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透析
发布时间:2015-07-08 08:40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校迫在眉睫的任务之一。经济的贫困、社会的压力、个人认知的非理性等都会影响贫困大学生的jc,理健康。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心理,帮助贫困大学生从物质上、精神上彻底摆脱贫困,引导他们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大学这个神圣的殿堂,可与此同时大学校园里也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一贫困大学生。关于贫困生的界定,各地各高校都有不同的比照标准。首都高校管理部门认为,月生活费不足200元的可视为贫困生,不足100元的为特困生。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北方与南方、东部与西部,人们的消费水平不同,因此贫困生的标准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无论如何,因家庭收入少、难以依靠家庭的支持而正常完成学业的学生可以界定为贫困生。据统计,1996年在校大学生中有贫困生有几十万人,1999年在校贫困生约100万,2000年在校贫困生增至142万,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的总数已达300多万,各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高达25%。
如此庞大的贫困学生群体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政府、社会、学校给予高度重视,先后采取了不少政策和措施。使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得到基本缓解。但是有部分学生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困惑甚至于心理病态,形成了“双重贫困”,他们面临着比一般学生更多的生活压力与精神压力。这种巨大的压力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健康地成长,而且这种精神和心理上的障碍往往比物质上的贫困更难解决,更容易产生负面效应。wWw.lw881.com从育人的角度来看,幸福的人生首先要有健康、健全的人格,因此在采取多种措施解决贫困生生活困难的同时。如何切实加强对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引导他们追求积极向上的幸福人生,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一)强烈的自卑心理
贫困生因家境贫寒、经济拮据而常常陷入自卑之中。可以说,自卑是贫困生表现最为突出、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学专家认为,自卑感是在和别人比较时,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贫困生的自卑感一般表现在这几方面:首先是家庭经济困难,觉得低人一等;其次是在中小学阶段学习优秀、出类拔萃,而在高手如林的大学学习竞争中失去了有利地位。往往难以承受;第三,学习环境的改变,现代高科技学习工具或时尚的文化消费方式,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种种变化,并由此产生自卑;第四,人际交往中不能很好地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个别同学的言行不注意,极容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二)过度的敏感
强烈的自卑,使这些贫困学生神经极度敏感多疑,老师、同学正常的举动甚至一句不经意的话都可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对他们产生压力,甚至使他们彻夜难眠。班上同学丢了东西,老师或同学偶然看他一眼,他就会觉得他们在怀疑自己;同学的小声说话,他会觉得他们在议论他;即便是同学善意的帮助,他也可能觉得是对他的嘲讽、怜悯。过度的心理敏感,却又找不到排解的办法,长此以往,使得他们变得焦虑、抑郁,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三)焦虑与抑郁
背负全家人的希望走进大学的贫困生。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经济压力带来的思想负担,对大学生活的种种不适应,对家人生活的担忧等等各种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的情绪反应,使精神往往处于一种焦虑状态。长时间的焦虑容易使一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慢慢转向抑郁。情绪低落、不愿意与他人交往,自我封闭、缺乏应有的自信,这种抑郁正是贫困生的一种自我封闭、内心苦闷的心态。重重重压之下,有些心理脆弱的学生甚至走上了极端。对自己的生活丧失了信心,原有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强烈的心理失衡状态下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对社会极端不满后的宣泄和自我沉沦。
二、高校贫困生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外部因素
1,社会大环境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校也无法成为世外桃源,大学生处于社会信息前沿和知识前沿,容易受到各种思想和观念的冲击。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社会大环境不断刺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再加上人际关系的冷漠,他们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导致心理失衡。而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着与一般大学生同样的心理,但由于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们的心灵更加脆弱,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更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而且传统的中小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学习好就是好学生。而对贫困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贫困生心理上的先天不足。从中学到大学,评价学生的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多元的,更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贫困生特别是来自边远、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在知识面、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面对这种巨大的反差,贫困学生缺少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抵抗挫折能力。
2,家庭小环境因素
