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荣格的情结理论及其对情结概念使用的修正

发布时间:2015-07-08 08:41

  摘 要:“情结”作为荣格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目前已通过泛化的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在情结概念泛化使用的过程中,语义混淆使用的现象也相继出现。一些语境下的情结涵义显得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因此,通过对荣格的情结理论分析,探讨对情结概念的修正使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情结; 泛化; 修正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对神经症的研究中发现了情结,并据此提出了他的情结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荣格逐渐地把情结视为其理论观点的一个核心,以至于他曾一度把他的理论体系称为“情结心理学”。正是基于荣格的研究,情结这个概念才得以在心理学中被广泛运用(杨韶刚,2002)。
  尽管学术界对“情结理论”尚存在着诸多争议,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情结概念的使用已然通过泛化的方式走进并融入了一般人的日常生活。然而,伴随着情结概念的普遍化使用,由于误用、滥用等原因,致使语义混淆使用的现象也相继出现。如时下一些文章中讨论使用的大学生“精英情结”,或指大学生的精英认同,又或指大学生的精英理想,而往往混淆于本源的大学生精英情结的涵义。词汇出现一定程度的泛化,具有促进交流沟通的作用,也是语言发展的必然。但大量的混淆使用将不仅影响到其作为词汇语言单位的正常功用,甚至可能导致对某些事实真相的曲解。鉴此,本文尝试通过对荣格的情结理论分析,提出对修正使用情结涵义的部分参考性建议。
  
