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理论研究对社会性发展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5-07-04 09:09
论文关键词:儿童心理理论社会性发展
论文摘要: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能否理解他人的观点、思想、态度和情绪,并应用这种认识去推断他人的行为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对儿童心理知识发展研究的视角,探讨“心理理论”在儿童社会性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和怎样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与儿童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并列的社会性发展,是儿童个体发展研究的三大主题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就已经进入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社会认知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个体对自我、他人和人际关系的认知,是认知研究和社会化研究的交叉领域。
儿童是怎样知道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不同,怎样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怎样获得别人关于自己的想法和这些想法是如何发展的?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有关儿童的心理知识是怎样的。有关这个问题,心理学家很早就开始了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皮亚杰通过临床法对于儿童“观点采择”的研究;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关于儿童“元认知”的研究;第三个阶段[1]是20世纪80年代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
1三大心理理论以及儿童心理知识的发展变化
1.1三大心理理论的主要概述
1.1.1理论论
该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就是一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其主要假设是: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自己心理状态的知识,而是通过建构起心理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来解释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关于心理知识的理论框架的形成和发展存在着一系列质的变化,而这种质的变化依靠儿童与环境的交互影响。
持理论论的研究者认为儿童获得的是某种形式的表征性的心理理论,但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向成人的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几个阶段。例如,bartsch和wellman[2]提出心理理论三阶段发展序列:2岁左右,儿童获得了愿望心理学(desirepaychology),3岁左右愿望——看法心理学(desire---believepsychology),4岁左右获得了成人的看法——愿望心理学(believe----desirepsychology)。
1.1.2模拟论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的心理,然后通过激活过程把这些有关心理状态的知识概化到他人身上。所谓激活过程,就是指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从而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或状态,主张儿童通过模仿而获得关于他人的心理知识。
1.1.3模块论
这种理论关注的焦点是儿童心理理论的起源问题,认为儿童心理理论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在个体出生时,心理理论便以模块的形式存在于个体的神经系统,因而此理论认为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内部生物机能逐渐展开的过程。
bartsch&wellman(1995)[2]通过研究发现儿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的时间起点是没有差异的,他们的研究结果支持了理论论。clairehoghes&judydunn(1998)[3]的研究发现在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中表现出一个明显的转移,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越来越多的使用表示心理状态的术语来表示他人的心理状态。这一转折很难用理论论解释,但却可以从模仿理论得到解释。
1.2儿童心理知识的发展变化
一般认为,4岁是获得心理理论能力的一个关键年龄,或是一个分水岭。因此我们从两个部分来进行探讨。
1.2.1儿童4岁以前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区分
2岁左右开始,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认知的一些基本能力逐步发展起来,这些能力的出现与发展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形成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其中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发展:言语活动中对心理状态的区分:沙茨等人收集了儿童自发使用的一些表示心理状态的术语,发现3岁儿童已自发地把现实和对显示的信念进行对比,表明他们已经能够区分心理状态和外部现实。wellman[4]等人的研究发现3岁儿童能对物理客体和心理客体做出区分。2岁的儿童能够使用“想”、“理解”和“知道”等词语,3岁甚至2岁半的儿童对某些心理状态(尤其是知觉和愿望)作出惊人的广泛而准确的预测。
