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图书馆优势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5-07-08 08:42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写作论文是一个被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利用大学图书馆的优势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丰富的纸质资源、电子信息资源、网络优势、服务育人、强化馆员素质等几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使教育朝着更科学、更规范、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为培养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向被视为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呈现出新特点,主要表现为社会阅历浅、心理不成熟、自我定位高、以我为中心、过于自信和自负、情绪易激动等复杂多样的特点。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关注。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再次强调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图书馆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以自己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课外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高认知水平,增强自我调适能力,构筑起坚固的心理防线。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地,有其独特的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优美的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非常明显。心理研究表明,视觉信息能影响人的心理状态、情绪和行为。高校图书馆以其整洁优美的馆容、绿意盎然的花木、自然的通风采光、整齐有序的图书、馆员亲切文明的行为,营造出学校图书馆宁静雅致、充满文化气息的人文环境。这种氛围像一位默默无闻而又风度非凡的老师,发挥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图书馆的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放松学生的心情,缓解学生的情绪,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和思维的效率。
2.丰富的文献知识可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
图书馆被誉为“知识的海洋”、“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展览馆”,拥有各学科、各方面的信息资源,能从各个方面充实武装学生的头脑。除专业书刊外,还包括有大量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书刊,从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到对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分析、疏导等书刊,应有尽有。随着图书馆网络技术的应用和不断发展,各种有关心理健康信息的来源将更加广泛,更加便捷,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使学生能增长智慧,启迪心灵,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
3.高校图书馆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大课堂
图书馆是学生重要的课外教育基地,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图书馆拥有其他部门都不具备的优势。在图书馆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平等,既避免了使大学生感到无奈的心理咨询、心理开导之类的说教,又不直接触及有心理问题的人的个人隐私,更不会产生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的恐惧心理。通过查阅书籍、文献资料、网络对话交流等方式,大学生可以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心理问题,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释放自己的情绪。这种方式,学生易于接受,受益者广,极大地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益。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措施
1.利用丰富的纸质资源,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图书馆应有意识、有计划地收集、整理、提供大量有关心理咨询方面的书刊、专题文章等供学生们阅读。通过与书上各位“心理医生”,“心理问题专家”进行“面对面”的心理交流,大学生的感情和情绪会得到有效的释放和抚慰,空虚者得到了充实,孤独者得到了活跃,寡闻者丰富了信息,偏激者得到了协调,郁积者得到了宣泄和化解,从而维护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种间接渗透方式更加轻松、自然,容易被学生接受。
馆藏电子信息资源是对纸质资源的有效补充。电子信息资源以其易获取性、信息的时效性、形式的多样性、知识的类聚性、易于管理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信息资源在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中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及特点,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方面电子信息资源的征订工作,为大学生提供免费的阅读场地,加强电子信息资源使用的培训,加强电子阅览室的管理,讲授文献信息检索、网上信息查询、馆内数据库信息数据检索等知识,充分发挥电子信息资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摄取能力。
3.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高科技的发展,使图书馆的服务手段更趋现代化。网络的不断发展,也为图书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主页,图书馆可以发布最新心理研究动态,针对高校各年级出现的普遍心理问题,在网页上给出具体的疏导、解决的办法,并时时刷新,供学生随时点击。开通心理健康热线,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没有约束的环境下,学生,能更好地完全地敞开心扉,更能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当然,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净化网络通道,加强“网风”、“网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以便更好地发挥网络的教育作用。
4.图书馆员应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服务育人”意识
学校图书馆意识,在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同时,更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技能。图书馆员应为师生服务,提供人与人、人与信息直接交流的自由空间。学生更喜欢教师兼朋友型的图书馆员,他们希望得到这样的馆员的帮助指导,愿意向这样的馆员倾诉学习和生活中的苦闷。所以,馆员应该把“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自觉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去,提倡主动地、人性化地为师生服务。馆员应以良好的形象,热情、周到的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升华。
5.强化馆员素质,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馆员是高校图书馆的灵魂,大学生在通过馆藏资源获取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图书馆馆员。馆员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知识及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的服务,就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课本,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这也对馆员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馆员自身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能以积极向上的情绪感染学生。其次,馆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活动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去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大学生的心智得到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有丰富的知识和文献资源,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勇于开拓,图书馆将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大钧.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
[2]袁贵仁.提高认识,狠抓落实,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4-09-14.
