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诊断心理学的概念及其模式论文(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09 05:15


第1篇:心理学视阈中的心理诊断


     诊断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简要分析诊断的词义,心理诊断的概念,本文主张应立足于心理学的背景,从行为水平和信息加工水平开发心理诊断的方法和技术。
  
   “诊”,形声字,从言,珍省声。“言”为语言,表示说话,用于询问或解答;右半部从人,从彡。“人”是指医生;“彡”本义为细密柔软的毛发,引申为细密,说明诊的过程要详细、认真。“诊”的基本字义之一是指“医生为断定疾症而察看病人身体内部、外部的情况[1]”,如诊脉,诊室。“诊”的另一基本字义为验证,此字义提示“诊”的不是盲目的,而是朝向某一目标或目的的。“断”的基本字义为判定,决定,如判断[1]。从诊断二字的顺序可知,诊在前,断为果。诊断的过程是“看-初步判断-验证-结论”过程。
  诊断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术语, 它指在医疗活动中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详尽的检查及调查等方法,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资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等信息加工过程后对病人病情的基本认识和判断。
  诊断的可靠性和确定性只是相对的,随着医学自身的进步,诊断的水平也随之发展。临床水平的诊断是依据个体的外显临床症状描述判断健康状况,如疼痛、焦虑不安等概念;机理水平的诊断可以了解健康问题的变化规律或制约因素,如厌食症、抑郁症的概念;一般认为,与临床水平和机理水平的诊断结果相比,病因水平诊断的可靠性和确定性有所提高,不仅可以描述临床症状,预测疾病的发展,并且可以找到疾病的原因,使得后继的治疗方案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2诊断心理学的概念及其模式
  “心理诊断”一词最早出现在M.罗夏的《心理诊断》一书中[3]。当时他提出这一概念,专门用于精神病学的,后来逐渐应用于医学领域,最后才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一般认为,心理诊断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为主,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偏移或障碍进行描述、分类、鉴别与评估的过程[4]。心理诊断是心理咨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心理咨询目标和方案的选择有着重要价值。
  当前咨询心理学主要是遵从生理-心理-社会的理论模式,心理诊断亦是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角度综合地评估来访者的心理状况。根据生理-心理-社会模型,对心理障碍的诊断不仅仅是对心理障碍的生理解释,还包括了解来访者的个性特点(心理因素)和来访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因素),三者之间共同作用会影响疾病行为、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康复进程。尽管生理-心理-社会模型否定了医学的纯自然科学模式,但心理诊断却未摆脱医学的模式,更多地关注着大脑内找到某种器质性病变或物质基础,体现为心理诊断过程中过多地探寻生物因素,对个体心理特点及其对心理障碍的作用关注不够充分。
  3 心理学视阈中的心理诊断水平
  当前状况下,心理诊断距离成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的独立应立足于心理学的背景,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区别于其他临近学科,尽量避免走进生物学和精神病学模式的怪圈。
  3.1外部行为水平的心理诊断。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也是心理诊断的直接对象。行为主要是指具有诊断意义的动作、言语、表情等信息符号。行为水平的诊断类似于医学中的临床水平诊断,在现象学水平上描述个体的症状——行为模式。当前心理诊断的层次多集中于行为水平。行为水平的诊断多使用观察或心理量表完成,但是由于外显行为和内部心理过程之间的复杂关系,容易出现“同症不同病”或“同病不同症”的现象,借助行为描述和把握心理现象及心理问题相对比较困难,心理诊断的可靠性和确定性水平不尽理想,另外,行为水平的诊断很少或几乎没有涉及心理障碍的机理,对后续心理治疗的诊断价值自然会受到削减。
  3.2 信息加工水平的诊断。信息加工水平的诊断是借助于信息加工过程的指标,如反应时、眼动模式,从更加微观的水平鉴别来访者的特点。如,心理障碍个体在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中都存在着某些特定的心理模式,如认知速度,认知的准确性,反应速度,认知方式等方式存在着特定的表现。大量研究表明[5],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群自传体记忆存在差异,表现为具体性记忆提取受损,概括化记忆增多,是抑郁症患者的稳定特质,是抑郁发生和维持的易感因素之一。同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无论有无偏执症状,其追随信息的能力总体上并不低于正常人,但是偏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容易受到分心信息的干扰,进而严重影响到追随信息的准确性[6]。这就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集中注意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不一定遭到破坏,但是排除干扰(尤其是与其错误性观念相关)信息的能力可能与常人不同。
  信息加工水平的的心理过程指标更加精细和稳定,对心理问题的诊断会更加敏感,可靠性和确定性水平会有所提高。但是,信息加工的诊断指标的使用要依赖于心理障碍机理的理论研究,当前对一些心理障碍的病理机制的成因和表现还多为“假设”或“假想”,其“科学”的证明和解释还有待深入。
  4总结
  根据心理诊断过程的医学色彩或是精神病科色彩过浓,而其自身的心理学属性则体现的较少,以后的心理诊断学科应注重发扬自身的心理学特色,更多地采用心理学的诊断方法和诊断工具,逐渐摆脱对医学诊断的依赖。同时,心理诊断的概念和操作应是多水平、多层次的。若贯彻这个观点,才可以合理地看待心理诊断的应用范围和研究领域。


