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
发布时间:2015-07-08 08:49
[论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青少年 生命教育
[论文摘要]从国内外生命教育近四十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是从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而目前我国青少年自杀现象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有低龄化倾向,危机事件频发正暴露出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问题,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一个新的研究取向。本文在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客观的角度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首倡者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enm.e)。积极心理学与传统的病理性心理学不同,它不是把研究视野专注于消极、障碍、病态心理等负性方面,而是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用一种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并以此来激发个体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使生命过得更有意义。
一、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
我国长时间内没有把生命教育作为一个体系重视起来,只是在部分课程教育中有所体现。直到2000年前后,随着中学和大学校园中自杀事件的不断出现,才开始被关注。生命教育得以重视源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之后,2005年3月上海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这是政府教育部门第一次明确了生命教育的定义,但它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教育。继上海之后,其他一些省市的中小学校也相继开展了生命教育,主要是以珍惜生命、日常生活安全知识、面对突发事件如何生存等教育为主。[1]目前高校实施生命教育几乎还是空白。
从国内外生命教育近四十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是从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而2007年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的《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青少年自杀现象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有低龄化倾向。我国卫生部门在2007年“世界预防自杀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自杀在青少年死因中列首位,有近30%的中学生在走进校门的那一刻,感到心情郁闷、紧张、厌烦、焦虑甚至恐惧。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最新公布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调查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危机事件频发正暴露出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推动,但很多东西照搬西方的模式,还没有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体系,在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难免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生命教育的理念上存在误区。在现行的教育中,大多是从近几年来青少年越来越高的自杀率、犯罪率等残酷的现实而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而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多限于教育青少年要预防自杀、珍惜生命的理性层面上,仅仅将生命教育看成降低青少年自杀率的工具,当成解决青少年生命问题的权宜之计,并没有对生命教育进行更全面更科学的解读;不是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情绪智力、发挥自身的潜能、塑造完美人格品质等积极层面对生命教育进行思考。
情绪教育的缺失。情绪教育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教育观念,主张教育不应只重视理性知识的传授,也应当培养青少年的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指的是认识自己的情绪、克制冲动、延迟满足、自我激励,认识他人的情绪,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2]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的研究发现:人生的成就与eq(情商)的关系远大于iq(智商)。我国的情绪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较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更加重视青少年理性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情绪智力的培养。
生命教育多维网络系统建构还不到位。生命教育是一项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系统工程,但目前家庭、学校、社会各自的生命教育活动单一,缺乏互动和交流,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生命教育网络系统。在家庭环境中的生命教育一般是隐性的,无计划、无规律,内容往往比较零碎;学校的生命教育通常是接受生命理论知识的学习,一般没有将这些理论知识内化变成自己的价值取向;而社会却极少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使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在社会中很容易形成真空地带。因此,充分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生命教育资源,调动各方的积极因素,构建生命教育多维网络系统,已是推进生命教育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主张对人性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研究个体如何更好的发展、生活,让人学会分享幸福、创造快乐,使其具有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保持生命最佳状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积极的情绪
积极的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重点是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以及充满希望并乐观地面对未来。积极情绪目前比较公认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六大类:快乐、兴趣、满足、自豪、爱和感恩。
(二)积极的人格特征
所谓积极人格指的是个体能在生活中不断主动追求幸福并时时体验到这种幸福,同时又能使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积极人格理论强调要研究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共同拥有六大类美德:智慧、勇敢、仁爱、公正、克己和超越自我,具体包括诚实、热情、感恩等24种人格特质。
(三)积极的组织系统
积极的组织系统主要研究如何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生命教育资源,调动各方的积极因素,构建生命教育多维网络系统,以便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的情绪智力,发挥潜能,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williams等人的研究证实:当孩子们的周围环境和朋友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反之,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方式。[3]
(一)倡导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为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带来新的价值取向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青少年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挖掘潜能,以促进青少年更好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生命教育,不应该仅局限于自杀、抑郁、焦虑等消极层面,而应着眼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情绪智力、发挥潜能、塑造完美人格品质等积极层面。倡导积极的生命教育,不仅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积极生命教育不仅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使生命过得更有意义。