理解看见和知道之间的关系:从2岁起,儿童对看见和知道之间的关系就有一些了解;到3岁时对看见一个物体和知道这个物体之间的关系已经理解:如果人们看到什么东西,他们就会知道这个东西的存在,反之亦然,不同的人对世界有不同的认识。例如给儿童看一幅画有大象的画,它知道它看到的是一个正象,那么对面的人看到的就是反象。
理解外表和真实的区别:弗拉维尔等人设计了一块用海绵做的岩石,让儿童观察和触摸,询问儿童它象什么和是什么,3岁儿童的回答都是“海绵”。这个设计说明儿童还不能理解外表和真实的区别,不懂得一个物体的两种表征形式。在给儿童呈现的假设性事件中,不同年龄的孩子有着不同的表现。如给假想的儿童呈示实际上装有铅笔的“糖盒”,要求被试儿童预测:假想儿童将在哪里找?他想到什么?他的情绪如何?结果发现,3岁儿童预测:糖盒里有铅笔,根据真实情况而不是他们的“误信念”作出行动。而到了4岁,儿童基本能够作出正确预测,掌握“误信念”。
对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2岁儿童根据对他人欲望的了解预测行为,3岁儿童则根据对他人信念的了解预测行为。欲望是指需要的实现,实现了获得情绪的满足,否则产生消极情绪;信念则是关于某种事实或事件的表征,它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错误的。3岁的儿童虽然对信念有所了解,但在预测他人行为时仍以愿望为准。4岁儿童开始理解误信念,以他人的信念为标准来预测他人的行为,并能够理解他人的行为受他人目标的指引,即使他人对世界的表征是错误的,也只会按照这个表征去行动。
1.2.2儿童4岁以后关于他人心理知识的发展
在“信念”的发展方面,稍晚于“愿望”方面的发展,儿童能够很好地理解自己和别人所想的事情,并按照愿望说明行动。在“信念”的理解方面,需要一个从“真信念”向“误信念”的过渡过程,一般将“误信念”的掌握看作是心理理论能力获得的标志,一般认为个体在4岁时获得“误信念”。
4岁儿童能够认识到,他人关于客观世界的信念有可能是不准确或者错误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表征并不一定与实际情况相吻合,把心理表征和客观事实区分开来。他们能够较好地完成“误信念”任务,往往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更好地理解别人和预测别人的行为。理解同一个客体的两种表征方式,把用海绵做的“岩石”既看作是“海绵”的实体,又看作是“岩石”的似体。此外,还提出了两级信念,“一级信念”只涉及我关于他人信念的认识,“二级信念”是对他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推断或认识。儿童在“一级信念”的水平上还发展了“二级信念”水平,一般儿童要6岁才能正确回答“二级信念”。
2心理理论研究对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促进
心理理论是儿童社会认知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心理理论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假设是:只有具备一定量的关于心理活动知识,儿童才可以习得一定的社会技能,并学会做出正确的情绪反应,进而发展为社会交往行为。
2.1心理理论协调儿童间社会信息的沟通
心理理论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拥有发展良好的心理理论,就能使个体更好地操作与控制日常的环境,较准确地预测他人和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状态,并协调相互间的关系。
例如在儿童的两大行为合作与竞争的形成过程中,个体心理理论中的各种要素如愿望、意图、信念、动机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竞争中,尤其是在各种直接的对抗性游戏或比赛中,儿童必须了解对方的意图、策略等。合作是我们积极倡导的一种亲社会行为,达到合作的重要条件是要求儿童不仅能了解其他人的愿望、想法,能与其他人共享某种情感、信念、态度,还需要了解自己的言行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在儿童的生活中,学会通过了解他人的意图和动机,来判别其态度和行为的性质,再作出恰当反应。研究表明,一些儿童的攻击行为较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儿童不能准确判断对方言行的动机和意图,将别人的善意的玩笑、非敌意行为视为对自己利益的威胁,因而进行攻击。
在社会互动中了解他人行为的意图对于儿童作出评价与反应是很重要的。儿童如果能理解他人行为原因的多样性,那么在对他人做出评价时也会更加客观全面。如对于一个上课迟到的学生,也许出于惯性,也许是身体不适,也许是某种偶发事件,儿童如能全面掌握这些就会更适当地评价这个学生。另外在元认知的发展过程中,将更好地调整个体对自我的评价水平的提高,使个体从外表状态的一些评价转为从心理品质方面的评价,更好地对一些描述心理状态的词进行表征。
2.3心理理论对儿童理解人际关系的帮助作用
人际关系好坏与否,个体是否能融入到社会群体中,首先取决于个体对不同类型人际关系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相应的行为。理解人际关系就是在特定情景中能意识到自己和他人地位,对他人观点进行推理。以亲子关系和友谊为例,对于亲子关系,儿童最初只是将父母看作提供贴切需要的人,如“谁给我做饭”;后来理解了父母的所做所为是对自己的爱,亲子关系不仅仅是来自于父母,也包括自己的相应义务和责任。对于友谊,儿童最初认为“谁和自己一起玩谁就是好朋友”,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使其认识到友谊是有深层含义的,它需要态度、价值观的一致,还需要彼此信任,更重要的是彼此期待:你希望别人怎么样,可能别人也会希望你怎么样。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个体良好同伴关系的形成和保持:slaughter[5]等人发现,受欢迎儿童比受拒绝儿童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
2.4心理理论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