  一 荣格的情结理论分析
  
  1 荣格的“心理能量”观
  荣格提出,人的生命能量主要包括身体能量和心理(精神)能量两个方面。WWw.lw881.com身体能量蕴含于人的肉体,而心理能量则主要蕴含于人的人格(心灵)之中,两者存在着相互依存和转化的关系。身体和心理这种区别无疑更多地是建立在理性理解的特性之上,而不是建立在自然属性之上。由于对两者间的本体性关系,科学尚无足够的证据能够给出明确的解答,于是荣格“鼓起勇气”提出了心理能量的自主性假设(赵蕾译,2001,253页)。
  人的正常活动需要一个动力系统。在荣格看来,人的全部心理活动模式都是由心理能量推动的。荣格也曾用“里比多”一词来称呼这种形态的能量。但荣格并不像弗洛伊德那样,将里比多只限于性的能量。按荣格的解释,天然状态的里比多是种种(本能)欲望--饥、渴、性,以及各种情绪的欲望。心理能量主要来源于人所经历的生活经验。犹如食物被生理性的身体消化,转换成为物理性的或者生命的能量,人的生活经验也同样被心灵“消化”,转换生成心理的能量。心理能量以现实化了的力的形态、或是以潜在的力的形态表现自身,去从事心理性的活动。此外,荣格为了对心理能量的数量值进行估计,还提出了心理值的概念,指用来衡量分配给某一特定心理要素的心理能量的计量尺度。当一种观点或者情感被赋予强值时,那就意味着,这种观点或情感在影响人的行为中将产生相当的力量;反之则可能只有较弱的行为动机。
  在人格结构理论中,荣格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弗洛伊德提出,人的心灵世界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面。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它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而无意识则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个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本能、欲望,与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不相容而被压抑或被排挤到意识阈之下,但是,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然不自觉地积极地活动着,追求满足。因此,无意识部分是人们过去经验的一个“大仓库”。荣格认为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识实际上是个人无意识。个人无意识只是无意识的表层部分,无意识的更深层次被荣格称之为“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原始祖先潜藏记忆的储存库,它主要由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但又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行为的各种原型(荣格认为,原型是一种原始意象,代代相传,成为人类积累的经验)组成。所以,在荣格的心理学体系中,人格结构就被划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以及集体无意识这样由浅及深的三个层次。荣格认为,正是这三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和层次构成了个体完整的人格。
  2 情结的提出及产生原因分析
  1904—1911年间,荣格通过其词语联想的研究,提出了他的情结心理学理论。在词语的联想测验中荣格发现,当刺激词与病人心目中一些不愉快的事物联系时,回答的反应时间就会延长。这时若将病人延续做出反应的几个词选出来分析,就会发现其潜藏在表面下的深层含义;换句话说,就会发现一种充满着激情的“情结”。于是荣格认为,人类无意识中一定有成组的彼此连接的情感、思想和记忆(“情结”),而任何接触到这一情结的词语,都会引起一种延迟性反应。情结的特征主要表现于其潜意识的情感力量而非理性意识。荣格曾称:“情结这东西,……是一种经常隐匿的,以特定的情调或痛苦的情调为特征的心理内容的聚集物”(成穷、王作虹译,1991,49页)。对这些情结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它们就像完整人格中一个个彼此分离的小人格,不仅是自主的,有自己的内驱力,而且可以强有力到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情结主要由早期的冲突经验引起。童年是一个人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当某种早期经验反复持续强化,而又没有合理的内外消解契机的时候,便可能产生长期后果。荣格认为,人的精神冲突,无论是伦理和性欲之间,个人欲望和集体欲望之间,还是自然和心理之间,都是生命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方面。这些冲突可能具体化为个人的痛苦、担心、害怕等各种由欲望压抑而导致的情绪表现。当冲突发生时——无论其对自我的压抑合乎道德与否——若个体尚处于一种劣势情境,无力对抗这种冲突,那么为了补偿心理冲突的不平衡,作为心理自卫的一种应激反应,情结的产生便起到了一种防御机制的作用。防御机制是个体习惯性的一种带有潜意识的反应方式,其目的在于防止自我因挫折冲突引起焦虑的压力。弗洛伊德曾提出过自我防御机制的几种基本类型,包括压抑、升华、否认、投射、反向形成等。而荣格的情结原理则主要以内容分类,从发生学的角度研究防御机制的形成及作用方式。譬如说,-个孩子可能突然会被迫与自己的母亲分开,分离的经历会导致一种持久的恋母情结的出现,作为一种对于失去母亲的补偿。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荣格提出,每一种情结不仅有个人经验作为其存在的基础,而且都有一个集体无意识原型的核心。来源于个人经验的情结携带着一定数量的心理能量,但若这种情结和原型联系起来,它就能携带更多的心理能量,从而具有更强的动力作用。
  在荣格看来,意识的自我也包含情结。这样,情结的概念便随之扩大。也就是说,从理想类型上讲,它应该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种在内。事实上在两者之间,不一定有明确的界限,而是有着不同的等级:从意识到相对无意识到相对独立和自主状态,一直到那些确实着魔,即完全无意识的状态。无意识程度愈高,情结就越加难以改正和控制。可以说,情结的心理能量值或强度同情结的深度呈一种似正比例的线性关系。但荣格认为,大多数情结是无意识的;且意识情结比较简单,而无意识情结又比较麻烦。因此,从本质上说,情结是无意识的。
  3 情结的价值意义分析
  荣格是在研究神经症的过程中提出了情结理论。情结的病理学意义表现在:高强度的情结由于在某方面集聚了过多的心理能量,扰乱了人格结构的相对平衡,从而成为神经症无意识后果的促发因素。荣格发现,病人们的情结深深地缠绕在他们的神经机能病的病情里面。“不是人占据了情结,而是情结占据了人。”换句话说,当一个人身上的心理能量被情结激活之后,这个人就会有一种失去控制的感觉,一种完全身不由己的感觉。分析治疗的目的便在于解开种种情结,把被情结占据的人从它们的暴戾恣睢下解放出来。
  但常态的情结却并不一定是个体调节中的障碍。荣格将无意识的情结视作一副毒剂,它使情结的保有者与自我疏远。这种毒剂在大剂量的时候可使人致病;而在小剂量的时候却可以是一副无价的良药,甚至是人格分化的必要准备。荣格认为,凡使人致病的的因素中往往包含着治愈的种子。苦恼情感的经验、精神创伤,总之与情结相关的生活态度,这些都可以当做有利条件来加深个人见识,使之变得更清醒,以及完善他的人格。这样,当情结作为人的心理能量和动力的起点时,它便成了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引导人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因此,情结固然反映出一种广义的自卑,但有情结并不一定非得表明自卑。它只表示存在着某种不协调的、未被同化的和对抗性东西,也许它是一种障碍,但也是一种做出更大努力的诱因,因而也许是一种获得新成就的诱因。从这个意义上说,情结更多地反映了精神生活的焦点或节点。甚至实际上我们也无法缺少它们,否则,精神活动就会产生致命的停滞(赵蕾译,2001,156页)。