家庭教育环境是贫困大学生早期人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的环境、父母的素质和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格特点。贫困生的心理贫困与其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贫困生来自贫困家庭,贫困人群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缺乏自尊、厌世等。这些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将会影响贫困生人格的形成。进人大学后,经济压力加大,非智力因素的竞争增多,使贫困生内心的矛盾、焦虑和自卑感加重,也使他们在人格方面上的弱点突显出来。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人格的塑造深受生存成长环境等外因的作用,但个体人格的自我塑造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根本原因。为什么成长于同样的社会阶层、生活环境中,有的贫困生形成了健全的人格,而有的则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呢?这是因为他们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和信念不同。有些贫困大学生过分地关注于自己的经济状况。认为自己“穷”是一种耻辱,害怕别人因自己出身寒门而看不起自己,从而进行自我封闭,并为贫寒的出身而自卑、痛苦。甚至绝望。整天怨天尤人,怨社会、怨家庭。甚至怨恨自己父母。这些贫困生在物质贫困的同时忽视了对自我健全人格的塑造,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追求,让贫困磨灭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进取心。
三、改善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措施
(一)首先解决经济困难
解决经济困难是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前提。形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困难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为此,社会、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尽量帮助贫困生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满足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进来,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家长一体化的助学体系。国家继续承担贫困生解困的主要责任,全面启动以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的助学机制;高校适当减免贫困生的部分学费。加大奖学金的投放力度,鼓励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来解决生活问题;组织学生参加有偿的勤工助学活动,学校、社会应积极为贫困生勤工助学创造有利条件,让更多的贫困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合理的回报;鼓励社会资助贫困生,让更多的人献出一分爱心,帮助在校大学生。
(二)营造和谐氛围
对贫困生而言,心理上的自卑和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其它问题。如果贫困生周围没有一个比较和谐的环境,他们的心理压力将会更大。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人们在遇到挫折时缓解情绪压力、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大量贫困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反映出贫困生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更反映出我们现存的社会救助系统还不够完善。我们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良性的社会支持。使贫困生能够获得良性的舆论氛围,在所有学生中形成关于贫困的理性认知,给贫困生以关爱,使贫困生在得到物质资助的同时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学校要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从内而外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正视困难、克服困难,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对贫困、挫折的理性超越。
(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体系
所谓心病尚需心来医。针对贫困生中出现的这些心理问题,我们要用专业知识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从思想上解决心理贫困的根源。
1.建立一支具有较高学历和丰富经验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为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保证。通过专业化的团体辅导、个案分析,提供心理上科学的援助。改变他们自卑、敏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切实帮助他们摆脱世俗观念的,羁绊。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最终使一切心理疾病都消失在萌芽之中,真正使他们的心理脱贫。
2.帮助贫困大学生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建立对贫困的理性认知。
分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现不难看出,造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原因既有客观的物质贫困,更有贫困生对贫困的非理性认知。他们往往夸大了贫困的负面影响,造成了心理矛盾与困惑,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应帮助贫困生建立对贫困的理性认知,这是对贫困生“心理贫困”疏导的前提条件。贫困大学生应认识到贫困不是错、贫困不可耻、贫困只是暂时的、贫困可以磨砺意志等等。只有形成对贫困的基本理性认知,才可能对外界的各种不良因素产生免疫力。
3.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从贫困环境中走出来的大学生,一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品德、强烈的进取心,要肯定并赞赏这些曾经给他们带来成功的良好品质。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找到思想政治工作最佳切入点,积极引导贫困生强化这些优秀品质,树立对现实和未来生活的信心。经济的贫穷,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得以改变。特别要利用贫困生中在各方面取得成功的优秀典型,加强宣传和引导,使更多的贫困生产生仿效的愿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4.进行感恩教育。
