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攻击性及其相应的人格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8 08:45
【摘要】随着青少年暴力攻击事件日益增加,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成为关注重点。本文通过调查与实验发现大学生普遍存在内隐攻击性的倾向,且无显著性别差异,但外显攻击性表现不强,在具体方式上有性别差异,并发现了与高攻击性有关的某些人格特征,以期对大学生人格教育提出启示。
【关键词】内隐攻击性外显攻击性人格特征。
近年来,大学生攻击伤人、残害小动物的事件屡见不鲜,使得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越来越关注,根据已有资料显示,几乎所有存在暴力攻击倾向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因此,对大学生的攻击性及其相应的人格特征进行研究,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攻击性的定义在学者中还没有统一定论,sigmundfreud认为,攻击是人的一种求死的本能。bandura认为,攻击是导致个人受伤或财产受损的行为。而我国学者高桦就认为,攻击性是人发起攻击的心理特征,即人格中所具有的产生攻击的内在可能性。综合国内外学者的分析,本研究对于攻击性的界定是:攻击性是人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的内部心理特征,在一定条件下,攻击性将转化为对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有意侵犯、争夺或破坏行为。
由于攻击性本身的危险性和隐藏性,使得研究者难以掌握真实的一手资料,所以除了使用调查法与观察法,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开始应用于攻击性的研究领域。1996年、杨治良等人采用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借鉴研究内隐记忆的任务分离范式,发现攻击性行为也存在实验性分离,证实了内隐攻击性的存在。也就是说个体潜意识中存在着一种攻击性的倾向,这种内在的倾向潜在的对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认知判断、行为表现产生影响。因此只有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对大学生攻击性进行研究,才能够拓宽研究视野,使人们对攻击性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
以往的众多研究发现,攻击性对很多个体来说都是一种相当稳定的特质,并且发现人格对于个体攻击性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关于人格因素与内隐攻击性的研究却鲜有见到。因此,本研究尝试对与内隐攻击性有关的人格因素进行研究,以期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提出更全面的启示。
一、研究过程。
1.被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四川2所大学随机选取人数为50~60人的自然班5个,在学校老师的配合下,统一讲解指导语,进行实验,同时发放问卷共252份,全部收回。经分析后,剔除无效问卷25份,得到有效问卷227份,有效率达到90%。其中男生92人,女生135人。
2.研究工具。
被试基本情况表,包括被试的年级、专业和性别;外显攻击问卷;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偏好组词实验。
问卷选用江西师范大学倪林英在其2005年硕士毕业论文中修订的buss&perry敌意量表。修改后的该量表由23道题目构成,共分成四个维度:愤怒(7题)、身体攻击(6题)、敌对(7题)和言语攻击(3题)。问卷采用5点计分,其中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很符合,分数越高,表示外显攻击性越强。
在正式施测之前,进行了试测,验证了该问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偏好判断法是给被试提供一定材料,让被试判断对该材料的好恶情况,但其真实的实验目的是通过被试给出的好恶反应来考察被试对某种特定社会性信息的敏感程度或偏好,从而揭示内隐社会认知的某种特征。偏好组词实验是在偏好判断和词干补笔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测量个体内隐攻击性的方法,朱婵媚等人的研究结果支持了偏好组词法测量内隐攻击性的有效性。
在实验之前,筛选实验用词组。挑选50个词频相近的常用词组(25对):25个为攻击性词语;25个为中性词,词中的探测字相同。请10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从这些词组中选择出配对最符合攻击性和中性要求的20对作为试验用词组。通过词频比较,差异不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被试习惯选择常用词的倾向。为了识别随意作答,另增加20个干扰字作为词干的备选项。另准备练习用词组5对,其与实验内容不相干但形式相同。上述所有词组均由2个字构成。
将所有词组分别制成连贯的ppt,其形式是第一页呈现探测字,紧接着的一页呈现与探测字配对的目标字,目标字中含一个与探测字组成攻击性词的字、一个与探测字组成中性词的字、一个干扰字。
制作时,目标字采用拉丁方设计排列以避免呈现的空间误差。每一页ppt的呈现时间为1秒,间隔为3秒。
3.施测。
在任课老师的帮助下,统一发放总问卷(内含被试基本情况表、实验答题纸、外显攻击问卷和16pf人格问卷),由主试说明统一的指导语。
在正式施测前用多媒体给被试呈现练习用词组的ppt,使被试适应实验的模式和时间的快慢。
正式施测时用多媒体给被试呈现实验用词组的ppt,要求被试快速在目标字中选一个字与探测字组成词并把所选字的编号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
4.收回问卷。
整个实验持续时间约5分钟,实验完成后要求被试填写问卷,填写问卷时间约45分钟,整个过程持续约50分钟,50分钟后由主试统一收回问卷。
5.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按照信号检测论的指标———击中率(选择的攻击性词的数量除总的词组数量)———作为判断标准,击中率越高,则表示被试的内隐攻击性越强,反之则较弱。
问卷数据输入spss11.5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二、研究结果。
1.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的特点。
全体大学生被试在快速判断的时候,对攻击性词的偏好要高于对中性词的偏好,并且经过差异显著性检验,差异达到显著水平(t=2.341,p=0.
