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课程有效教学理论改革论文(共3篇)
第1篇: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社会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有关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时间和投入程度有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学说、内容体系、以及学科位置、等均未定性,仍需要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来完善其知识体系。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社会心理学课程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师范生能广泛深入、简洁扼要地掌握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认识本学科在教育实践及个体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获得初步实践体验,发展独立思考、独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本文依托高师院校的教学资源和自主的教学环境,在多年社会心理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将社会心理学课程与有效教学理念结合运用,进一步提高社会心理学的教学效果。
一、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及其教学目标
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或群体对各种简单或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及所引起的社会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以及各种社会问题和现象的发生机制,从而帮助群体预测和调控其社会行为,帮助个体理解和调节自身和他人的行为。不同群体之间和个体之间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但支配着它们的是地位和情景等社会因素、不同的生存方式等文化因素以及生物学的和经验的个人因素,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就是不同行为背后的影响和制约因素,它们共同组成了个体和群体行为的支配系统。
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力求使学生在多维视野下从宏观的社会层面、中观的群体层面和微观的个体层面理解人们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或文化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其中社会层面包括风俗、国民性、民族心理特征、时尚等,群体层面包括社会影响、群体心理氛围、群体凝聚力等,个体层面包括自我意识、个体社会化、社会知觉、社会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人际交往等。在掌握社会心理学原理及理论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将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利用心理学实验设计及测量等间接方法观察和了解人的社会行为,进而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把控班集体行为、管理教堂。具体目标有:首先,帮助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知识理论,形成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素养;其次,通过实践和实验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再次,能够设计与社会心理学相关的实验研究,同时具备数据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最后,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将社会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教学和课堂管理。
高师院校开设社会心理学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的有效学习能够使师范生认识自我心理发展特点,了解社会行为的发生机制,并运用所学的社会心理学知识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优化个体的心理素质,指导自己的社会交往行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运用于教育实践,了解、处理和引导学生在班级及其他团体中中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
二、有效教学理念及其本质特征
有效教学理念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实用主义哲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有效教学的教学过程是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其“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采取有效教学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强调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
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教师具有效益观念和不断反思的意识、教学目标具有可行性、教学效果具有可测性等。有效教学即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的教学,具体如下:1、有效益。指教学目标是具体可行的,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2、有效率。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是简洁、省时、高效的,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教学效率为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之比,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获得的进展越大,或者学生获得相同提升所用时间越短,教学效率越高。3、有效果。指教学效果是量化可测的,学生在学业成绩、认知水平、学习态度等方面有着明显并且具体可见的提升,学有所得。
三、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
社会心理学既是一门具有很强理论性的学科,又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心理学史家墨菲说:“社会心理学的一只脚站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上,另一只脚则是处于社会变革的波涛起伏之中。”1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获得初步实验体验,发展独立研究的能力,需要探索使用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涉及到课堂教学的全程,包括教学之前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氛围的营造、教学目标的明确;课堂进行中的策略实施与监控、课堂行为的管理、学生注意力的保持、、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参与度的提高等;同时要注重学习结果的反馈及评价。
(一)有效教学准备策略
有效教学准备策略是教师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基础上,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量化的教学目标为前提,根据课程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
1.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明确学生是教学的核心
在“全人”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全面审视其所有能力的价值,不能过分关注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能力而突出某一学科或者高估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才是教学的核心。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呈正相关,学生通过认知、行为和情感三种形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以问引思、以理导思、以变发思、以情激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引导学生的自主活动。
2.关注教学目标的量化,导向教学成果的可测
