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学生负道德心理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08 08:44
摘要:道德作为人们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是依靠社会公共准则来约束的。同时,道德是人的一种理性行为,它的存在是符合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毋庸置疑,在现代社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为明显,更为重要。人们在普遍注重物质利益的同时,还必须要有需要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理念,来规范和调节公共场合中人们的相互关系,这既反映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共同需要,也提供了个体发展的基本保证。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周围,包括在文明发祥地的高校,不遵守社会道德的人和事却屡见不鲜。有人对道德视而不见,我行我素;有人对道德嗤之以鼻,弃如敝屣,以至于道德失范成了我们今天社会的一大顽疾。那么这些不讲道德的人究意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本文通过对负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动机的调查,对大学生负道德心理作一分析,并提出调整负道德心理的一些见解。
一、负道德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
不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因素,本文简称之为负道德心理。为了解大学生中的道德心理情况,笔者在某高校随机抽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22名在校大学生,对他们进行了一次道德问题问卷调查,其中一题涉及负道德心理,即“你认为不讲道德的人之所以不讲道德,是因为他——”,要求答题者在四项选择中按你认为的重要程度,依次选择。结果统计如下:
1.无知心理:“不知道什么是道德”。有56人将其列为第一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46%。如果分年级统计,那么大一26人中有16人首选该项,占61.5%;大二28人中有13人首选该项,占46.4%;大三40人中17人首选该项,占42.5%;大四28人中只有10人首选该项,占35.7%。分年级统计结果表明,对道德的无知心理,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呈逐步递减趋势。
2.从众心理:“大家都这么做了,所以我也这么做”。有44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36%。分年级统计中,大一的新生似乎更不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盲从,他们中只有5人首选该项,占19.2%;而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中分别有50%、35.7%和35.7%的人更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随大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3.侥幸心理:“做不道德的事不会受到惩罚”。有16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13%。相比之下,大三、大四的高年级学生似乎在侥幸心理上更有成功的心理,有17.5%和17.8%的人首选该项;而大一、大二的学生或许没有尝试过向道德挑战的滋味,仅11.5%、3.6%的人有过类似的体验。
4.反叛心理:“对社会和周围的人有反叛心理”。反叛心理中应包含过去我们常说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常常是莫名的,而反叛心理却通常是有原因的。大学生们不太愿意选择该项,只有6个人首选该项,仅占5%,这说明随着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增长,学生的心理开始成熟,相对于生理上处于逆反时期的中学生而言较为理智,处事多了几分思考,少了几分冲动。
以上分析仅代表了一个小小的侧面,但这些数据可以高校的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二、负道德心理分析
一个正常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心理因素的支配,哪怕“言不由衷”、“身不由己”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因此,做非道德的事,必然有其心理基础。由上述对大学生负道德心理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对这些负道德心理作一简要的分析。
1.无知心理主要是道德教育问题
道德作为人的基本理性,并非与生俱来。道德同人类其他的知识有相同的一面,都需要通过教育或其他渠道进行传授;又有不同的一面,即道德不仅要求每个人都知道,而且要求每个人都将道德作为自己发展自内心的理念,认识到作为社会上的人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不行,哪怕这样做眼前可能要吃亏受损。道德教育往往需要贯穿人的一生,从稍一懂事的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以至社会教育。道德教育环境需要使社会成员如同置身于按摩式浴缸里,不断流动的水从四面八方溢出随时按摩着你的全身,道德教育需要这样的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我国是一个注重道德教育传统的国家,每个小学生都能讲出类似“孔融让梨”的动人故事。但目前道德教育尚存在很多“盲区”,道德知识传授不足是道德滑坡的因素之一。就大学生来说,小到城里来的独生子女不懂得谦让,农村来的孩子不太讲卫生;大到竞争的需要往往使得道德尴尬地退居二线,科学的发展又出现一些新的道德问题等等。大学生对于道德的无知心理,不仅说明了大学前道德教育的欠缺,也说明了大学期间道德教育的艰巨。道德教育“盲区”的存在,使得学生成长各阶段的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新课题,值得引起道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2.从众心理主要是道德管理问题
