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析让心理健康活动课焕发光彩
发布时间:2015-07-08 08:51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当前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众多途径中最为广泛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它注重通过主体性活动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理体验,进而在分享交流中领悟、探究、实践,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可见,体验是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核心,能够引起学生心理体验的活动才能让活动课焕发光彩,切实实现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目标。在实施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体验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心理体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论文关键词]体验;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
一、问题探究活动,点燃思维火花
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把问题巧妙地隐含在富有启发性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心理奥秘的内在需要。伴随这种认知内驱力所产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将成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的巨大力量。如此一来,在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目标也就水到渠成地实现了。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我们创设的问题难度必须符合最近发展区的原理。难度太低学生轻而易举完成则无法充分调动他们主动探究的驱动力;难度太高学生无法完成会挫伤积极性。因此,问题难度太低或太高都无法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应该是既高于学生原有的水平,又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如“走出思维的牢笼——发散思维训练”一课中,教师在暖身活动环节引入一个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把梳子卖给和尚。WwW.lw881.com学生刚开始时议论纷纷:和尚根本就没有头发,怎么会买梳子呢?在激烈的讨论后,学生逐渐发现,只要跳出和尚买梳子是给自己梳头这个思维牢笼,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就能够解决问题。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因为有了成功的经验而获得了积极的情绪体验。在这个情境中,表面上是要学生解决怎样把梳子卖给和尚的问题,实际上是借用这一情境让学生主动发现只要走出思维定势的牢笼,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在这样的问题探究活动中,学生探索的需求和积极的情绪体验被充分调动起来,为后续的发散思维训练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团体心理游戏,激发情感体验
团体心理游戏是心理健康活动课上最常见的活动形式,也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方式。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途径,在游戏中,儿童摆脱了外在的控制与束缚,能够尽情地展露自我,获得切身体验和感受。因此,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团体心理游戏有助于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大大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课堂活动的效果。那么,在运用团体心理游戏的过程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体验和感悟,获得自我提升呢?
1.紧密围绕主题
当前有的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过程中会陷入一个误区:似乎没有游戏就不是心理健康活动课。于是,出现为了游戏而游戏的状况。殊不知,不能紧紧围绕核心主题的游戏,表面上看课堂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形神俱散”,收效甚微。例如,在“男女同学交朋友”一课中引入“你来比划我来猜”的抢答游戏,学生玩得很开心,但在这个游戏中学生对“男女同学优势互补”“男女同学交往的技巧”却没有任何体验和感悟,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因此,游戏的选择一定要紧密围绕主题,才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2.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将团体拓展训练的游戏引入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课堂,这对于拓宽心理健康活动课课堂活动形式无疑是一个新思路。但需要注意的是,选用的游戏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如生搬硬套,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3.宜精不宜多
游戏是促使学生获得心理体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的一种载体。学生在游戏中的体验有时候是比较粗浅的,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或与其他同学的分享交流中才能被更深层次地激发出来。因此,课堂活动中的游戏应当是宜精不宜多,游戏结束之后必须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互动交流才能真正收获成效。
在一节以合作为主题的活动课中,教师在热身游戏、引入主题环节之后,设计了三个游戏:“比萨斜塔”“啄木鸟行动”“松树搬家”,三个游戏均包含小组练习、正式比赛、分享三个步骤。在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里面,这么大的容量使得整堂课看上去非常紧凑,学生匆忙完成一个游戏之后仅仅是三言两语的分享就又赶着完成下一个游戏。赶过场的结果只能是蜻蜓点水,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体验不够深刻。
三、角色扮演活动,演绎内心世界
角色扮演是一种运用行为代替或行为模仿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它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且具有独特作用的活动方式。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以一种类似表演的方式展示某一角色相应的行为特点和内心感受,使其认清角色的理想模型,从而增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学生心理或行为方面的问题,以达到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目的。目前,心理健康活动课中的角色扮演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情景剧(小品)或心理短剧。教师准备好情景剧或心理短剧的剧本,课前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排练,课堂上以学生表演或播放录像的方式呈现。在解决亲子冲突、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的人际交往主题中,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
3.独白法。以独白的方式表达某一角色此时此刻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想法,将隐藏在内心的思想,借助独白的机会表达出来。如在“我的心中有自信”一课中,教师设计“我能行”与“我不行”两个角色人物的独白,隐藏在角色人物内心深处的自信或自卑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不但可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还可以对照自己进行反思,从而为形成新的认知和行为提供心理支持。
