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2015-07-08 08:41
[摘要]本文通过对宣传心理学一些理论观点的研究,来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形式。
[关键词]宣传心理学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肖•阿•纳奇拉什维里运用定式心理学理论研究宣传活动心理内容、心理规律。这种理论引用了国内外心理学界特别是美国心理学界许多实验研究成果,对宣传过程中人们相互作用的规律及主客观因素对该过程效果的影响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阐述了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中的许多规律,并把这些规律联合成一个整体,由此建立了宣传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心理意识、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把宣传心理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运用宣传心理学观点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形式,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更大效能。
一、首位律和新奇律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无意义音阶群”实验中总结出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即“人们对一套材料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比中间部分记得更加清楚”。阐述顺序在形成定势时也具有同样的规律。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先谈正确的观点还是先谈错误的观点,先谈自己支持的观点,还是先谈自己反对的观点,怎样安排先后顺序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1.首位律
根据肖•阿•纳奇拉什维里提出的理论,当前一种观点和后一种观点之间存在一定的时距。在这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先提出的观点已经逐渐形成肯定的定势,并从这一立场出发来看待后一种观点。这个情况在印刷材料中很容易实现。例如,一个人对某一事物尚无任何坚定立场时,那么他所阅读的第一本书中的观点往往很容易被他所接受,而对以后阅读,阐述相反观点的书籍,就要根据已形成的观点去接受和评价了。因此,后阅读的书籍对他产生的影响就要弱的很多了。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遵从这一观点,将重要的,支持的、正确的观点在教育开始就阐述出来,先入为主地阐明立场观点,然后再对观点进行分析,批判反面的,不支持的观点,最后总结观点,加强对大学生的思维定势,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能够支持你的观点,赞同你的思想,顺利地将正确的、积极的信息传递给大学生。
2.新奇律
在一系列不同的观点中,比较新颖的观点往往会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说服力。新奇律告诉我们,已经为人所知的观点,它的说服力比那些第一次提出的观点要小得多。同样,如果一个观点在时间和空间上能使人产生亲近感,也同样被认为是新鲜而容易接受的。据此,我们应该在教育中多运用新颖新奇的方式来阐明观点,不断充实新鲜的论述和事例,让大学生们耳目一些,变灌输式的教育为积极主动地接受。
二、威信的作用
实验证明,如果大学生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德高望重,极有威望的人,那么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影响就会有很大的强度。另外由于人类知识的极大分化,个体已经不能独立地对一切科学领域提出各自的观点,并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运用这些观点。因此他们也需要有权威、有崇高声望的来源,希望依靠这些来源了解许多复杂情况。对威信的需要夸大了威信对人们的影响力。这个理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要不断加强学习,了解最新的前沿的信息,具有强大的信息储备,知识渊博,并在此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且为人要正直,品德高尚,工作和生活严谨求实,树立自己在大学生中的威信。另外,教育者们还要旁征博引,引用那些有较高威望的教育家、科学家、思想家以及政治领袖们的事例来教育引导大学生们,从而提高大学生们的觉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大家知道,人们都希望能从有威望的人那里获得令人信服的信息。因此,人们都是毫无批判,信以为真地接受来自权威人和机构那里的信息。在实际宣传工作中,可以碰到这一共同机制起作用的各种不同形式。从这方面获得的效果可以称之为“名片”效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都应该利用这种效应。就是要把他的观点的基本主题组织到另外一些能成为大学生所接受的主题中间去,这样就能使大学生产生一种印象,似乎教育者在观点方面和大学生观点相近,有许多共同的东西,这种印象有助于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同大学生之间意见一致的情境。
实验表明,不仅是观点上的一致,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以及大学生认为有某种意义的一切相似性,都能提高教育者自身的影响力。这种相似性会使人产生一种“同体观”倾向,把教育者同自己视为一体。大学生们一般会不由自主地接受他们所爱戴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们的观点,同时,他们也会反对他们不喜欢的教育者的观点。作为一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到大学生中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要贴近他们,深入地了解他们,化解矛盾,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让学生感觉到你是他们“自己人”,让他们在情感上尊重你,爱戴你,这样你才能将你的观点渗透到大学生中去,取得积极的效果。
四、团队的影响作用
在社会心理学中主张,人们生活其中并把它当成自己的团体,那么这种团体就是模范团体。从实验中我们知道,人们很容易接受和赞同模范团体中的观点和准则。模范团体对其成员有如此强烈的影响是由什么造成的呢?原因是在团体、个体和某些观点中存在着一种系统性相互联系。当个体以肯定的态度对待团体,而团体对某些观点或习惯也持肯定态度时,那么,个体对这些观点也会持肯定定势。在模范团体中,对模范团体的遵从会受到表扬,偏离会受到惩罚,表扬和惩罚也就使个体的行为有了相应的方向。个体由于实行它而受到表扬的行为就会逐渐加强,而导致个体受到惩罚的活动则会逐渐减少和消除。利用这种理论观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组建优秀的团队,利用团队的作用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五、模仿作用和遵从趋向
心理学理论认为,模仿是人的社会本性最基本、最简单的表现形式之一。大量实验数据证明,人们的观点、认识和对事物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他人的感知内容。宣传心理学认为,榜样的力量能够使人产生遵从的观点和行为趋向。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以及各种社团中学生骨干力量的带头作用,树立典型,通过榜样的作用来感染周围的大学生,使他们产生模仿,迎头赶上。另外,还要鼓励一些反面的学生现身说法,将自己最为难忘的教训交流给身边的大学生,让他们产生一定的人生感悟,防微杜渐。通过以上的做法,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风气和氛围,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肖•阿•纳奇拉什维里.宣传心理学.新华出版社,1984.