制度经济学中有一条重要原理,当个人改变行为不能扭转局势时,人们会选择最终不利于自己的制度。大学生就餐秩序混乱是高校中一个较普遍的现象,下课铃一响,学生们蜂涌而出,直奔饭厅,人人争先恐后寸步不让见缝就钻,结果售饭窗前一片混乱。这时如果某人改变一下自己的行为,礼貌谦让、排队等待,他在仍是一团混乱的食堂里反倒成了傻瓜。最后他只好和其他人一样,冲向那乱成一团的窗口。这就是道德从众心理的典型表现。类似的情况在今日的社会中数不胜数。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管理部门真正承担起管理者的责任,身体力行,令行禁止,不让第一个“闯红灯”的人坦然而去,可能就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君子可欺以其方”,道德风气建造难,崩塌易,少数人钻空子得了利,可诱使更多的人学他们的样,道德风尚很快会垮下去。
3.侥幸心理主要是道德成本问题
道德成本是对道德行为或非道德行为可能招致的后果的经济学阐述。它有两重含义:一是正层面含义,即遵守道德的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的代价;二是负层面含义,即违反道德的人可能要为自己的行为受到的惩罚。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是大学中又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在大学里及成人教育的考试中作弊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些作弊者未被发现,没有受到应得的惩罚,而获得了他不该获得的成绩或利益。也就是说,这些违反了道德的人,没有为他的非道德行为付出应付的成本,引得后来人的仿效。制假售假之所以屡禁不止愈演愈烈,首先还是打击不力,罚他一千,他能再赚一万、十万,制假者付出的非道德成本太低。道德成本
是道德环境建设中的一把尺度,如果道德成本很高,就可能使道德行为人望而却步,如在拥成一团的饭厅里讲道德,付出的成本就可能使自己吃不上热饭,或花费更多的时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在鼓励与之相悖的行为。反过来说,如果负道德成本过低,那可能使非道德行为人有恃无恐,使非道德行为难以约束和控制。
4.反叛心理主要是道德示范问题
在我们的社会中确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人故意将社会中的某些道德规范加以违反、嘲弄和奚落,将违反道德的意识和举动故意做得很张扬,以引人注目;有些人对符合道德的现象故意加以嘲弄和羞辱,以表明自己向道德的挑战。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对道德的羞辱,更多是来自小人物,他们无权无势总是吃亏;来自青年,他们无所顾忌血气方刚。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不公正往往是引发不道德甚至故意反道德行为的原因:你不守规则大发不义之财,你利用手中职权 获取各种特权,还有什么资格侈谈道德,甚至谴责我们的不道德行为呢?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一项是有关职业便利条件者收受“红包”问题的,结果122名大学生中有120名表示今后当有可能时将在不同情况下收受红包,而且越是高年级学生越表现得肆无忌惮,原因是高年级学生已经接触实践,他们看到了某些人为他们在这些方面作出了示范。因此,我们在道德建设中必须强调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道德示范作用,在高校必须强调教师和管理者的道德示范作用。从整个社会层面上看,道德的“从上做起”比“从我做起”更具价值,从世界各国廉政建设的成功经验看,也只有“从上做起”,才能真正触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迅速改变和提高。在高校,老师的示范作用更是不可低估,“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比喋喋不休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总之,在道德教育、道德管理、道德成本和道德示范中,道德教育属于理论教育,道德管理属于强制教育,道德成本属于实践教育,道德示范属于案例教育。四种教育相互关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所有正反面教育,以及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将决定学生的道德水平。
三、道德建设要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统一、个体和社会的统一
从上述对四种负道德心理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非道德行为的产生是有其很深的社会、环境、心理根源的(按照现代基因学说,道德行为还有相当份量的生理因素,本文不对此进行讨论)。针对这些心理状况,我们在大学生道德建设中应把教育和管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持之以恒的严格管理,使具有外在强制性特征的道德他律性,逐渐转化为具有内在约束性特征的道德自律性,推动大学生以至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道德的自律,主要通过教育来实现。按照唯物论的反映论的观点,人之初本无“性善”“性恶”之分,后天的环境是养成良好道德的关键。诸如什么是道德,为什么要遵守道德,遵守道德有什么重要意义,不遵守道德会有什么后果等等,都必须通过不断的教育,使人们逐步理解、接受,并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即使是已经掌握了较多知识的大学生,也有一个道德教育问题,也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强化道德理念。而道德的他律,主要是通过制度、法律和管理来实现的,在高校还要通过校规校纪来实现。一般来说,社会道德所要求的基本准则,很多都可以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或通过社会舆论、社会共识的形式肯定下来。人们在处理人与人或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时,都必须遵守这些准则;如果违背这些准则,则会受到法律、制度的惩罚,或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道德法庭的“审判”。西方有句谚语:“塑造一个贵族,要给三代人换血”,贵族高贵的“血”,是在一个法律严谨、制度严密、管理严格的环境中逐渐“换”出来的。在这里,他律的作用是巨大的。
大学生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它牵涉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一个学生的素质由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三方面组成,缺一不可,而道德素质是做人的根本。道德的教育问题,应该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道德的约束作用,需要各方面的严格执法、严格管理;道德的成本调节,又牵涉到法律、制度的建设;道德的示范作用,需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廉政建设。如果在这几个方面没有进展,个人道德修养则难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也难以提高。尽管也会出现一些卓尔不群出污泥而不染者,但决成不了社会的普遍现象。
