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与方法
[摘 要]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现,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新思路、新途径和新课题。文章就如何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和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
[关键词]高校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优势 方法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16%~25.4%的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广东高校中,几乎每年都有几名大学生因心理疾病被送往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为此,许多院校相继建立了服务于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室、心理障碍援救中心,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这些方法对学生进行危机干预。但这种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办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上网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深刻地影响和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教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抢占网上阵地,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教育人、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美好网络精神家园。
(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空间更安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课堂教育和心理咨询为主。由于目前社会对心理问题依然存在偏见,认为咨询心理问题就等同于有精神病,使得学生不敢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也羞于打咨询电话,而信函咨询又未必能得到及时的回复还有被透露隐私的风险,种种原因使同学们对心理咨询望而却步。计算机网络交流(cmc)与现实生活的面对面交流(ftf)存在许多不同,cmc具有匿名性、虚拟性、即时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它有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所无法替代的优势:网络的匿名性带来了网络行为的去抑制性,使得学生能袒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包括个人的困惑、焦虑、不满以及对事物的看法、对问题的意见、对他人的情感等。网络的虚拟性使人们可以直接交往,免去了彼此的客套、试探、戒备和情感道义责任,不必担心自己的隐私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网络的即时性能使咨询者的问题能及时得到回复,搞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找到最佳解决办法。网络的开放性可以增大咨询者可选择的自由度,例如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己喜欢的咨询师等。网络的平等性增强了大学生的平等意识,让他们敢讲真话,敢于置疑,同时更能让自卑、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社会交往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敞开心扉,平等地交流。
2.内容更丰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课堂讲授为主,信息量小,接收信息的方式为线性,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发散性的特征,其信息量大,涉及面广,意识观念开放,气氛轻松自由,能极大地满足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使学生视野更开阔、想象力更丰富、求知欲更强烈,这种良性刺激有助于大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的养成和心理定力的提高。许多面临心理困惑和发展问题的大学生们更愿意通过互联网及时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更多的同学喜欢通过论坛和聊天等虚拟的网上交流来表达情感,宣泄压抑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3.形式更活泼。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说教和事例教育为主,往往过于枯燥,学生的接受情况不够理想。而网络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料更新快和多向演示、模拟生动的显著特征,这一点是有限空间、有限时间的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心理学实践表明,人在接受信息时只用视觉能记忆25%,而同时兼用听觉和视觉感受器官能记忆65%,可见多种器官参加活动能有效地提高记忆效率。计算机具有强大的采用文字、声音、图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表现的信息处理功能,大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心理咨询、在线心理测试、观看心理电影、浏览心理学专业知识、进入论坛聊天等多种形式,来潜移默化地释放压力,获取心理健康知识。
4.参与性更强。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一切教育都要归结为自我教育,只有能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就是指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来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学业、就业、感情和人际关系等诸多的压力使得大学生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也容易出现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个性障碍等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这些心理问题可以通过自我教育中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激励自我、主动调控自我等重要环节相应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可以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的心理宣泄和专业的心理援助进行自我教育中的自我调节、自我宣泄,以及自我升华、脱敏等,以期可以改变认知能力,达到心理与环境、心理与行为的协调统一。
5.教育面更广。传统心理咨询需要在指定的地点,提前预约,在有限的时间内一对一进行,服务对象有限,服务时空受限,难以解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而网络恰恰能解决服务对象有限,服务时空受限这两大难题。网络视频可以使心理健康的课堂更大,受众更多。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专题来了解自己的心理所需,另外网络的快捷复制方式使一位咨询员同时接受多人咨询成为现实,小组辅导将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在网上实现团体辅导的心理咨询方式,用户和专家都可以足不出户实现 “一对一”、“一对多”心理咨询,冲破了传统心理咨询时由于专业咨询工作者太少而不能满足咨询者的瓶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面更广,可以使更多人收益。
(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建立队伍。高校要建立一支适应网络时代需要的心理辅导队伍,这支队伍应该由既有心理专业知识,又有心理辅导实践,同时又懂得网络技术的人员组成。首先学校要着力引进、培养一批心理咨询专家为第一梯队,其次建立以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第一线的兼职心理辅导队伍为第二梯队,再次成立学生心理社团、班级心理辅导小组等学生骨干组成的第三梯队。这三个梯队的工作重点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分别发挥其主导、支撑、辅助的作用。这支队伍专兼结合、专业互补,为心理健康教育预警、干预机制的科学建立提供人力保障。
