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统计报告
一、引言
心理素质是在中国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的本土化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心理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忽视一关注一重视”的发展过程。心理素质在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学生潜能和促进能力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完整人格以及提高学生适应力等方面占据重要作用。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教社政厅[2002]3号)中提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之一是要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强调要优化心理品质并提供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教育部在《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教政法[2014]1号)中进一步强调要“深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林崇德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张大均则一直强调“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径是培养其健全的心理素质”。王鑫强通过近一年的追踪研究也证实个体的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状态(比如抑郁和生活满意度)有直接作用。既然心理素质如此重要,那么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究竟呈现什么样的状况?在个体因素和背景因素上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要想了解并进一步培养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则有必要先弄清楚这些基本问题。但现有的心理素质现状研究存四点不足:第一,部分研究仅探讨某一特殊人群心理素质状况,比如师范生或西部大学生,未能全面有效反应普遍大学生的现状;第二,部分调查样本的年限已久,大多是在近十年前后,而辛自强通过横断历史的元分析发现,近十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在下滑,这预示着可能现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也在变化;第三,部分研究是基于作者主观经验的总结,而非客观调查的分析;第四,以前研究在做统计推断时均仅从推论统计的显著性水平进行判断,并未结合效果量指标真正显示自变量对依变量的实际影响。鉴于此,在科学修编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基础上,抽取五大地区大学生共2100人,通过比较他们在个体特征(性别、年级、专业、是否学生干部)和背景特征(家庭背景:父母教养方式;学校背景:学校层次)上的差异,分析我国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水平和结构上的特征,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事实依据和参考。
二、方法
(一)调查被试
从西北、华东、华北、西南、华中地区抽取有效被试1 931人,具体分布如下:男生850人、女生1066人、缺失15人;大一924人、大二620人、大三318人、大四56人、缺失13人;文科572人、理科697人、工科380人、艺体248人、其他10人、缺失24人;学生干部546、非学生干部1361、缺失24;自评为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899人、专断型230人、溺爱型227人、忽视型298人、其他为277人;重点本科378人、普通本科1 365人、三类本科55人、专科119人、缺失14人。
(二)调查工具
本研究的工具是参考心理素质的相关文献和量表,以王滔等2002年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为基础,依照心理测验学规范修订而来。《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由三个分量表共118道题(包含信度题3个,测谎题3个和重复测量题1个)组成。分别是认知品质分量表(共44道题目,包含精致性、深刻性、敏捷性、开放性、好奇性、发散性、目的性、应变性、表现性、迁移性、意识性和监控性),个性品质分量表(共37道题目,包含求知性、求成性、情绪体验性、情绪调控性、坚韧性、自制性、独立性、自我认知性、自我体验性和自我调控性),适应性分量表(共30道题目,包含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生理适应性、人际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
该量表所有项目均采用五点记分制(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以单选迫选形式进行调查,得分越高说明心理素质越好。该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学特征,各因素的a系数在O.51到0.84之间,大部分均在O.60到0.70之间,分量表的a系数分别为O.91、O.87和0.88。多位专家和硕博士研究生对因素定义及项目表述的反复考察保证了本量表的内容效度。相关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也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总之,通过试测、初测和正式测量过程中反复的探索保证了本研究工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数据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所得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此调查样本较大,微小数据差别也会造成显著差异而致误判,故采用“效果量”指标(该指标不依赖样本大小而能反映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联强度)来检验数据差异的实际意义。对独立样本t检验的效应量的估计通常用d值,科恩(Cohen,1988)给出的估计0.2、0.5和0.8在行为科学中分别对应于小、中和大的效应量。方差分析的效应量通常用η2度量,科恩(Cohen,1988)约定小、中和大的效应量的η2分别对应着0.01、0.05和O.12。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特征分析