(二)培养良好的情绪智力,是我国青少年积极生命教育的关键
情绪智力水平不是由遗传所决定的,是经后天的学习和经验而不断提高的,因此,拥有高水平的情绪智力并不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培养良好的情绪智力主要体现在:(1)认识自我情绪的能力,就是能认识自己的感觉、情绪、动机、性格和基本的价值取向等,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2)妥善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就是对自己的快乐、愤怒、恐惧、爱、厌恶、悲伤、焦虑等体验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协调。(3)自我激励的能力,就是面对自己欲实现的目标,随时进行自我鞭策、自我说服,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遇到的挫折。(4)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就是对他人的各种感受,能“设身处地”地进行直觉判断。了解他人的情绪、动机等,并能做出适度的反应。比如,在人际交往中,能从对方的语言及其语调、语气和表情、手势、姿势等透露的情绪情感做出判断。(5)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就是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一个人的人缘、人际和谐程度都和这项能力有关。
(三)塑造完美的人格品质,是我国青少年积极生命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
积极生命教育要把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积极人格品质、进而拥有那些品质作为终极价值目标,使青少年学会用自己的美德与优势去积极面对生活,体验成功和成长的快乐与价值感,建立自尊和自信,使青少年接纳自己,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和克服遇到的挫折,学会积极地适应环境,学会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四)构建多维教育组织系统,为我国青少年积极生命教育搭建了平台
积极的生命教育是个系统的工程,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培养、潜能的发挥、人格品质的塑造、生命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家庭的配合、学校的推进、社会的支持,三者缺一不可。
家庭在青少年生命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持有一种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给孩子塑造一个充满温馨的家庭氛围,孩子便能从中体验到生命的快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怀着积极关爱的心态去看待外面的一切生命现象,领略到生命的真谛。
目前,学校生命教育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倡导积极的生命教育理念;完善生命教育体制,构建优秀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多学科渗透生命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生命教育,学校日常生活与管理方面渗透生命教育等。
生命教育除了家庭、学校努力之外,也离不开社会的大力支持。社会要承担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抵制不良文化的重任,通过舆论、媒体大力宣传生命的可贵和生存的意义。同时,为了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社会可以建立专门的生命教育机构,完善其机构管理机制,提高其机构人员的专业素质,广泛开展有关生命教育的专题活动,为青少年生命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许海元.中外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启示[j].中国学校卫生,2008,(10).
[2]高健.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情绪稳定性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5).
[3]闫杰.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论文摘要]从国内外生命教育近四十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是从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而目前我国青少年自杀现象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有低龄化倾向,危机事件频发正暴露出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问题,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一个新的研究取向。本文在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客观的角度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首倡者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enm.e)。积极心理学与传统的病理性心理学不同,它不是把研究视野专注于消极、障碍、病态心理等负性方面,而是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用一种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并以此来激发个体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使生命过得更有意义。
一、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
我国长时间内没有把生命教育作为一个体系重视起来,只是在部分课程教育中有所体现。直到2000年前后,随着中学和大学校园中自杀事件的不断出现,才开始被关注。生命教育得以重视源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之后,2005年3月上海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这是政府教育部门第一次明确了生命教育的定义,但它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教育。继上海之后,其他一些省市的中小学校也相继开展了生命教育,主要是以珍惜生命、日常生活安全知识、面对突发事件如何生存等教育为主。[1]目前高校实施生命教育几乎还是空白。
从国内外生命教育近四十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是从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而2007年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的《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青少年自杀现象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有低龄化倾向。我国卫生部门在2007年“世界预防自杀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自杀在青少年死因中列首位,有近30%的中学生在走进校门的那一刻,感到心情郁闷、紧张、厌烦、焦虑甚至恐惧。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最新公布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调查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危机事件频发正暴露出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推动,但很多东西照搬西方的模式,还没有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体系,在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难免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生命教育的理念上存在误区。在现行的教育中,大多是从近几年来青少年越来越高的自杀率、犯罪率等残酷的现实而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而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多限于教育青少年要预防自杀、珍惜生命的理性层面上,仅仅将生命教育看成降低青少年自杀率的工具,当成解决青少年生命问题的权宜之计,并没有对生命教育进行更全面更科学的解读;不是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情绪智力、发挥自身的潜能、塑造完美人格品质等积极层面对生命教育进行思考。
