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08 08:46
[论文摘要]造成五年制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一是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二是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一、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学习心理问题。学习是学生最重要的任务,高职生的身心发展也是通过学习得以实现和提高。高职阶段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黄金时期,而学习问题也是学生最普遍、最常见、最突出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等等。这些严重影响了高职生的学习。
2.情感心理问题。一般认为,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高职生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而情绪情感最能体现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高职生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感情容易遭受挫折,挫折容忍力弱,情感严重压抑,情绪体验消极。
3.个性心理问题。个性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高职生中“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这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这表现在: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社会适应能力较弱,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损害,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从当前高职生个性塑造的实际情况看,狭隘、妒忌、暴躁、敌对、依赖、孤僻、抑郁、怯孺、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高职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4.自我心理问题。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的心理、身体、行为及自己与别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意识。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高职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不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表现在自卑自贱心理严重,自我中心意识过强,自私自利心理普遍。
二、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因素。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学生是社会的成员。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是影响高职生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当代高职生生活在一个变化激烈的时代——社会结构变化,收益分配调整,信息急剧膨胀,竞争日益加剧,生活、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各种社会矛盾不可避免地反映到学生群体中来。
2.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是“制造人格的工厂”。家庭的环境、父母的素质和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等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格特点和心理素质。父母对子女的过分保护和过分严厉、家庭不和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独立性以及自信心的发展,易引起心理失衡。
4.自身因素。高职学生年龄多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之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他们自我意识强但不成熟,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能立足现实,对自己估计过高(主要表现为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或缺乏自信(感到校名、学历不如人);有些学生社会认知偏离,错认主流;有些则在遇到问题、困难和挫折时,往往不知所措或逃避困难,表现出了较低的抗挫折能力;还有些缺乏正确的恋爱交友观,走入爱情误区。以上这些势必引起心理失衡。
三、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1.加强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优化人际关系。首先,要做好校园内物质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工作,创造一个赏心悦目、轻松愉快的直观感觉。其次,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和娱乐活动,使学生在健康、活泼、向上的氛围中,思想得到提高,意志得到磨练,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危机感。再次,要加强校风、学风和班风建设。
2.进行心理调查,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所以新生一入学,就应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和测试,对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个性能力、人格特征等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同时,要定期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充分掌握其心理活动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
3.在社会实践中对五年高职学生进行适应性教育。实践是学生成长成材的大课堂,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主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学校要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和才干,增强抗风险、抗突发事件的抵抗能力,这对学生适时调适自己的心理十分重要。职业院校其学生毕业后在文凭上比其他高校的毕业生要低一个档次。要达到毕业后零距离上岗的培养目标,就更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和基层工作的实践能力。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一、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学习心理问题。学习是学生最重要的任务,高职生的身心发展也是通过学习得以实现和提高。高职阶段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黄金时期,而学习问题也是学生最普遍、最常见、最突出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等等。这些严重影响了高职生的学习。
2.情感心理问题。一般认为,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高职生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而情绪情感最能体现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高职生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感情容易遭受挫折,挫折容忍力弱,情感严重压抑,情绪体验消极。
3.个性心理问题。个性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高职生中“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这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这表现在: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社会适应能力较弱,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损害,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从当前高职生个性塑造的实际情况看,狭隘、妒忌、暴躁、敌对、依赖、孤僻、抑郁、怯孺、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高职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4.自我心理问题。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的心理、身体、行为及自己与别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意识。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高职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不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表现在自卑自贱心理严重,自我中心意识过强,自私自利心理普遍。
二、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因素。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学生是社会的成员。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是影响高职生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当代高职生生活在一个变化激烈的时代——社会结构变化,收益分配调整,信息急剧膨胀,竞争日益加剧,生活、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各种社会矛盾不可避免地反映到学生群体中来。
2.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是“制造人格的工厂”。家庭的环境、父母的素质和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等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格特点和心理素质。父母对子女的过分保护和过分严厉、家庭不和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独立性以及自信心的发展,易引起心理失衡。
3.学校因素。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初中生是被老师严格要求学习,死灌知识。而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环境与中学有显著的不同,不仅学习需要自觉,而且高职课程设置突出“应用性”,许多学生不仅要拿毕业证,还要考取各种技术等级证书,并要独立面对各种生活琐事,协调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对这些学生来说,各种不适便接踵而至,并由此引发出心理问题。
4.自身因素。高职学生年龄多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之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他们自我意识强但不成熟,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能立足现实,对自己估计过高(主要表现为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或缺乏自信(感到校名、学历不如人);有些学生社会认知偏离,错认主流;有些则在遇到问题、困难和挫折时,往往不知所措或逃避困难,表现出了较低的抗挫折能力;还有些缺乏正确的恋爱交友观,走入爱情误区。以上这些势必引起心理失衡。
三、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1.加强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优化人际关系。首先,要做好校园内物质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工作,创造一个赏心悦目、轻松愉快的直观感觉。其次,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和娱乐活动,使学生在健康、活泼、向上的氛围中,思想得到提高,意志得到磨练,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危机感。再次,要加强校风、学风和班风建设。
2.进行心理调查,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所以新生一入学,就应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和测试,对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个性能力、人格特征等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同时,要定期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充分掌握其心理活动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
3.在社会实践中对五年高职学生进行适应性教育。实践是学生成长成材的大课堂,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主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学校要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和才干,增强抗风险、抗突发事件的抵抗能力,这对学生适时调适自己的心理十分重要。职业院校其学生毕业后在文凭上比其他高校的毕业生要低一个档次。要达到毕业后零距离上岗的培养目标,就更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和基层工作的实践能力。
下一篇:浅析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