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认知
发布时间:2015-07-08 08:47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心理认知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时出现各种复杂心态和矛盾心理,社会实践的思想教育性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我,提高综合素质,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心理认知具有引导作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 坚持实践的观点是教育的基本指导原则。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把理想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逐步转化为自己观察、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自己对将来从事职业的认识,缩小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分离的程度,形成合理的就业心理认知。
一、大学生就业的复杂心理分析
由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高等教育的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毕业生就业择业方式的变化、就业机制的障碍、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与人才市场需求的脱节,导致大学生就业期望与社会实际的差距越来越大,毕业生们在求职中表现出各种复杂心态和矛盾心理。
1.就业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失落感。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大学毕业生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识和积极的就业动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都希望能找到一份学有所用、地理位置好、工作条件优越、福利待遇好的工作,而不愿意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小地方和基层单位工作;不少毕业生有等、要、靠的思想,没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意识,对单位挑三拣四,就算待业也不肯去基层或边远地区就业;也有一些毕业生拿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择业目标,两种就业理想都是对自己认识不够,不能客观、清醒、全面评价自己,在“心高、眼高、攀比热度高”的就业心理影响下,其职业理想定位较高。wWW.lw881.com但是,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并不尽如大学生们之意,当大学生们的就业理想和现实需要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受挫感和矛盾感,情绪低落,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就业的心理问题,更加大了实现就业的难度。
2.就业的焦虑感和怀疑心理。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环境给大学生们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表现为对就业的焦虑和怀疑,在毕业前期最沉重。多数大学生们感觉四年大学生活并不轻松,弹性学制、学分制、奖学金制等导致大学学习除了应修课程学习之外,不少学生还参与各种资格证书的考试,为了考证,这些学生很少有休息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多奔忙于各类培训班,学习的繁忙带来持久的紧张感、压抑感,面对残酷的就业形势,就业心理越临近毕业越感焦虑。在焦虑压力下,在紧张完善自我的同时,还耳闻目睹就业竞争中的不公平现象,生源限制,学历限制、专业限制、性别限制,产生心理上的困惑、茫然,甚至偏激,对未来充满了怀疑。
3.就业心理的自卑感和自负感。毕业生由于自身条件不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自负心理。自卑心理表现为对自身条件和能力估价过低,轻视自己的一种消极有害的心理状态,有这种感觉的毕业生往往过于关注自己的短处,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这些毕业生以自己相貌平平、学校名气小、专业不热门、没有家庭背景、社交能力不强为由,妄自菲薄,自感低人一等,缺少勇气,不敢竞争,对前途感到无望,整天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临近毕业,并不积极主动争取各种就业机会,而是虚度毕业前的求职时光。与自卑相反,有的毕业生因自己专业紧俏,或自身条件比较优越而自命不凡,对自身弱点和短处认识不够,过多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产生一种自负心理,表现在求职时往往狂妄自大、不屑一顾,对用人单位吹毛求疵,不愿承担艰苦工作,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结果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最终也处于受挫境地。
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适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1]通过社会实践接触社会,大学生对社会有了感性认识,能不断调整自身心态,确定就业目标,明确自身发展方向,清楚自己适应社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在实践内容的确定上要充分发挥实践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认知的思想教育性。
1.开展就业市场的体验活动,加强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大学生主要在校园生活,对社会的了解很多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往往失之片面和肤浅,缺乏辨证观、全局观和发展观,粗糙、片面、僵化,带有强烈的狂热性和盲目性,对社会分析缺乏现实依据和可行性分析论证,容易产生好高骛远的就业理想。为了让大学生了解社会,可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开展就业调查、招聘会求职感受、岗位见习、挂职锻炼等活动,通过调查和亲身体验,了解就业形势和自身情况,了解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了解应对未来社会竞争需做好的知识、技能、素质等诸多储备,能为毕业就业打下素质储备和观念认知的基础。就业形势的了解对引导大学生定位人生,谋求个人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有助于他们及时调整心态,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航道,确定适合自身择业的初步规划。
3.了解社会竞争机制,提高就业心理考验能力。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产生的客观原因之一是对社会缺乏了解,主观上是大学生心理成熟度不高,认知能力不强,客观上是不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竞争机制。解决这一心理误区需要创造条件,利用实践的机会来提高大学生对就业竞争机制的认识,认知能力越强,越能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能够客观、全面、发展地看问题,即用理性的认识观念面对现实,进而实事求是地改变现实。在人才培养的所有模式中,例如在实践、实习的安排中培养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能力,可以由用人单位人事领导通过面试考评学生,通过实习竞争机制让学生感受上岗的竞争性,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面试和分层次实习,经受住竞争后的心理考验,为今后择业打下基础。
三、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就业心理认知中的作用评价
