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厌学心态探讨
发布时间:2015-07-04 09:11
[摘 要]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显著和突出。特别是农村中学生的厌学心态。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探讨农村中学生的厌学心态,及时做好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 厌学心态 形成因素 教育策略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特别是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为显著和突出。笔者通过对一个普通农村中学初一学生280人的调查发现,存在着不同程度厌学心态的学生竟然有230人左右。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这表明了厌学是最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学生的厌学心态不可等闲视之。探讨农村中学生的厌学心态,及时做好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厌学心态的形成因素
中学生厌学的心态令教育工作者头痛不已,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病症”的呢?这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去探讨。笔者认为中学生的厌学心态是由社会、家庭、学校及自身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一)社会因素
首先,目前社会上,特别是在农村,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知识贬值”成为某些学生的口头禅。笔者近来对成绩分别为“好、中、差”三个等级的学生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不但是成绩差的学生有厌学的情绪,很多成绩好的学生对学习也无所谓,甚至是讨厌。他们很坦率地说:“读书没用,辛苦十几年下来,一年挣的工资还不如我回家养一季度的虾呢。”“勤奋读书被其他同学笑。”这些学生对读书感到很茫然。赚钱容易的农家子女看不起读书,家庭贫困的农家子女,又没钱供他上完大学。所以有些中学生不是以村里能考上大学的人做榜样,而是以外出打工挣到钱的人做榜样。
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游戏机已融进我们的生活,电视节目也日趋丰富,网络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游戏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而这些东西也越来越多地对我们的学生产生影响。学生很难静下心来看一本好书,完成一道习题。走出校园,学生身边的诱惑太多。
再次,考试制度也给了他们太大的压力,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反感、厌烦的情绪,从而造成了他们厌学的心态。应试教育下的繁忙学业、激烈竞争,也是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频繁的测验、考试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当他们面对自己不满意的答卷时,总是抱怨自己,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
(二)家庭因素
1.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厌学都跟他们的家庭有关系。有些学生的父母学历不高,基本是初、高中文化,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还有的甚至父母双方都只有识字水平,他们不清楚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对他们的孩子要求也不高。这些学生只求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因此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是在学校打发日子而已,根本无心向学。
2.学生的厌学跟他们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有些学生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或要求完美,往往运用严厉、武断和过分控制的高压方法去要求孩子,从而造成了他们很可能形成被动的、缺少动力的学习状态,于是就不去努力或仅做较小的努力,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的心态。而有些学生家长却期望过低,他们对孩子不抱太大希望,孩子认为父母对他没什么要求,因此做出相应的反应。还有些家长对孩子不关心或是有严重的家庭冲突,他们忙于工作或陷入家庭纠纷或自己玩乐,对孩子的学习毫不关心。家庭问题使孩子心情不愉快,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由此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争取获得成功。有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和过分保护。这样的孩子不懂得按适当的规则去生活和学习,不会服从别人的要求,也不会为自己设立目标和努力实现目标。其结果,孩子没有动力和自制力去刻苦学习,更不能在压力下有效地采取行动。还有许多父母出于不同原因对孩子采取过分保护的态度。这样的孩子在父母的“羽翼”下失去自身奋斗的动力,常表现出不成熟的迹象,对学习缺少责任感,在学校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三)学校因素
来自学校教学教育工作中的失误或缺点也可造成学生厌学。如教学内容过深,教学方法单调,课业负担过重,教学实验设备、技术手段匮乏,教育观念陈旧,教师素质差,师生关系紧张等均可造成学生厌学。
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学设备落后,教师上课“一本书一支粉笔”,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有部分教师把学习成绩当作衡量一个学生的惟一标准,不正确的人才观使教师无法公正地看待每一位学生,认为学习差的孩子样样都不好,对他们存有偏见。这样学生无法从老师这儿吸取前进的力量,易造成学生“破罐子破摔”。有些教师则是发现学生有缺点或学生犯了错误,不能给以积极的引导,从而造成了他们的恐惧心理,也产生了厌学心理。
(四)学生自身因素
就厌学学生自身因素来看,学生的智力障碍对他们影响很大,他们接受事物的能力低、理解能力弱,学习比较困难,跟不上老师讲课的速度,学习成绩也跟其他同学相差很大。另外一些厌学的学生是因为他们缺乏学习的意志力,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既不考虑个人的前途命运,也没有社会责任感。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往往是害怕困难,缺乏毅力,在学习中就很难获取成功。有些学生在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欠缺主动,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愿,被动按别人意见行动,自信心不够,自我评价总是偏低,在挫折面前往往一蹶不振。在班级里他们往往被老师、同学忽视,看到自己的成绩落后,他们更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上课不敢主动发言,生怕说错。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敢向同学、老师请教,有了疑问、异议更不敢提出。由于他们自身的诸多原因,导致了他们无心向学,生成了厌学的心态。
二、改善厌学状况的教育策略
一个学生厌学原因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只有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批准厌学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治好这一“病症”。
(一)加强学习动机教育,抵制社会不良影响
良好的学习动机,能激发爱国热情,在学习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感,有发奋进取的欲望。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自我意识对个人的言行、活动的指导、推动和制约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要让学生从根本上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动机: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急剧变化发展的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加,迫使人们具有更高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学习是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观点是错误的,一个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可能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不仅不能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而且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一般地说,文化程度高,致富门路多,致富速度就快;反之,往往致富无门,或致富较慢。在当代,只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电子游戏之类对他们身心的危害,教会学生抵制社会上这些不良的影响。
