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
【摘 要】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应对方式问卷(csq)量表在大学生进行调查获取有效问卷1488份,其中贫困大学生728名,非贫困生760名,分析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状况,贫困大学生在恐怖、偏执、强迫、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七个因子高于非贫困生,贫困生在外在求助方面也明显低于非贫困生。并对比二者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贫困生心理发展与人格特点。
【关键词】贫困生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1 研究方法与过程
1.1调查对象
选取来自河南省6所高校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抽样比例考虑在校生的男女、年级、专业、生源、籍贯等的实际分布,以使样本结构有充分的代表性。获取有效问卷1488份,其中贫困生728人,非贫困生760人,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年级、专业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1.2调查的方法与程序
由课题组成员分别与被试所在的学校联系,向被试讲清调查的意义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由被试根据问卷要求作答,限时45分钟,要求当场回答完所有的问题。
2 结果与分析
2.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由表1可得出,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较,除了躯体化和敌对维度外,其它七个维度分值都高于非贫困生,其中恐怖、偏执维度差异显著(p<0.05),强迫、敏感、抑郁、焦虑维度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果显示,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比非特困生差,其中抑郁、焦虑、强迫和敏感、精神病性尤其明显。wWw.lw881.com
2.2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
由表2可见,前4种方式的使用程度两者一致。但贫困生在“寻求工具性与情感性社会支持”、“心理与行为解脱”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贫困生(p<0.05)。
注:*p<0.05
2.3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用贫困生在各种应对方式分量表上的得分与scl-90的各因子分作相关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选择性的相关,说明应对方式的使用与某些心理症状的形成存在内在的联系。
2.4心理健康状况对应方式的多元回归分析
用scl-90总症状指数作为评定贫困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求其对应对方式的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的应对方式主要(标准回归系数、逐步回归)是寻求社会支持(0.458, 0.486)、心理与行为解脱(0.468,0.452)、逃避与否认(0.216,0.178)和克制忍耐(0.172,0.146),其中只有寻求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具有较明显的积极性评价意义。
3 分析讨论
第一,因学习压力较大而产生的焦虑和紧张心理。贫困大学生把取得高学历作为日后提高就业水平,从而让家庭和自己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他们希望通过发奋学习而努力成才,彻底改变现实命运,所以在求学过程中承载着比非贫困生更大的期望和更大的心理压力。
第二,自卑心理严重,自尊心强烈。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感情,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面对经济贫困的现实,由于自卑缺乏承受挫折的忍耐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从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具体表现为很少与同学交流,不常参加集体活动,消极地对待人生,看待生活中的一切。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生的心理特点。
第三,因人际交往困难而产生的抑郁、孤僻心理。在目前教育体制中对一个中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的是学习成绩。这样,无论是城市贫困生还是农村贫困生,都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优异的成绩,从而赢得同学的羡慕和老师的喜爱,得到较高的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然而步入大学后,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让贫困生的成绩相应地失去了明显的优势,且社会的贫富差距在校园中凸显,而同学间的人际交往、感情的沟通,常伴随着一些物质联系,对于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同学可能出手阔绰,交际面广泛,而贫困生由于经济匮乏难以支付这类额外开支,如果不能另外开辟人际交往空间,易导致一部分贫困生索性采取“自我封闭”,失去与他人交往的热情。
第四、虚荣、嫉妒心理。少数贫困生好攀比、讲究衣着打扮,追求享乐与高消费,生活上不勤俭节约,也不愿参加稍微艰苦的勤工助学劳动,他们虽然也属于贫困生,但却由于图虚荣,往往打肿脸充胖子挤入阔人之列,想让大家刮目相看,常用资助的钱或者父母辛苦借来的钱大肆摆阔,而对家庭经济困难视而不见。还有些贫困生自尊心极强,且心胸狭窄,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和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从而因不满、不服气或者羡慕对他人产生嫉妒情绪。
综上可见,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强烈的自卑感,极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拘谨压抑的性格,尴尬的人际关系,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就会引发问题行为。因此有必要一步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涛.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版),2002,(3).
[2]吴幼珍.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6).
[3]张亚林.精神挫折后不同人群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3,(1).
[4]杨贤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构思与实施.教育导刊,1998,(2).
[5]冯德纯.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