除此之外,角色扮演还可以以角色比较、角色辩论、哑剧表演、角色互换、空椅子技术等方式呈现,但无论何种形式,都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角色扮演活动中创设的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引出学生已有的经验,促使学生在扮演或观察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激起情感体验,从而反思自己以往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四、课外实践活动,亲历情感升华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这对于我们实施心理健康活动课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在实施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过程中,经过精心设计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仅使课堂空间得到扩展,而且由于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体验比较深刻,能够收到情感升华的效果。一般来说,实施心理健康活动课时经常采用的课外实践活动包括调查、访问、动手实践等形式。如“怎样和陌生人打交道”一课中,我们确定了活动目标之一是消除学生对陌生人的恐惧,但这种恐惧心理不是课堂活动中通过一个游戏或一个情景剧就能够解决的,怎么办呢?几经斟酌,我设计了一张“请你帮我签个名”的小卡片,在上课前发给学生,要求他们每人至少要得到三个陌生人的签名,作为课前作业。布置任务时,学生大为不解,不少学生由于对陌生人的防备心理太强,颇担心无法完成任务。然而结果是每位学生都顺利完成任务,并且在课堂交流中纷纷表示“原来陌生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我很感谢那些热心帮我完成任务的陌生人,原来陌生人中还是好人更多”等。有了切身的感受,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所获得的这些情感上的共鸣是其他课堂活动所无法比拟的。再如,在“珍惜生命”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生命的无价,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前对父母进行采访,计算从出生到现在父母在自己身上花了多少钱。这样一来,学生在采访计算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发现,这是一笔永远都无法算清的账,生命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五、课后延伸活动,培养良好品质
一堂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结束并不等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离不开反复的实践。只有让课堂活动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才能使课堂活动中的体验得到更深入的延续,强化学生的认知与行为,从而逐渐内化为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每一堂课结束后,我们都应该通过开展适当的延伸活动,引导学生跨越课堂,在实际生活中提升自我。如,在“学会感恩”一课结束之后,结合感恩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我设计了一份感恩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帮父母等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请家长配合每天签字“验收”。一段时间过后,我们根据感恩作业的完成情况及家长反馈情况进行评比,每个班级评选一名“感恩小标兵”。在后续的交流活动中,学生纷纷表示“能为爸爸妈妈做点事感觉很开心”“以后我要为爸爸妈妈做更多的事情”……家长在反馈中也纷纷对这个活动表示赞赏和支持。在这个特殊的课后延伸活动中,学生不但在自身的认知、情感体验、态度和行为方面实现了全面协调发展,而且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家人,创造了更幸福的家庭生活。再如,在“做时间的主人”一课结束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包括计划用时、实际用时、延长或缩短的原因分析等要素。这样一来,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自我反思,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规划时间的好习惯。
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除了以上几种方式,我们还可以通过故事启发、案例分析、影音资源赏析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体验。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或形式,都需想方设法做到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理体验。体验,让心理健康活动课焕发光彩。
[论文关键词]体验;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
一、问题探究活动,点燃思维火花
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把问题巧妙地隐含在富有启发性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心理奥秘的内在需要。伴随这种认知内驱力所产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将成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的巨大力量。如此一来,在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目标也就水到渠成地实现了。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我们创设的问题难度必须符合最近发展区的原理。难度太低学生轻而易举完成则无法充分调动他们主动探究的驱动力;难度太高学生无法完成会挫伤积极性。因此,问题难度太低或太高都无法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应该是既高于学生原有的水平,又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如“走出思维的牢笼——发散思维训练”一课中,教师在暖身活动环节引入一个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把梳子卖给和尚。WwW.lw881.com学生刚开始时议论纷纷:和尚根本就没有头发,怎么会买梳子呢?在激烈的讨论后,学生逐渐发现,只要跳出和尚买梳子是给自己梳头这个思维牢笼,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就能够解决问题。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因为有了成功的经验而获得了积极的情绪体验。在这个情境中,表面上是要学生解决怎样把梳子卖给和尚的问题,实际上是借用这一情境让学生主动发现只要走出思维定势的牢笼,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在这样的问题探究活动中,学生探索的需求和积极的情绪体验被充分调动起来,为后续的发散思维训练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团体心理游戏,激发情感体验
团体心理游戏是心理健康活动课上最常见的活动形式,也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方式。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途径,在游戏中,儿童摆脱了外在的控制与束缚,能够尽情地展露自我,获得切身体验和感受。因此,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团体心理游戏有助于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大大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课堂活动的效果。那么,在运用团体心理游戏的过程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体验和感悟,获得自我提升呢?
