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关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8 08:46
[论文摘要]中职教育发展的舰颈在于如何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职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出的教育方法以及所开展的各项预防措施,以期对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整个中职德育工作提供参考,达到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 教育方法措施
  近年来;我国中职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逐渐展现出来,社会对于技能人才的高需求使中职教育呈现出勃勃生机。而高节奏、高风险、高竞争、高压力的社会发展变化也对中职学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育突出强调人格的全面发展,不仅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注重学生的情感、兴趣、态度、需要、信念等情感目标的实现,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稳定的情绪及调控能力,完善的意志品质及承受挫折的能力,完善的个性特征及创造能力等心理品质,以满足企业对中职人才的全方位要求。中职学生从初中而来,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和复杂的社会竞争环境,往往在心理上产生诸多心理困惑问题,因此,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为迫切。
  我校是典型的农村特色学校,学生全部是农村孩子,社会环境的影响甚大,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存在个性偏差、厌学、网隐、早恋、逆反心理严重等心理问题。因此,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得不重视起来。
  造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来自社会影响、家庭环境、教师的教育方法和中职生自身等因素:
  1、社会影响。社会上种种不良因素的干扰以及人们对中职生的偏见,使得中职生出现了许多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
  2、家庭影响。家庭教育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家长文化素质较低,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或家庭关系紧张,缺少温暖和爱,使学生性格畸变。而溺爱造成的危害则日趋严重,更成为一个重要因素。
  3、学校教育不当。除了中职教育体制不能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普遍存在以普教方式管理职教的情况外,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4、学生自身心理因素。由于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松散,动力不足等因素影响,不断地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5、已进入社会的同龄人的间接影响。看到许多同龄人过早的进入社会就业挣钱,也使在校生产生心理负担,导致无心学习。
  以上几方面原因从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职学生的性格畸变,难于管理,从某种意义来说,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发展。然而,普遍的情况是,中职学校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的培养,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关注较少,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势比较严峻。本文通过剖析中职学校的现实状况,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和措施,为中职学校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一、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应有现实针对性。
  1、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展开心理教育。
  新生主要是适应性教育,应帮助新生尽量多地了解学校的方方面面,尽快适应新环境,根据新的环境特点使其快速地调整个人行为,培养乐观思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许多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根源在早的时期,因此,在新生入学之际先进行心理状况普查,给他们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重点登记备案,坚持追踪调查。另外,可针对新生开设心理卫生保健课,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和自我激励的能力,以便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之中。
  二年级学生主要是突出人际交往教育。二年级的学生心理波动小,这时应激发他们主动树立良好心理品质的积极性,克服交往障碍,提高交往艺术,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正确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乐观豁达,积极进取。可以向学生传授心理发展类的课程,如《性别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供不同需要的学生选择学习,侧重心理发展引导,激发他们的内在驱动力。
  毕业生主要进行岗前心里导向教育。大多数学生随着毕业的临近会出现心理焦虑和心理危机,学校应加强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工作,引导学生求职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学校应成立专门科室,开设《择业心理》、《社会心理学》等,目标是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努力争取,良性发展。

