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韧性的探索研究——以XX大学为例(二)
经过lsd分析发现心理韧性的两个维度、五个因子在不同年级之间各有不同,由表八、表九可看出:大三的学生在个人力维度上的得分远远高于其它他三个年级,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分别是0.027,0.046,0.045);而在支持力维度上却又大幅度低于其他三个年级,并与大四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47<0.05)。在情绪控制因子上的得分由大一到大四依次变高,但差异并不显著;而目标专注程度因子上的得分则是大一(17.68)、大三17.84高于大二(17.27)、大四(17.22),达到显著水平;在积极认知因子上的得分是大三居首(16.22),大四居未(15.27),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25<0.05);而在家庭支持因子上是大三学生的得分高于其它三个年级,且大一与大三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p=0.043<0.05),而人际协助因子则刚好相反(是大三与大四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7<0.05”)。
表八、不同年级的心理韧性分析
表九、不同年级之间的lsd分析(下表统计量p值)
年级(i)
年级(j)
总分
个人力
支持力
目标专注
情绪控制
积极认知
家庭支持
人际协助
大一
大二
.919
.970
.871
.046
.763
.645
.822
.960.
大三
.680
.027
.787
.809
.643
.270
.043
.288
大四
.772
.982
.562
. 034
.465
.726
.795
523
大二
大三
.753
.046
.699
.420
.837
.487
.569
.291
大四
.834
.997
.654
.957
.618
.511
.924
.560
大三
大四
.952
.045
.047
.029
.775
.025
.715
.017
4.5 大学生心理韧性是否是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比较
通过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描述统计可知:独生子女(95.05)的心理韧性得分总体上高于非独生子女(93.77)。www.lw881.com但在方差分析(f=0.413,p=0.521)中却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表十、独生和非独生之间的分析
描述统计
齐性检验(df=1;df=189)
方差分析(df=1)
总分
均值
标准差
置间区间
sig.
f
p
独生
95.05
1054
91.63—98.47
0.659
0.413
0.521
非独生
93.77
11.25
91.97—95.57
通过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进行方差分析(下表)发现,虽然在两个维度、五个因子之间的得分各有不同,但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表十一、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分析
平均值
齐性检验(df=1;df=189)
方差分析(df=1)
独生
非独生
sig.
f
p
个人力
52.82
53.00
0.964
0.017
0.895
支持力
42.23
40.76
0.589
2.432
0.121
目标专注
17.13
17.63
0.475
0.762
0.384
情绪控制
20.05
19.67
0.270
0.253
0.615
积极认知
15.64
15.69
0.774
0.011
0.916
家庭支持
20.94
2072
0.482
0.173
0.678
人际协助
21.28
20.04
0.804
3.812
0.052
4.6 大学生心理韧性在不同民族之间的比较
由下表可看出:不同的民族在心理韧性及其两个维度、五个因子上的得分都各有不同:在总体上的得分是苗族居首,瑶族居末,但差异并不显著。在个人力维度上的得分是壮族(53.77)高于瑶族(51.63)且差异显著(p=0.048);在支持力维度上的得分是苗族(42.40)高于瑶族(39.12)且差异显著(p=0.027)。
表十二、不同民族之间心理韧性的统计描述
表十三、不同民族之间的lsd分析(下表的统计量为p值)
民族(i)
民族(j)
总分
个人力
支持力
目标专注
情绪控制
积极认知
家庭支持
人际协助
汉族
壮族
0.376
0.292
0.724
0.702
0.488
0.191
0.500
0.961
苗族
0.691
0.850
0.569
0.550
0.606
0.059
0.339
0.974
瑶族
0.494
0.744
0.329
0.760
0.699
0.962
0.346
0.522
壮族
苗族
0.920
0.870
0.654
0.471
0.458
0.150
0.468
0.962
瑶族
0.298
0.048
0.267
0.645
0.504
0.621
0.227
0.539
苗族
瑶族
0.447
0.717
0.027
0.776
0.868
0.136
0.169
0.660
4.7 大学生心理韧性不同专业之间的比较
本次的调查中存在两种抽样方法,即是随机抽样和自然抽样。下面是对随机抽样中的几个专业进行统计分析。
由表十四数据的显示:在不同专业上,心理韧性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国际贸易专业,到泰语专业,到历史专业,到物理专业,到电气专业,最后信计专业。但在不同维度、不同的因子上又另有不同,即泰语专业的大学生在人际协助因子上比较占优势,而历史专业的大学生则是在积极认知和目标专注上比较占优势。
表十四、不同专业之间心理韧性的统计描述
表十五、不同专业之间的lsd分析
专业(i)
专业(j)
总分
个人力
支持力
目标专注
情绪控制
积极认知
家庭支持
人际协助
电气
国贸
0.050
0.185
0.027
0.219
0.501
0.285
0.046
0.122
历史学
0.777
0.716
0.944
0.704
0.684
0.280
0.231
0.361
泰语学
0.430
0.534
0.446
0.411
0.204
0.516
0.508
0.579
物理学
0.990
0.713
0.612
0.894
0.510
0.892
0.306
0.898
信计
0.065
0.106
0.120
0.149
0.251
0.366
0.435
0.107
国贸
历史学
0.098
0.315
0.043
0.366
0.369
0.770
0.276
0.041
泰语学
0.359
0.583
0.256
0.110
0.641
0.743
0.295
0.438
物理学
0.088
0.158
0.119
0.332
0.291
0.306
0.317
0.152
信计
0.003
0.022