道德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一个儿童道德的发展,首先是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情感的增强,然后是道德行为的形成。道德认识提高的标志是道德判断与推理的完善。随着心理知识的发展,儿童能从人与人的关系上,能从不同角度看待某个道德问题,在社会交往中能意识到彼此对等的地位,觉察到别人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因此能使其道德判断顺利地从他律向自律过渡。在道德情感中有一种称为移情,而移情的产生需要对他人情感的敏感性,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替代性体验。心理理论能力的提高是儿童道德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
2.5心理理论发展儿童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自我观念是自我认知的重要方面,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指出个体自我观念的获得是把自己置于互动双方的位置上,把自我视为被评价的客体形成暂时的自我形象,这种形象定型就形成稳定的将自己归为某一类客体的“自我观念”。一个儿童如果总受到赞许和其他积极的评价,久而久之该儿童会形成比较积极的自我观念;如果一个儿童遭到更多的轻视或来自他人的消极评价,那么儿童的自我观念就相对的消极。同样,如果儿童能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就会产生相应的自我体验从而进行自我控制。自控型的儿童会感受到更多的心理健康和发展积极的自我观念,不断修正对自我行为的理解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积极自我观念的形成。
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只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许多理论可以解释儿童发展中的一些方面,并且给我们许多启示。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心理理论的发生机制、与其它心理过程的联系以及如何改进我们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桂琴,方格,等.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1(2).
[2]bartsch.k&wellman.h.m,,uk:oxfordunicercitypress[m],1995:143~145.
[3]clairehughes&tandingmindandemotion:longitudinalassociationswithmental-statetalkbetweenyoungfriends:developmentalpsychology[m],1998:1026~1037.
[4]j.h.弗拉维尔.认知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37~296.
[5]mj,ofmindandpeeracceptanceinpreschoolchildren:britishournal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j],2002,20(4):545~564.
论文摘要: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能否理解他人的观点、思想、态度和情绪,并应用这种认识去推断他人的行为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对儿童心理知识发展研究的视角,探讨“心理理论”在儿童社会性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和怎样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与儿童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并列的社会性发展,是儿童个体发展研究的三大主题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就已经进入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社会认知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个体对自我、他人和人际关系的认知,是认知研究和社会化研究的交叉领域。
儿童是怎样知道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不同,怎样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怎样获得别人关于自己的想法和这些想法是如何发展的?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有关儿童的心理知识是怎样的。有关这个问题,心理学家很早就开始了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皮亚杰通过临床法对于儿童“观点采择”的研究;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关于儿童“元认知”的研究;第三个阶段[1]是20世纪80年代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
1三大心理理论以及儿童心理知识的发展变化
1.1三大心理理论的主要概述
1.1.1理论论
该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就是一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其主要假设是: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自己心理状态的知识,而是通过建构起心理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来解释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关于心理知识的理论框架的形成和发展存在着一系列质的变化,而这种质的变化依靠儿童与环境的交互影响。