桑代克认为,凡是存在的事物必有其数量,凡有数量则可以测量。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应是有效的、明确的、具体的、可测的、多层次统一的。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其行为是外显的,能通过学生的表达、操作、演示等具体的活动观察到,并作出可以量化的、分级的、有进步目标的评估,一方面展示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由此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并为进一步的评价打下基础。
3.基于内容的操作性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的细致的安排和规划。社会心理学课程采用基于内容的教学计划模式,强调内容第一,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首先关注内容,第一步考虑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第二步是活动方式和策略。这种计划并不仅是指教学日历、教学大纲,而是设计每节课将课程变成学生的活动、作业和任务的实际操作的教学计划。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以及从起点到最终目标之间所需要完成的子目标,并据此安排逐级完成目标的教学活动及其顺序。
(二)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有效教学实施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力求使其获得生成性进展的一切合理方法和手段,可采用基于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提高其获得进步的效率。
1.关注课堂的生成
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知识联动、问题驱动及对知识的理解、体验、感悟即课堂的生成,其实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教师一方面要通过精心的教学准备与情境设计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方面要因势利导,教学活动不拘泥于原有的思路和教案,在学生的“旁逸斜出”时给予恰当的引导,促使学生在教学中淡化教师牵引的感觉,在自由的氛围中实现对教学知识、技能的主动内化,使学生获得非预期的生成性发展。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学方式上课采用学生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首先要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根据设计好的问题情境选择合作的具体方式,安排实施步骤。合作学习的方式很多,如小组讨论、相互训练、个案研究、角色扮演、模拟辩论、团体游戏等。原则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并负责一部分任务,成员间相互帮助、互促互利。
例如,讲到“偏见”时,抽取两组学生,可采取模拟辩论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出论题如“农民工子弟应该与城市孩子一起读书”,把学生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模拟,探究偏见产生的根源,使学生加深印象并努力消除自身的偏见。讲“图式对人的影响”时,通过编排传话小游戏,编一段情景故事让学生逐一传下去,最后接到的同学复述情景故事的内容,让学生体会传得面目全非的内容是如何受到了图式的影响,同时也深刻明白以讹传讹、道听途说的信息的不准确性。
另外,对于一些理论性知识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借鉴以下模式: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学小组抽出一人组成若干个“专家”小组;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划分为若干学习单元,每个“专家”小组接受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深入学习,分工合作,集体备课,写出较高质量的教案,在课堂上作为“教师”向全班同学讲解本单元知识并答疑释惑。每个学习小组必须学习所有单元的内容,其每个成员同时是专家、教师和学习者,依据不同学习单元进行角色转换。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其一是指导,即根据问题设计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进行指导;二是调控,即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反馈信息采取的调控措施;三是测验,结束后的测验用以检查每个学习小组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作者:李清贤
第2篇:社会心理学课程改革的理论探索
一、双实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
社会心理学双实教学模式的构建并不仅是简单地在课程教学中增加实验、实践两个教学模块,而是以先进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科学系统地建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通过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等,提高学生紧密联系社会问题、快速准确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学以致用的能力。
实验课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观察与分析社会心理现象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实验教学的设计运用了知识可视化理论和探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利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设计成现场实验,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实验内容,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心理学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这种方式能够精准地传递信息,使心理学理论具现化,并能激发学生探索日常生活中社会心理现象的兴趣。实验教学的课程安排是按照循序渐进、分段目标原则,构建出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依次为基础实验、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分别对应培养学生的研究素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实践课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整合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社会心理学专业学生服务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的设计为避免人文社科实践类课程缺乏监管考核,流于形式的不足,采用了课堂实践和课后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并纳入最后的成绩考核中。课堂实践教学依据项目式教学理论,安排学生有序进行项目选题、制定项目计划、开展项目研究、进行项目成果交流和项目评价与考核等步骤来完成整个实践教学内容;课后实践是指社会观摩和社会实践,例如到监狱、戒毒机构、医院、社区、中小学进行社会调研和社会义工实践,提高学生利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理论
1.知识可视化理论。知识可视化于2004年由国外学者EplerMJ和BurkardRA提出,是指抽象复杂知识或程序性知识(如,技能学习)的构建和传达可以采用图形、图像等可视性手段达成。知识可视化的直观性、发散性等特点,不仅能帮助他人正确地重构、记忆和应用知识,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学习兴趣以及创造性思维都有很大帮助。知识可视化的方法有很多,如幼儿看图学数字、高中几何画的草稿图、地理中的色彩表示法、多媒体教学、思维导图等等,都是知识可视化的表现形式。
2.探究性学习理论。1909年杜威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中,提出探究性学习观点,指出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为体验情境、产生问题、提出假设、作出推论、试验并验证。美国著名教育家施瓦布建议,在介绍正规的科学概念和原理之前应该先让学生到实验室里做实验,用实验的证据来解释和深化教材中的内容,而不是在教室里照本宣科地教授知识。为了使探究性学习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老师要搭建共同交流的平台,使学生进行充分而深入的探究交流和知识共享,还要让学生得到权威(专家教师或者书籍资料)必要的指导。
3.项目式教学(PBL)理论。项目式教学(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围绕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组成小组,通过他人(同伴或教师)的协助或指导,利用广泛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中体验、在探索中创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项目式教学一般可分为选择项目主题、制定项目计划、开展项目研究、进行项目成果交流、项目评价与反思等几个阶段。从这几个阶段看,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自主完成。因此,PBL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创新精神。
