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5-07-08 08:41
摘 要:运用协同学的理论,积极探索并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协同模式,该模式对于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构建
一、构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理论依据——协同学(synergetic)原理
1.协同学简介
协同学亦称协同论或协和学,是一门研究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在相互协同作用下,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科学。它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哈肯教授()所创立,是一门新兴的、影响最大的、普适性最强的横断学科之一。1973年,“协同”概念提出,1977年,协同学理论体系形成。该理论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法兰克福汇报》曾评论:“哈肯创立的协同学不仅是可以应用于许多方面的一种物理理论,它也是对整个世界进行观察的一种新方法。”协同论为人们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成了哲学的一种新思维。
2.协同学基本观点
协同理论研究的是开放系统在外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其内部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如何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自组织(指事物或一组变量从无联系的状态进入到有联系的状态的过程)成为一个协同系统的过程。其基本观点如下:
(1)协同学的核心——“协同效应”
是指在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关联代替其相对独立,相互竞争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表现出协调、合作,其整体效应增强,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即“协同导致有序”,有序是协同的产物。它认为,系统形成协同运动的关键条件是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如系统中各要素彼此独立、互不相干,那就不会形成任何有序结构。
“非线性”是说,系统的行为并不是其子系统行为的叠加,而是由各个子系统相互调节和组织来决定的。从中可以看出,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功能。另外,在一个由各子系统协同作用而组成的复杂系统中,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不仅是各子系统的功能之和,还包括各子系统相互联系形成有序结构而产生的功能。
(2)协同学的硬核——“自组织”
“协同”思想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机制与规律,提出了自组织的理论。所谓自组织就是系统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控制参量),当其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系统中子系统间的关系,便能克服独立运动而自发产生协同的现象。也就是说,自组织是系统有序化的内在根据,系统的协同效应是由自组织来实现的。
需注意的是,自组织不是以各个子系统受到强制或损害为代价的。例如一群工人,他们不是在外部命令的条件下(如在工长的统一指挥下)工作,而是靠某种相互默契,工人们就能协同合作、各司其职来生产产品,这样的过程就是自组织。否则,就是一个他组织。一般来说,一个系统的自组织性越强,系统的整体功能就越能达到最佳状态。
(二)现实依据——各种辅导模式的局限性
心理辅导按其服务对象和目标来划分,可分为三种模式:障碍性心理辅导、适应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辅导。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具体见下表:
从表中各项比较中可以看到:每一种心理辅导模式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普遍适用。现实中,心理辅导模式的单一化已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化和心理需求的多元化产生了尖锐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就要把这三种心理辅导模式加以协同,以形成一种优势互补、能发挥最大效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二、构建的主要内容
根据协同学的基本思想,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就是要把高校中各种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的联系和整合,使之从无序走向有序,以形成一个能最大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效力的系统。具体来说,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需要其各个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即在辅导模式、工作队伍、教育力量、实施途径和辅导形式等方面的协同。
1.辅导模式的协同
从上述对障碍性、适应性、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的比较,我们知道,每一种模式都有其局限性,单一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多层次性,客观现实需要我们对这三种模式加以整合与协同。在对三种模式的整合和协同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对它们进行简单的拼凑或叠加,而是要分清主次,进行有序排列和组合。
我们知道,教育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具有强大的发展功能,教育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发展性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也提出,学校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工夫。从中可以看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性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本质特征。另外,从对众多大学生的心理调查资料来看,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一般占总数的17%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心理正常发展的学生。可见,在障碍性、适应性和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因其更符合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更符合大学生现实的心理问题而必将成为我国高校心理辅导的基本模式。因此,在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应以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为主,障碍性和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为辅。只有这样,三种辅导模式才能优势互补,发挥出最大功能。
2.工作队伍的协同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由三支力量构成,即医务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他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和中坚力量。他们既有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与不足。因此,需要三支力量有效配合,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从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队伍。具体来说,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在国外,心理咨询师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一般都有哲学或教育学、医学、心理学博士学位。二要进行实践操作。心理咨询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科学。在国外,心理咨询师在其可以独立开业以前,一般都有很长的一段由导师督导下的临床实践经历,并有严格的资格认证过程。三要以科研为指导。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要进行科学研究。为开拓视野,增强科研能力,可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及相关的学术活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除由这三支力量组成外,还需要有其他人员如学校管理人员、各科教学人员、学生等的支持和配合,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如学校管理人员通过制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计划,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协助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等工作,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有序进行;各 科教学人员则通过本学科所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结合具体教学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而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技能,发展自身心理素质。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协同不仅是三支力量内部的有效配合,同时也是全校师生的相互支持与通力合作。
