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素质教育的家校合作
发布时间:2015-07-08 08:42
摘要:心理素质教育应发挥写作论文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要发挥学校 和家庭的教育合力,必须充分认识 家校合作的意义,开辟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有效 途径。
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和心理问题的产生都可以从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 庭人际关系中找到某些直接和间接的原因。因此,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与家庭心理素质教育的 相互配合,发挥学校、家庭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合力,是使心理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
从现有研究看,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比较多,研究者们也找出了学校心理素质教 育和培养的有效途径,如专题心理素质训练、学科教学渗透、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等。随着 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 的助推作用。
一、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意义
(一)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可以优化教育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家校合作中,家庭全方位支持学校教育工作,学校尽全力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子女的过 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使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密切合作,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优 势,优化了家校教育资源。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环境,父母的教育方 式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认知、个性、社会化、心理健康等因素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然 而,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家长缺乏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教育 缺乏正确认识、教育方法粗暴等。
孩子从六七岁开始,学校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学习、生活场所,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 度过 ,教师和同伴成了影响他们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具有系统化、专业化的优势,但也存 在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不利因素,如大班教学,教师缺乏对每个学生心理的全面认识。
家校合作可以 充分利用两者的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握好学生发展的关键 期,推进学生 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可以提高家长素质,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家校合作教育不只是使学生受益, 同时也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使家长更新教 育观念,提高教育管理能力,从而更多地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发展。也就 是说,家校合作也会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水平,改善亲子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三)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我们的研究发现,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是紧密联系的。在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 中,我们发现,学业成绩高分组学生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较好的水平层次,学业成绩中等 组的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中等水平层次上,而学业成绩低分组的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不好的 水平层次。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学业不良学生在智力、创 造力、抱 负、独立性、坚持性、求知欲、自制性、自尊心、责任感 等因素上与学业优秀学生有 极显著的差异:学业优秀生在各项心理素质上的平均分明显优于学业不良学生。这说明,学 业优秀学生的心理素质整体优于学业不良学生。可见,心理素质的提高能够 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具体说来,如果父母经常参与家校合作活动,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家庭中帮助孩子学 习,那么孩子往往会从两个方面受益:第一,可以提高孩子一些科目的学习成绩;第二,如 果父母与学校合作得比较好,他们的孩子会更加重视家庭作业和学业成绩。这种积极 的态度是取得学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现状及问题
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心理素质教育的现 状看,目前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时,我国更多地注重学校的训练与教育,而对作为学 生重要生活场所和心理环境的家庭却比较忽视,更没有把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主导作用与家 庭心理素质教育的助推作用有机结合,更好地探索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合作机制。
(一)家庭与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存在显著差异
由于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实践的加强,大多数教师能充分认识到 培养 孩子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多数家长教育能力不强,教育方 式不科学,仅以孩子考高分为目的,以高分作为考好学校、找好工作的资本,不懂得培养 孩子的全面素质。
(二)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理解、信任和互相配合
教师与家长虽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但是家长对教师的工作态 度、 工作方法、道德水平、业务水平均持不信任态度。教师对家长的认同情况要略好一些, 但也不容乐观。而且,教师与家长均缺乏一种一贯的、积极的、主动的合作愿望,双方各自 长期“孤 军奋战”,不能有效挖掘合作教育的资源,只有在孩子“犯错误”时,这种合作愿望才相对 强烈。
由于学校教育改革在不断地深化,许多学校逐步 重视 家校合作资源的开发,如举办家长例会、实行家长接待日制度、教师家访、建立家长委员会 等。家长会、家长学校已逐步成为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 方式。但是这些组织在执行、督促、检查上还存在疏漏,如联系方式不当、联系频率不 高、联系面狭窄、联系内容偏、联系制度和组织名不副实等,同时活动周期长。
(四)教师、家长交流的内容偏颇,且缺乏协调、统一
教师、家长交流的内容集中在孩子学习方面,这反映了教师、家长对孩子学业成绩 的高度重视。但是,有些家长和教师对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视却陷入狭窄,即只重视分数;有的 则只注重孩子是不是守纪;至于身体方面、审美方面、劳动方面的交流内容却非常少。交 流内容的偏颇,易造 成孩子畸形发展,并使教育实效性降低。
三、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方式