020),说明全体被试更偏好攻击性词,具有攻击的倾向性。但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攻击性词的击中率差异不显著(t=1.901,p=0.059)。
2.大学生外显攻击性的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接近2/3的大学生在外显攻击性上的得分在3分上下,趋于中间水平,又有近1/3的大学生在外显攻击性上的得分在2分上下,攻击性水平偏低,剩下的仅有不到7%的被试分数达到了4分上下,攻击性水平偏高。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被试在外显攻击总分、敌对和言语攻击维度上,男女大学生都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愤怒维度上,男大学生显著低于女大学生(t=-2.210,p=.028);在身体攻击维度上,男大学生显著高于女大学生(t=2.327,p=.021)。
3.不同内隐攻击性水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差异。
将被试的攻击性词的击中率从低到高排序,分别从最上面和最下面取被试总人数的27%作为击中率低组和击中率高组,剩余的作为击中率中组,。经检验,攻击性词击中率低、中、高三组的组间差异显著:f(2,224)=504.703,p<0.001。
攻击性词击中率低、中、高三组在人格特质稳定性(c)、敢为性(h)、忧虑性(o)和次元人格因素适应与焦虑型上的得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其他人格特质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
对人格特质稳定性、敢为性、忧虑性和次元人格因素适应与焦虑型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发现其样本方差无显著性差异,变异数同质。经进一步多重比较后发现,攻击性词击中率低组与击中率中、高组在稳定性、敢为性、忧虑性和次元人格因素适应与焦虑型上的得分均有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击中率越低,稳定性越强,敢为性越强,忧虑性越低,生活适应越顺利。
但攻击性词击中率中组与高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4.不同外显攻击性水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差异分组方法同内隐攻击性分组,经检验,外显攻击性低、中、高三组的组间差异显著:f(2,224)=522.748,p<0.001。
研究发现,外显攻击性低、中、高三组在人格特质稳定性(c)、有恒性(g)、敢为性(h)、怀疑性(l)、忧虑性(o)、自律性(q3)、紧张性(q4)和次元人格因素适应与焦虑型、内向与外向型上的得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在其他人格特质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
对以上人格特质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发现p>0.05,变异数同质。经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外显攻击性低组与外显攻击性中、高组在人格稳定性、敢为性、忧虑性、自律性、紧张性和适应与焦虑性、内向与外向性上的得分都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外显攻击性越低,稳定性越高、敢为性越高、忧虑性越低、自律性越强、紧张性越低、适应性越强、越外向、开朗。外显攻击性高组与外显攻击性低、中组在人格有恒性、怀疑性、紧张性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外显攻击性越高,有恒性越低、怀疑性越强、紧张性越高。外显攻击性中组与高组在适应与焦虑性上也表现出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外显攻击性越低,焦虑性越低,适应性越强。
1.大学生攻击性的特点。
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外在攻击行为表现是趋于中等的,较少人表现出强烈的外显攻击性,但通过实验却发现个体普遍存在内隐攻击性的倾向,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的心智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可以找到一些适当的情绪宣泄方式,如体育锻炼、娱乐活动,甚至还可能升华成努力学习、需求进步。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制约、文化的压力、学生的身份,使他们在表现攻击行为时有所顾虑,当想到可能带来的痛苦后果或惩罚时,会将之压抑下来。可见,大学生虽然普遍存在内隐攻击性的倾向,但并不一定会以高外显攻击性的方式表现出来,绝大多数人能较好的控制并管理自己的攻击倾向。但这也为我们提早发现及预防攻击行为的发生提出了难题。