因此,我们在高校道德建设中,必须按党中央“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的精神,根据负道德心理的种种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负道德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
不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因素,本文简称之为负道德心理。为了解大学生中的道德心理情况,笔者在某高校随机抽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22名在校大学生,对他们进行了一次道德问题问卷调查,其中一题涉及负道德心理,即“你认为不讲道德的人之所以不讲道德,是因为他——”,要求答题者在四项选择中按你认为的重要程度,依次选择。结果统计如下:
1.无知心理:“不知道什么是道德”。有56人将其列为第一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46%。如果分年级统计,那么大一26人中有16人首选该项,占61.5%;大二28人中有13人首选该项,占46.4%;大三40人中17人首选该项,占42.5%;大四28人中只有10人首选该项,占35.7%。分年级统计结果表明,对道德的无知心理,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呈逐步递减趋势。
2.从众心理:“大家都这么做了,所以我也这么做”。有44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36%。分年级统计中,大一的新生似乎更不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盲从,他们中只有5人首选该项,占19.2%;而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中分别有50%、35.7%和35.7%的人更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随大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3.侥幸心理:“做不道德的事不会受到惩罚”。有16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13%。相比之下,大三、大四的高年级学生似乎在侥幸心理上更有成功的心理,有17.5%和17.8%的人首选该项;而大一、大二的学生或许没有尝试过向道德挑战的滋味,仅11.5%、3.6%的人有过类似的体验。
4.反叛心理:“对社会和周围的人有反叛心理”。反叛心理中应包含过去我们常说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常常是莫名的,而反叛心理却通常是有原因的。大学生们不太愿意选择该项,只有6个人首选该项,仅占5%,这说明随着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增长,学生的心理开始成熟,相对于生理上处于逆反时期的中学生而言较为理智,处事多了几分思考,少了几分冲动。
以上分析仅代表了一个小小的侧面,但这些数据可以高校的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二、负道德心理分析
一个正常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心理因素的支配,哪怕“言不由衷”、“身不由己”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因此,做非道德的事,必然有其心理基础。由上述对大学生负道德心理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对这些负道德心理作一简要的分析。
1.无知心理主要是道德教育问题
道德作为人的基本理性,并非与生俱来。道德同人类其他的知识有相同的一面,都需要通过教育或其他渠道进行传授;又有不同的一面,即道德不仅要求每个人都知道,而且要求每个人都将道德作为自己发展自内心的理念,认识到作为社会上的人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不行,哪怕这样做眼前可能要吃亏受损。道德教育往往需要贯穿人的一生,从稍一懂事的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以至社会教育。道德教育环境需要使社会成员如同置身于按摩式浴缸里,不断流动的水从四面八方溢出随时按摩着你的全身,道德教育需要这样的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我国是一个注重道德教育传统的国家,每个小学生都能讲出类似“孔融让梨”的动人故事。但目前道德教育尚存在很多“盲区”,道德知识传授不足是道德滑坡的因素之一。就大学生来说,小到城里来的独生子女不懂得谦让,农村来的孩子不太讲卫生;大到竞争的需要往往使得道德尴尬地退居二线,科学的发展又出现一些新的道德问题等等。大学生对于道德的无知心理,不仅说明了大学前道德教育的欠缺,也说明了大学期间道德教育的艰巨。道德教育“盲区”的存在,使得学生成长各阶段的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新课题,值得引起道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2.从众心理主要是道德管理问题
制度经济学中有一条重要原理,当个人改变行为不能扭转局势时,人们会选择最终不利于自己的制度。大学生就餐秩序混乱是高校中一个较普遍的现象,下课铃一响,学生们蜂涌而出,直奔饭厅,人人争先恐后寸步不让见缝就钻,结果售饭窗前一片混乱。这时如果某人改变一下自己的行为,礼貌谦让、排队等待,他在仍是一团混乱的食堂里反倒成了傻瓜。最后他只好和其他人一样,冲向那乱成一团的窗口。这就是道德从众心理的典型表现。类似的情况在今日的社会中数不胜数。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管理部门真正承担起管理者的责任,身体力行,令行禁止,不让第一个“闯红灯”的人坦然而去,可能就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君子可欺以其方”,道德风气建造难,崩塌易,少数人钻空子得了利,可诱使更多的人学他们的样,道德风尚很快会垮下去。
3.侥幸心理主要是道德成本问题