[3]苏海.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j].高教文摘,2007(1).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向被视为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呈现出新特点,主要表现为社会阅历浅、心理不成熟、自我定位高、以我为中心、过于自信和自负、情绪易激动等复杂多样的特点。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关注。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再次强调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图书馆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以自己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课外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高认知水平,增强自我调适能力,构筑起坚固的心理防线。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地,有其独特的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优美的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非常明显。心理研究表明,视觉信息能影响人的心理状态、情绪和行为。高校图书馆以其整洁优美的馆容、绿意盎然的花木、自然的通风采光、整齐有序的图书、馆员亲切文明的行为,营造出学校图书馆宁静雅致、充满文化气息的人文环境。这种氛围像一位默默无闻而又风度非凡的老师,发挥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图书馆的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放松学生的心情,缓解学生的情绪,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和思维的效率。
2.丰富的文献知识可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
图书馆被誉为“知识的海洋”、“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展览馆”,拥有各学科、各方面的信息资源,能从各个方面充实武装学生的头脑。除专业书刊外,还包括有大量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书刊,从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到对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分析、疏导等书刊,应有尽有。随着图书馆网络技术的应用和不断发展,各种有关心理健康信息的来源将更加广泛,更加便捷,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使学生能增长智慧,启迪心灵,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
3.高校图书馆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大课堂
图书馆是学生重要的课外教育基地,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图书馆拥有其他部门都不具备的优势。在图书馆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平等,既避免了使大学生感到无奈的心理咨询、心理开导之类的说教,又不直接触及有心理问题的人的个人隐私,更不会产生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的恐惧心理。通过查阅书籍、文献资料、网络对话交流等方式,大学生可以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心理问题,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释放自己的情绪。这种方式,学生易于接受,受益者广,极大地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益。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措施
1.利用丰富的纸质资源,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图书馆应有意识、有计划地收集、整理、提供大量有关心理咨询方面的书刊、专题文章等供学生们阅读。通过与书上各位“心理医生”,“心理问题专家”进行“面对面”的心理交流,大学生的感情和情绪会得到有效的释放和抚慰,空虚者得到了充实,孤独者得到了活跃,寡闻者丰富了信息,偏激者得到了协调,郁积者得到了宣泄和化解,从而维护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种间接渗透方式更加轻松、自然,容易被学生接受。
2.利用丰富的电子信息资源,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馆藏电子信息资源是对纸质资源的有效补充。电子信息资源以其易获取性、信息的时效性、形式的多样性、知识的类聚性、易于管理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信息资源在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中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及特点,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方面电子信息资源的征订工作,为大学生提供免费的阅读场地,加强电子信息资源使用的培训,加强电子阅览室的管理,讲授文献信息检索、网上信息查询、馆内数据库信息数据检索等知识,充分发挥电子信息资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摄取能力。
3.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高科技的发展,使图书馆的服务手段更趋现代化。网络的不断发展,也为图书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主页,图书馆可以发布最新心理研究动态,针对高校各年级出现的普遍心理问题,在网页上给出具体的疏导、解决的办法,并时时刷新,供学生随时点击。开通心理健康热线,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没有约束的环境下,学生,能更好地完全地敞开心扉,更能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当然,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净化网络通道,加强“网风”、“网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以便更好地发挥网络的教育作用。
4.图书馆员应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服务育人”意识
学校图书馆意识,在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同时,更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技能。图书馆员应为师生服务,提供人与人、人与信息直接交流的自由空间。学生更喜欢教师兼朋友型的图书馆员,他们希望得到这样的馆员的帮助指导,愿意向这样的馆员倾诉学习和生活中的苦闷。所以,馆员应该把“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自觉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去,提倡主动地、人性化地为师生服务。馆员应以良好的形象,热情、周到的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升华。
5.强化馆员素质,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馆员是高校图书馆的灵魂,大学生在通过馆藏资源获取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图书馆馆员。馆员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知识及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的服务,就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课本,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这也对馆员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馆员自身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能以积极向上的情绪感染学生。其次,馆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活动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去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大学生的心智得到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有丰富的知识和文献资源,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勇于开拓,图书馆将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大钧.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
[2]袁贵仁.提高认识,狠抓落实,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4-09-14.
[3]苏海.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j].高教文摘,2007(1).
上一篇:大学生应急心理危机及救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