在性别差异上发现,内隐攻击性和攻击行为的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但男生表现出的身体攻击行为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表现出的愤怒情绪显著高于男生。由此可以看出以往对于男性比女性更富攻击性的看法并不全面。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男性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持更加认可、宽容的态度,而女性一旦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将比男性受到更多指责。在这种压力下,女性普遍倾向于压抑自己的攻击性,但内隐态度却较少受到这种影响。
1们受到反复挑衅后则比男性更具攻击性。这也证明了女性的内隐攻击性并不比男性低。而外部表现形式上正如尼克等人认为的男孩和女孩都可能具有很高的敌意和攻击性,只是表现攻击的方式不同而已。男性可能更倾向于直接用身体来表现,而女性则更多的选择用愤怒这种情绪表达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2.不同攻击水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研究发现,内隐攻击性得分中、高组表现出了“一高二低”的特征,即忧虑性高、稳定性低、敢为性低。同时在次元人格因素上表现为焦虑性高、易激动,易出现不满意感。所以,高焦虑、情绪不稳定是内隐攻击性较强的大学生的共同特征。而敢为性较低也是内隐攻击性较强的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说明了畏怯退缩的个体并不一定就不具有攻击性,而可能是他们的攻击性被自身抑制住了,一旦遇到强烈的刺激,很难保证这部分群体不会发生攻击伤害行为。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年来许多大学生攻击伤害事件没能够被提前预知、及时制止的原因。这也为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在学生攻击行为的预防工作上,不能仅仅关注那些平时行为不规范的个体。
研究发现,外显攻击性得分高者表现出“三高四低”的特点,即忧虑性高、紧张性高、怀疑性高,稳定性低、敢为性低、自律性低和有恒性低。当代大学生经历着一系列的内心矛盾,当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日俱增时,他们普遍难以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处理事情;当面临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和自我发展等问题时,常常感到无力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人格上情绪不稳定和易受他人影响的特点,会使大学生极易在不理智的情况下表现出攻击行为。而不自信、悲观沮丧的心态,使他们不能承受挫折,在遭遇一点小挫折时,就表现出比其他人更多的攻击性。而多疑、斤斤计较的态度,使他们更有可能对他人表现出愤怒、敌对的攻击倾向。同时发现,越外向的大学生,其攻击性越低,这符合已有的研究结论,即性格外向的人爱交际,情绪情感能及时得到合理宣泄,这有可能减少攻击性的发生。
3.内隐与外显组的人格特征比较。
从研究结果可知,外显攻击性高组和内隐攻击性高组相比起来,多出了紧张性高、怀疑性高、自律性低和有恒性低四个特征,这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当个体具有较高的内隐攻击性时,什么因素才会使他将这种潜意识的攻击倾向转化为外显的行为。班杜拉指出,个体具有了攻击性并不意味着他一定立即实施攻击,个体攻击行为的发生取决于特定的内外因素的启动或刺激。不难看出,高紧张性会使个体情绪容易激动,高怀疑性使得个体不善于与人相处,低自律性意味着个体对于自我的管理能力较差,而低有恒性意味着个体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并且缺乏认真负责的精神。以往我们仅仅把这些看作个体自身的习惯、缺点,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却不知道,如果这些人格特质比较稳定的存在于个体身上,这些个体会比其他人更有可能表现出攻击行为。这就提醒我们,在大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加强大学生人格教育,塑造大学生完善的人格,这样才能从内部因素上预防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高桦。内隐社会认知:攻击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8.
[2]shuiumandrewchen,杨治良等。“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6,29(1)。
[3]倪林英。大学生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4]朱婵媚,宫火良,郑希付。未成年人内隐攻击性特征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26(2)。
[5]银娟。大学生内隐攻击性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j].河海大学硕士论文,2006.