  从情结的治疗来看,个人情结(情结中与个人内容有关,依赖于个人经验的情结)属自我与情结力量间的博弈,可通过心理医生的帮助解决;而非个人情结则超出了个人生活领域的深层,它不依赖于个人经验,主要产生于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荣格指出,我们的意识活动以原型(本能)为基础,并且从原型中获得了关于它的动力机制和观念化形式的基本特性。因此,基本上可以说,人类的知识就在于不断地调节我们生而俱之的、原始存在的观念模式。这些模式需要不断地加以适当调整。这是因为,就其原始形式而言,他们只适用于古老的生活方式,而根本不符合如今各个领域均以分化的与古代社会大相径庭的人类环境的需要。因此,如果我们生活中的本能力量能够得到维持——这对我们的生存是绝对必要的——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重新塑造这些原始形式,从而使它们成为足以应付当今世界时代挑战的各种观念(张敦福译,2001,47页)。从历史的角度看,情结属本能与文明间的博弈。弗洛伊德以其生物人的视角提出了“人类越文明,人类也就越不幸”的悲观主义观点。而与弗洛伊德不同,荣格指出,“没有什么能把我们从这种联系当中解脱出来,除非生活中那个与之相反的冲动--精神。我们现代人面对着重新发现精神生活的必要性;我们必须自己重新去实验。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打破把我们束缚于生物学事件的循环之中的魔咒” (赵蕾译,2001,196页)。荣格相信,人类中会不时出现一些分子,他们理解“上帝是我们的父亲”这个事实的意义。世界将不会失去肉体和精神的平衡。尽管荣格为人类提供了解决情结问题的方向,但却没有方法。精神分析学包括分析心理学的相关进展,目前也不足以完全医愈情结问题。也许正如荣格所言,眼前的现实与实现这一希望之间还有一条鸿沟,现在还没有找到能跨过它的桥梁,我们必须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把这座桥梁建起来(赵蕾译2001,132页)。
  
