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开展心理训练营活动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5-07-04 09:10
[摘要]介绍学校积极开展心理训练营活动设计思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并接受行为训练。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效果。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健康 训练营 途径
  
  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实效,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了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已初见成效。但由于各班学生的心理水平参差不齐,对心理训练需求的内容和强度也不一样,再加上心理学专业教师不足等客观原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成效不是很理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校经过精心策划,充分准备,启动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暨心理训练营活动。心理训练营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设计系列心理辅导主题活动,把具有某方面心理素质培养需求的学生集中起来,以团体辅导为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并接受行为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心理教育形式。这次活动周的内容有:①活动启动仪式;②心理知识游艺活动;③训练营主题活动:《到时间王国去旅行》、《少男少女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④教师心理教育知识竞赛;⑤学生心理知识抢答赛。并以一周的活动为开端,开展一系列心理训练营活动。
  
  一、开展心理训练营活动的设计思路
  
  1.科学性兼系统性。心理训练营活动是以现代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一种心理干预活动方式,它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而是使学生心理变得健康起来。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首要注意的是如何将深奥的心理学理论通过浅显的活动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明其理,正其行。同时,以科学的态度,依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成体系地、循序渐进地设置活动程序。例如,我们在设计《少男少女之间》心理训练营活动时,从人的发展角度出发,先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青春期男女生在身体上的明显变化,在让学生积累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技能,学会在同性与异性之间怎样友好交往,融洽相处。通过系统性的学习训练,促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人格。
  
  2.趣味性兼灵活性。为了使枯燥的理论具有可接受性,在活动设计中,教师要注重活动的丰富和趣味,形式的灵活和多样,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自我教育的乐趣。心理训练营活动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课堂本身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灵活地把握活动程度,根据班级实际调整活动内容。比如在《因为集体有了我》的教学设计中,我们把“集体”和“集体的主人”、“为集体争光”融入到趣味性的活动中,设计了音乐诗朗诵、相声小品表演、拔河比赛、角色扮演、游戏等活动,并且灵活地组织学生讨论、发表看法。这样的活动既有合作又有竞争,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表现自身的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可以给人以愉快、放松、成功、胜利等良好感觉,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有助于班级和谐关系的建立。
  
  3.全员性兼参与性。心理训练营活动的过程中全员参与是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为了真正做到课堂活动一个也不能少,在活动设计时既要面对全体学生,同时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意进行特殊的准备。如在进行《成功的等式》心理训练营活动时,不管是学习成绩好的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不能忽视,可以设计让他们都能参与的活动。通过多项活动的全员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人尽其才,充分体现每个人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正确地自我认识,建立良好的自我评价机制,从而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4.层次性兼递进性。开展心理训练营活动,必须从小抓起,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说来,小学生心理的情感体验比较丰富,主要是通过形象思维和模仿来认识事物,学习社会。他们进入中学阶段后,随着观察力,记忆力和抽象思维的迅速发展,自我意识和认识的批判性不断增强。因此,我们应注意根据学生在小学、中学阶段以及各年级阶段的心理特点,灵活设计心理训练营活动。如在《奇妙的大脑》心理训练活动中。可以先让学生初步了解大脑的构成,再认识左右脑的功能,接着训练学生的用脑、护脑习惯,最后集体进行全脑心智训练,一步步深入,一步步递进。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以情感、意志、适应心理、个性教育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心理自控能力。


  5.情感性兼体验性。我们询问过许多学生,心理训练营活动课上什么最吸引他们,学生们认为,首先是上课谈论的事情跟自己关系密切,其次是课堂上可以坦诚相待,直抒胸臆,体会那种情感交流和心灵碰撞带来的心理满足。可见开展心理训练营活动是否有实效,首先看是否贴近学生实际和使学生动情。要运用各种手段唤醒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参与动机。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机会,让学生获得体验,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能控制得太牢,而应让学生在自己的思维圈子里跑,在学生获得感悟后,教师能够在关键的思维制高点引导学生获得情感和认知上的升华。心理训练营活动内容设计充满情感性和体验性,在引导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卸掉自己的心理防护,坦诚地面对自我和学生,教师还要掌握辅导的基本技巧,如倾听、共鸣的运用等,教师对学生情绪、情感的感知是否敏锐,反应是否适时、适当,是否能信手拈来些许素材点燃火花,他的语言是否在课堂上具有感染力,这些都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
  
  二、开展心理训练营活动取得的积极成效
  
  1.促进了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行为素质的提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家长和教师三个座谈会,了解到学生的心理负担明显减轻,学生、家长、教师都反映我校的心理教育及时有效。学生普遍喜欢上心理训练营活动心理辅导课。心理教育工作已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例如在开展《少男少女之间》心理训练活动之后,男女生学会了如何正常交往,有交往心理问题的学生通过心理训练,矫正效果较为明显。多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或已得到帮助,他们的行为习惯已表现正常或趋于正常,身上出现了可喜的转变:有些学生从自卑逐渐走向自信,有些学生从胆怯走向勇敢,有些学生从马虎逐渐走向细心……
  
  2.丰富了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学生对开展心理训练营活动前的心理咨询工作心存顾忌,这里包括怕羞、怀疑、恐惧等心理,原因一是咨询老师并不经常与学生相处,对学生的整体情况缺乏了解。二是没有专门的时间进行团体辅导,只是个别学生有了问题才去,常常是一对一的,效率不高。三是大多数去咨询的学生都是班主任老师督促才去的,有些真正有问题的学生却不好意思前往咨询。四是有了问题才去“医冶”。开展心理训练营活动,其好处在于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和训练,学生间相互启发和鼓舞,有高的效率,而且看到自己的问题别人也可能有,容易达到的心理平衡,有利于跟老师配合,就是没有问题的学生,也可以起到预防作用。笔者在接触中发现,许多心理咨询室的老师在兼任此课后,积极主动来进行咨询的学生猛增,例如在开展《迎接青春期的来临》的心理训练营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坦诚交流,使老师真正成了学生的“知心人”。随着心理训练营活动的延续,相当多学生已经把心理训练作为解决自我发展、辅导自己心理和行为、使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方法。这种认识的提高,也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
  
  3.提高了教师自身素质,增强了科研能力。开展心理训练营活动,从筹备实验研究开始到现在,不少教师都积极投入这项心理教育工作的科学化、程序化和正规化管理的研究工作。部分教师通过学习协同教学理论,参与到开展心理训练营活动中,德育实践,德育意识、德育能力、教学水平、教研能力明显提高。
  
  4.校风学风得到较大改善。开展心理训练营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由于各班都存在各类心理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心态和行为表现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校风和学风,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学校开展心理训练营活动以后,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活得到了改善,不良行为得到了有效抑制。教师和班干部工作不再为这部分学生而发愁。如在开展了《世界需要热心肠》的活动后,学校的助人为乐、好人好事不断增多。随着师生间沟通的加深,学校风气得到了充分改善,这有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不断深化,也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父母离异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分析及其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