持理论论的研究者认为儿童获得的是某种形式的表征性的心理理论,但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向成人的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几个阶段。例如,bartsch和wellman[2]提出心理理论三阶段发展序列:2岁左右,儿童获得了愿望心理学(desirepaychology),3岁左右愿望——看法心理学(desire---believepsychology),4岁左右获得了成人的看法——愿望心理学(believe----desirepsychology)。
1.1.2模拟论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的心理,然后通过激活过程把这些有关心理状态的知识概化到他人身上。所谓激活过程,就是指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从而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或状态,主张儿童通过模仿而获得关于他人的心理知识。
1.1.3模块论
这种理论关注的焦点是儿童心理理论的起源问题,认为儿童心理理论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在个体出生时,心理理论便以模块的形式存在于个体的神经系统,因而此理论认为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内部生物机能逐渐展开的过程。
bartsch&wellman(1995)[2]通过研究发现儿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的时间起点是没有差异的,他们的研究结果支持了理论论。clairehoghes&judydunn(1998)[3]的研究发现在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中表现出一个明显的转移,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越来越多的使用表示心理状态的术语来表示他人的心理状态。这一转折很难用理论论解释,但却可以从模仿理论得到解释。
1.2儿童心理知识的发展变化
一般认为,4岁是获得心理理论能力的一个关键年龄,或是一个分水岭。因此我们从两个部分来进行探讨。
1.2.1儿童4岁以前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区分
2岁左右开始,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认知的一些基本能力逐步发展起来,这些能力的出现与发展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形成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其中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发展:言语活动中对心理状态的区分:沙茨等人收集了儿童自发使用的一些表示心理状态的术语,发现3岁儿童已自发地把现实和对显示的信念进行对比,表明他们已经能够区分心理状态和外部现实。wellman[4]等人的研究发现3岁儿童能对物理客体和心理客体做出区分。2岁的儿童能够使用“想”、“理解”和“知道”等词语,3岁甚至2岁半的儿童对某些心理状态(尤其是知觉和愿望)作出惊人的广泛而准确的预测。
理解看见和知道之间的关系:从2岁起,儿童对看见和知道之间的关系就有一些了解;到3岁时对看见一个物体和知道这个物体之间的关系已经理解:如果人们看到什么东西,他们就会知道这个东西的存在,反之亦然,不同的人对世界有不同的认识。例如给儿童看一幅画有大象的画,它知道它看到的是一个正象,那么对面的人看到的就是反象。
理解外表和真实的区别:弗拉维尔等人设计了一块用海绵做的岩石,让儿童观察和触摸,询问儿童它象什么和是什么,3岁儿童的回答都是“海绵”。这个设计说明儿童还不能理解外表和真实的区别,不懂得一个物体的两种表征形式。在给儿童呈现的假设性事件中,不同年龄的孩子有着不同的表现。如给假想的儿童呈示实际上装有铅笔的“糖盒”,要求被试儿童预测:假想儿童将在哪里找?他想到什么?他的情绪如何?结果发现,3岁儿童预测:糖盒里有铅笔,根据真实情况而不是他们的“误信念”作出行动。而到了4岁,儿童基本能够作出正确预测,掌握“误信念”。
对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2岁儿童根据对他人欲望的了解预测行为,3岁儿童则根据对他人信念的了解预测行为。欲望是指需要的实现,实现了获得情绪的满足,否则产生消极情绪;信念则是关于某种事实或事件的表征,它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错误的。3岁的儿童虽然对信念有所了解,但在预测他人行为时仍以愿望为准。4岁儿童开始理解误信念,以他人的信念为标准来预测他人的行为,并能够理解他人的行为受他人目标的指引,即使他人对世界的表征是错误的,也只会按照这个表征去行动。
1.2.2儿童4岁以后关于他人心理知识的发展
在“信念”的发展方面,稍晚于“愿望”方面的发展,儿童能够很好地理解自己和别人所想的事情,并按照愿望说明行动。在“信念”的理解方面,需要一个从“真信念”向“误信念”的过渡过程,一般将“误信念”的掌握看作是心理理论能力获得的标志,一般认为个体在4岁时获得“误信念”。
4岁儿童能够认识到,他人关于客观世界的信念有可能是不准确或者错误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表征并不一定与实际情况相吻合,把心理表征和客观事实区分开来。他们能够较好地完成“误信念”任务,往往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更好地理解别人和预测别人的行为。理解同一个客体的两种表征方式,把用海绵做的“岩石”既看作是“海绵”的实体,又看作是“岩石”的似体。此外,还提出了两级信念,“一级信念”只涉及我关于他人信念的认识,“二级信念”是对他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推断或认识。儿童在“一级信念”的水平上还发展了“二级信念”水平,一般儿童要6岁才能正确回答“二级信念”。
2心理理论研究对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促进
心理理论是儿童社会认知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心理理论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假设是:只有具备一定量的关于心理活动知识,儿童才可以习得一定的社会技能,并学会做出正确的情绪反应,进而发展为社会交往行为。
2.1心理理论协调儿童间社会信息的沟通