为考察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总体特征,对心理素质各因素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其结果见表1。因各因素所包含的题项数量各有不同,因此,表中的平均数和标准差都是全体被试在各因素上所有项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最高5分,最低1分,中点3分。从下表中可见,心理素质的总均分是3.43,认知品质总均分为3.39,个性总均分为3.43,适应性总均分为3.46,各心理素质成分得分在2.94到4.36之间,其中最低的是自制性和独立性,最高的是应变性和求成性。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性别差异
分别以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中及其下属因素和总心理素质得分为因变量,性别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计算效果量指标d值。结果表明,男女生在认知特性及其下属深刻性、敏捷性、应变性、表现性、意识性及监控性和适应性中的学习适应性得分上具有实际的差异(d>0.2)(见表2)。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年级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为自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参照效果量指标η2,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精致性、求成性和生活适应性得分上具有实际的差异(η2>0.01),多重比较发现,在精致性上一年级非常显著地高于二、四年级(p<0.01),三年级显著高于四年级(p<0.05);在求成性和生活适应性上一、二、三年级
均非常显著地高于四年级(p<0.01),且三年级显著高于二年级(p<0.05)。可见,似乎表现出大一、大三优于大二、大四的趋势。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专业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不同专业类型(文科、理科、工科和艺体)为自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参照效果量指标η2值。结果发现,不同专业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认知特性及其下属发散性、应变性和表现性,个性下属的坚韧性和独立性,适应性及其下属的学习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上均存在实际性的差异(η2>0.01)。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在总体心理素质、认知特性和人际适应性上艺体生和工科生显著地高于文科生和理科生(p<0.05),但艺体生和工科生间并无显著性差别。在认知特性下属的发散性、应变性、表现性和个性下属的坚韧性上,艺体生和工科生显著地高于文科生和理科生(p<0.01),但艺体生又显著高于工科生(p<0.05);在独立性上理科和工科生非常显著地高于文科生(p<0.001);在学习适应性上工科生非常显著地高于文、理和艺体生(p<0.00i);在社会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上艺体生则非常显著地高于文、理和工科生(p<0.001)。总体看来,各个专业间心理素质水平差异显著,呈现出艺体类>工科>理科>文科的趋势。
(五)大学生心理素质在是否学生干部上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为自变量,做独立样本t检验,并参照效果量指标d。发现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在整体心理素质、认知特性及其下属开放性、好奇性、目的性、应变性和表现性,个性及其下属情绪体验性、自我认知性、自我体验性和自我调整性,适应性及其下属社会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上均存在实际的差异(d>0.2),且前者非常显著地高于后者(p (六)大学生心理素质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父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断型、溺爱型和忽视型)为自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参照效果量指标η2值。结果发现,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下的大学生在整体心理素质、认知特性及其下属的深刻性、发散性、目的性和表现性,个性及其下属求知性、情绪体验性、坚韧性和自我调控性,适应性及其下属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社会适应性、人际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上均存在实质性的差异(η2>0.01)。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在其他方面权威型均非常显著地高于专断型、溺爱型和忽视型(p<0.01),仅在发散性、意识性和监控性上权威型与专断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情绪体验性上权威型与溺爱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在坚韧性和学习适应上其他父母教养类型均显著优于溺爱型(p<0.001),在生活适应性上忽视型非常显著地优于溺爱型(p<0.001),在自我调控性上专断型显著优于溺爱型(p<0.05)。总体看来,不同教养方式下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呈现出权威型最优,专断型和忽视型相近,溺爱型最差的趋势。
(七)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学校类型上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学校类型(重本、普通本科、三本和专科)为自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参照效果量指标η2值。结果发现,不同学校类型的大学生在认知特性及其下属深刻性、敏捷性、目的性、表现性、意识性和监控性,个性及其下属求成性,适应性下属的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和生理适应性上存在实际的显著性差异(η2>0.01)。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重点本科院校在认知特性及其下属的深刻性、敏捷性和监控性上显著优于普通本科、三本院校和专科院校,在目的性、表现性和意识性上重本和普通本科同时优于三本和专科,各级差异显著(p<0.05);在个性品质上则是普通本科学生显著优于其他类型学校学生(p<0.05)、在求成性上普通本科学校学生显著优于重本和专科院校学生(p<0.05);在适应性上则呈现分化,主要表现为在生理适应性上普通本科和专科学生非常显著地高于重点本科学生(p<0.01),在生活适应性上普通本科学生显著高于重点本科学生(p<0.05),而在学习适应性上则是重点本科显著优于其他学校类型(p<0.01),普通本科又优于三本(p<0.01)。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状况,并初步比较了不同性别、身份、年级、专业、家庭教养方式和学校类型学生之间的差异,得出如下结论:
1.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整体上偏属于积极正向范畴,但是总体水平亟待提高。
2.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各成分发展不均、喜忧半参。
3.男生在认知品质及学习适应性上的得分整体高于女生。
4.心理素质并不会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长,其中在精致性、求成性和生活适应性方面表现出一、三年级显著优于二、四年级的趋势。
5.学生干部心理素质优于非学生干部,并在认知、个性及适应性上均有表现。
6.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实质性的差异,呈现出艺体类>工科>理科>文科的趋势;并主要体现在认知品质和适应性上。
7.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下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实际的差异,呈现出权威型最优、专断型和忽视型相近、溺爱型最差的趋势。
8.不同学校类型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结构性差异并各有特色。
(二)建议.
1.加强对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急切性和务实性的认识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总体心理素质得分为3.43,虽尚属正性范畴,但离“比较符合”(4)尚有较大距离,这表明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仍需大力提高。同时,可见心理素质结构内部不同因素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比如应变性和求成性均超过4分,但独立性、自制性均低于3分,且学习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等得分均偏低。这凸显出大学生意志品质和重要领域适应能力的发展较差。这提示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对心理素质培养重要性和急切性的认识,在注重整体发展提高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弱势因素,将全面发展和重点加强相结合以使个体心理素质获得健康而完整的发展。此外,还可见心理素质水平整体上并没有随年级增长而提高,这表明了心理素质发展的特殊性,也凸显了心理素质教育需要增强务实性。心理素质本身是一个多层面的复杂系统,兼具相对稳定性和衍生性,心理素质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在心理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意识到心理素质培养的困难性、注重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质性、强调心理素质培养训练的延续性。只有这样才能在进一步
完善心理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并真正贯彻落实心理素质训练的基础上真正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从而从源头上减少层出不穷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2.以正视差异性为重要准则,因地制宜地开展心理素质培训
调查发现,不同性别、专业、父母教养方式和学校类型的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水平或结构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为我们更好地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提供了很好的启示。首先,我们需要正视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入学之初就建立完整而有效的心理素质档案,并收集其他的重要个体背景变量,比如父母教养方式等。其次,在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比如不同专业上的差异可能与不同专业本身的学科属性有关,也可能是受不同专业就业前景认识对大学生自身期望、计划和实践等的影响。最后,在明确差异及可能性原因的基础上,既要有组织有针对性地提高弱势群体心理素质的水平,又要重点关注多个弱势因素结合下的高风险性个体或群体,因地制宜地选择群体团体辅导、课程训练模式或个体咨询辅导模式以更好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
3.以实践活动为中心,将课堂与生活串联到心理素质教育培训之中
研究表明实践活动(比如担任学生干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直接作用。这证实了心理素质发展的理论假设,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我们认为活动是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主体主动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是人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通过活动,个体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得到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学生干部的实践活动能提供更多的外在刺激,而经过整个学生干部实践活动过程(一般通常至少为半年或一年)这样一个长时间的、多频率的、反复的对外在刺激的不断内化的过程则无疑对心理素质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这提示我们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机会足够多的、锻炼时间足够长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要鼓励、激发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进行实践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实践活动除了体现在课堂外,更体现在心理素质教育的课堂内。活动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未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更注意活动设计内容的延续性、活动时间的充足性,以让学生有足够长的时间内化外界刺激为内在品质。因此,结合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促使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交互作用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