3.教育力量的协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从学校内部来看,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核心的全员参与(上文已论述)。而从学校外部来看,则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力量的协同,构建起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社区)共同努力的整体教育网络。
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地位。首先,学校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有一定数量接受教育的学生,有一定的场所、资金和设备等。这就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师资、人员、场地与资金保障。其次,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而不是零散的、片面的、非系统的、不完整的。再次,它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安排、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最后,学校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并以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因此,毫无疑问,学校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社会各种传媒要向学生宣传心理卫生知识,限制一些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杜绝各种不良书籍和音像资料对学生的侵害。每个社区设学生心理健康关心委员会,举办短期培训班,向家长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从而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应突破校园界限,与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
4.实施途径的协同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课外活动和环境熏陶等。它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起主导作用,而其他途径通过渗透,起辅助作用。各种途径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自身目标,就必须借助教学这一中心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向广大学生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这是任何形式的教育也取代不了的。因此,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学校教学体系之中,排入课表,并依据不同的年级层次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使心理健康教育朝规范化、课程化方向发展,需要构建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组成的全新的课程体系。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并与其他课程和各类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协同效应。
除课堂教学外,学科渗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这不仅因为学科课程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学科教学本身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也因为各科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一方面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来设计教学,另一方面则要深挖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结合学科教学任务来融会和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它打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形式上的局限性,使学生更易接受,并能积极参与,也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课外活动来实施。其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有以下一些做法: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俱乐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举办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竞赛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交往、合作、做人、处事,增强了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心理素质。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校园环境进行。校园里干净整洁、优雅美观的物质环境,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的文化环境以及充满关爱、平等和谐的人际环境,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积极作用。
5.辅导形式的协同
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个别辅导形式开展,团体辅导并不普遍。个别辅导主要着眼于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咨询员的咨询和治疗,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个别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障碍性、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向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的转变,团体辅导逐渐被各高校重视和应用。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比,在受欢迎度、辅导效率、成效等方面都更胜一筹。这是因为:第一,团体辅导符合学生心理特征。青年大学生喜合群、爱模仿,易受团体成员影响,从众心强。因此,团体辅导深受学生欢迎,成效显著。第二,团体辅导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机会,学生可以借助团体本身的影响力来学习某种生活经验或改变某种不良行为,并获得集体生活经验。第三,团体辅导能够有效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这一瓶颈问题。第四,团体辅导具有集体性和组织性的特征,可以大大提高辅导的效率。可以预见,团体辅导由于其自身的诸多优势,必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形式。在欧美各国,大力倡导小组辅导,美国中学的高中就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辅导。
当然,团体辅导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重视团体辅导并不意味着放弃个别辅导。由于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各有利弊,所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总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构建,需要上述各要素之间克服独立运动,相互协调,优势互补,从而产生协同效应,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合力,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功能。
三、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1.谨防简单化倾向
协同学认为,复杂系统是由其内部的各要素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这里的“非线性”意味着协同并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相加。因此,我们在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过程中,要防止简单化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模式、人员、力量、途径和形式加以简单相加,就能产生出一个有序的、能发挥最大效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而是需要我们克服各要素间的相对独立和相互竞争状态,让它们产生相互关联、相互配合,才可能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系统。
2.重视系统的有序组合
协同学还认为,系统的宏观性质和宏观行为是其各个子系统合作效应的结果。因此,要重视系统各要素的合理组织和有序组合,发挥系统最大的功能。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过程中,要分清各要素的主次,并把它们置于各自应处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系统最大的功能。如在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上,我们通过比较,应以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为主,障碍性和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为辅,而不是相反。只有这样,系统的功能才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否则,系统的功能就会小于或等于各部分功能之和,而这不是我们的目标。
总之,在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一要防止简单化的倾向,二要重视对各系统的合理组织。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新模式,从而使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构建
一、构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理论依据——协同学(synergetic)原理
1.协同学简介