0.002
0.036
0.162
0.113
0.020
0.013
历史学
泰语学
0.579
0.731
0.503
0.307
0.145
0.919
0.866
0.262
物理学
0.818
0.537
0.683
0.863
0.774
0.337
0.993
0.555
信计
0.058
0.080
0.144
0.107
0.480
0.090
0.093
0.475
泰语学
物理学
0.488
0.422
0.766
0.419
0.116
0.509
0.871
0.567
信计
0.047
0.093
0.078
0.786
0.054
0.226
0.257
0.106
物理学
信计
0.140
0.324
0.093
0.202
0.719
0.541
0.133
0.235
综合上面两个表的数据来看(即lsd分析):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因子上存在着差异,但不显著;反而是国贸专业的学生(55.69)在个人力维度上与信计专业(49.92)之间的差异显著(p=0.022),在支持力维度上与电气(40.72)、信计(38.83)、历史(40.79)三个专业之间差异同样显著;其次,国贸与信计两个专业在目标专注程度、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三个因子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国贸专业的学生在人际协助因子上得分高于历史、在家庭支持因子上得分高于电气专业的学生。
4.8 大学生心理韧性家庭经济状况差异之间的比较
由表十六的统计分析数据可看出:在不同的家庭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家庭经济条件良好的大学生(97.57)>家庭经济条经一般的大学生(94.80)>贫困大学生(92.69),而其在两个维度、五个因子上得分的在总体上趋势差异不大。
表十六、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心理韧性描述统计
表十七、不同家庭经济条件下的lsd分析(下表统计量为p值)
经济状况(i)
经济状况(j)
总分
个人力
支持力
目标专注
情绪控制
积极认知
家庭支持
人际协助
贫困
一般
0.207
0.585
0.059
0.507
0.380
0.569
0.450
0.032
良好
0.127
0.386
0.047
0.578
0.369
0.738
0.171
0.078
一般
良好
0.384
0.560
0.315
0.834
0.660
0.527
0.328
0.519
在进一步做lsd分析时发现,贫困大学生在支持力维度上的得分比家庭经济条件良好的大学生低,且差异显著(p=0.047);在人际协助因子上的得分也低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大学生,且差异显著(p=0.032)。
五、讨论
5.1 本次研究中得出的结论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可知目前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总体情况:总的来说,目前,大学生能够正常处理或面对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创伤、悲剧、威胁、逆境,而不是陷入困境中无法自拔;能够在一段时间后或是在他人的帮助下正常学习和生活。仅有较少的一部分学生能够积极的调动自身资源与外部资源,来解决在困境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将不利因素当着是自已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必经环节或转变有利于自身发展条件。同时,也存个别同学的心理韧性较差,急待加强,应予以关注。
讨论一、
关于心理韧性在性别上差异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在本次研究中,女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得分比男大学生的高,说明在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女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比男大学生的好,且更具有“反弹能力”。这与前人研究的结果相一致,hannah、林锐之在其研究中发现,在青年时期,女性要比男性坚韧得多;雷万胜的研究发现,女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要比男大学生好,更具有耐受力。在困境中产生悲观的念头和不良的情绪,男大学生更多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调整和控制;而不是像女大学生一样将家人和亲朋好友的支持视为自身的力量源泉。另外,女大学生在逆境中的态度要比男大学生乐观,对逆境的看法也更具有辨证性。
家庭环境如何,直接影响到他(她)的成长,即其心理活动、其行为及发展。因为家庭是每一个人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每一个人都有重大的影响。事实正是如此,在本次研究中家庭环境条件不同的大学生,其心理韧性也各有不同。首先是城镇大学生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之间的比较: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生活压力和挫折面前更加懂得如何运用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或者是在亲朋好友面前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从而摆脱困境。其次是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比较:这个因素对大学生心理韧性存在着影响,这一点在前人的研究中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本次研究中,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与出生于非独生子家庭之间的大学生心理韧性并无差异。另外就是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之间的比较: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比家庭经济良好或一般的大学生的要差,尤其是在支持力维度、人际协助因子上。显然,这并不像雷万胜等人所认为的那样,贫困大学生自小较为独立,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的锻炼多于其他人,使得其在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能够表现出更好的适应能力。