(一)开设心理素质教育家长培训班
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有重要的影响。举办心理素质 教育的家长培训班,可以帮助家长提高素质,增强家教能力。有经验的学校将心理素质教育 家长培训班 的学习内容规定为:学习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常用的教育方 法;提高自身素质,“以身立教”;改变教育方式,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重视熏陶教育等 。具体的方式可以采用发放家教指导手册、组织各种亲子活动、时常和家长进行电话交流、 定期开展家教讲座等。通过交流、指导等方法,使家长增长家教知识,主动配合学校工作, 同 时利用反馈机制,学校可以帮助家长发挥家庭个别教育的优势,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 效果。
(二)加强家校联系
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共同发挥教育作用的好形式。为此,学校必须和家庭建 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加强家校互访。教师应加大家访频率,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和学生在家的思想状况 、生活情况。定期开家长会,及时对家长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使学校和家庭在教 育上取得一致;邀请家长到学校了解情况,共同商榷教育方法;设立热线电话,耐心解答家 长咨询的问题。
座谈、交流。以家长会、家长—教师讨论会等形式开展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共同探讨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措施,总结家教经验,树立家教典型。
建立家长开放日制度,让家长参与心理素质训练课。通过这种活动,教师、学生、家长可以 在平等的氛围 中交流心得体会,感受心路历程。家长开放日制度还可以使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 、教育方式以及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拉近家长和教师、家长和子 女的心理距离。
此外,还应定期向家长汇报学校、学生情况(如发放材料、通电话、通信、设立网络论坛 等),评价激励家长(如评优秀家长、优秀家庭,为其他家长树立榜样等活动)等。
(三)聘请家长辅导员
为了有效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学校可以聘请一部分家长作为学生的辅导员,负责组织 学生在社区的活动。家长辅导员们一般是邀请有文化、有耐心、再就业的家长担任。学生们 在社区的活动,包括少先队体验活动和体育运动等,一般应由学生自己设计,制定出方案后 ,再由家长辅导员提出意见。通过这些活动,使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更为紧密,同时增强孩 子的组织能力、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四)成立家长委员会
北爱尔兰大学教授摩根等人曾把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形式分为低层次的参与、高层次 的参与和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低层次的参与是,信息传递(双向沟通)和参与子女学习; 高层次的参与是,应邀参加学校活动和培养对学校的兴趣;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是,协助 学校运作和参与学校决策。家长委员会就起协助学校运作和参与学校决策的作用。可见, 家长委员会是家校合作的最高组织形式。家长委员会的成立可以是家长们自发组织的,但主 要应有学校发起和组织。一般来说,家长委员会可以有十多位家长代表组成。为了加强家长 委员会和学校的联系,家长委员会中还应有3名学校管理人员或教师参加。家长委员会对学 校心理素质教育实施监督,并经常性地提出建议,督促学校提高管理能力、开展丰富的教育 活动,并参与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决策等。
参考文献:
[1]张大均,等.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 (1)
[2]刘衍玲.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中生心理素质的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 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
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和心理问题的产生都可以从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 庭人际关系中找到某些直接和间接的原因。因此,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与家庭心理素质教育的 相互配合,发挥学校、家庭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合力,是使心理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
从现有研究看,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比较多,研究者们也找出了学校心理素质教 育和培养的有效途径,如专题心理素质训练、学科教学渗透、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等。随着 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 的助推作用。
一、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意义
(一)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可以优化教育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家校合作中,家庭全方位支持学校教育工作,学校尽全力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子女的过 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使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密切合作,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优 势,优化了家校教育资源。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环境,父母的教育方 式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认知、个性、社会化、心理健康等因素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然 而,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家长缺乏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教育 缺乏正确认识、教育方法粗暴等。
孩子从六七岁开始,学校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学习、生活场所,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 度过 ,教师和同伴成了影响他们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具有系统化、专业化的优势,但也存 在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不利因素,如大班教学,教师缺乏对每个学生心理的全面认识。
