是很大,同时也缺乏与其他社会之间的比照,大家通常知足常乐,表现出不低的幸福感;而面对一个日新月异,差异性日渐加大的社会,社会中他人对个人生活的冲击越来越大,当个体意识到自我生活情况与外界他人存在较大差异时,这时无论是自我意识,还是自我信心都会受到冲击,其主观幸福感便可能呈现下降趋势。
个体对其所生活的社会的主观感觉及对周边环境的操控能力也直接影响了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人是社会的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这个环境,抛开社会来讨论个人的幸福是没有意义的。个体对环境的依赖我们称为个体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主要是指个体对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表现出的信心,是对社会环境的一种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既是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个体抵御焦虑并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所以,当社会大环境动荡时,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也会随着下降。
除此之外,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还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体的身体状况;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家庭可支配收入等;社会因素如受教育程度、婚姻质量、亲情关系、人际交往等;文化因素如文化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所以,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与测量还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过程。
为什么今天我们要探讨主观幸福感?我们都知道,衡量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有一个很重要的经济指数是gdp的增长,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社会指标就是幸福指数。幸福指数就是指通过运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去测量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把主观幸福感数量化的结果。我们一再强调,社会发展要做到经济发展与精神发展和谐发展,幸福指数已经成为我们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均衡发展的软指标。所以,在当前经济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我们要用更多的精力来分析和帮助民生提高主观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