[6][美]r著。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7]陈竹。不同个性大学生阅读攻击性图片的erp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关键词】内隐攻击性外显攻击性人格特征。
近年来,大学生攻击伤人、残害小动物的事件屡见不鲜,使得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越来越关注,根据已有资料显示,几乎所有存在暴力攻击倾向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因此,对大学生的攻击性及其相应的人格特征进行研究,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攻击性的定义在学者中还没有统一定论,sigmundfreud认为,攻击是人的一种求死的本能。bandura认为,攻击是导致个人受伤或财产受损的行为。而我国学者高桦就认为,攻击性是人发起攻击的心理特征,即人格中所具有的产生攻击的内在可能性。综合国内外学者的分析,本研究对于攻击性的界定是:攻击性是人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的内部心理特征,在一定条件下,攻击性将转化为对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有意侵犯、争夺或破坏行为。
由于攻击性本身的危险性和隐藏性,使得研究者难以掌握真实的一手资料,所以除了使用调查法与观察法,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开始应用于攻击性的研究领域。1996年、杨治良等人采用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借鉴研究内隐记忆的任务分离范式,发现攻击性行为也存在实验性分离,证实了内隐攻击性的存在。也就是说个体潜意识中存在着一种攻击性的倾向,这种内在的倾向潜在的对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认知判断、行为表现产生影响。因此只有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对大学生攻击性进行研究,才能够拓宽研究视野,使人们对攻击性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
以往的众多研究发现,攻击性对很多个体来说都是一种相当稳定的特质,并且发现人格对于个体攻击性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关于人格因素与内隐攻击性的研究却鲜有见到。因此,本研究尝试对与内隐攻击性有关的人格因素进行研究,以期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提出更全面的启示。
一、研究过程。
1.被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四川2所大学随机选取人数为50~60人的自然班5个,在学校老师的配合下,统一讲解指导语,进行实验,同时发放问卷共252份,全部收回。经分析后,剔除无效问卷25份,得到有效问卷227份,有效率达到90%。其中男生92人,女生135人。
2.研究工具。
被试基本情况表,包括被试的年级、专业和性别;外显攻击问卷;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偏好组词实验。
问卷选用江西师范大学倪林英在其2005年硕士毕业论文中修订的buss&perry敌意量表。修改后的该量表由23道题目构成,共分成四个维度:愤怒(7题)、身体攻击(6题)、敌对(7题)和言语攻击(3题)。问卷采用5点计分,其中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很符合,分数越高,表示外显攻击性越强。
在正式施测之前,进行了试测,验证了该问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偏好判断法是给被试提供一定材料,让被试判断对该材料的好恶情况,但其真实的实验目的是通过被试给出的好恶反应来考察被试对某种特定社会性信息的敏感程度或偏好,从而揭示内隐社会认知的某种特征。偏好组词实验是在偏好判断和词干补笔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测量个体内隐攻击性的方法,朱婵媚等人的研究结果支持了偏好组词法测量内隐攻击性的有效性。
在实验之前,筛选实验用词组。挑选50个词频相近的常用词组(25对):25个为攻击性词语;25个为中性词,词中的探测字相同。请10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从这些词组中选择出配对最符合攻击性和中性要求的20对作为试验用词组。通过词频比较,差异不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被试习惯选择常用词的倾向。为了识别随意作答,另增加20个干扰字作为词干的备选项。另准备练习用词组5对,其与实验内容不相干但形式相同。上述所有词组均由2个字构成。
将所有词组分别制成连贯的ppt,其形式是第一页呈现探测字,紧接着的一页呈现与探测字配对的目标字,目标字中含一个与探测字组成攻击性词的字、一个与探测字组成中性词的字、一个干扰字。
制作时,目标字采用拉丁方设计排列以避免呈现的空间误差。每一页ppt的呈现时间为1秒,间隔为3秒。
3.施测。
在任课老师的帮助下,统一发放总问卷(内含被试基本情况表、实验答题纸、外显攻击问卷和16pf人格问卷),由主试说明统一的指导语。
在正式施测前用多媒体给被试呈现练习用词组的ppt,使被试适应实验的模式和时间的快慢。
正式施测时用多媒体给被试呈现实验用词组的ppt,要求被试快速在目标字中选一个字与探测字组成词并把所选字的编号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
4.收回问卷。
整个实验持续时间约5分钟,实验完成后要求被试填写问卷,填写问卷时间约45分钟,整个过程持续约50分钟,50分钟后由主试统一收回问卷。
5.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按照信号检测论的指标———击中率(选择的攻击性词的数量除总的词组数量)———作为判断标准,击中率越高,则表示被试的内隐攻击性越强,反之则较弱。
问卷数据输入spss11.5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二、研究结果。
1.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的特点。
全体大学生被试在快速判断的时候,对攻击性词的偏好要高于对中性词的偏好,并且经过差异显著性检验,差异达到显著水平(t=2.341,p=0.
