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与成人依恋社会支持的

发布时间:2015-07-28 18:16

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人依恋(Adult Attachment)是指个体与目前同伴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其依恋对象可以是父母、朋友、恋人、团队、组织或者抽象的形象(如上帝)等。成人依恋来源于早期的母婴依恋经验,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进行加工和重组,形成一种内部工作模式。个体运用这一模式解释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对个体的预期、策略和行为产生影响。研究发现,成人依恋对于个体的心理品质及行为特质,如情感、主观幸福、自尊、抑郁、焦虑、人际关系以及应对方式等,而上述这些特质均与网络成瘾密切相关;国外也有研究发现成人依恋与各种形式的物质依赖有密切关系,因此,推测成人依恋对网络成瘾有重要影响作用。
  成人依恋可通过影响个体的交往方式,对社会支持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陈新等采用队列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发生率之间存在量效关系。我国民办大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2011年底统招学生达到500万。该研究以民办高校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为调查对象,探讨成人依恋、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作用,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和矫治提供理论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一至四年级的大学生中,随机抽样调查1125名大学生,获得有效问卷1100份,有效回收率为97.78%。其中男生579名,女生521名;理工科学生563名,文科学生537名;大一年级学生313名,大二年级学生316名,大三年级学生309名,大四年级学生162名。
  1.2 方法
  1.2.1 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问卷该问卷由美国匹兹堡大学Young编制的2个网络成瘾量表组成。(1)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由8个项目组成,对其中5个项目做出肯定回答即判断网络成瘾。林绚晖等的研究证实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36。(2)网络成瘾量表。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Likert 5点评分,根据总分判定测试者是否网络成瘾及网络成瘾程度。王军的研究证实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11。由于各研究判断网络成瘾的评分标准并不一致,故本研究仅用该量表评价网络成瘾程度。
  1.2.2 关系问卷该量表包括4段短文,分别描述安全型、轻视型、倾注型和害怕型4种依恋类型,测试者对每段短文进行Likert 7点评分,最符合自己情况的类型即是测试者的依恋类型。该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78。
  1.2.3 亲密关系体验问卷有36个题目,包含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2个分量表,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是0.77和0.82。采用Likert 7点评分,分数越高,表明消极成人依恋程度越高。
  1.2.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肖水源编制,共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第1~8,11~13题为单项选择题,采用1~4的计分;第9~10题,如回答“无任何来源”记0分,回答“下列来源”,有几个就计几分。将3个维度相加即社会总支持,指被试在人际方面获得的总体支持。该量表的Cronbackα系数为0.896
  1.3 统计学分析数据使用SPSS 21.0进行一般统计描述、t检验X2检验、相关分析;使用AMOS 21.0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2 结果
  2.1 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根据网络成瘾诊断量表,从1 100份有效问卷中筛选出网络成瘾大学生100人,网络成瘾发生率为9.09%。其中男生63名(63%),女生37名(37%);文科学生40名(40%),理工科学生60名(60%);一年级学生23名(23%),二年级学生33名(33%),三年级学生25名(25%),四年级学生19名(19%)。
  2.2 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大学生成人依恋比较筛选出的100名网络成瘾大学生构成“网络成瘾组”,从筛选后剩余的问卷中,随机抽取性别、年级和专业相匹配的100名大学生构成“非网络成瘾组”。网络成瘾组和非网络成瘾组学生依恋回避维度得分分别为(3.73±0.58),(3.37±0.80)分。依恋焦虑维度得分分别为(4.00±0.69),(3.40+0.8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0,5.28,P值均<0.01)。对两组依恋类型的构成比进行X2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2,P<0.05),见表1。
 2.3 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大学生社会支持比较表2结果显示,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大学生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网络成瘾组的各项得分均低于非网络成瘾组。
  2.4 网络成瘾与成人依恋、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网络成瘾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均呈正相关,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均呈负相关。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呈正相关,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均呈负相关。依恋焦虑与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与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相关无统计学意义。