道德成本是对道德行为或非道德行为可能招致的后果的经济学阐述。它有两重含义:一是正层面含义,即遵守道德的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的代价;二是负层面含义,即违反道德的人可能要为自己的行为受到的惩罚。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是大学中又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在大学里及成人教育的考试中作弊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些作弊者未被发现,没有受到应得的惩罚,而获得了他不该获得的成绩或利益。也就是说,这些违反了道德的人,没有为他的非道德行为付出应付的成本,引得后来人的仿效。制假售假之所以屡禁不止愈演愈烈,首先还是打击不力,罚他一千,他能再赚一万、十万,制假者付出的非道德成本太低。道德成本
是道德环境建设中的一把尺度,如果道德成本很高,就可能使道德行为人望而却步,如在拥成一团的饭厅里讲道德,付出的成本就可能使自己吃不上热饭,或花费更多的时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在鼓励与之相悖的行为。反过来说,如果负道德成本过低,那可能使非道德行为人有恃无恐,使非道德行为难以约束和控制。
4.反叛心理主要是道德示范问题
在我们的社会中确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人故意将社会中的某些道德规范加以违反、嘲弄和奚落,将违反道德的意识和举动故意做得很张扬,以引人注目;有些人对符合道德的现象故意加以嘲弄和羞辱,以表明自己向道德的挑战。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对道德的羞辱,更多是来自小人物,他们无权无势总是吃亏;来自青年,他们无所顾忌血气方刚。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不公正往往是引发不道德甚至故意反道德行为的原因:你不守规则大发不义之财,你利用手中职权 获取各种特权,还有什么资格侈谈道德,甚至谴责我们的不道德行为呢?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一项是有关职业便利条件者收受“红包”问题的,结果122名大学生中有120名表示今后当有可能时将在不同情况下收受红包,而且越是高年级学生越表现得肆无忌惮,原因是高年级学生已经接触实践,他们看到了某些人为他们在这些方面作出了示范。因此,我们在道德建设中必须强调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道德示范作用,在高校必须强调教师和管理者的道德示范作用。从整个社会层面上看,道德的“从上做起”比“从我做起”更具价值,从世界各国廉政建设的成功经验看,也只有“从上做起”,才能真正触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迅速改变和提高。在高校,老师的示范作用更是不可低估,“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比喋喋不休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总之,在道德教育、道德管理、道德成本和道德示范中,道德教育属于理论教育,道德管理属于强制教育,道德成本属于实践教育,道德示范属于案例教育。四种教育相互关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所有正反面教育,以及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将决定学生的道德水平。
三、道德建设要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统一、个体和社会的统一
从上述对四种负道德心理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非道德行为的产生是有其很深的社会、环境、心理根源的(按照现代基因学说,道德行为还有相当份量的生理因素,本文不对此进行讨论)。针对这些心理状况,我们在大学生道德建设中应把教育和管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持之以恒的严格管理,使具有外在强制性特征的道德他律性,逐渐转化为具有内在约束性特征的道德自律性,推动大学生以至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道德的自律,主要通过教育来实现。按照唯物论的反映论的观点,人之初本无“性善”“性恶”之分,后天的环境是养成良好道德的关键。诸如什么是道德,为什么要遵守道德,遵守道德有什么重要意义,不遵守道德会有什么后果等等,都必须通过不断的教育,使人们逐步理解、接受,并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即使是已经掌握了较多知识的大学生,也有一个道德教育问题,也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强化道德理念。而道德的他律,主要是通过制度、法律和管理来实现的,在高校还要通过校规校纪来实现。一般来说,社会道德所要求的基本准则,很多都可以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或通过社会舆论、社会共识的形式肯定下来。人们在处理人与人或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时,都必须遵守这些准则;如果违背这些准则,则会受到法律、制度的惩罚,或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道德法庭的“审判”。西方有句谚语:“塑造一个贵族,要给三代人换血”,贵族高贵的“血”,是在一个法律严谨、制度严密、管理严格的环境中逐渐“换”出来的。在这里,他律的作用是巨大的。
大学生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它牵涉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一个学生的素质由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三方面组成,缺一不可,而道德素质是做人的根本。道德的教育问题,应该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道德的约束作用,需要各方面的严格执法、严格管理;道德的成本调节,又牵涉到法律、制度的建设;道德的示范作用,需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廉政建设。如果在这几个方面没有进展,个人道德修养则难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也难以提高。尽管也会出现一些卓尔不群出污泥而不染者,但决成不了社会的普遍现象。
因此,我们在高校道德建设中,必须按党中央“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的精神,根据负道德心理的种种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上一篇: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