协同学亦称协同论或协和学,是一门研究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在相互协同作用下,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科学。它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哈肯教授()所创立,是一门新兴的、影响最大的、普适性最强的横断学科之一。1973年,“协同”概念提出,1977年,协同学理论体系形成。该理论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法兰克福汇报》曾评论:“哈肯创立的协同学不仅是可以应用于许多方面的一种物理理论,它也是对整个世界进行观察的一种新方法。”协同论为人们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成了哲学的一种新思维。
2.协同学基本观点
协同理论研究的是开放系统在外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其内部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如何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自组织(指事物或一组变量从无联系的状态进入到有联系的状态的过程)成为一个协同系统的过程。其基本观点如下:
(1)协同学的核心——“协同效应”
是指在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关联代替其相对独立,相互竞争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表现出协调、合作,其整体效应增强,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即“协同导致有序”,有序是协同的产物。它认为,系统形成协同运动的关键条件是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如系统中各要素彼此独立、互不相干,那就不会形成任何有序结构。
“非线性”是说,系统的行为并不是其子系统行为的叠加,而是由各个子系统相互调节和组织来决定的。从中可以看出,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功能。另外,在一个由各子系统协同作用而组成的复杂系统中,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不仅是各子系统的功能之和,还包括各子系统相互联系形成有序结构而产生的功能。
(2)协同学的硬核——“自组织”
“协同”思想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机制与规律,提出了自组织的理论。所谓自组织就是系统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控制参量),当其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系统中子系统间的关系,便能克服独立运动而自发产生协同的现象。也就是说,自组织是系统有序化的内在根据,系统的协同效应是由自组织来实现的。
需注意的是,自组织不是以各个子系统受到强制或损害为代价的。例如一群工人,他们不是在外部命令的条件下(如在工长的统一指挥下)工作,而是靠某种相互默契,工人们就能协同合作、各司其职来生产产品,这样的过程就是自组织。否则,就是一个他组织。一般来说,一个系统的自组织性越强,系统的整体功能就越能达到最佳状态。
(二)现实依据——各种辅导模式的局限性
心理辅导按其服务对象和目标来划分,可分为三种模式:障碍性心理辅导、适应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辅导。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具体见下表:
从表中各项比较中可以看到:每一种心理辅导模式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普遍适用。现实中,心理辅导模式的单一化已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化和心理需求的多元化产生了尖锐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就要把这三种心理辅导模式加以协同,以形成一种优势互补、能发挥最大效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二、构建的主要内容
根据协同学的基本思想,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就是要把高校中各种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的联系和整合,使之从无序走向有序,以形成一个能最大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效力的系统。具体来说,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需要其各个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即在辅导模式、工作队伍、教育力量、实施途径和辅导形式等方面的协同。
1.辅导模式的协同
从上述对障碍性、适应性、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的比较,我们知道,每一种模式都有其局限性,单一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多层次性,客观现实需要我们对这三种模式加以整合与协同。在对三种模式的整合和协同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对它们进行简单的拼凑或叠加,而是要分清主次,进行有序排列和组合。
我们知道,教育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具有强大的发展功能,教育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发展性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也提出,学校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工夫。从中可以看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性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本质特征。另外,从对众多大学生的心理调查资料来看,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一般占总数的17%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心理正常发展的学生。可见,在障碍性、适应性和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因其更符合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更符合大学生现实的心理问题而必将成为我国高校心理辅导的基本模式。因此,在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应以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为主,障碍性和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为辅。只有这样,三种辅导模式才能优势互补,发挥出最大功能。
2.工作队伍的协同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由三支力量构成,即医务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他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和中坚力量。他们既有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与不足。因此,需要三支力量有效配合,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从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队伍。具体来说,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在国外,心理咨询师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一般都有哲学或教育学、医学、心理学博士学位。二要进行实践操作。心理咨询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科学。在国外,心理咨询师在其可以独立开业以前,一般都有很长的一段由导师督导下的临床实践经历,并有严格的资格认证过程。三要以科研为指导。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要进行科学研究。为开拓视野,增强科研能力,可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及相关的学术活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除由这三支力量组成外,还需要有其他人员如学校管理人员、各科教学人员、学生等的支持和配合,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如学校管理人员通过制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计划,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协助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等工作,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有序进行;各 科教学人员则通过本学科所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结合具体教学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而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技能,发展自身心理素质。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协同不仅是三支力量内部的有效配合,同时也是全校师生的相互支持与通力合作。
3.教育力量的协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从学校内部来看,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核心的全员参与(上文已论述)。而从学校外部来看,则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力量的协同,构建起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社区)共同努力的整体教育网络。