家校合作可以 充分利用两者的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握好学生发展的关键 期,推进学生 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可以提高家长素质,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家校合作教育不只是使学生受益, 同时也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使家长更新教 育观念,提高教育管理能力,从而更多地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发展。也就 是说,家校合作也会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水平,改善亲子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三)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我们的研究发现,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是紧密联系的。在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 中,我们发现,学业成绩高分组学生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较好的水平层次,学业成绩中等 组的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中等水平层次上,而学业成绩低分组的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不好的 水平层次。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学业不良学生在智力、创 造力、抱 负、独立性、坚持性、求知欲、自制性、自尊心、责任感 等因素上与学业优秀学生有 极显著的差异:学业优秀生在各项心理素质上的平均分明显优于学业不良学生。这说明,学 业优秀学生的心理素质整体优于学业不良学生。可见,心理素质的提高能够 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具体说来,如果父母经常参与家校合作活动,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家庭中帮助孩子学 习,那么孩子往往会从两个方面受益:第一,可以提高孩子一些科目的学习成绩;第二,如 果父母与学校合作得比较好,他们的孩子会更加重视家庭作业和学业成绩。这种积极 的态度是取得学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现状及问题
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心理素质教育的现 状看,目前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时,我国更多地注重学校的训练与教育,而对作为学 生重要生活场所和心理环境的家庭却比较忽视,更没有把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主导作用与家 庭心理素质教育的助推作用有机结合,更好地探索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合作机制。
(一)家庭与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存在显著差异
由于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实践的加强,大多数教师能充分认识到 培养 孩子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多数家长教育能力不强,教育方 式不科学,仅以孩子考高分为目的,以高分作为考好学校、找好工作的资本,不懂得培养 孩子的全面素质。
(二)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理解、信任和互相配合
教师与家长虽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但是家长对教师的工作态 度、 工作方法、道德水平、业务水平均持不信任态度。教师对家长的认同情况要略好一些, 但也不容乐观。而且,教师与家长均缺乏一种一贯的、积极的、主动的合作愿望,双方各自 长期“孤 军奋战”,不能有效挖掘合作教育的资源,只有在孩子“犯错误”时,这种合作愿望才相对 强烈。
(三)家校合作的具体操作逐步规范,但实效性低
由于学校教育改革在不断地深化,许多学校逐步 重视 家校合作资源的开发,如举办家长例会、实行家长接待日制度、教师家访、建立家长委员会 等。家长会、家长学校已逐步成为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 方式。但是这些组织在执行、督促、检查上还存在疏漏,如联系方式不当、联系频率不 高、联系面狭窄、联系内容偏、联系制度和组织名不副实等,同时活动周期长。
(四)教师、家长交流的内容偏颇,且缺乏协调、统一
教师、家长交流的内容集中在孩子学习方面,这反映了教师、家长对孩子学业成绩 的高度重视。但是,有些家长和教师对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视却陷入狭窄,即只重视分数;有的 则只注重孩子是不是守纪;至于身体方面、审美方面、劳动方面的交流内容却非常少。交 流内容的偏颇,易造 成孩子畸形发展,并使教育实效性降低。
三、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方式
(一)开设心理素质教育家长培训班
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有重要的影响。举办心理素质 教育的家长培训班,可以帮助家长提高素质,增强家教能力。有经验的学校将心理素质教育 家长培训班 的学习内容规定为:学习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常用的教育方 法;提高自身素质,“以身立教”;改变教育方式,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重视熏陶教育等 。具体的方式可以采用发放家教指导手册、组织各种亲子活动、时常和家长进行电话交流、 定期开展家教讲座等。通过交流、指导等方法,使家长增长家教知识,主动配合学校工作, 同 时利用反馈机制,学校可以帮助家长发挥家庭个别教育的优势,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 效果。
(二)加强家校联系
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共同发挥教育作用的好形式。为此,学校必须和家庭建 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加强家校互访。教师应加大家访频率,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和学生在家的思想状况 、生活情况。定期开家长会,及时对家长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使学校和家庭在教 育上取得一致;邀请家长到学校了解情况,共同商榷教育方法;设立热线电话,耐心解答家 长咨询的问题。
座谈、交流。以家长会、家长—教师讨论会等形式开展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共同探讨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措施,总结家教经验,树立家教典型。
建立家长开放日制度,让家长参与心理素质训练课。通过这种活动,教师、学生、家长可以 在平等的氛围 中交流心得体会,感受心路历程。家长开放日制度还可以使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 、教育方式以及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拉近家长和教师、家长和子 女的心理距离。
此外,还应定期向家长汇报学校、学生情况(如发放材料、通电话、通信、设立网络论坛 等),评价激励家长(如评优秀家长、优秀家庭,为其他家长树立榜样等活动)等。
(三)聘请家长辅导员
为了有效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学校可以聘请一部分家长作为学生的辅导员,负责组织 学生在社区的活动。家长辅导员们一般是邀请有文化、有耐心、再就业的家长担任。学生们 在社区的活动,包括少先队体验活动和体育运动等,一般应由学生自己设计,制定出方案后 ,再由家长辅导员提出意见。通过这些活动,使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更为紧密,同时增强孩 子的组织能力、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四)成立家长委员会
北爱尔兰大学教授摩根等人曾把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形式分为低层次的参与、高层次 的参与和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低层次的参与是,信息传递(双向沟通)和参与子女学习; 高层次的参与是,应邀参加学校活动和培养对学校的兴趣;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是,协助 学校运作和参与学校决策。家长委员会就起协助学校运作和参与学校决策的作用。可见, 家长委员会是家校合作的最高组织形式。家长委员会的成立可以是家长们自发组织的,但主 要应有学校发起和组织。一般来说,家长委员会可以有十多位家长代表组成。为了加强家长 委员会和学校的联系,家长委员会中还应有3名学校管理人员或教师参加。家长委员会对学 校心理素质教育实施监督,并经常性地提出建议,督促学校提高管理能力、开展丰富的教育 活动,并参与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决策等。
参考文献:
[1]张大均,等.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 (1)
[2]刘衍玲.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中生心理素质的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 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