2.搭建平台。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使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新课堂;倾诉心声、宣泄情感的新场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联系学生的新纽带和新桥梁。这种新桥梁的架设需要决策层的重视和支持,各中间管理层的介入和配合,学生组织和广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和参与。有了稳定的队伍、可靠的财力,以及各方面的关注、配合和介入,这样的平台才能真正搭建在深厚的土壤中。
3.设立板块。建立心理健康网站,必须要有吸引力。在网页的设计上,主题应严肃认真,立意应高远放达,内容应丰富多彩,形式应生动活泼,融心理关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测试、心理自我调适为一体,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吸引学生主动登录网站,以达到疏导心理障碍、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的目的。板块的设立,大致分为如下:
(1)心理知识。包括心理学理论、心理健康的标准、常见的心理问题、挫折心理的自我调适方法、心灵减压小窍门等。
(2)在线咨询。请专业心理辅导老师提供个性化心理服务,就有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在线心理咨询,帮助咨询者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更有效地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和挫折,更为主动、积极地迈向自我实现。
(3)心理论坛。一方面,请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心理专家,用权威的正确的主导意见去引导大学生;另一方面,指导者以一般网民的身份采取匿名讨论的方式,参加某一话题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以健康的心态、清晰的舆论观点积极引导,授之以“渔”,帮助大学生改变不合理的思考方式,培养和谐健全的人格。比如我们广东商学院的经贸先锋论坛,由院长、书记、专业老师、辅导员分别担任不同版块的版主,开辟话题,与学生积极讨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使得上这个论坛成为了老师和学生课余生活中的大事,参与论坛的同学越来越多,不仅是本院系、本校的学生来参与讨论,甚至外校的同学也积极参与,达到了教育、引导和互助的良好效果,缔造了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大学生活。
(4)心理测试。包括专业心理测量和趣味心理测试。专业心理测量是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对他的某种心理特征作出数量化的解释。通常用不同的量表来进行,比如人格测试量表、智力测试量表、心理健康量表、心理状态测量量表、学生心理专用量表等,像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霍兰德职业倾向系列问卷、心理症状自评量表等专家通过对数量化结果的分析,来找出心理问题。趣味心理测试如flash心理测试小游戏、爱情心理测试、社交心理测试、个性心理测试等,可以增加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寓教于乐。
(5)就业指导。由于高校连续扩招、中国“入世”影响、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加上学生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太大,使不少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我们要通过网络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分析,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使学生具备正视现实、不怕挫折、敢于竞争、放眼未来的耐力素质。
(6)情感指导。大学生处于青春后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但不够稳定,情感丰富但缺乏理性。他们追求理想往往忽视现实,表现自我往往又排斥他人。一旦遇有友情、爱情的矛盾冲突,随之而来的就是精神创伤,使自尊演变为虚荣,热烈退化为冷漠。所以在大学里流行这样一句话:不在寂寞中变态,就在寂寞中恋爱。针对这些特点和状况,应采取细雨润物的方式进行德育引导,开导他们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中庸地做事,让我们的大学生既不寂寞也不变态,朝气蓬勃,青春常在。
(7)个案分析。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困惑、焦虑、强迫、抑郁、交友障碍等进行案例分析,现身说法,使学生对这些心理问题有所了解,有相似问题的学生可以通过他人的事例学到开解的办法,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改善的目的。
(8)阅读欣赏。选择优秀的文字和影像作品,弘扬主旋律。让学生通过阅读书籍和文章,欣赏影片和动画,来振奋精神,润化心灵,感悟人生。
(9)留言信箱。学生通过e-mail直接向心理咨询老师就有关心理问题寻求解答,老师以负责的态度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从而使求助者建立起正确的体验生活的方法,使个体逐步形成完善的自我概念和对物质世界的适应能力。
4.建立心理档案。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有助于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能主动地对有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目前软件开发商开发了不少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工具,这使建立学生档案工作更加便利。学生心理档案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背景资料、心理测评资料、与个体学习活动有关的资料。掌握学生的背景资料,一是有利于横向与纵向地了解学生情况,以便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综合诊断,辨证施药;二是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心理测评资料可以提供问题学生的证据。依据这些证据,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辅导,使心理教育和辅导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心理测评这项工作在广东高校已开展多年,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个体学习活动有关的资料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爱好、能力以及所处的环境,以改善自己的学习行为,有利于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开展,还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及时发现和化解自己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障碍,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建立心理档案要注意保密,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规定,完善档案使用守则,保护学生的隐私。
5.传统与网络相结合。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比较人性化,沟通更直接。有时候人机对话的效果远远比不上面对面交流的沟通来得真切,比如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催眠、沙盘游戏等是解决个体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心理学技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网络所不能达到的。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拓宽了教育面,教育内容与形式,教育方法与手段也更加多样化。尤其是网络教育的匿名性、虚拟性、即时性、开放性和平等性,更是传统教育所不能及的。因此,两者结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使大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人格更加完全。
参考文献:
[1]佘少华.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 柳州师专学报,2006,21,(3):82-84.
[2]刘秀伦.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5):53-55.
[3]朱关明,陈庆.网络:大学生心理保健新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04,(3):68.
[4]邱鸿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
上一篇:自尊:心理健康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