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地位。首先,学校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有一定数量接受教育的学生,有一定的场所、资金和设备等。这就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师资、人员、场地与资金保障。其次,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而不是零散的、片面的、非系统的、不完整的。再次,它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安排、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最后,学校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并以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因此,毫无疑问,学校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这支主力应与家庭、社会联手,取得它们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都与家庭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专家认为,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植根于家庭,显现于学校,加重于社会”。如父母离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极易引起心理问题。因此,家庭和社会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支持环境。
社会各种传媒要向学生宣传心理卫生知识,限制一些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杜绝各种不良书籍和音像资料对学生的侵害。每个社区设学生心理健康关心委员会,举办短期培训班,向家长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从而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应突破校园界限,与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
4.实施途径的协同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课外活动和环境熏陶等。它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起主导作用,而其他途径通过渗透,起辅助作用。各种途径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自身目标,就必须借助教学这一中心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向广大学生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这是任何形式的教育也取代不了的。因此,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学校教学体系之中,排入课表,并依据不同的年级层次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使心理健康教育朝规范化、课程化方向发展,需要构建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组成的全新的课程体系。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并与其他课程和各类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协同效应。
除课堂教学外,学科渗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这不仅因为学科课程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学科教学本身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也因为各科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一方面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来设计教学,另一方面则要深挖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结合学科教学任务来融会和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它打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形式上的局限性,使学生更易接受,并能积极参与,也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课外活动来实施。其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有以下一些做法: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俱乐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举办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竞赛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交往、合作、做人、处事,增强了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心理素质。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校园环境进行。校园里干净整洁、优雅美观的物质环境,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的文化环境以及充满关爱、平等和谐的人际环境,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积极作用。
5.辅导形式的协同
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个别辅导形式开展,团体辅导并不普遍。个别辅导主要着眼于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咨询员的咨询和治疗,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个别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障碍性、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向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的转变,团体辅导逐渐被各高校重视和应用。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比,在受欢迎度、辅导效率、成效等方面都更胜一筹。这是因为:第一,团体辅导符合学生心理特征。青年大学生喜合群、爱模仿,易受团体成员影响,从众心强。因此,团体辅导深受学生欢迎,成效显著。第二,团体辅导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机会,学生可以借助团体本身的影响力来学习某种生活经验或改变某种不良行为,并获得集体生活经验。第三,团体辅导能够有效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这一瓶颈问题。第四,团体辅导具有集体性和组织性的特征,可以大大提高辅导的效率。可以预见,团体辅导由于其自身的诸多优势,必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形式。在欧美各国,大力倡导小组辅导,美国中学的高中就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辅导。
当然,团体辅导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重视团体辅导并不意味着放弃个别辅导。由于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各有利弊,所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总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构建,需要上述各要素之间克服独立运动,相互协调,优势互补,从而产生协同效应,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合力,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功能。
三、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1.谨防简单化倾向
协同学认为,复杂系统是由其内部的各要素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这里的“非线性”意味着协同并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相加。因此,我们在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过程中,要防止简单化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模式、人员、力量、途径和形式加以简单相加,就能产生出一个有序的、能发挥最大效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而是需要我们克服各要素间的相对独立和相互竞争状态,让它们产生相互关联、相互配合,才可能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系统。
2.重视系统的有序组合
协同学还认为,系统的宏观性质和宏观行为是其各个子系统合作效应的结果。因此,要重视系统各要素的合理组织和有序组合,发挥系统最大的功能。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过程中,要分清各要素的主次,并把它们置于各自应处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系统最大的功能。如在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上,我们通过比较,应以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为主,障碍性和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为辅,而不是相反。只有这样,系统的功能才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否则,系统的功能就会小于或等于各部分功能之和,而这不是我们的目标。
总之,在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一要防止简单化的倾向,二要重视对各系统的合理组织。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新模式,从而使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发现与预防
下一篇:后现代旗帜下的心理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