  2.5 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路径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成人依恋、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作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做路径分析。以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为自变量,以社会支持为潜在变量,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为社会支持的指标变量,以网络成瘾为应变量。通过极大似然法不断拟合,最终建立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路径分析模型,见图1。对路径分析模型检验结果显示,X2=5.521,dF=8,P=0.701,GFI=0.991,AGFI=0.976,RM-SEA=0.000,NFI=0.963,CFI=1.000。综合以上各检验结果,认为本次路径分析的路径图拟合较好。依恋焦虑对网络成瘾有直接正向影响(β=0.356,P<0.01),依恋回避通过社会支持途径间接影响网络成瘾(β=0.106,P<0.01),依恋回避对社会支持有直接负向影-响(β=0.317,P<0.01),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有直接-负向影响(JB=0.334,P<0.01)。见表4。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9.09%,与公办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网络成瘾组大学生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的得分均高于非网络成瘾组,网络成瘾组大学生安全依恋类型人数少于非网成瘾组,而不安全依恋类型(倾注型、轻视型、害怕型)人数均多于非网络成瘾组。说明成人依恋对网络成瘾有重 要的影响作用,消极依恋的个体更易发生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组大学生社会支持各项得分均低于非网络成瘾组,说明缺少社会支持是网络成瘾形成的影响因素,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
  路径分析模型显示,依恋焦虑对网络成瘾有直接正向作用;而依恋焦虑体现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因此揭示了自我价值感对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作用。Armstrong等的研究发现,低自尊者具有较高的网络成瘾倾向;而Greenberg等的研究则认为,自尊与网络使用相关无统计学意义。自我价值感低的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体会到尊重和自我实现,因此他们便在虚拟网络中寻找自我价值感、展现理想自我,这可能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深层次动机。依恋回避没有对网络成瘾有直接影响,而是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网络成瘾。依恋回避体现个体对他人的信任,依恋回避程度高的个体社会支持体系建构不良,而网络空间可以使人获得情感、工具性、信息和社会成员支持。因此,他们会在网络上寻求支持和认同,满足心理需要,久之容易导致网络成瘾。Kraut等研究证实,网络使用的增加会使个体的社会疏离感加深。
  相关分析显示,依恋焦虑仅与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相关,而依恋回避与社会支持各个维度均相关;AMOS路径分析显示,依恋焦虑对社会支持没有影响,而依恋回避对社会支持有直接负向影响。说明在成人依恋的2个维度中,依恋焦虑对社会支持的影响不大,依恋回避对社会支持作用明显,与一些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依恋焦虑程度高的个体由于自我价值感低,在主观上感觉社会支持不够,但客观上不回避甚至过分卷入亲密的情感关系,因而他们可能并不缺乏社会支持。依恋回避程度高的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度低,对亲近和依赖他人感到不适,回避与他人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因此导致缺乏社会支持。
  综上所述,成人依恋对网络成瘾有重要影响作用,直接或间接通过社会支持影响网络成瘾。对于网络成瘾大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和发展安全型的依恋模式,不仅能有效抵御网络成瘾,而且可以完善社会支持体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对现实生活的良好适应。
  4 参考文献
  [1]田瑞琪.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D4.
  [2]朱海东.成人依恋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6,21(4):36-39.
  [3]李同归,李楠欣,李敏.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6):47-49.
  .Addict Behav,2007,32(6):1164-1176.
  [5]李同归,何吉波,郭晓飞,等.自考生的依恋类型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1):1019-1020.
  [6]陈新,李凤华,龙理良,等.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关系的队列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4):240-245.
  [7]刘鎏,陈伟.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管理研究展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9):74-79.
  [8]林绚晖,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1-283.
  [9]金伯利·S·扬.网虫综合征: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M].毛英明,毛巧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45-49.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实证研究中的心理学思想

下一篇:三段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