[2]孔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3]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宣传心理学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肖•阿•纳奇拉什维里运用定式心理学理论研究宣传活动心理内容、心理规律。这种理论引用了国内外心理学界特别是美国心理学界许多实验研究成果,对宣传过程中人们相互作用的规律及主客观因素对该过程效果的影响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阐述了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中的许多规律,并把这些规律联合成一个整体,由此建立了宣传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心理意识、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把宣传心理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运用宣传心理学观点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形式,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更大效能。
一、首位律和新奇律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无意义音阶群”实验中总结出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即“人们对一套材料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比中间部分记得更加清楚”。阐述顺序在形成定势时也具有同样的规律。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先谈正确的观点还是先谈错误的观点,先谈自己支持的观点,还是先谈自己反对的观点,怎样安排先后顺序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1.首位律
根据肖•阿•纳奇拉什维里提出的理论,当前一种观点和后一种观点之间存在一定的时距。在这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先提出的观点已经逐渐形成肯定的定势,并从这一立场出发来看待后一种观点。这个情况在印刷材料中很容易实现。例如,一个人对某一事物尚无任何坚定立场时,那么他所阅读的第一本书中的观点往往很容易被他所接受,而对以后阅读,阐述相反观点的书籍,就要根据已形成的观点去接受和评价了。因此,后阅读的书籍对他产生的影响就要弱的很多了。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遵从这一观点,将重要的,支持的、正确的观点在教育开始就阐述出来,先入为主地阐明立场观点,然后再对观点进行分析,批判反面的,不支持的观点,最后总结观点,加强对大学生的思维定势,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能够支持你的观点,赞同你的思想,顺利地将正确的、积极的信息传递给大学生。
2.新奇律
在一系列不同的观点中,比较新颖的观点往往会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说服力。新奇律告诉我们,已经为人所知的观点,它的说服力比那些第一次提出的观点要小得多。同样,如果一个观点在时间和空间上能使人产生亲近感,也同样被认为是新鲜而容易接受的。据此,我们应该在教育中多运用新颖新奇的方式来阐明观点,不断充实新鲜的论述和事例,让大学生们耳目一些,变灌输式的教育为积极主动地接受。
二、威信的作用
实验证明,如果大学生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德高望重,极有威望的人,那么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影响就会有很大的强度。另外由于人类知识的极大分化,个体已经不能独立地对一切科学领域提出各自的观点,并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运用这些观点。因此他们也需要有权威、有崇高声望的来源,希望依靠这些来源了解许多复杂情况。对威信的需要夸大了威信对人们的影响力。这个理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要不断加强学习,了解最新的前沿的信息,具有强大的信息储备,知识渊博,并在此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且为人要正直,品德高尚,工作和生活严谨求实,树立自己在大学生中的威信。另外,教育者们还要旁征博引,引用那些有较高威望的教育家、科学家、思想家以及政治领袖们的事例来教育引导大学生们,从而提高大学生们的觉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名片”效应与“自己人”效应
大家知道,人们都希望能从有威望的人那里获得令人信服的信息。因此,人们都是毫无批判,信以为真地接受来自权威人和机构那里的信息。在实际宣传工作中,可以碰到这一共同机制起作用的各种不同形式。从这方面获得的效果可以称之为“名片”效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都应该利用这种效应。就是要把他的观点的基本主题组织到另外一些能成为大学生所接受的主题中间去,这样就能使大学生产生一种印象,似乎教育者在观点方面和大学生观点相近,有许多共同的东西,这种印象有助于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同大学生之间意见一致的情境。
实验表明,不仅是观点上的一致,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以及大学生认为有某种意义的一切相似性,都能提高教育者自身的影响力。这种相似性会使人产生一种“同体观”倾向,把教育者同自己视为一体。大学生们一般会不由自主地接受他们所爱戴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们的观点,同时,他们也会反对他们不喜欢的教育者的观点。作为一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到大学生中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要贴近他们,深入地了解他们,化解矛盾,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让学生感觉到你是他们“自己人”,让他们在情感上尊重你,爱戴你,这样你才能将你的观点渗透到大学生中去,取得积极的效果。
四、团队的影响作用
在社会心理学中主张,人们生活其中并把它当成自己的团体,那么这种团体就是模范团体。从实验中我们知道,人们很容易接受和赞同模范团体中的观点和准则。模范团体对其成员有如此强烈的影响是由什么造成的呢?原因是在团体、个体和某些观点中存在着一种系统性相互联系。当个体以肯定的态度对待团体,而团体对某些观点或习惯也持肯定态度时,那么,个体对这些观点也会持肯定定势。在模范团体中,对模范团体的遵从会受到表扬,偏离会受到惩罚,表扬和惩罚也就使个体的行为有了相应的方向。个体由于实行它而受到表扬的行为就会逐渐加强,而导致个体受到惩罚的活动则会逐渐减少和消除。利用这种理论观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组建优秀的团队,利用团队的作用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五、模仿作用和遵从趋向
心理学理论认为,模仿是人的社会本性最基本、最简单的表现形式之一。大量实验数据证明,人们的观点、认识和对事物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他人的感知内容。宣传心理学认为,榜样的力量能够使人产生遵从的观点和行为趋向。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以及各种社团中学生骨干力量的带头作用,树立典型,通过榜样的作用来感染周围的大学生,使他们产生模仿,迎头赶上。另外,还要鼓励一些反面的学生现身说法,将自己最为难忘的教训交流给身边的大学生,让他们产生一定的人生感悟,防微杜渐。通过以上的做法,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风气和氛围,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肖•阿•纳奇拉什维里.宣传心理学.新华出版社,1984.
[2]孔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3]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