  2、针对学生性别特点,开展青春期心理教育。
  针对中职生的性别和心理特点,采取讲座、辅导等形式对他们重点传授一些心理知识、心理调试方法,并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学习、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学会自己妥善地解决。如了解一些青春发育中的性心理卫生问题,了解青春期常见疾病的防治,学会正确对待性角色,学会保护自己。帮助他们清楚男女的生理差异和心理差异,明白男女智力互有特点,但总体发展没有高低之分,要自尊、自强和自信,使心理教育更为细致周到,讲究教育策略。
  二、以德育教育为主线,健全学生人格。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符合德育的大方向,通过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把思想道德所规范的一切内容统一协调起来,完善每个学生的人格素养。当前中职学生的人格障碍主要表现在没有远大的理想,缺乏社会责任感,自私自利,承受挫折能力差等。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缺乏全面理解,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落后,甚至一片空白。有的学校将工作重点放在少数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和诊治上,忽视大多数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需要,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主动性,难以达到目的,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首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建立起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开拓教育效果的前瞻性,有的放矢的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从维护心理健康逐步转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心理潜能的发展程度制约着人格的发展。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但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发展的方向可能是不同的。一旦学生生而有之的心理潜能被充分发掘出来时,就会成为一个具有很强的独立民主意识、很强的创造性、智力充分发展和品德十分高尚的人,这也是心理高度健康以及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标志。
  三、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体现职教特色,打好进入职场的心理基础。
  由中职学校本身的培养目标所决定,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应以职业
  心理教育为主要内容,学校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增强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竞争的观念,既要有参与竞争的勇气,又要有做好参与竞争的准备,提高自身的素质,锻炼心理的承载量,使自己拥有竞争的实力,在竞争中提高。因此,在职业心理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等个性特点,结合社会需要和有关职业信息,对学生进行职业心理教育,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气质,在职业选择时,尽量要考虑所选职业和岗位与自己气质特点的适应性。通过职业心理教育,使学生懂得人的性格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在求职择业以及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应努力克服消极的性格品质。发扬积极的性格品质。
  开展职业心理教育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职业心理教育是一个过程,渗透与整个中职教育中,而不仅仅是毕业时的就业指导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持久性的育人工程,要靠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应把它自然地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教师要善于挖掘一些显性的或隐性的心理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逐步提高学生认识品质、意志品质、个性情感品质。二是职业心理教育重在促进学生的职业成熟,重视为学生选择就业方向提供良好的指导和服务,促进其提高职业认识、职业兴趣和职业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四、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导职能。
  在教育实践中,特别是班主任的日常班级管理中,更应准确的了解、把握学生心理障碍的度,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并有的放矢的进行纠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对清除学生的自闭心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中职生大部分在初中阶段都有过后进生经历,平时经常遭受嘲讽和讥笑,自卑心很强,不敢面对同学和老师,同时又渴望被关怀,因此,班主任应对他们特别关爱,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和他们交朋友,帮他们树立信心。另外,班主任应善于使用表扬艺术,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关心学生。对学生的赞扬要体现在具体细微处,一点点的进步,也要非常郑重的予以夸奖,让学生不断地从中得到鼓励。

  五、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以活动课为主,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心理学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方式方法宜多样化、灵活化。教师根据心理知识并围绕学生特点组织相应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提高心理素质。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可参与制订计划,参与设计活动,参与自由讨论,充分开放自己的心灵,在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助、他助活动中实现学生心理互助的目的。
  著名的心理学家克洛捷茨指出:人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人在活动中认识周围的环境。中职生由于特殊的心理特征,更需要在活动中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意志、性格和能力。因此,采用多种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诱导和调适,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环境,学会生存,提高自信自强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活动中要注重三方面内容:一是要注重问题与经验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自主话动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然后引导学生将这种经验与自己面临的问题联系起来。二要注重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教师做学生平等的朋友热心的参与者,忠实的旁听者,不妄加评价,不草率否定等,但也不等于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三是要注意把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把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延伸到课外和校外,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活动课程网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开展活动课程就是使学生能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并找出解决的方法。
  此外,学校还要施行以下措施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
  1、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最后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是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同时应对学校进行整体改革,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使学生心情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正规有序地开展,中职学校要配备专职教师承担心理辅导课或承担少数学生的心理咨询。这种心理咨询在形式上有别于班主任、任课教师找学生谈话。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主动找教师寻求帮助,教师则有的放矢的给予科学有效的咨询和辅导。在方法上,教师要充分接纳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一起寻求可行的良策。
  3、创设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学校在环境布置上要精心的设计与构建。尤其在学校内部环境的建设上,以“美”、“特”、“新:’来装点布置。校园内教室、宿舍、走廊、话动室都能做到美观洁净,而各式宣传橱窗、画廊黑板报上丰富多彩的内容能使学生流连忘返。教师、学生的一些文艺作品的展示,增添了学校典雅怡人的文化氛围,更给全校师生带来了一个探索世界、捕捉信息、展示才艺的广阔空间。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现在大部分学生家长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欠缺,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要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面对未来中职教育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锁定素质教育目标,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的局面,同时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教育网络,突破校园围墙界限,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项整个社会都关注的全方位的工作。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及有效实施

下一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探索 朋辈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