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职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
发布时间:2015-07-08 08:46
论文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贵任人,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班级的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班主任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探讨解决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心理健康理健康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需要越来越多的教师投身到职业教育中来,然而,职业教育中教师的状况令人担忧,由于中职学校教师素质不高,而且中职生素质也不高,因此,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就不可避免会出现问题。本文就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班主任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作一番探讨。
一、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
当前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十缺乏”。
1.缺乏身份认同。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份进行专业活动。教师只有承认自己的职业身份,按照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自觉抵制外界对教师工作的不良刺激与诱惑。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既来之,则安之,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身份,这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前提。
2.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持身心健康、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在班主任工作中,人际关系主要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如果班主任不善于处理这样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与学生、同事、领导及家长良好沟通,融洽相处,就容易发生纠纷,久而久之,教师就容易形成孤独、焦虑、自卑等不良心态。
3.缺乏自信。
现在很多青年教师,由于成长过程比较顺利,读书期间依赖性比较强,独立能力较低。参加工作后,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对能否管好、教育好学生缺乏信心,感到“教师难当”。教师一旦缺乏信心,对做好教学工作就缺乏动力,渐渐地就会缺乏教学兴趣。
4.缺乏成就感。
第一,教师跟自己的同学、同行和朋友比较,地位、职称、收入等不如他们,就会产生自卑感。第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学生,但学生“不领情”,感情淡薄,因而造成了教师情感上的失落。第三,现在的学生偏差行为越来越严重,说服教育效果不大。由此教师便产生一种挫折感。在这几种不良心态之下,教师的成就感就很难建立起来。
5.缺乏休闲时间。
由于教师职业本身的特殊性,比如当教师专业要求较高、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和行为偏差的学生越来越多等,教师工作繁重,工作时间过长,没有太多的休闲时间,各种压力得不到及时缓解,心理状态难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节,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6.缺乏适应能力。
青年教师从社会关系相对简单的大专院校来到社会关系比较复杂的职业学校,往往有一段适应期。如果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就能很快就融入到工作学校的群体中,工作上手快。相反,很多新教师综合素质较低,适应能力较弱,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遇到的问题较多,适应期相当长。
7.缺乏自控能力。
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免不了受到各种挫折和打击,可是,许多教师缺乏心理学知识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导致恶劣情绪突破心理承受的极限而爆发,表现为行为冲动、易发怒、精神抑郁等。因此,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能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能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
8.缺乏持久力。
教师缺乏对教师职业的持久力,也就是产生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来自于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表现为,每天工作重复、单一、劳累,没有新的刺激,没有成就感。横向比较表现为,与同学、朋友比较,他们工作轻松,收入高。职业倦怠是教师最常出现的问题,如何克服职业倦怠,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种考验和挑战。
9.缺乏能力与方法。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具备各种能力,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流畅的表达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等。缺乏某一方面的能力,都会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然而,很多教师有知识,却缺乏能力,更加缺少教学方法,教学难以取得满意效果。
10.缺乏心理培训。
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创造性的工程,更需要教师的不断提高,才能达到发展自己,成长学生,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要求。长期以来,学校只懂得用教师,向教师加压,而未能有效地培养教师,特别对教师心理问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教师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二、解决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笔者以为,要解决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做到五个“加强”: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悦纳自己。
心理学原理指出,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心理层次的最高阶段,在心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己是教师应具有的重要特征,是预防和减轻心理压力的前提。那么,怎样树立起教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昵?