事实上,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自身的经济条件较差而认为自已不如别人,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等不良观念,使他们在人际互动中也常常处于劣势。比如说有羞于见人的念头;比如说不敢在公众场合大声讲话;比如说在外出春游或秋游时,贫困大学生首先考虑到的是有没有钱去玩,而其它同学则是想哪里比较好玩,比较有意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和同龄群体慢慢成为每一个个体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甚至它对个体的作用渐渐超过了家庭的作用。因为他(她)可以在一种平等的基础上和他人进行效互动,扮演多种角色,建交或中断某种人际关系,满足自己的独立、价值等需要;而不像小时候那样,在家要父母的话,长辈的教导而没有多少自主权。正是在这一阶段中,他(她)又在学校和同龄群体中“触摸”到大量的亚文化。在日常相处之中慢慢认同亚文化并将其内化,进而在这一同龄群体中产生一些相同的心理特征,独特的心理和行为。比如说同一年级、同一专业的大学生存在一些相近或相同的心理特征;相反不同年级、专业之间的心理特征就存在着差异。本次研究结果与之一样。首先是在不同年级的心理韧性调查中发现,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呈现不同,心理韧性是从大一到大四是慢慢的变好(尤其是情绪控制能力方面),到了大四后又有所下降(情绪控制除外)。而大三学生更多是依靠自身的资源(即个人力)而不是从他人的支, , 持上去获得力量来面对生活中压力和挫折。另外,就是在不同专业上的比较:国贸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心理韧性较差。
大学阶段的学生是那种介于两个群体(即已脱离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或能暂时合法地延缓偿付所必承担的成人的责任和义务)边界上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在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在年龄、生理及感情具有一定特殊性,所以对这一特殊阶段的大学生及其心理韧性产生影响的因素也具有一定独特性。因此,除了本次研究探索的几个因素外,影响当今大学生心理韧性的还有性格、气质、能力、相貌、身材、地域、风俗、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原因。
讨论二、
由上面结论,我们了解目前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状况,各种不同因素下的差异情况。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心理韧性,使大学生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各种压力时能应对自如呢?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该了解这些社会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个体心理的;其次,是探索心理韧性与其因子之间的作用关系。
1.由上面结论,我们了解了一些影响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生物因素和社会性因素,知道它们对个体影响的重要性。那么这些社会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个体心理的?从库利的“镜中我”理论、韦德的角色扮演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以及生命历程理论[27]可知:各种因素对个体心理活动的影响是通过社会化来实现的,人类的神经系统具有学习能力,通过学习,使简单的神经活动,从而慢慢变得更加高级化、更加复杂化,人类的心理活动也由此而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在学习中,大学生们把现实生活中的传统理念、民族风俗习惯、社会规范等以及许多新的知识、技能、经验吸收并内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例如在小的时候只会以自己最原始的需要做出反应---吃奶,不是因为其他原因如虚荣、口感而去吃食物。每一个大学生都是从先前的无性别意识到有了“男女之别”;从先前的无自我意识而到有了自我意识等等。当然这些都是在生理需要、心理内驱力的基础上,再经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进而内化的,即社会化。如梅辛杰(1971年)的研究就证明了生理性内驱力也被社会化。同时也说明了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类心理活动的调节作用。即同样的生理内驱力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动机和行为。例如,性别原本只是存在于生理上的一种差异,是一种社会符号。通过社会环境后将这个客观现实反映到大脑中,在大脑中不断加工、储存。从而内化为自己思想的一些部分,成为自己观念中的一部分。像性别、民族、习俗等这类特有的符合,都是通过学习获得、认同进而内化成为自已的一部分,进而作用于心理韧性的。
2.大学生在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如果得不到舒解或调整,其消极影响可能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阴影、诱发其它的身心疾病。因此,探索心理韧性与其因子之间的关系是寻找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减少恶性事件发生的途径和方法之一。下面我们先来做一个假设:一个大学生在面对困境、危险的时候(应激事件),如果他处理得当或适应良好。那么,在作出此之前,其心理机制是如何运作呢?
依据赫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的无意识推理[28]和格式塔(gestalt)学派的完形心理学[28]:知觉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时人脑对外界整体的看法和理解,它为我们对外界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在认知科学中也可看作一组程序,包括获取感官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吉布森提出直接知觉的观点,认为环境对知觉起绝对的支配作用。又依据相关的理论可知,由于个体的本身的差异和成长环境及经历的不同而其社会知觉与认知也各有不同。