  二 “情结”涵义的泛化及辨析
  
  从心理学意义上的情结到情结概念的泛化使用,不一定有明确的过度和区分界线,但基于理论理解上的便利,我们还是将其划分为此两种类型。当我们使用前者时,意指某人执意沉溺于某一课题,如权力、成就、名望、追求完美等,并将大量的时间、精力花在这一课题甚而与此课题有关的活动中而无法自拔,如恋母情结、性爱情结、权力情结等等(沈德灿,2005)。而泛化使用的情结概念则早已变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用语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由于荣格,情结(综)一词才变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用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谈论人有自卑情结、有性的情结、有钱的情结,有'年青一代'的情结,我们谈论人有的几乎一切情结”(张月译,1987,29页)。行业词汇转化为全民性的语词主要是通过泛化的方式。当前在情结概念泛化的过程中,由于过度使用等原因,一些与情结词义相近甚至形似而实异的所指也被冠之于情结的名下,从而导致了语义混淆现象的出现。然而,要从日常的海量语境中过滤出情结的心理学本义并对其泛化使用的方式归类辨析,已非易事,甚而也无必要。由于著者能力所限,本文仅尝试通过对情结泛化中的三个趋向的辨析,以期能得到学界同仁的批评指正。
  1 情结“偏爱”化
  情结有时和偏爱表现出相同的行为特征:如,对某事物的喜爱、追求和占有等。因此,
  情结泛化的趋向之一便表现在行为特征方面的情结“偏爱”化。如,泛称的“水的情结”,“卡通情结”,“名牌情结”等等。但两者的内涵又存在着某种本质上的区别:情结的外显行为源于心理冲突,是通过对某事物的喜爱、追逐和占有,从而满足于对心理冲突的补偿;而偏爱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因而无所谓心理冲突,只是一种喜欢,其行为本质是一种爱的需要的满足。因此,同样表现于对某事物的偏爱行为,既可能出于一种寻求心理安全的补偿需要,又可能属于正常的某种爱的需要。基于前者的缘由,可称之为一种情结;而后者,则建议还原为偏爱。否则,将偏爱过度地情结化,或将情结过度地偏爱化,都可能引致某些误解。当然,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时候使用者也未必一定要找出两者的区别证据。当概念已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共识性时,将其泛称使用也未尝不可。
  2 情结“认同”化
  情结的内容会通过对某观念的自我认同表现出来,如自卑情结,精英情结等等。因此,情结泛化的趋向之二便表现在内容特征方面的情结“认同”化。但对某观念的认同却并不必然是情结。认同是对某观念的固执认可,这种个人的观念“偏见”,其原因可能是对某真理的一种坚持,也可能是由于种种机缘而被误导。如舆论中泛称的大学生“精英情结”,往往意指大学生仍自视社会精英,而不甘将自己的身份期待在教育扩招的大背景下大众化对待。这实质是大学生对自身身份的一种主观认同,其所以秉承这种信念,可能是一种误导,也可能是由期待惯性等原因所致。而情结中的认同则是源于心理冲突补偿后的无意识行为表现。如,同样是大学生的自我“精英认同”,其原因也可能由童年期的心理冲突所产生的精英情结引发的相应行为所致。此外,情结不但表现于认知,而且还表现于情感、意志等多方面与其相关的内容,比认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因此,对两种不同缘由所引发的相似行为,应区别对待。对认同着重于认知解惑,而情结则着重于心理疏导。若两者混淆使用,则易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亦或相反。
  3 情结“理想”化
  情结和理想有时会产生相同的价值作用:作为一种动力的促进因素,引导着人们努力奋斗。如,泛称的“公务员情结”,“明星情结”等等。因此,情结泛化的趋向之三便表现在作用特征方面的情结“理想”化。但两者的内涵又有着某些本质上的不同。首先,理想作为追求目标引导着人们努力奋斗,情结通过积聚心理能量,也具有激发努力的动力作用。但情结的作用方式具有两面性,或动力或阻碍,其结果有赖于个人的协调能力。其次,对理想的追求,个人或满足于理想目标的实现,或满足于追求过程。其实质在于通过对某种目标的追求从而实现自身价值以获得更高的心理满足感。而情结对个人而言,其本身就是一种心理补偿后的满足,这种满足通过积聚心理能量的方式实现,而和现实后果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同样是对某事物的追求,或理想,或情结,其意义差别较大。若混淆使用这两个概念,则无异于对理想价值的贬低,亦或对情结意义的夸大。
  
  三 结语
  
  从荣格情结理论的提出到如今情结概念的日常化应用,情结的涵义在由专业义向丰富化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展露出了其模糊性的一面。无论造成当今这种现状的缘由是由于情结的涵义原本太过复杂,还是学界出于“智力上的懒惰”(荣格语)未能及早对其滥化的趋向进行梳理,亦或兼而有之,总之,面对着越来越多的语言发展问题的不断出现,该现象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 杨韶刚精神追求-神秘的荣格[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 荣格未发现的自我[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3]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三联书店,1991
  [4] 荣格寻求灵魂的现代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5] 沈德灿精神分析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6] 霍尔荣格心理学纲要[m]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

上一篇: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下一篇: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