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新生心理困惑的成因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5-07-08 08:47
摘要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变化的形势下,处于人生转型关键时期的大学新生面临着生活、学习以及心理上的巨大困惑。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当前大学新生心理困惑的主要成因,并由此得出了从学习上、生活上以及人际关系上合理调节大学生心理困惑问题的对策建议,以便使大学新生能够以健康的心态更好地适应大学校园生活。
关键词大学新生 心理困惑 教育辅导
1 新形势下大学新生心理困惑的成因
1.1 大学新生对大学环境,大学教学模式以及管理模式的不适应
大学新生经过激烈的高考后进入到大学生活,而大学生活以及学习环境与他们以往所经历的高中生活学习环境大有不同,在新的学习内容、大学教学模式以及管理模式中,大学新生难免会有诸多的不适应,从而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迷茫的困惑,由于对学习以及生活的自主性掌握得不够好,从而导致学生对生活学习逐渐丧失了兴趣,让学生难以从困惑的心灵阴影中走出来。
1.2 新生在生活上自我独立意识淡薄,难以摆脱对家庭的依耐性
大学新生在情感上依旧处于对家庭极其依赖的阶段,不能独自挑战并克服困难,在生活上缺乏自我独立的意识。面对陌生的大学生活环境,不能摆脱对家庭的依耐性,于是容易表现出自我封闭,心理上严重的不安全状态。
1.3 人际交往障碍导致大学新生心理上的孤独感
大学新生在高中生活中终日处于学习高度紧张的状态,学生集体活动少,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锻炼,因此当他们走入大学校园,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让大学新生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wWW.lw881.com如大学生大都是自主性学习,师生之间很少有学习以及生活上的交流,大学新生难以接受这种冷淡的师生关系。同学之间的矛盾以及师生之间的冷漠,大学新生难以有效地处理好,容易导致大学新生心理上的孤独,若得不到适时适当的引导,将对大学新生以后的大学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1.4 大学新生自我认知能力弱,自我价值系统受社会影响颇为深刻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他们从对大学充满了理想化的期望,同时对自我能力的认知也是非常高的。但是当他们走入大学,意识到大学并非如他们想象中的那般完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给大学新生的心理蒙上了一层失望的阴影。而大学又是云集人才的地方,曾经在高中的辉煌到了大学突然被这么多的人才给掩埋了,让大学新生被自卑心理所困惑,对自我能力的重新认知和评估,对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在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重塑的重要时期,网络的发达以及物质等各个方面的诱导使得大学新生处于心理迷茫时期。
1.5 学习动力的缺乏
大学新生高中时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进入大学之后,新生的学习目标的缺失以及学习动力的乏力让学生的学习处以一种漂移的状态,大学新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不了解,于是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学习动力的缺乏阻塞了大学新生前进的道路,延缓了新生前进的步伐。
2 大学新生心理困惑调适合对策建议
首先辅导员对大学新生的引导和适应性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大学新生与朋辈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大学新生逐步有理、有利、有节地适应大学环境,大学教学模式以及管理模式。新生入学后对于大学生活的适应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因此可以通过开展新老生交流活动,让高年级的学姐学长们把自己的生活学习经验传授给新生,让新生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能进一步增强自我的角色意识。同时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把大学的学习方法同时适当的途径传授给新生们,引导新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学习方法,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有效地减轻学习的心理压力,使自己的自学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从而不断地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以及管理模式。
通过一些学校文化活动的举行,增强入学新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新生入校前期,学生处、团委、学院学工办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举办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给新生发放一些学校的基本吃、行、住的情况,进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开展新老生的交流活动,鼓励同学之间互助合作,让学生能够在这个校园大家庭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并逐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人际交往引导。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逐步构建一种团结友爱、和谐共处的校园氛围,在学校范围内形成一种强烈的群体凝聚力,通过各类体育文艺等活动开展,促进同学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同时应该引导大学新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态度,时时刻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用“移情”的方法去交流,处处考虑到他人以及集体的利益,让自己在校园生活圈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建立一个有效的大学新生心理教育机制,帮助新生塑造一个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能够健康成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心理健康关注的不仅仅是当前某个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大学生入校前、入校中以及入校后各个时期的心理健康变化问题,因此学校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一个动态有效的新生心理教育机制。首先对大学新生构建一个心理健康历史以及动态型档案,可以为科学诊断以及通过各种合理的教育方式来为新生做好心理教育方面的辅导提高可靠的依据。其次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讲座等等,让新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所了解,从而能够进行自我调节或者配合学校的心理问题治疗。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心理教育以及做好充分的心理咨询工作,鼓励新生正视自己的心理困惑并能努力重塑健康的心理。
通过心理辅导,引导新生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增强自我心理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调节能力,构建大学新生长期的人生奋斗目标。首先心理辅导员应该引导新生重新构建自己的学习目标,由从前的被动读书为了升学过渡到主动读书为了求知,通过对自我能力的准确定位,挖潜自己的潜能从而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同时可以让新生参与一系列的心理学讲座等,在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方面给予新生一个正确的指引方向,预防新生的思想受到社会黑暗面的影响,让新生学习自我选取人生观,调整自我的价值观,从而塑造一个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坚瑞.浅谈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不适原因及对策[j].丝绸之路,2009(16):108-109.
[2]贾玉霞.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1):91-92.
[3]刘欣.当代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其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9(6):688-689.
[4]隋灵灵.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工会论坛,2007(5):122-123.