由上面的理论可知,这个大学生在面对这一应激事件时他应该是先对这一应激事件有了觉察,然后是依据个体自身成长经历所形成的知识系统与经验体系,产生了一个积极或消极的认识。如果这个认知是积极因素,那么他对这一应激事件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然后对这一件应激事件产生更进一步积极认知,而这些会使他产生效好的自我效能,比如说调整自己或者重新定位自己、制定了相应的计划、执行计划;如果在这个时候,他受到来自家庭和亲朋好友的关怀和支持,也会使他更加积极的面对这一不良事件,家人和亲朋好友的支持就会成为他的动力源泉。如果说他原有的知识系统与经验体系使它产生的认识是不良的,其结果也可能另有不同。
另外华生和斯金纳的行为理论指出:行为,就是在相应的刺激下,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即“s----r”(刺激一反应)。在本次研究中心理韧性作用原理也是一样,即在不良事件的刺激下,大学生(个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心理韧性的各因子反应的组合,其中因子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相互作用的(如上图所示)。
讨论三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找出一些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具体措施:(1)、发现并强化个体优势点;(2)、建立专业化队伍,强化心理咨询功能;(3)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首先,心理韧性培养就是发现个体的优势和强势。因此要设置相关机构积极引导大学生积极的调控、调整自身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专业素质,不断深入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使大学生产生自信心、成就感等,同时得到积极的心理体验,进而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强势,并发展自身的优势和强势,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发现个体的优势和强势,这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升心理韧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建立一支建全的专业化的大学生心理咨询队伍,强化心理咨询功能。通过与来访者的交流、探讨、协商、解释,对来访者施加心理影响,改善其生活适应性,帮助来访者达到自助的目的。心理咨询可以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和社会,用新的方式去体验和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并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实现心理放松,最终达到提升心理韧性的效果。这一条对心理韧性较差的学生尤为有效。
最后,通过课堂教学来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学校可通过为大学生开设与心理韧性有关的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服务日等形式,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学的内容,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强教学研究和课程教材建设,并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心理困惑,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对于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自身现阶段的水平和精力有限,本研究只研究了题目所涵盖内容的一个部分。文章中的数据完全可以做进一步的有价值的分析和解释。在抽样方面,样本偏小、样本不够全面(仅在xx取样,又有自然抽样的方式)、样本分布不均这些方面存在着不足。
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内涵研究多数只停留在静态的保护性因素研究上,今后研究的范围应进一步扩大。对于“大学生心理韧性是如何产生作用”的问题没有令人满意的解答,本文也仅仅提出了一个假设。另外,大学生心理韧性所涉及的这些保护性因素如何构成一个完整的动力系统,互相激发和促进的?未来研究的方向应该提出一种理论,此理论可以通过探讨保护性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去解释大学生心理韧性,及把静态因素变成过程机制。
六、文献参考
1、张文彤 闫洁 spss统计分析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12月
2、黄希庭 心理学导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12月
3、郑杭生 社会概论新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2005年1月第7版
4、营 刘晓明 青年心理健康教程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年9月
5、(美)艾尔·巴比 著,邱泽奇 译,社会研究方法 华夏出版社 2005年6月1日
6、(美)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年
7、辛小林 葛秀杰 施春艳 崔文香 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 2008 齐鲁护理杂志14(9)47—49
8、金灿 培养大学生心理韧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008年12月 中国西部科技 07(35)59—60
9、胡月琴 甘怡群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2008心理学报 40(8)902—912
10、雷万胜 陈羽 陈锦添 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2008年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6(2)155—157
注释
[1]、master a s, coats worth j d, neman j, 能力结构和凝聚:从童年通过青年期。儿童发展 1995,66 :1635~1659
[2]、richardson g e, neiger b, jensen s, kumpfer k, 恢复力模型。卫生教育1990,21.33~39