(二)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十分重要。为此,学校要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多些与家长接触,使双方的信息及时得到反馈,发现学生有厌学等情绪,教师应及时进行心理诱导。作为家长,首先要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其次,发现孩子有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应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并积极主动地与校方联系。学校、家长应相互配合,建立疏导型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或子女的年龄特点、生理和心理发展情况、兴趣、要求等,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引导,绝不能采取强制型的管教方式,更不能不闻不问,弃之不管。同时学校也应给学生或子女一些挫折教育、自立锻炼以及心理调节培训,想方设法增强学生或子女抗御精神负担的能力,以增强学习信心。
(三)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师素质
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学管理,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质,使学校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变成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首先,要加大教育设备的投入,学校设备落后就会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没法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其次,教师自身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那种得过且过、“装样子”的教师是教育不出有动力、有抱负的学生的。作为教师,不应简单、粗暴、单一地教育学生,更不应动辄责骂学生,打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而应尽自己所能进行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特点给予耐心、细致、科学的教育,采取得当的教学方法,实行民主教学,解开学生的思想疙瘩,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他们厌学的心理。除此之外,要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情感的融洽,不仅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心理学表明,情感具有迁移功能,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教师若能与学生平等相处,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平等、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缩短心理上的距离,真诚地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充分挖掘其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表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那颗慈母般的爱心,这样的教师一定得到学生的尊重,使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听课,以积极的态度、加倍的努力对待学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重视情感教学,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和热情,消除他们厌学的心理。
(四)坚定学习意志,树立远大理想
中学生处在一个意志不够坚定、理想不明确的年龄,把握不住他们的人生发展方向。因此,教师应教会他们坚定学习意志、树立远大的理想。中学生对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往往估计不足,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缺乏全面的认识,一旦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就容易自暴自弃,自我否定。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树立远大理想,在挫折中取得经验,不断成熟起来。当在学习上遇到挫折时,应当把挫折看做是一种磨练自己的机会,有克服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一旦发现自己在学习挫折面前有退却想法时,应提醒自己:再坚持一下就是胜利!要相信“极限”之后便会有新的境界,从而战胜挫折,做学习的强者,向着自己的理想目标奋进。
[关键词]中学生 厌学心态 形成因素 教育策略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特别是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为显著和突出。笔者通过对一个普通农村中学初一学生280人的调查发现,存在着不同程度厌学心态的学生竟然有230人左右。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这表明了厌学是最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学生的厌学心态不可等闲视之。探讨农村中学生的厌学心态,及时做好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厌学心态的形成因素
中学生厌学的心态令教育工作者头痛不已,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病症”的呢?这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去探讨。笔者认为中学生的厌学心态是由社会、家庭、学校及自身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一)社会因素
首先,目前社会上,特别是在农村,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知识贬值”成为某些学生的口头禅。笔者近来对成绩分别为“好、中、差”三个等级的学生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不但是成绩差的学生有厌学的情绪,很多成绩好的学生对学习也无所谓,甚至是讨厌。他们很坦率地说:“读书没用,辛苦十几年下来,一年挣的工资还不如我回家养一季度的虾呢。”“勤奋读书被其他同学笑。”这些学生对读书感到很茫然。赚钱容易的农家子女看不起读书,家庭贫困的农家子女,又没钱供他上完大学。所以有些中学生不是以村里能考上大学的人做榜样,而是以外出打工挣到钱的人做榜样。
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游戏机已融进我们的生活,电视节目也日趋丰富,网络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游戏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而这些东西也越来越多地对我们的学生产生影响。学生很难静下心来看一本好书,完成一道习题。走出校园,学生身边的诱惑太多。
再次,考试制度也给了他们太大的压力,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反感、厌烦的情绪,从而造成了他们厌学的心态。应试教育下的繁忙学业、激烈竞争,也是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频繁的测验、考试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当他们面对自己不满意的答卷时,总是抱怨自己,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
(二)家庭因素
1.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厌学都跟他们的家庭有关系。有些学生的父母学历不高,基本是初、高中文化,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还有的甚至父母双方都只有识字水平,他们不清楚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对他们的孩子要求也不高。这些学生只求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因此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是在学校打发日子而已,根本无心向学。
2.学生的厌学跟他们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有些学生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或要求完美,往往运用严厉、武断和过分控制的高压方法去要求孩子,从而造成了他们很可能形成被动的、缺少动力的学习状态,于是就不去努力或仅做较小的努力,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的心态。而有些学生家长却期望过低,他们对孩子不抱太大希望,孩子认为父母对他没什么要求,因此做出相应的反应。还有些家长对孩子不关心或是有严重的家庭冲突,他们忙于工作或陷入家庭纠纷或自己玩乐,对孩子的学习毫不关心。家庭问题使孩子心情不愉快,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由此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争取获得成功。有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和过分保护。这样的孩子不懂得按适当的规则去生活和学习,不会服从别人的要求,也不会为自己设立目标和努力实现目标。其结果,孩子没有动力和自制力去刻苦学习,更不能在压力下有效地采取行动。还有许多父母出于不同原因对孩子采取过分保护的态度。这样的孩子在父母的“羽翼”下失去自身奋斗的动力,常表现出不成熟的迹象,对学习缺少责任感,在学校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三)学校因素