三、双实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管静、万义平在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中,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保证、三个结合、四个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方案。“一个目标”是培养财务管理应用能力。“两个保证”一是实践计划保证,二是实践教材保证。“三个结合”是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科学建构双实教学体系,就要提出针对性的双实教学目标,科学设计双实教学计划,策略落实双实教学安排,多渠道提供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1.双实教学目标。教学总体目标是科学系统地构建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心理学人才;教学子目标是促进理论教学与实验和实践的整合;促进观察与分析社会心理问题实际能力的提高;提高心理专业学生服务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将子目标细化明确,我们编制了具体的社会心理学课程技能项目清单。在设计编写该实验实践类技能项目清单时,遵循了“两性一论”原则,“两性”是指一方面要掌握研究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技能和方法,另一方面还要掌握将社会心理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技能,“一论”是指技能条目的设计要以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为基础。
2.双实教学安排。国外大学对学生的实践活动都在时间上有明确规定。比如英国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实习占全部课时的50%;美国社会工作硕士生两年课程中每周有三天到机构实习、两天在校内上课,实习时间超过50%。我国教育部规定大学本科生四年期间实践与实习时间不少于一年,多数学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比例为1/3左右,个别专业比如艺术类专业可以达50%。
借鉴国内外实践教学经验,双实教学时间大概占整个课程教学时间的50%,考核占40%。教学安排如下图,按照问题导入—理论探讨—心理实验、社会实践的模式进行教学。问题导入部分是让学生在开课阶段初期集中地提出并在其后随时提出有关社会心理的实际问题,结合于讲授教材的有关章节,准备相关案例分析。正式上课时,结合案例以及近期新闻和社会热点,作为引入。并在学生讨论后,对案例和事件进行深入评论,将实际联系到本堂课程的知识理论。通过这种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的做法,达到有的放矢解决学生学习问题,增强学习兴趣。理论探讨部分以教师讲授展示为主,向学生系统传授经典的社会心理概念、实验、理论和前沿进展,为全员参与的形式;采用课前社会心理学前沿报告、小组讨论促使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和深入分析,丰富相关知识的支架,加深理解,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理论解释现实话题,促进社会心理学知识向学生个人知识体系的转化,并且能够形成社会心理学的思维方式和应用能力。同时,双实教学改革还丰富了教学手段,引入课前社会新闻心理评析、小组讨论、社会心理学实验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观摩学习、自我分析报告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前三种方法针对课程实验,侧重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和深入理解;后四种方法应用于社会实践,侧重于社会心理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自我心态的调节。
3.双实教学模式的评价反馈。对双实教学模式的评价及反馈是调整完善教改模式、确保其良性运行的关键,根据反馈结果,调整教改思路、修订教学计划、健全教学手段,才能保障社会心理学教改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对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评价及反馈可以从四种渠道收集信息,即社会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专家对双实教学的评价、学生对双实教学的评价。社会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包括社会对学校和学生实践活动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对学生实践态度的评价,对实际操作能力和实战能力的具体评价;教师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综合能力评价,以及实践内容对学生的适宜程度、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专家对双实教学的评价是指学校从事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专家组织对教学改革的评价,包括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分配是否合理、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是否合理等;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评价是指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和效果评价,对教师的满意度评价等。
作者:龚文进等
第3篇: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模式的本土化改革初探
一、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综述
(一)何为“本土化”
由于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在学术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国家的学者都在思考如何发展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研究体系,“本土化”这一术语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而“本土化”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学术运动,则是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美国一举跃升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国家,也成为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学术上的头号大国,因此引领了“本土化”的发展,要求各国和各地区的社会学者从自己的国情和社会需要出发,针对本国的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设想,采用有效的本土化研究方法,去揭示社会行为的客观真相。
一般而言,对于“本土化”的理解,就是让我们的研究具有自己的特色,让它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有很高的契合度。
(二)为何会出现“本土化”
为何会出现“本土化”运动?总结有以下三个原因:
1.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信息交流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所谓能够超越时空,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社会行为科学知识并不存在。所以,学者们认识到研究社会行为的方式以及由此创构的理论通常会受到社会与文化背景的影响。
2.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发生的现代社会心理学危机,使许多曾经过度崇拜美国学术的发展中国家学者开始反思,他们看到美国社会心理学尚且不能解决自己国家的问题,更不可能解决其他国家的问题。
3.民族自尊心及对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不满,也是本土化运动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并积极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
中国台湾和香港的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首先提出了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或中国化问题。在1982年台湾地区召开的“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讨论会上,杨国枢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提出“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并指出了中国化的四个层次和方向。
香港的社会心理学家也颇为关注“本土化”。从20世纪70年代起,何友晖已经围绕孝道、面子问题进行了许多和本土化相关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并提出过“亚洲心理学”的设想;高尚仁则聘请了芝加哥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杨中芳回港任教,推动香港地区的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运动。