1.紧密围绕主题
当前有的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过程中会陷入一个误区:似乎没有游戏就不是心理健康活动课。于是,出现为了游戏而游戏的状况。殊不知,不能紧紧围绕核心主题的游戏,表面上看课堂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形神俱散”,收效甚微。例如,在“男女同学交朋友”一课中引入“你来比划我来猜”的抢答游戏,学生玩得很开心,但在这个游戏中学生对“男女同学优势互补”“男女同学交往的技巧”却没有任何体验和感悟,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因此,游戏的选择一定要紧密围绕主题,才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2.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将团体拓展训练的游戏引入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课堂,这对于拓宽心理健康活动课课堂活动形式无疑是一个新思路。但需要注意的是,选用的游戏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如生搬硬套,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3.宜精不宜多
游戏是促使学生获得心理体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的一种载体。学生在游戏中的体验有时候是比较粗浅的,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或与其他同学的分享交流中才能被更深层次地激发出来。因此,课堂活动中的游戏应当是宜精不宜多,游戏结束之后必须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互动交流才能真正收获成效。
在一节以合作为主题的活动课中,教师在热身游戏、引入主题环节之后,设计了三个游戏:“比萨斜塔”“啄木鸟行动”“松树搬家”,三个游戏均包含小组练习、正式比赛、分享三个步骤。在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里面,这么大的容量使得整堂课看上去非常紧凑,学生匆忙完成一个游戏之后仅仅是三言两语的分享就又赶着完成下一个游戏。赶过场的结果只能是蜻蜓点水,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体验不够深刻。
三、角色扮演活动,演绎内心世界
角色扮演是一种运用行为代替或行为模仿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它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且具有独特作用的活动方式。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以一种类似表演的方式展示某一角色相应的行为特点和内心感受,使其认清角色的理想模型,从而增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学生心理或行为方面的问题,以达到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目的。目前,心理健康活动课中的角色扮演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情景剧(小品)或心理短剧。教师准备好情景剧或心理短剧的剧本,课前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排练,课堂上以学生表演或播放录像的方式呈现。在解决亲子冲突、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的人际交往主题中,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
2.情境创设。教师只给出一个或者几个情境,事先不进行排练,课堂上学生根据给定的情境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3.独白法。以独白的方式表达某一角色此时此刻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想法,将隐藏在内心的思想,借助独白的机会表达出来。如在“我的心中有自信”一课中,教师设计“我能行”与“我不行”两个角色人物的独白,隐藏在角色人物内心深处的自信或自卑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不但可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还可以对照自己进行反思,从而为形成新的认知和行为提供心理支持。
除此之外,角色扮演还可以以角色比较、角色辩论、哑剧表演、角色互换、空椅子技术等方式呈现,但无论何种形式,都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角色扮演活动中创设的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引出学生已有的经验,促使学生在扮演或观察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激起情感体验,从而反思自己以往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四、课外实践活动,亲历情感升华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这对于我们实施心理健康活动课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在实施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过程中,经过精心设计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仅使课堂空间得到扩展,而且由于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体验比较深刻,能够收到情感升华的效果。一般来说,实施心理健康活动课时经常采用的课外实践活动包括调查、访问、动手实践等形式。如“怎样和陌生人打交道”一课中,我们确定了活动目标之一是消除学生对陌生人的恐惧,但这种恐惧心理不是课堂活动中通过一个游戏或一个情景剧就能够解决的,怎么办呢?几经斟酌,我设计了一张“请你帮我签个名”的小卡片,在上课前发给学生,要求他们每人至少要得到三个陌生人的签名,作为课前作业。布置任务时,学生大为不解,不少学生由于对陌生人的防备心理太强,颇担心无法完成任务。然而结果是每位学生都顺利完成任务,并且在课堂交流中纷纷表示“原来陌生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我很感谢那些热心帮我完成任务的陌生人,原来陌生人中还是好人更多”等。有了切身的感受,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所获得的这些情感上的共鸣是其他课堂活动所无法比拟的。再如,在“珍惜生命”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生命的无价,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前对父母进行采访,计算从出生到现在父母在自己身上花了多少钱。这样一来,学生在采访计算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发现,这是一笔永远都无法算清的账,生命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五、课后延伸活动,培养良好品质
一堂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结束并不等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离不开反复的实践。只有让课堂活动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才能使课堂活动中的体验得到更深入的延续,强化学生的认知与行为,从而逐渐内化为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每一堂课结束后,我们都应该通过开展适当的延伸活动,引导学生跨越课堂,在实际生活中提升自我。如,在“学会感恩”一课结束之后,结合感恩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我设计了一份感恩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帮父母等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请家长配合每天签字“验收”。一段时间过后,我们根据感恩作业的完成情况及家长反馈情况进行评比,每个班级评选一名“感恩小标兵”。在后续的交流活动中,学生纷纷表示“能为爸爸妈妈做点事感觉很开心”“以后我要为爸爸妈妈做更多的事情”……家长在反馈中也纷纷对这个活动表示赞赏和支持。在这个特殊的课后延伸活动中,学生不但在自身的认知、情感体验、态度和行为方面实现了全面协调发展,而且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家人,创造了更幸福的家庭生活。再如,在“做时间的主人”一课结束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包括计划用时、实际用时、延长或缩短的原因分析等要素。这样一来,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自我反思,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规划时间的好习惯。
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除了以上几种方式,我们还可以通过故事启发、案例分析、影音资源赏析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体验。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或形式,都需想方设法做到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理体验。体验,让心理健康活动课焕发光彩。
下一篇:利用学生心理教好语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