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寻求贫困学生积极的心理回应。从社会层面看。国家、社会及学校筹措的助学经费。体现了保证贫困生受教育权利的社会公平机制;但从贫困生个人层面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实际上是国家、社会对贫困生受教育行为的投资,体现了资助者对贫困生个人的关爱。学校作为资助体系的设计者,应该教育和引导每位受助者深刻领悟和体味这种情感。通过感恩教育使他们意识到有义务做出积极的心理回应。努力在校风学风建设中、在校园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今后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不仅对克服贫困生消极的心理因素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大学这个神圣的殿堂,可与此同时大学校园里也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一贫困大学生。关于贫困生的界定,各地各高校都有不同的比照标准。首都高校管理部门认为,月生活费不足200元的可视为贫困生,不足100元的为特困生。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北方与南方、东部与西部,人们的消费水平不同,因此贫困生的标准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无论如何,因家庭收入少、难以依靠家庭的支持而正常完成学业的学生可以界定为贫困生。据统计,1996年在校大学生中有贫困生有几十万人,1999年在校贫困生约100万,2000年在校贫困生增至142万,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的总数已达300多万,各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高达25%。
如此庞大的贫困学生群体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政府、社会、学校给予高度重视,先后采取了不少政策和措施。使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得到基本缓解。但是有部分学生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困惑甚至于心理病态,形成了“双重贫困”,他们面临着比一般学生更多的生活压力与精神压力。这种巨大的压力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健康地成长,而且这种精神和心理上的障碍往往比物质上的贫困更难解决,更容易产生负面效应。wWw.lw881.com从育人的角度来看,幸福的人生首先要有健康、健全的人格,因此在采取多种措施解决贫困生生活困难的同时。如何切实加强对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引导他们追求积极向上的幸福人生,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一)强烈的自卑心理
贫困生因家境贫寒、经济拮据而常常陷入自卑之中。可以说,自卑是贫困生表现最为突出、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学专家认为,自卑感是在和别人比较时,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贫困生的自卑感一般表现在这几方面:首先是家庭经济困难,觉得低人一等;其次是在中小学阶段学习优秀、出类拔萃,而在高手如林的大学学习竞争中失去了有利地位。往往难以承受;第三,学习环境的改变,现代高科技学习工具或时尚的文化消费方式,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种种变化,并由此产生自卑;第四,人际交往中不能很好地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个别同学的言行不注意,极容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二)过度的敏感
强烈的自卑,使这些贫困学生神经极度敏感多疑,老师、同学正常的举动甚至一句不经意的话都可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对他们产生压力,甚至使他们彻夜难眠。班上同学丢了东西,老师或同学偶然看他一眼,他就会觉得他们在怀疑自己;同学的小声说话,他会觉得他们在议论他;即便是同学善意的帮助,他也可能觉得是对他的嘲讽、怜悯。过度的心理敏感,却又找不到排解的办法,长此以往,使得他们变得焦虑、抑郁,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三)焦虑与抑郁
背负全家人的希望走进大学的贫困生。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经济压力带来的思想负担,对大学生活的种种不适应,对家人生活的担忧等等各种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的情绪反应,使精神往往处于一种焦虑状态。长时间的焦虑容易使一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慢慢转向抑郁。情绪低落、不愿意与他人交往,自我封闭、缺乏应有的自信,这种抑郁正是贫困生的一种自我封闭、内心苦闷的心态。重重重压之下,有些心理脆弱的学生甚至走上了极端。对自己的生活丧失了信心,原有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强烈的心理失衡状态下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对社会极端不满后的宣泄和自我沉沦。
二、高校贫困生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外部因素
1,社会大环境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校也无法成为世外桃源,大学生处于社会信息前沿和知识前沿,容易受到各种思想和观念的冲击。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社会大环境不断刺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再加上人际关系的冷漠,他们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导致心理失衡。而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着与一般大学生同样的心理,但由于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们的心灵更加脆弱,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更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而且传统的中小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学习好就是好学生。而对贫困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贫困生心理上的先天不足。从中学到大学,评价学生的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多元的,更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贫困生特别是来自边远、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在知识面、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面对这种巨大的反差,贫困学生缺少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抵抗挫折能力。
2,家庭小环境因素
家庭教育环境是贫困大学生早期人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的环境、父母的素质和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格特点。贫困生的心理贫困与其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贫困生来自贫困家庭,贫困人群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缺乏自尊、厌世等。这些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将会影响贫困生人格的形成。进人大学后,经济压力加大,非智力因素的竞争增多,使贫困生内心的矛盾、焦虑和自卑感加重,也使他们在人格方面上的弱点突显出来。
