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用多媒体构建高效方式探讨
多媒体技术给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气息,能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多媒体的应用在生物教学中尤为重要。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进化等方面知识的学科。生物特别是初中生物教学强调情境与协作,重视直观和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积极心理学理念和多媒体技术引入生物课堂,在诱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拓展知识面、激发积极发散思维、培养积极品质、建立积极师生关系方面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
一、巧借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积极发散思维,实现课堂高效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生成大量变化的独特信息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思维过程中各种不同的方法、途径及答案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呈散射型或分叉型发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经历“有中生有—无中生有—有中生无”的思维转换,通过多媒体等教育资源的多维互动激发学生积极地发散思维,实现课堂高效。
1.巧借多媒体,激励学生“有中生有”
所谓“有中生有”就是通过对已有知识的追踪探索来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为激励学生“有中生有”,采用学生已知的知识点作引子,通过查找网络资源等方式,引发学生产生更多、更深的思维成果。
例如,在教学“人的性别决定”一课时,教师先告诉学生一则消息:英国曾有“女儿村”,村中妇女只生女孩。然后让学生上网查找原因。这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上网查出女儿村产生的原因是该村附近有个废锌矿,男人饮用了含有大量锌离子、镉离子的水,影响了“Y”精子的运动能力。之后,学生急切地问:“老师,生男生女是怎么回事呀?”教师故意说:“这个我记不太清了。你们到网上查查吧!”学生上网一查,说:“老师,我找到答案了: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即含X性染色体,而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分别含X性染色体和Y性染色体。当含X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生的是女孩,当含Y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生的是男孩。”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婴儿的性别由女方决定,这种说法对吗?”学生纷纷答:“不对!因为决定受精卵发育成男孩或女孩的关键是精子,也即是男方决定的,但这一决定是随机的,是后天无法改变的。所以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课堂因此变得高效。
2.巧借多媒体,激发学生“无中生有”
所谓“无中生有”就是通过让学生对感兴趣但又比较陌生的某一问题进行研究,从而生发出新思维的过程。这种创新通常包括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在准备期内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课时,教师抓住课堂有利时机用多媒体展示问题(配有相应的图片):我每次摘豆芽时,都能看到破瓣、缺损、虫害的豆子长出了豆芽(当然也有没出芽的),这与书本上的“植物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相矛盾,是怎么回事呢?
生1回答:“老师,从问题来看,破损的豆子并没有都出芽,这也不能说明胚不完整的种子一定能发芽呀,有的就不能萌发。”生2接着说:“那有的破损的豆子却萌发了。”教师追问:“哪位同学能提出更科学的看法?”生3回答:“我想种子的胚可能只有破坏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不萌发,破损的种子有的萌发了,有的不萌发,说明胚受伤的部位和程度肯定不同。”教师微笑着问:“同学们认同他的看法吗?”学生齐答:“认同。”教师继续问:“那你们想不想进一步探究胚破坏成什么样种子才能不萌发?”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想。”教师随即安排:请同学们以小组形式讨论你们探究的问题和猜想。
第一组:“我们提出的问题:1去掉一小部分子叶;2去掉一片子叶。我们的猜想:1能萌发,2可能不萌发。”
第二组:“我们提出的问题:1去掉一部分胚芽;2去掉全部胚芽。我们的猜想:1能萌发,2可能不萌发。”
第三组:“我们提出的问题:1去掉一部分的胚根;2去掉全部胚根。我们的猜想:1可能萌发,2可能不萌发。”
……
教师最后总结到:“你们的问题很有创意,进行定量的研究,这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下面各小组就设计你们的探究方案,课后进行探究实验,并认真做好记录,写成小论文,待后交流。”在以后的论文交流中,师生大胆地将书本上植物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修正为:有生命力的、完整或破损程度不大的胚。
3.巧借多媒体,激发学生“有中生无”
所谓“有中生无”就是根据已有的材料来消除疑问、生发新的思维。例如,在教学“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一课时,教师先以多媒体形式,展示近几年我国由于森林覆盖减少出现的一些生态问题,洪水、沙尘暴、荒漠化等。然后在屏幕上展示几个问题:1.这些都是什么现象?2.发生这些现象的地方缺少什么生物因素?3.引发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怎样才能缓解这种情况?5.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这是一些知识与思维并行的拓展型的探究性问题。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从网上查询资料进行解答。查找到相关的资料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再作一些修正或补充。一个个闪耀着创新火花的答案诞生了:把易产生沙尘暴之地分割开来承包到人;种草植树,绿化环境,美化家园等。学生通过自己在网上查阅、互相交流,在与网络知识的碰撞中产生了智慧的火花,心理幸福感倍增,学习积极性高涨。
二、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建构,促进高效学习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曾说过:“教育必须培育人的自我决定能力,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要有‘唤醒’学生的力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该由学生自主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取。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
示,让学生体会到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追求新型课堂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不囿于成,大胆地突破“教学方式的设计应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设计思想,将教学方式的选择、利用和控制的权利交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出问题、选择方法、探索验证,并进行表达、交流和修正,才能高效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例如,在学完“生物的分类”一课后,有的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原产印度的萝芙木(也叫“蛇根木”)是夹竹桃科的萝芙木属的一种小灌木,它的根内含有利血平等多种生物碱,是生产治疗高血压药物的主要原料。有一段时期,我国只能依靠进口这种药物原料来生产降血压药品。提问:根据生物的分类及亲缘关系的远近,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此药物依靠进口的状况呢?引发学生积极探索,大胆想象。教师建议学生借助网络资源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将查到的信息及自己的观点输入网上课堂讨论区;教师和学生一起,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传统教学由于缺乏“发现”环境的支撑,剥夺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发现环境,使得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能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高效地建构认知,以及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愉悦地、幸福地完成课堂任务,推动课堂教学科学、高效地开展。
总之,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应用于课堂,为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利用图像、声音、色彩等形式来传递教学信息,对视觉、听觉形成强烈刺激,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所以,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生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可以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教师与其设计的情境中学会交流、合作、学习、创造,充分开发学生的积极潜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主观幸福感,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积极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积极心理学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3]GHB0587)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第六中学 ,酒泉,735000)
上一篇:小学英语情感教育常见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