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于体育术科考试考前紧张的分析与对策分
发布时间:2015-07-08 08:49
论文关键词:考前体育考心理状态调整
论文摘要:综合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近几年体育专业考生的考前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体育专业考生有针对性地加强应考前心理状态调整,从思想上、心理上、方法上等方面加以调整是取得体育高考优异成绩的关键。针对应考前的心理问题提出了消除的方法,以期对体育高考指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前言:本文对目前山东省近几年来部分体育考生考前心理状态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试图为体育专业考生考前心理状态调整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山东省2003—2009年参加体育专业考试的考生。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考生的应机动机。
一是酷爱体育型,占调查总数的35%。这种考生视应考为自己一生从事体育工作创造一个机会,以利今后为体育事业能贡献自己的力量。此类考生目的明确,奋发上进的主要动力强。二是从众心理型,占调查总数的10%。这种考生应考一般是受父母之命或兄姐、同学朋友之影响,这种考生应考目的不是很明确,可塑性大。在应考前往往表现意志薄弱,遇到困难容易打退堂鼓。三是找出路型,调查总数的55%。这种考生应考是为就业找出路,认为考不上其它专业考体育是条捷径。这类考生一般专项技术学习较晚、水平较低、训练时间有限,应考前的心理状态波动大,心理不稳定,很容易担心专业应考技术的问题失去考试信心。
2、考生考前的心理状态。
所谓考前心理状态,是指在体育专业高考之前,考生由于对考试的认识由此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使身体机能发生某些条件反射性的变化。根据我省近几年各地市考生参加术科考试的实际情况分析可分为四种心理状态:考前盲目自信状态、考前过分紧张状态、考前信心不足状态、战斗竞技状态。
3、考生考前心理调整方法。
考生在参加考试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包括身体机能、技术和心理上的准备。由于考生在考试关键时刻心理状态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考试成绩的好坏,所以考试前心理准备对每个考生来说尤为重要,考前心理准备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考生心理的稳定性和取得好成绩的信念。通过各种措施来消除考生的心理障碍,理顺思路,调整情绪,建立积极的心理定势,形成最理想的应考状态,考前心理准备的主要内容有几个方面:明确考试任务,确定适宜的目标、激发良好的应考动机、增强自信心、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建立考前程序,并使之习惯化、模拟训练、降低难度的训练、临考前对考场环境的熟悉与分析。
三、针对考前以及考试过程中紧张的应对方法
一是自我暗示法。考生临场考试时用简洁的暗示语默念动作要求。如跑100m或40m冲刺时,反复默念“冲刺!冲刺”;心情紧张时,默念“平静、平静”;铅球出手时默念“用力!用力”;某项考试不理想时,默念“加油,能考好!加油,能考好”;立定跳远时,默念“更远!更远”等等。
三是肌肉活动法。进入考场做些准备活动后,可做一些有节奏、有一定量的(量不可过小或过大)练习。如100m考前,做20~30m跑的练习;400m考前,做些40~50m跑的练习;立定跳远前,可做蹦跳练习,同时默念带激励性、肯定性的暗示语。如“感觉很好,一定跑得快!”。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加体育考试的考生呈上升趋势,而每年因考前心理状态调整不良和考生对应考心理状态调整知识不懂,造成考试失败的考生人数比例也在逐年增大,加强应考考生的考前心理状态调整是当务之急。部分地市带考教师的心理调整方面的知识欠缺,使考生考前根本没有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心理调整,以达到最佳应考心理状态。造成临考出现不良心理现象,严重地影响着考试成绩甚至出现失败。
2、建议。加强带考教师心理训练知识的学习,使之掌握心理状态调整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做到掌握每个考生的考前动机,根据不同的考生考前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前心理状态调整,使之逐年形成最佳应考心理状态。加强体育考生的自身心理状态调整训练,树立正确地应考思想,教会考生一些简易的自我心理调控方法。根据每年体育专业考试地点和场地以及考生等多项具体情况,带考教师运用一整套的考前心理状态调整方法,在考试前2~3周内进行调整练习,以解决考试时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参考文献:
[1]丁雪琴.青少年心理训练.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m]1988,16--17
[2]余卫平.论体育考生的心理素质对应考能力的影响.太原:高教新论,1995,4,79~80
[3]张月春,对体育专业考生高考专业考试的心理训练与指导.山东体育学院学报[j],1998(2),77
[4]武殿毅.高考前体育专业的训练和指导,哈尔滨体院学报[j],1995,(2),69~70
[5],余卫平,体育考生考前自我心理调整方法,中国学校体育,1999,(3)