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就业心理认知上具有的引导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评价:一方面,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确定就业策略。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在就业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对自己究竟适合什么工作缺乏客观、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总是运用在学校的思维方式去认识社会,以致在就业时产生迷茫感、失落感、自卑感或自负感,难以适应社会角色。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的较大差距使大学生不可避免地遭遇挫折和压力。作为一种教育的载体,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社会的窗口,能使大学生走出理论的象牙塔,拓宽视野,丰富阅历,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纠正思想方法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理想化和简单化、片面性和绝对性,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看到自己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大学生利用实践、实习的机会熟悉人才市场,主动了解我国现行的毕业就业政策,增强对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适应性;通过社区服务、生产实习等实践活动增加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对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体会,综合分析、判断社会需求,树立合适的职业目标。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岗位的实际需求,提前进入在校学习过程中接触不到的实际工作环境,也懂得了社会的复杂,成就事业的艰辛,深刻体会到一个公民对社会发展的义务和责任,必须将个人选择与社会现实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认识自我,锻炼毅力,培养品格,确立择业目标。自我评价、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关键。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首先应该是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我。社会活动与实践能培养大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在与社会的接触中,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与别人的比较加深对自我的认识,了解所学专业适应面,学会思考,学会辨别,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岗位,如何调整学过的知识,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对自己的性格、价值取向、职业兴趣、才干技能、事业目的、工作条件等有合理的定位,按照社会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期望,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同时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发展协调和控制自己的能力,适应时代的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理想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确立到基层、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的思想,明确自身的时代使命,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先就业后择业。通过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就业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在艰苦的环境下锻炼和陶冶自己是青年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前提。“环境不易改变,不如改变我们自己,”大学毕业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实现以市场为本位的转变,提高自身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达到就业心理认知能力的提高。[3]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r].2005.
[2]郝志群等.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指导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52.
[3]赵麟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43.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时出现各种复杂心态和矛盾心理,社会实践的思想教育性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我,提高综合素质,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心理认知具有引导作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 坚持实践的观点是教育的基本指导原则。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把理想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逐步转化为自己观察、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自己对将来从事职业的认识,缩小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分离的程度,形成合理的就业心理认知。
一、大学生就业的复杂心理分析
由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高等教育的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毕业生就业择业方式的变化、就业机制的障碍、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与人才市场需求的脱节,导致大学生就业期望与社会实际的差距越来越大,毕业生们在求职中表现出各种复杂心态和矛盾心理。
1.就业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失落感。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大学毕业生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识和积极的就业动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都希望能找到一份学有所用、地理位置好、工作条件优越、福利待遇好的工作,而不愿意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小地方和基层单位工作;不少毕业生有等、要、靠的思想,没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意识,对单位挑三拣四,就算待业也不肯去基层或边远地区就业;也有一些毕业生拿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择业目标,两种就业理想都是对自己认识不够,不能客观、清醒、全面评价自己,在“心高、眼高、攀比热度高”的就业心理影响下,其职业理想定位较高。wWW.lw881.com但是,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并不尽如大学生们之意,当大学生们的就业理想和现实需要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受挫感和矛盾感,情绪低落,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就业的心理问题,更加大了实现就业的难度。
2.就业的焦虑感和怀疑心理。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环境给大学生们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表现为对就业的焦虑和怀疑,在毕业前期最沉重。多数大学生们感觉四年大学生活并不轻松,弹性学制、学分制、奖学金制等导致大学学习除了应修课程学习之外,不少学生还参与各种资格证书的考试,为了考证,这些学生很少有休息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多奔忙于各类培训班,学习的繁忙带来持久的紧张感、压抑感,面对残酷的就业形势,就业心理越临近毕业越感焦虑。在焦虑压力下,在紧张完善自我的同时,还耳闻目睹就业竞争中的不公平现象,生源限制,学历限制、专业限制、性别限制,产生心理上的困惑、茫然,甚至偏激,对未来充满了怀疑。
3.就业心理的自卑感和自负感。毕业生由于自身条件不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自负心理。自卑心理表现为对自身条件和能力估价过低,轻视自己的一种消极有害的心理状态,有这种感觉的毕业生往往过于关注自己的短处,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这些毕业生以自己相貌平平、学校名气小、专业不热门、没有家庭背景、社交能力不强为由,妄自菲薄,自感低人一等,缺少勇气,不敢竞争,对前途感到无望,整天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临近毕业,并不积极主动争取各种就业机会,而是虚度毕业前的求职时光。与自卑相反,有的毕业生因自己专业紧俏,或自身条件比较优越而自命不凡,对自身弱点和短处认识不够,过多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产生一种自负心理,表现在求职时往往狂妄自大、不屑一顾,对用人单位吹毛求疵,不愿承担艰苦工作,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结果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最终也处于受挫境地。