020),说明全体被试更偏好攻击性词,具有攻击的倾向性。但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攻击性词的击中率差异不显著(t=1.901,p=0.059)。
2.大学生外显攻击性的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接近2/3的大学生在外显攻击性上的得分在3分上下,趋于中间水平,又有近1/3的大学生在外显攻击性上的得分在2分上下,攻击性水平偏低,剩下的仅有不到7%的被试分数达到了4分上下,攻击性水平偏高。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被试在外显攻击总分、敌对和言语攻击维度上,男女大学生都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愤怒维度上,男大学生显著低于女大学生(t=-2.210,p=.028);在身体攻击维度上,男大学生显著高于女大学生(t=2.327,p=.021)。
3.不同内隐攻击性水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差异。
将被试的攻击性词的击中率从低到高排序,分别从最上面和最下面取被试总人数的27%作为击中率低组和击中率高组,剩余的作为击中率中组,。经检验,攻击性词击中率低、中、高三组的组间差异显著:f(2,224)=504.703,p<0.001。
攻击性词击中率低、中、高三组在人格特质稳定性(c)、敢为性(h)、忧虑性(o)和次元人格因素适应与焦虑型上的得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其他人格特质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
对人格特质稳定性、敢为性、忧虑性和次元人格因素适应与焦虑型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发现其样本方差无显著性差异,变异数同质。经进一步多重比较后发现,攻击性词击中率低组与击中率中、高组在稳定性、敢为性、忧虑性和次元人格因素适应与焦虑型上的得分均有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击中率越低,稳定性越强,敢为性越强,忧虑性越低,生活适应越顺利。
但攻击性词击中率中组与高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4.不同外显攻击性水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差异分组方法同内隐攻击性分组,经检验,外显攻击性低、中、高三组的组间差异显著:f(2,224)=522.748,p<0.001。
研究发现,外显攻击性低、中、高三组在人格特质稳定性(c)、有恒性(g)、敢为性(h)、怀疑性(l)、忧虑性(o)、自律性(q3)、紧张性(q4)和次元人格因素适应与焦虑型、内向与外向型上的得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在其他人格特质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
对以上人格特质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发现p>0.05,变异数同质。经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外显攻击性低组与外显攻击性中、高组在人格稳定性、敢为性、忧虑性、自律性、紧张性和适应与焦虑性、内向与外向性上的得分都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外显攻击性越低,稳定性越高、敢为性越高、忧虑性越低、自律性越强、紧张性越低、适应性越强、越外向、开朗。外显攻击性高组与外显攻击性低、中组在人格有恒性、怀疑性、紧张性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外显攻击性越高,有恒性越低、怀疑性越强、紧张性越高。外显攻击性中组与高组在适应与焦虑性上也表现出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外显攻击性越低,焦虑性越低,适应性越强。
三、讨论与分析。
1.大学生攻击性的特点。
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外在攻击行为表现是趋于中等的,较少人表现出强烈的外显攻击性,但通过实验却发现个体普遍存在内隐攻击性的倾向,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的心智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可以找到一些适当的情绪宣泄方式,如体育锻炼、娱乐活动,甚至还可能升华成努力学习、需求进步。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制约、文化的压力、学生的身份,使他们在表现攻击行为时有所顾虑,当想到可能带来的痛苦后果或惩罚时,会将之压抑下来。可见,大学生虽然普遍存在内隐攻击性的倾向,但并不一定会以高外显攻击性的方式表现出来,绝大多数人能较好的控制并管理自己的攻击倾向。但这也为我们提早发现及预防攻击行为的发生提出了难题。
在性别差异上发现,内隐攻击性和攻击行为的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但男生表现出的身体攻击行为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表现出的愤怒情绪显著高于男生。由此可以看出以往对于男性比女性更富攻击性的看法并不全面。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男性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持更加认可、宽容的态度,而女性一旦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将比男性受到更多指责。在这种压力下,女性普遍倾向于压抑自己的攻击性,但内隐态度却较少受到这种影响。