(二)内在因素——自我评价标准缺失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人格的塑造深受生存成长环境等外因的作用,但个体人格的自我塑造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根本原因。为什么成长于同样的社会阶层、生活环境中,有的贫困生形成了健全的人格,而有的则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呢?这是因为他们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和信念不同。有些贫困大学生过分地关注于自己的经济状况。认为自己“穷”是一种耻辱,害怕别人因自己出身寒门而看不起自己,从而进行自我封闭,并为贫寒的出身而自卑、痛苦。甚至绝望。整天怨天尤人,怨社会、怨家庭。甚至怨恨自己父母。这些贫困生在物质贫困的同时忽视了对自我健全人格的塑造,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追求,让贫困磨灭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进取心。
三、改善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措施
(一)首先解决经济困难
解决经济困难是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前提。形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困难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为此,社会、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尽量帮助贫困生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满足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进来,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家长一体化的助学体系。国家继续承担贫困生解困的主要责任,全面启动以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的助学机制;高校适当减免贫困生的部分学费。加大奖学金的投放力度,鼓励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来解决生活问题;组织学生参加有偿的勤工助学活动,学校、社会应积极为贫困生勤工助学创造有利条件,让更多的贫困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合理的回报;鼓励社会资助贫困生,让更多的人献出一分爱心,帮助在校大学生。
(二)营造和谐氛围
对贫困生而言,心理上的自卑和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其它问题。如果贫困生周围没有一个比较和谐的环境,他们的心理压力将会更大。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人们在遇到挫折时缓解情绪压力、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大量贫困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反映出贫困生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更反映出我们现存的社会救助系统还不够完善。我们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良性的社会支持。使贫困生能够获得良性的舆论氛围,在所有学生中形成关于贫困的理性认知,给贫困生以关爱,使贫困生在得到物质资助的同时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学校要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从内而外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正视困难、克服困难,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对贫困、挫折的理性超越。
(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体系
所谓心病尚需心来医。针对贫困生中出现的这些心理问题,我们要用专业知识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从思想上解决心理贫困的根源。
1.建立一支具有较高学历和丰富经验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为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保证。通过专业化的团体辅导、个案分析,提供心理上科学的援助。改变他们自卑、敏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切实帮助他们摆脱世俗观念的,羁绊。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最终使一切心理疾病都消失在萌芽之中,真正使他们的心理脱贫。
2.帮助贫困大学生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建立对贫困的理性认知。
分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现不难看出,造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原因既有客观的物质贫困,更有贫困生对贫困的非理性认知。他们往往夸大了贫困的负面影响,造成了心理矛盾与困惑,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应帮助贫困生建立对贫困的理性认知,这是对贫困生“心理贫困”疏导的前提条件。贫困大学生应认识到贫困不是错、贫困不可耻、贫困只是暂时的、贫困可以磨砺意志等等。只有形成对贫困的基本理性认知,才可能对外界的各种不良因素产生免疫力。
3.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从贫困环境中走出来的大学生,一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品德、强烈的进取心,要肯定并赞赏这些曾经给他们带来成功的良好品质。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找到思想政治工作最佳切入点,积极引导贫困生强化这些优秀品质,树立对现实和未来生活的信心。经济的贫穷,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得以改变。特别要利用贫困生中在各方面取得成功的优秀典型,加强宣传和引导,使更多的贫困生产生仿效的愿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4.进行感恩教育。
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寻求贫困学生积极的心理回应。从社会层面看。国家、社会及学校筹措的助学经费。体现了保证贫困生受教育权利的社会公平机制;但从贫困生个人层面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实际上是国家、社会对贫困生受教育行为的投资,体现了资助者对贫困生个人的关爱。学校作为资助体系的设计者,应该教育和引导每位受助者深刻领悟和体味这种情感。通过感恩教育使他们意识到有义务做出积极的心理回应。努力在校风学风建设中、在校园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今后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不仅对克服贫困生消极的心理因素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一篇:论独生子女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