情绪教育的缺失。情绪教育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教育观念,主张教育不应只重视理性知识的传授,也应当培养青少年的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指的是认识自己的情绪、克制冲动、延迟满足、自我激励,认识他人的情绪,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2]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的研究发现:人生的成就与eq(情商)的关系远大于iq(智商)。我国的情绪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较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更加重视青少年理性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情绪智力的培养。
生命教育多维网络系统建构还不到位。生命教育是一项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系统工程,但目前家庭、学校、社会各自的生命教育活动单一,缺乏互动和交流,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生命教育网络系统。在家庭环境中的生命教育一般是隐性的,无计划、无规律,内容往往比较零碎;学校的生命教育通常是接受生命理论知识的学习,一般没有将这些理论知识内化变成自己的价值取向;而社会却极少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使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在社会中很容易形成真空地带。因此,充分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生命教育资源,调动各方的积极因素,构建生命教育多维网络系统,已是推进生命教育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主张对人性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研究个体如何更好的发展、生活,让人学会分享幸福、创造快乐,使其具有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保持生命最佳状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积极的情绪
积极的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重点是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以及充满希望并乐观地面对未来。积极情绪目前比较公认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六大类:快乐、兴趣、满足、自豪、爱和感恩。
(二)积极的人格特征
所谓积极人格指的是个体能在生活中不断主动追求幸福并时时体验到这种幸福,同时又能使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积极人格理论强调要研究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共同拥有六大类美德:智慧、勇敢、仁爱、公正、克己和超越自我,具体包括诚实、热情、感恩等24种人格特质。
(三)积极的组织系统
积极的组织系统主要研究如何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生命教育资源,调动各方的积极因素,构建生命教育多维网络系统,以便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的情绪智力,发挥潜能,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williams等人的研究证实:当孩子们的周围环境和朋友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反之,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方式。[3]
三、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
(一)倡导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为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带来新的价值取向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青少年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挖掘潜能,以促进青少年更好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生命教育,不应该仅局限于自杀、抑郁、焦虑等消极层面,而应着眼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情绪智力、发挥潜能、塑造完美人格品质等积极层面。倡导积极的生命教育,不仅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积极生命教育不仅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使生命过得更有意义。
(二)培养良好的情绪智力,是我国青少年积极生命教育的关键
情绪智力水平不是由遗传所决定的,是经后天的学习和经验而不断提高的,因此,拥有高水平的情绪智力并不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培养良好的情绪智力主要体现在:(1)认识自我情绪的能力,就是能认识自己的感觉、情绪、动机、性格和基本的价值取向等,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2)妥善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就是对自己的快乐、愤怒、恐惧、爱、厌恶、悲伤、焦虑等体验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协调。(3)自我激励的能力,就是面对自己欲实现的目标,随时进行自我鞭策、自我说服,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遇到的挫折。(4)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就是对他人的各种感受,能“设身处地”地进行直觉判断。了解他人的情绪、动机等,并能做出适度的反应。比如,在人际交往中,能从对方的语言及其语调、语气和表情、手势、姿势等透露的情绪情感做出判断。(5)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就是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一个人的人缘、人际和谐程度都和这项能力有关。
(三)塑造完美的人格品质,是我国青少年积极生命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
积极生命教育要把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积极人格品质、进而拥有那些品质作为终极价值目标,使青少年学会用自己的美德与优势去积极面对生活,体验成功和成长的快乐与价值感,建立自尊和自信,使青少年接纳自己,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和克服遇到的挫折,学会积极地适应环境,学会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四)构建多维教育组织系统,为我国青少年积极生命教育搭建了平台
积极的生命教育是个系统的工程,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培养、潜能的发挥、人格品质的塑造、生命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家庭的配合、学校的推进、社会的支持,三者缺一不可。
家庭在青少年生命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持有一种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给孩子塑造一个充满温馨的家庭氛围,孩子便能从中体验到生命的快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怀着积极关爱的心态去看待外面的一切生命现象,领略到生命的真谛。
目前,学校生命教育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倡导积极的生命教育理念;完善生命教育体制,构建优秀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多学科渗透生命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生命教育,学校日常生活与管理方面渗透生命教育等。
生命教育除了家庭、学校努力之外,也离不开社会的大力支持。社会要承担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抵制不良文化的重任,通过舆论、媒体大力宣传生命的可贵和生存的意义。同时,为了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社会可以建立专门的生命教育机构,完善其机构管理机制,提高其机构人员的专业素质,广泛开展有关生命教育的专题活动,为青少年生命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许海元.中外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启示[j].中国学校卫生,2008,(10).
[2]高健.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情绪稳定性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5).
[3]闫杰.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上一篇:心理剧在校园人际冲突中的应用
下一篇:心理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