1们受到反复挑衅后则比男性更具攻击性。这也证明了女性的内隐攻击性并不比男性低。而外部表现形式上正如尼克等人认为的男孩和女孩都可能具有很高的敌意和攻击性,只是表现攻击的方式不同而已。男性可能更倾向于直接用身体来表现,而女性则更多的选择用愤怒这种情绪表达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2.不同攻击水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研究发现,内隐攻击性得分中、高组表现出了“一高二低”的特征,即忧虑性高、稳定性低、敢为性低。同时在次元人格因素上表现为焦虑性高、易激动,易出现不满意感。所以,高焦虑、情绪不稳定是内隐攻击性较强的大学生的共同特征。而敢为性较低也是内隐攻击性较强的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说明了畏怯退缩的个体并不一定就不具有攻击性,而可能是他们的攻击性被自身抑制住了,一旦遇到强烈的刺激,很难保证这部分群体不会发生攻击伤害行为。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年来许多大学生攻击伤害事件没能够被提前预知、及时制止的原因。这也为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在学生攻击行为的预防工作上,不能仅仅关注那些平时行为不规范的个体。
研究发现,外显攻击性得分高者表现出“三高四低”的特点,即忧虑性高、紧张性高、怀疑性高,稳定性低、敢为性低、自律性低和有恒性低。当代大学生经历着一系列的内心矛盾,当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日俱增时,他们普遍难以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处理事情;当面临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和自我发展等问题时,常常感到无力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人格上情绪不稳定和易受他人影响的特点,会使大学生极易在不理智的情况下表现出攻击行为。而不自信、悲观沮丧的心态,使他们不能承受挫折,在遭遇一点小挫折时,就表现出比其他人更多的攻击性。而多疑、斤斤计较的态度,使他们更有可能对他人表现出愤怒、敌对的攻击倾向。同时发现,越外向的大学生,其攻击性越低,这符合已有的研究结论,即性格外向的人爱交际,情绪情感能及时得到合理宣泄,这有可能减少攻击性的发生。
3.内隐与外显组的人格特征比较。
从研究结果可知,外显攻击性高组和内隐攻击性高组相比起来,多出了紧张性高、怀疑性高、自律性低和有恒性低四个特征,这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当个体具有较高的内隐攻击性时,什么因素才会使他将这种潜意识的攻击倾向转化为外显的行为。班杜拉指出,个体具有了攻击性并不意味着他一定立即实施攻击,个体攻击行为的发生取决于特定的内外因素的启动或刺激。不难看出,高紧张性会使个体情绪容易激动,高怀疑性使得个体不善于与人相处,低自律性意味着个体对于自我的管理能力较差,而低有恒性意味着个体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并且缺乏认真负责的精神。以往我们仅仅把这些看作个体自身的习惯、缺点,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却不知道,如果这些人格特质比较稳定的存在于个体身上,这些个体会比其他人更有可能表现出攻击行为。这就提醒我们,在大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加强大学生人格教育,塑造大学生完善的人格,这样才能从内部因素上预防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高桦。内隐社会认知:攻击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8.
[2]shuiumandrewchen,杨治良等。“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6,29(1)。
[3]倪林英。大学生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4]朱婵媚,宫火良,郑希付。未成年人内隐攻击性特征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26(2)。
[5]银娟。大学生内隐攻击性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j].河海大学硕士论文,2006.
[6][美]r著。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7]陈竹。不同个性大学生阅读攻击性图片的erp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上一篇:浅谈小学体育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下一篇:对大学生心理困惑问题的思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