(1)通过各种会议,让教师加强对教师这个崇高职业的认识和理解,正确认识自己,定位自己,树立起当好教师自豪感。同时做到敬业爱岗,甘为人梯,勤奋工作。
(3)明确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做学生的表率,做受人尊敬的教师。
2.加强班主任培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1)开展班主任业务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进行管理方法、艺术的培训等。
(2)重视心理培训。事实证明,心理健康、活泼和蔼、多才多艺的班主任最受学生欢迎。培训的内容既要有心理讲座,也要有心理拓展活动。通过心理培训,让教师树立自信心、形成和谐人际关系。
(3)合理安排班主任,让班主任愉快地接受班主任这个岗位。我校实施“双班主任工作制”,即是对于难管理的班级,可以由两个班主任来共同管理,发挥两人的智慧,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3.加强团队建设,培养竞争意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事实上,人人都有追求成功的欲望。可见,调动班主任的积极,建立和谐、合作、良性竞争的团队是何等的重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让班主任在管理中开心工作,又得到实惠,更能得到成长。
(2)提高班主任的待遇。班主任既要上课,又要管理班级,工作量非常大。如果待遇低,工作就无积极性。所以,学校要提高班主任的待遇,使人人想当班主任,争当班主任,做好班主任。待遇包括金钱的,也包括荣誉的。
(3)树立标杆,使班主任有学习榜样。树立标杆,让优秀的班主任引领、带头、示范,促使其他班主任向之靠拢,形成竞争氛围,让班主任在工作中体验成功,获取成就感,提高整体素质。
4.加强联系沟通,增强凝聚力。
班主任工作繁重,压力大,在工作过程中积聚了不少脾气——学生不听话而发火;怨气——工作多而无人理解;受气——受到上级领导和家长的责备批评,因此,要想方法减轻班主任的心理负担。
(1)领导要多理解、关心班主任。班主任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表扬,有错误领导要平心静气地解释,暗示批评。
(2)设法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没有必要的会议不开,没有必要的任务不布置,没有必要的汇报不上送。
(3)提供自我调节的时间。如课余时间组织文体娱乐活动,连续当班主任的让其休息一段时间再安排,这样,做到劳逸结合,情绪才能得到调节,防止班主任职业倦怠。
5.加强学校心理环境建设,努力营造“情感校园”。
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改变人、塑造人、成长人,更能留住人。学校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创造条件让教师人人都能实现自我需要,从而营造“暗感校园”。
(1)以人为本,民主管理,让教师成为真正的学校主人翁。
(2)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民主氛围,使教师有归属感。
(3)加强学校文化环境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提供一个环境优美、安全舒适、文化氛围浓、信息化程度高的工作环境,让教师有温馨感和舒适感。
总之,学校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想方设法及时化解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让班主任对工作和生活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和生活。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心理健康理健康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需要越来越多的教师投身到职业教育中来,然而,职业教育中教师的状况令人担忧,由于中职学校教师素质不高,而且中职生素质也不高,因此,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就不可避免会出现问题。本文就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班主任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作一番探讨。
一、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
当前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十缺乏”。
1.缺乏身份认同。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份进行专业活动。教师只有承认自己的职业身份,按照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自觉抵制外界对教师工作的不良刺激与诱惑。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既来之,则安之,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身份,这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前提。
2.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持身心健康、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在班主任工作中,人际关系主要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如果班主任不善于处理这样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与学生、同事、领导及家长良好沟通,融洽相处,就容易发生纠纷,久而久之,教师就容易形成孤独、焦虑、自卑等不良心态。
3.缺乏自信。
现在很多青年教师,由于成长过程比较顺利,读书期间依赖性比较强,独立能力较低。参加工作后,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对能否管好、教育好学生缺乏信心,感到“教师难当”。教师一旦缺乏信心,对做好教学工作就缺乏动力,渐渐地就会缺乏教学兴趣。
4.缺乏成就感。
第一,教师跟自己的同学、同行和朋友比较,地位、职称、收入等不如他们,就会产生自卑感。第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学生,但学生“不领情”,感情淡薄,因而造成了教师情感上的失落。第三,现在的学生偏差行为越来越严重,说服教育效果不大。由此教师便产生一种挫折感。在这几种不良心态之下,教师的成就感就很难建立起来。
5.缺乏休闲时间。
由于教师职业本身的特殊性,比如当教师专业要求较高、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和行为偏差的学生越来越多等,教师工作繁重,工作时间过长,没有太多的休闲时间,各种压力得不到及时缓解,心理状态难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节,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6.缺乏适应能力。
青年教师从社会关系相对简单的大专院校来到社会关系比较复杂的职业学校,往往有一段适应期。如果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就能很快就融入到工作学校的群体中,工作上手快。相反,很多新教师综合素质较低,适应能力较弱,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遇到的问题较多,适应期相当长。
7.缺乏自控能力。
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免不了受到各种挫折和打击,可是,许多教师缺乏心理学知识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导致恶劣情绪突破心理承受的极限而爆发,表现为行为冲动、易发怒、精神抑郁等。因此,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能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能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
8.缺乏持久力。
教师缺乏对教师职业的持久力,也就是产生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来自于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表现为,每天工作重复、单一、劳累,没有新的刺激,没有成就感。横向比较表现为,与同学、朋友比较,他们工作轻松,收入高。职业倦怠是教师最常出现的问题,如何克服职业倦怠,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种考验和挑战。
9.缺乏能力与方法。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具备各种能力,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流畅的表达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等。缺乏某一方面的能力,都会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然而,很多教师有知识,却缺乏能力,更加缺少教学方法,教学难以取得满意效果。
10.缺乏心理培训。
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创造性的工程,更需要教师的不断提高,才能达到发展自己,成长学生,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要求。长期以来,学校只懂得用教师,向教师加压,而未能有效地培养教师,特别对教师心理问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教师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二、解决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笔者以为,要解决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做到五个“加强”: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悦纳自己。
心理学原理指出,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心理层次的最高阶段,在心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己是教师应具有的重要特征,是预防和减轻心理压力的前提。那么,怎样树立起教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昵?