第2篇:心理学视阈中的心理诊断水平浅析


      诊断心理学作为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它距离形成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还要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可谓任重路远。让我们通过对诊断一词和心理诊断的词义及概念的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立足科学,把心理科学作为大背景,来研究和探讨心理诊断之方法和技术。

  1 诊断一词内涵外延分析
  1.1 通过对汉字“诊”的字义分析能够得出以下结论:①诊为形声字,从言而珍省声。“言”就是语言用来表示说话。这部分在诊字来说表示解答或是询问。②而右半部分则从“人”和从“彡”。人字在诊字里特指医生,而“彡”的本来意思是指柔软细密的毛发,在这里引申仔细缜密。就是说诊的过程要求必须要缜密而详细。③医生通过对患者的身体内部和外部的察看从而断定疾症,这是“诊”的基本字义之一。“诊”的别外一个基本字义就是验证,一般用这个字义说明“诊”的非盲目性,而是有一定的目标性和目的性的。④“断”就是判断、决定、下结论。从诊断一词的排列顺序我们不难看出,诊前而断后。也就是说诊是因而断是果。我们可以认为,察看→初步判断→验证→结论。这个步骤是诊断的过程体现。
  1.2 “诊”与“断”合成一词在医学中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性术语,“诊断”一词在医学治疗活动中被专指为具有专业性的技术人员,通过对治疗对象进行详尽的检查和调查。然后对收集到的全部信息和资料进一步的整理,提取精真、摒弃粗伪,由外而内,从此到彼的信息加工后,对治疗对象的病情做出基本的认识和判断。诊断是否具有可靠性以及是否具有确定性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在医学本身不断探索和进步的过程中,诊断之水平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基体的诊断以角度不同可分为临床水平的诊断,比如疼痛、思想焦虑、心神不安等等。还可以从机理水平的诊断,比如厌食、抑郁等等。与上述两种诊断相比,就可确定性和可靠性而言,病因水平诊断比较高。原因是它描述了临床基本证状情况的同时也可以做到对病情发展的相对准确的预测。对疾病形成诱因的寻找提供有力的何障。给后续治疗制定方案提供有力的证据,而不致导致治疗的盲目性,便于医生对症治疗。
  2 心理诊断的概念和心理诊断的模式
  2.1 “心理诊断”一词最早出现在心理诊断》的一本书中。当时是M罗夏提出了这个全新的概念,为精神病学所专用,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此概念被纳入并应用于医学领域,后来无论在心理咨询的领域还是在心理治疗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心理诊断主要运用心理科学为主,以其为诊断工具和诊断方法。以此对体心理状态和群体心理状态的行为障碍、行为偏移的情况进行描述、鉴别、分类和评估。这也是心理诊断的过程。心理咨询过程中,由为重要的环节就是心理诊断。其对心理治疗之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2.2 咨询心理学遵从的是由生理至心理再到社会的理论模式。而心理诊断也是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和角度来综合的评估患者的当前心理状况。根据此模式,对于心理障碍的诊断不只是对心理障碍的生理解释,同时也包括了来访者有关心理因素的个性特点,还有有关社会因素的社会环境,外因通过内因才会起作用,就是说三者之间共同起作用才会影响到疾病行为、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疾病的持续时间和康复进程。
  2.3 尽管这种模式与医学纯自然科学模式相悖,但是心理诊断仍不可能摆脱医学的模式而独立。
  3 心理学视阈中的心理诊断水平
  在目前的情况下,心理诊断作为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它距离形成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还要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可谓任重路远。其独立必须以心理学为背景,从方法上和技术上也是采用了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其所研究的方法和应用的领域都区别于其它的临近学科,尽可能的避免走进生物学和精神病学的怪圈。
  3.1 “行”与“为”是心理活动外在的具体表现。通常把这种外在表现作为心理诊断研究的对象和目标。但对“行为”在心理诊断过程中有着特定的要求,这里的行为必须是具有诊断意义的。便于把这种表现转化为信息符号加以研究和判断。故只通过对其行为的描述,要对其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的把握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诊断的确定性以及可靠性效果并不明显。
  3.2 信息加工水平的诊断。这种方式的诊断是从更加微观的水平来甄别不同来访者的特点。比如,对来访者进行反应时以及眼动模式测试等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加工得到相应的指标。一般情况下,来访者作为心理障碍个体,其在感知、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等心理过程里面,都会存在着一些特定的心理模式。比方说,对速度的认识、对准确性的认知、自身反应的速度、认知方式等都存在着特定的表现。实践中证明,在自传体记忆方面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群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通常表现为,具体性的记忆提取受损而概括化记忆明显增多。
  4 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的认识到,目前在心理诊断领域里,还是过多的依赖于医学色彩较浓的诊断,在医治实践过程中,大多靠对病人身体的各项指标变化来判断病情。依靠基本的临床观察和病人本身体检的各项参数值来制定治疗方案的。在今后发展中,在心理科方面必将是精神病科色彩越来越浓的。应该以基本的医学诊断为基础,利用心理诊断的独特方式全面的,多层次的,更深度的来诊断个体的具体病情。通过一定的时间研究和探索有望形成全新的,具有独特色彩的心理诊断模式和方法。为精神病科的科学发展提供更多的治疗工具。

上一篇:运动心理学的发展研究及心理调节能力训练(共2篇)

下一篇:管理心理学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