[6]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论文摘要:综合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近几年体育专业考生的考前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体育专业考生有针对性地加强应考前心理状态调整,从思想上、心理上、方法上等方面加以调整是取得体育高考优异成绩的关键。针对应考前的心理问题提出了消除的方法,以期对体育高考指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前言:本文对目前山东省近几年来部分体育考生考前心理状态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试图为体育专业考生考前心理状态调整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山东省2003—2009年参加体育专业考试的考生。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考生的应机动机。
一是酷爱体育型,占调查总数的35%。这种考生视应考为自己一生从事体育工作创造一个机会,以利今后为体育事业能贡献自己的力量。此类考生目的明确,奋发上进的主要动力强。二是从众心理型,占调查总数的10%。这种考生应考一般是受父母之命或兄姐、同学朋友之影响,这种考生应考目的不是很明确,可塑性大。在应考前往往表现意志薄弱,遇到困难容易打退堂鼓。三是找出路型,调查总数的55%。这种考生应考是为就业找出路,认为考不上其它专业考体育是条捷径。这类考生一般专项技术学习较晚、水平较低、训练时间有限,应考前的心理状态波动大,心理不稳定,很容易担心专业应考技术的问题失去考试信心。
2、考生考前的心理状态。
所谓考前心理状态,是指在体育专业高考之前,考生由于对考试的认识由此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使身体机能发生某些条件反射性的变化。根据我省近几年各地市考生参加术科考试的实际情况分析可分为四种心理状态:考前盲目自信状态、考前过分紧张状态、考前信心不足状态、战斗竞技状态。
3、考生考前心理调整方法。
考生在参加考试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包括身体机能、技术和心理上的准备。由于考生在考试关键时刻心理状态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考试成绩的好坏,所以考试前心理准备对每个考生来说尤为重要,考前心理准备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考生心理的稳定性和取得好成绩的信念。通过各种措施来消除考生的心理障碍,理顺思路,调整情绪,建立积极的心理定势,形成最理想的应考状态,考前心理准备的主要内容有几个方面:明确考试任务,确定适宜的目标、激发良好的应考动机、增强自信心、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建立考前程序,并使之习惯化、模拟训练、降低难度的训练、临考前对考场环境的熟悉与分析。
三、针对考前以及考试过程中紧张的应对方法
一是自我暗示法。考生临场考试时用简洁的暗示语默念动作要求。如跑100m或40m冲刺时,反复默念“冲刺!冲刺”;心情紧张时,默念“平静、平静”;铅球出手时默念“用力!用力”;某项考试不理想时,默念“加油,能考好!加油,能考好”;立定跳远时,默念“更远!更远”等等。
二是呼吸法。考试前当考生意识到自身紧张的信号时,即刻做深细、均匀呼吸3~5次。吸气时排除杂念,呼气时一定要体验轻松愉快的感觉。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氧气环境,提高供氧能力,控制紧张情绪,达到放松目的。
三是肌肉活动法。进入考场做些准备活动后,可做一些有节奏、有一定量的(量不可过小或过大)练习。如100m考前,做20~30m跑的练习;400m考前,做些40~50m跑的练习;立定跳远前,可做蹦跳练习,同时默念带激励性、肯定性的暗示语。如“感觉很好,一定跑得快!”。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加体育考试的考生呈上升趋势,而每年因考前心理状态调整不良和考生对应考心理状态调整知识不懂,造成考试失败的考生人数比例也在逐年增大,加强应考考生的考前心理状态调整是当务之急。部分地市带考教师的心理调整方面的知识欠缺,使考生考前根本没有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心理调整,以达到最佳应考心理状态。造成临考出现不良心理现象,严重地影响着考试成绩甚至出现失败。
2、建议。加强带考教师心理训练知识的学习,使之掌握心理状态调整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做到掌握每个考生的考前动机,根据不同的考生考前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前心理状态调整,使之逐年形成最佳应考心理状态。加强体育考生的自身心理状态调整训练,树立正确地应考思想,教会考生一些简易的自我心理调控方法。根据每年体育专业考试地点和场地以及考生等多项具体情况,带考教师运用一整套的考前心理状态调整方法,在考试前2~3周内进行调整练习,以解决考试时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参考文献:
[1]丁雪琴.青少年心理训练.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m]1988,16--17
[2]余卫平.论体育考生的心理素质对应考能力的影响.太原:高教新论,1995,4,79~80
[3]张月春,对体育专业考生高考专业考试的心理训练与指导.山东体育学院学报[j],1998(2),77
[4]武殿毅.高考前体育专业的训练和指导,哈尔滨体院学报[j],1995,(2),69~70
[5],余卫平,体育考生考前自我心理调整方法,中国学校体育,1999,(3)
[6]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