心理理论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拥有发展良好的心理理论,就能使个体更好地操作与控制日常的环境,较准确地预测他人和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状态,并协调相互间的关系。
例如在儿童的两大行为合作与竞争的形成过程中,个体心理理论中的各种要素如愿望、意图、信念、动机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竞争中,尤其是在各种直接的对抗性游戏或比赛中,儿童必须了解对方的意图、策略等。合作是我们积极倡导的一种亲社会行为,达到合作的重要条件是要求儿童不仅能了解其他人的愿望、想法,能与其他人共享某种情感、信念、态度,还需要了解自己的言行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在儿童的生活中,学会通过了解他人的意图和动机,来判别其态度和行为的性质,再作出恰当反应。研究表明,一些儿童的攻击行为较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儿童不能准确判断对方言行的动机和意图,将别人的善意的玩笑、非敌意行为视为对自己利益的威胁,因而进行攻击。
2.2心理理论有助于调整儿童自身的评价与反应
在社会互动中了解他人行为的意图对于儿童作出评价与反应是很重要的。儿童如果能理解他人行为原因的多样性,那么在对他人做出评价时也会更加客观全面。如对于一个上课迟到的学生,也许出于惯性,也许是身体不适,也许是某种偶发事件,儿童如能全面掌握这些就会更适当地评价这个学生。另外在元认知的发展过程中,将更好地调整个体对自我的评价水平的提高,使个体从外表状态的一些评价转为从心理品质方面的评价,更好地对一些描述心理状态的词进行表征。
2.3心理理论对儿童理解人际关系的帮助作用
人际关系好坏与否,个体是否能融入到社会群体中,首先取决于个体对不同类型人际关系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相应的行为。理解人际关系就是在特定情景中能意识到自己和他人地位,对他人观点进行推理。以亲子关系和友谊为例,对于亲子关系,儿童最初只是将父母看作提供贴切需要的人,如“谁给我做饭”;后来理解了父母的所做所为是对自己的爱,亲子关系不仅仅是来自于父母,也包括自己的相应义务和责任。对于友谊,儿童最初认为“谁和自己一起玩谁就是好朋友”,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使其认识到友谊是有深层含义的,它需要态度、价值观的一致,还需要彼此信任,更重要的是彼此期待:你希望别人怎么样,可能别人也会希望你怎么样。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个体良好同伴关系的形成和保持:slaughter[5]等人发现,受欢迎儿童比受拒绝儿童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
2.4心理理论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
道德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一个儿童道德的发展,首先是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情感的增强,然后是道德行为的形成。道德认识提高的标志是道德判断与推理的完善。随着心理知识的发展,儿童能从人与人的关系上,能从不同角度看待某个道德问题,在社会交往中能意识到彼此对等的地位,觉察到别人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因此能使其道德判断顺利地从他律向自律过渡。在道德情感中有一种称为移情,而移情的产生需要对他人情感的敏感性,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替代性体验。心理理论能力的提高是儿童道德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
2.5心理理论发展儿童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自我观念是自我认知的重要方面,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指出个体自我观念的获得是把自己置于互动双方的位置上,把自我视为被评价的客体形成暂时的自我形象,这种形象定型就形成稳定的将自己归为某一类客体的“自我观念”。一个儿童如果总受到赞许和其他积极的评价,久而久之该儿童会形成比较积极的自我观念;如果一个儿童遭到更多的轻视或来自他人的消极评价,那么儿童的自我观念就相对的消极。同样,如果儿童能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就会产生相应的自我体验从而进行自我控制。自控型的儿童会感受到更多的心理健康和发展积极的自我观念,不断修正对自我行为的理解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积极自我观念的形成。
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只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许多理论可以解释儿童发展中的一些方面,并且给我们许多启示。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心理理论的发生机制、与其它心理过程的联系以及如何改进我们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桂琴,方格,等.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1(2).
[2]bartsch.k&wellman.h.m,,uk:oxfordunicercitypress[m],1995:143~145.
[3]clairehughes&tandingmindandemotion:longitudinalassociationswithmental-statetalkbetweenyoungfriends:developmentalpsychology[m],1998:1026~1037.
[4]j.h.弗拉维尔.认知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37~296.
[5]mj,ofmindandpeeracceptanceinpreschoolchildren:britishournal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j],2002,20(4):545~564.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