二、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模式“本土化”的现状与研究意义
(一)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模式“本土化”的现状
在“本土化”研究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对于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的本土化改革研究却少之又少。从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在西方诞生到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的大学课堂,30多年来,社会心理学已经成为现今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但是现行的大学本科专业社会心理学教学普遍地采用教师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并且在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学时分配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甚至无实践的现象。另外,由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于西方,解释的许多社会现象并不适用于我国目前的国情,无法对社会发展起到作用。因此,思考如何在本科教育中将西方理论融入中国国情,进行“本土化”改革成为笔者研究的一个重点。
(二)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模式“本土化”的研究意义
在社会变化迅猛的当代,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及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本身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具有意义。这门学科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既有极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力求对人类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做出科学的解释。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本土化”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在各种舆论及传媒不同的价值输出过程中,许多本科大学生面临着基本价值观缺失,对社会对生活感到困惑和迷惘的情况,所以如果能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中国实际国情结合,解释社会现象,探讨人类行为,将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正确世界观以及客观公平社会态度的形成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三、改革的措施
(一)重新分配课程的教学时间和内容
对于课堂教学实践和内容的重新分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础知识和理论讲授阶段,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讲授的第一个部分是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取向、历史与现状、研究的一般方法及拓展等。第二个部分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如社会学取向方面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和斯宾塞的有机学派,心理学取向方面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华生的行为主义学派和勒温的场论学说,文化人类学方面是跨文化研究等。这个阶段的学习,主要沿袭传统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流派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本学科的由来与发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是开展“本土化”主题研究,以学生的自主研究为主。首先可以征询学生的意见,搜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兴趣的关于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的主题,如“中国人的面子问题”、“中国人的孝道”和“中国不同社会阶层的心理”等,以小组为形式,引导学生利用观察、文献、社会调查和实验等方式进行专题研究。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以阶段汇报的形式,每个小组分别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们讨论研究思路和研究进度。
第三阶段是“本土化”研究的总结和创新,以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讨论为主。这个阶段,每个学生小组都完成了本组对“本土化”主题的研究,并以调查报告或者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和学生们可结合国情共同探讨所研究问题“本土化”的现实发展和未来走向,甚至还可以有自己的创新,以专题集的形式构建“中国社会心理学”的课程架构。
(二)改革教学形式,由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形式转变为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
由于现行的大学本科专业社会心理学教学普遍地采用教师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并且在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学时分配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甚至无实践的现象。另外,由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于西方,解释的许多社会现象并不适用于我国目前的国情,无法对社会发展起到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在规划本科培养方案的时候,增加社会心理学实验课程的学时数,开展各类经典实验如罗夏墨迹测试、阿希从众实验和晕轮效应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扮演实验者与被试者的角色,在融入兴趣的同时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加深理解。
另外,可合理分配教学与实践时间的比例,增加实践教育。为了更好地进行本土化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中将西方理论融入中国国情,更应以实践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如带领学生外出观察社会现象,研究社会行为,了解社会心理等,从而对学科的本土化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三)改革研究方法,将定量研究方法引入社会心理学本土化教学
社会心理学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发展出具有本学科特色的研究方式。在传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教学上,把更多的重点放在了实验研究上。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的进步,社会学中的定量研究方法越来越显现了自身的优越性。特别是在本土化改革的过程中,如何解释中国社会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成了社会心理学教学和研究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此环境下,定量研究方法凸显其优越性,可以通过对各类统计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以数据、图表等形式展现和解释本土社会现象。
因此,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应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及“数据分析和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作为社会心理学的先修课程,并在课程教学中重复和深化相关的知识,让学生熟练掌握调查方法和统计技术,并将其更好地运用于本土化的研究中。
(四)以其他课外形式进行本土化改革的拓展
以阅读、讲座、机构探访和社区调查等课外形式,将“社会问题”、“城乡社会学”、“社区工作”和“发展社会学”等学科与“社会心理学”的教学结合在一起,放眼中国社会发展形势,积极开展基层问题调查,发挥老师和学生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投入专业的学习活动中,也能更深刻地了解中国社会现有的主要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加强课程教育的效果。
作者: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