(1)通过各种会议,让教师加强对教师这个崇高职业的认识和理解,正确认识自己,定位自己,树立起当好教师自豪感。同时做到敬业爱岗,甘为人梯,勤奋工作。
(2)举办专家讲座,讲教育教学艺术、方法与技巧,讲教育教学科研,使教师有成为名师、专家的冲动与理想。
(3)明确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做学生的表率,做受人尊敬的教师。
2.加强班主任培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1)开展班主任业务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进行管理方法、艺术的培训等。
(2)重视心理培训。事实证明,心理健康、活泼和蔼、多才多艺的班主任最受学生欢迎。培训的内容既要有心理讲座,也要有心理拓展活动。通过心理培训,让教师树立自信心、形成和谐人际关系。
(3)合理安排班主任,让班主任愉快地接受班主任这个岗位。我校实施“双班主任工作制”,即是对于难管理的班级,可以由两个班主任来共同管理,发挥两人的智慧,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3.加强团队建设,培养竞争意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事实上,人人都有追求成功的欲望。可见,调动班主任的积极,建立和谐、合作、良性竞争的团队是何等的重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让班主任在管理中开心工作,又得到实惠,更能得到成长。
(2)提高班主任的待遇。班主任既要上课,又要管理班级,工作量非常大。如果待遇低,工作就无积极性。所以,学校要提高班主任的待遇,使人人想当班主任,争当班主任,做好班主任。待遇包括金钱的,也包括荣誉的。
(3)树立标杆,使班主任有学习榜样。树立标杆,让优秀的班主任引领、带头、示范,促使其他班主任向之靠拢,形成竞争氛围,让班主任在工作中体验成功,获取成就感,提高整体素质。
4.加强联系沟通,增强凝聚力。
班主任工作繁重,压力大,在工作过程中积聚了不少脾气——学生不听话而发火;怨气——工作多而无人理解;受气——受到上级领导和家长的责备批评,因此,要想方法减轻班主任的心理负担。
(1)领导要多理解、关心班主任。班主任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表扬,有错误领导要平心静气地解释,暗示批评。
(2)设法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没有必要的会议不开,没有必要的任务不布置,没有必要的汇报不上送。
(3)提供自我调节的时间。如课余时间组织文体娱乐活动,连续当班主任的让其休息一段时间再安排,这样,做到劳逸结合,情绪才能得到调节,防止班主任职业倦怠。
5.加强学校心理环境建设,努力营造“情感校园”。
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改变人、塑造人、成长人,更能留住人。学校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创造条件让教师人人都能实现自我需要,从而营造“暗感校园”。
(1)以人为本,民主管理,让教师成为真正的学校主人翁。
(2)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民主氛围,使教师有归属感。
(3)加强学校文化环境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提供一个环境优美、安全舒适、文化氛围浓、信息化程度高的工作环境,让教师有温馨感和舒适感。
总之,学校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想方设法及时化解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让班主任对工作和生活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