[3]、康纳k m, davidson j r t。 一个新的韧性标度的发展:康纳.davidson韧性标度(cd-risc)。
[4]、什么是韧性? 美国心理学协会韧性帮助中心 2004/12/30
[5]、席居折 桑标 心理学弹性研究综述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4):314-318
[6]、ruttier m. protective factors in child's responses to stress and disadvantage。in:kent m w. rolf j e(e d). primary prevention of psychopathology: social competence in children new hampshire: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1979. 49—74
[7]、anthony e j .the syndrome of the psychologically invulnerable child. in: e anthony, c koupernick, ed. the child is family. new york: wiley.1974.529—530
[8]、werner e e, smith r s. overcoming the odds: high risk children from birth to adulthood.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2.55-82
[9]、garmezy n. stress resistant children: the search for protective factors. in: j stevenson, e d. recent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oxford: program on press, 1992.55-82
[10]、garmezy n. resilience in children’s adaptation to 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stressed environments. pediatric annals, 1991.20:459-466
[11]、mandelco b l, peery j c, an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for concept resilience in children [j],journal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nursing.2000,7:67-69
[12] 、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山东师范大学报,2006,51(3):149---152
[13]、王峰、李永鑫,坚韧性人格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4,27(3):715——717。
[14]、richardson g e 韧性和恢复力 2002年
[15]、hunter j 、 chandler g e 青年期韧性 1999年(3)
[16]、黎少游 江光荣 坚韧性人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7-18
[17]、hannah t e. correlates of psychological hardiness in canadian adolescents.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8]、olsson c a ,bonda l,burns j m et al. adolescent resilience(in chinese).health psychology journal,2002.10(4)314-318 b—李海垒,张文新 心理学韧 性研究综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6,51(3):149-152 c—于肖楠,张建新 韧 性——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2(5): 658-665
[19]、传圣 儒家思想与自我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 10期
[20]、 wang j j, zhang h b, x.j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lience and social support of prelacy school students in his fell (in chinese).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 2007, 21(3):658-665
[21]、胡月琴; 甘怡群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 心理学报 2008-08-15
[22]、孙晓文 孙晓玲 青少年理想自我表征的丰富性及其调节作用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46-51
[23]、yang h q .confucian thought:implications for psychotherapy。in w t seeing;s h change;ed. as i an culture and psychotherapy:implications for east and west.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i press, 2005.142-155
[24]、李晓文; 孙晓玲; 青少年理想自我表征的丰富性及其调节作用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12-30
[25]、雷万胜 陈羽 陈锦添 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 2008年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6(2)155—157
[26]、席居哲,桑标 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 [j];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2年04期
[27]、郑机生 社会学概论新修 中国人大出版社 2005年 (91—98)
上一篇:交往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发展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