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适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1]通过社会实践接触社会,大学生对社会有了感性认识,能不断调整自身心态,确定就业目标,明确自身发展方向,清楚自己适应社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在实践内容的确定上要充分发挥实践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认知的思想教育性。
1.开展就业市场的体验活动,加强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大学生主要在校园生活,对社会的了解很多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往往失之片面和肤浅,缺乏辨证观、全局观和发展观,粗糙、片面、僵化,带有强烈的狂热性和盲目性,对社会分析缺乏现实依据和可行性分析论证,容易产生好高骛远的就业理想。为了让大学生了解社会,可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开展就业调查、招聘会求职感受、岗位见习、挂职锻炼等活动,通过调查和亲身体验,了解就业形势和自身情况,了解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了解应对未来社会竞争需做好的知识、技能、素质等诸多储备,能为毕业就业打下素质储备和观念认知的基础。就业形势的了解对引导大学生定位人生,谋求个人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有助于他们及时调整心态,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航道,确定适合自身择业的初步规划。
2.专业社会实践和就业心理教育结合,增强就业心理素质。专业社会实践要把成才与就业指导结合起来,融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于一体,充分发挥学校各种社团、协会的功能,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并加以适度、合理的引导,提高学生调节自己心理的能力,增加对社会的了解,树立良好的思想意识,用崇高的思想境界去克服和抵制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开展专业实践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己寻岗或与实习单位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大胆、主动独立走向实践岗位,在学习技能与专业技术的同时,顺利度过接触社会之初就存在的自卑、自负和怯懦心理状态的不适应期。[2]这当中,要加强对实践的指导,通过在学生社会实践的前、中、后期,采取经验交流、座谈讨论等形式,认真分析和总结实践的过程,提升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水平,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从专业知识、能力、心理素质上为就业做好准备,成为善于竞争、敢于竞争,有良好就业竞争心理的人。
3.了解社会竞争机制,提高就业心理考验能力。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产生的客观原因之一是对社会缺乏了解,主观上是大学生心理成熟度不高,认知能力不强,客观上是不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竞争机制。解决这一心理误区需要创造条件,利用实践的机会来提高大学生对就业竞争机制的认识,认知能力越强,越能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能够客观、全面、发展地看问题,即用理性的认识观念面对现实,进而实事求是地改变现实。在人才培养的所有模式中,例如在实践、实习的安排中培养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能力,可以由用人单位人事领导通过面试考评学生,通过实习竞争机制让学生感受上岗的竞争性,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面试和分层次实习,经受住竞争后的心理考验,为今后择业打下基础。
三、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就业心理认知中的作用评价
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就业心理认知上具有的引导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评价:一方面,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确定就业策略。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在就业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对自己究竟适合什么工作缺乏客观、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总是运用在学校的思维方式去认识社会,以致在就业时产生迷茫感、失落感、自卑感或自负感,难以适应社会角色。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的较大差距使大学生不可避免地遭遇挫折和压力。作为一种教育的载体,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社会的窗口,能使大学生走出理论的象牙塔,拓宽视野,丰富阅历,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纠正思想方法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理想化和简单化、片面性和绝对性,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看到自己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大学生利用实践、实习的机会熟悉人才市场,主动了解我国现行的毕业就业政策,增强对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适应性;通过社区服务、生产实习等实践活动增加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对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体会,综合分析、判断社会需求,树立合适的职业目标。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岗位的实际需求,提前进入在校学习过程中接触不到的实际工作环境,也懂得了社会的复杂,成就事业的艰辛,深刻体会到一个公民对社会发展的义务和责任,必须将个人选择与社会现实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认识自我,锻炼毅力,培养品格,确立择业目标。自我评价、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关键。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首先应该是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我。社会活动与实践能培养大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在与社会的接触中,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与别人的比较加深对自我的认识,了解所学专业适应面,学会思考,学会辨别,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岗位,如何调整学过的知识,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对自己的性格、价值取向、职业兴趣、才干技能、事业目的、工作条件等有合理的定位,按照社会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期望,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同时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发展协调和控制自己的能力,适应时代的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理想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确立到基层、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的思想,明确自身的时代使命,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先就业后择业。通过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就业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在艰苦的环境下锻炼和陶冶自己是青年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前提。“环境不易改变,不如改变我们自己,”大学毕业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实现以市场为本位的转变,提高自身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达到就业心理认知能力的提高。[3]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r].2005.
[2]郝志群等.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指导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52.
[3]赵麟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43.
下一篇:试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