来自学校教学教育工作中的失误或缺点也可造成学生厌学。如教学内容过深,教学方法单调,课业负担过重,教学实验设备、技术手段匮乏,教育观念陈旧,教师素质差,师生关系紧张等均可造成学生厌学。
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学设备落后,教师上课“一本书一支粉笔”,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有部分教师把学习成绩当作衡量一个学生的惟一标准,不正确的人才观使教师无法公正地看待每一位学生,认为学习差的孩子样样都不好,对他们存有偏见。这样学生无法从老师这儿吸取前进的力量,易造成学生“破罐子破摔”。有些教师则是发现学生有缺点或学生犯了错误,不能给以积极的引导,从而造成了他们的恐惧心理,也产生了厌学心理。
(四)学生自身因素
就厌学学生自身因素来看,学生的智力障碍对他们影响很大,他们接受事物的能力低、理解能力弱,学习比较困难,跟不上老师讲课的速度,学习成绩也跟其他同学相差很大。另外一些厌学的学生是因为他们缺乏学习的意志力,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既不考虑个人的前途命运,也没有社会责任感。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往往是害怕困难,缺乏毅力,在学习中就很难获取成功。有些学生在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欠缺主动,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愿,被动按别人意见行动,自信心不够,自我评价总是偏低,在挫折面前往往一蹶不振。在班级里他们往往被老师、同学忽视,看到自己的成绩落后,他们更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上课不敢主动发言,生怕说错。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敢向同学、老师请教,有了疑问、异议更不敢提出。由于他们自身的诸多原因,导致了他们无心向学,生成了厌学的心态。
二、改善厌学状况的教育策略
一个学生厌学原因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只有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批准厌学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治好这一“病症”。
(一)加强学习动机教育,抵制社会不良影响
良好的学习动机,能激发爱国热情,在学习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感,有发奋进取的欲望。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自我意识对个人的言行、活动的指导、推动和制约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要让学生从根本上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动机: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急剧变化发展的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加,迫使人们具有更高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学习是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观点是错误的,一个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可能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不仅不能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而且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一般地说,文化程度高,致富门路多,致富速度就快;反之,往往致富无门,或致富较慢。在当代,只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电子游戏之类对他们身心的危害,教会学生抵制社会上这些不良的影响。
(二)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十分重要。为此,学校要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多些与家长接触,使双方的信息及时得到反馈,发现学生有厌学等情绪,教师应及时进行心理诱导。作为家长,首先要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其次,发现孩子有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应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并积极主动地与校方联系。学校、家长应相互配合,建立疏导型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或子女的年龄特点、生理和心理发展情况、兴趣、要求等,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引导,绝不能采取强制型的管教方式,更不能不闻不问,弃之不管。同时学校也应给学生或子女一些挫折教育、自立锻炼以及心理调节培训,想方设法增强学生或子女抗御精神负担的能力,以增强学习信心。
(三)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师素质
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学管理,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质,使学校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变成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首先,要加大教育设备的投入,学校设备落后就会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没法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其次,教师自身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那种得过且过、“装样子”的教师是教育不出有动力、有抱负的学生的。作为教师,不应简单、粗暴、单一地教育学生,更不应动辄责骂学生,打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而应尽自己所能进行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特点给予耐心、细致、科学的教育,采取得当的教学方法,实行民主教学,解开学生的思想疙瘩,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他们厌学的心理。除此之外,要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情感的融洽,不仅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心理学表明,情感具有迁移功能,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教师若能与学生平等相处,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平等、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缩短心理上的距离,真诚地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充分挖掘其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表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那颗慈母般的爱心,这样的教师一定得到学生的尊重,使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听课,以积极的态度、加倍的努力对待学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重视情感教学,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和热情,消除他们厌学的心理。
(四)坚定学习意志,树立远大理想
中学生处在一个意志不够坚定、理想不明确的年龄,把握不住他们的人生发展方向。因此,教师应教会他们坚定学习意志、树立远大的理想。中学生对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往往估计不足,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缺乏全面的认识,一旦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就容易自暴自弃,自我否定。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树立远大理想,在挫折中取得经验,不断成熟起来。当在学习上遇到挫折时,应当把挫折看做是一种磨练自己的机会,有克服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一旦发现自己在学习挫折面前有退却想法时,应提醒自己:再坚持一下就是胜利!要相信“极限”之后便会有新的境界,从而战胜挫折,做学习的强者,向着自己的理想目标奋进。
上一篇:高职女教师的心理困惑与自我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