[5]彭丽华.大学生心理问题浅析:现状、成因及对策[j].大理学院学报,2006(1):78-80.
关键词大学新生 心理困惑 教育辅导
1 新形势下大学新生心理困惑的成因
1.1 大学新生对大学环境,大学教学模式以及管理模式的不适应
大学新生经过激烈的高考后进入到大学生活,而大学生活以及学习环境与他们以往所经历的高中生活学习环境大有不同,在新的学习内容、大学教学模式以及管理模式中,大学新生难免会有诸多的不适应,从而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迷茫的困惑,由于对学习以及生活的自主性掌握得不够好,从而导致学生对生活学习逐渐丧失了兴趣,让学生难以从困惑的心灵阴影中走出来。
1.2 新生在生活上自我独立意识淡薄,难以摆脱对家庭的依耐性
大学新生在情感上依旧处于对家庭极其依赖的阶段,不能独自挑战并克服困难,在生活上缺乏自我独立的意识。面对陌生的大学生活环境,不能摆脱对家庭的依耐性,于是容易表现出自我封闭,心理上严重的不安全状态。
1.3 人际交往障碍导致大学新生心理上的孤独感
大学新生在高中生活中终日处于学习高度紧张的状态,学生集体活动少,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锻炼,因此当他们走入大学校园,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让大学新生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wWW.lw881.com如大学生大都是自主性学习,师生之间很少有学习以及生活上的交流,大学新生难以接受这种冷淡的师生关系。同学之间的矛盾以及师生之间的冷漠,大学新生难以有效地处理好,容易导致大学新生心理上的孤独,若得不到适时适当的引导,将对大学新生以后的大学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1.4 大学新生自我认知能力弱,自我价值系统受社会影响颇为深刻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他们从对大学充满了理想化的期望,同时对自我能力的认知也是非常高的。但是当他们走入大学,意识到大学并非如他们想象中的那般完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给大学新生的心理蒙上了一层失望的阴影。而大学又是云集人才的地方,曾经在高中的辉煌到了大学突然被这么多的人才给掩埋了,让大学新生被自卑心理所困惑,对自我能力的重新认知和评估,对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在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重塑的重要时期,网络的发达以及物质等各个方面的诱导使得大学新生处于心理迷茫时期。
1.5 学习动力的缺乏
大学新生高中时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进入大学之后,新生的学习目标的缺失以及学习动力的乏力让学生的学习处以一种漂移的状态,大学新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不了解,于是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学习动力的缺乏阻塞了大学新生前进的道路,延缓了新生前进的步伐。
2 大学新生心理困惑调适合对策建议
首先辅导员对大学新生的引导和适应性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大学新生与朋辈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大学新生逐步有理、有利、有节地适应大学环境,大学教学模式以及管理模式。新生入学后对于大学生活的适应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因此可以通过开展新老生交流活动,让高年级的学姐学长们把自己的生活学习经验传授给新生,让新生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能进一步增强自我的角色意识。同时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把大学的学习方法同时适当的途径传授给新生们,引导新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学习方法,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有效地减轻学习的心理压力,使自己的自学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从而不断地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以及管理模式。
通过一些学校文化活动的举行,增强入学新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新生入校前期,学生处、团委、学院学工办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举办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给新生发放一些学校的基本吃、行、住的情况,进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开展新老生的交流活动,鼓励同学之间互助合作,让学生能够在这个校园大家庭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并逐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人际交往引导。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逐步构建一种团结友爱、和谐共处的校园氛围,在学校范围内形成一种强烈的群体凝聚力,通过各类体育文艺等活动开展,促进同学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同时应该引导大学新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态度,时时刻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用“移情”的方法去交流,处处考虑到他人以及集体的利益,让自己在校园生活圈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建立一个有效的大学新生心理教育机制,帮助新生塑造一个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能够健康成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心理健康关注的不仅仅是当前某个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大学生入校前、入校中以及入校后各个时期的心理健康变化问题,因此学校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一个动态有效的新生心理教育机制。首先对大学新生构建一个心理健康历史以及动态型档案,可以为科学诊断以及通过各种合理的教育方式来为新生做好心理教育方面的辅导提高可靠的依据。其次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讲座等等,让新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所了解,从而能够进行自我调节或者配合学校的心理问题治疗。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心理教育以及做好充分的心理咨询工作,鼓励新生正视自己的心理困惑并能努力重塑健康的心理。
通过心理辅导,引导新生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增强自我心理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调节能力,构建大学新生长期的人生奋斗目标。首先心理辅导员应该引导新生重新构建自己的学习目标,由从前的被动读书为了升学过渡到主动读书为了求知,通过对自我能力的准确定位,挖潜自己的潜能从而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同时可以让新生参与一系列的心理学讲座等,在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方面给予新生一个正确的指引方向,预防新生的思想受到社会黑暗面的影响,让新生学习自我选取人生观,调整自我的价值观,从而塑造一个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坚瑞.浅谈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不适原因及对策[j].丝绸之路,2009(16):108-109.
[2]贾玉霞.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1):91-92.
[3]刘欣.当代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其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9(6):688-689.
[4]隋灵灵.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工会论坛,2007(5):122-123.
[5]彭丽华.大学生心理问题浅析:现状、成因及对策[j].大理学院学报,2006(1):78-80.
上一篇: 80后 的思想及行为特点
下一篇:试论高职生的不良考试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