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言二拍”中的家庭教育思想
自古以来,家庭教育一直受到国人的重视,这与我国的教育传统是密切相关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观念不仅体现了古人重视教育对自我成才的指引作用,更体现出统治者重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成书明代的“三言二拍”是我国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作品多是根据宋元明以来的旧本、文言笔记、传奇等进行改编,许多故事也渗透出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思想。
一、读书为高 盼入仕途
人的一生总是在学习中成长,而读书是最主要的教育途径。古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强调了读书的必要性,而这一思想也影响着一大批知识分子中在读书中找寻自我。宋朝汪洙《神童诗》中“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形象地表现了读书与入仕的关系。
《警世通言》中《乐小舍拚生觅偶》乐大爷独子乐和幼年就被寄在母舅家抚养,但一直在邻家仕馆中上学。不管孩子身处何地,父母都将孩子送入私塾,希望成才。《醒世恒言》中《张廷秀逃生救父》张廷秀休学之后学做了木匠。被王员外偶然赏识,请老师传授张廷秀知识,这也是为了光宗耀祖。《二刻拍案惊奇》中《张福娘一心贞守》只张福娘送儿子上学这一举动就能看出一位母亲苦守攻读孩子的决心和毅力。这三位父母让孩子进入学堂读书体现出了“官本位”的思想。
孔孟的儒家思想几乎影响了中国每一代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更成为读书人积极入仕的奋斗目标。在“仕而学则优,学而优则仕”的社会风气影响下,父母的思想必然会顺应时代的发展,鼓励孩子读书,培养孩子入仕。
二、满怀信心 启发引导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观念使启发式教育被世人所认可和接受。这种教育方式区别于传统的私塾教育中先生刻板的教学方法,并能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启发式的教育必须建立在父母对子女信任的基础之上,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具有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
《醒世恒言》中《两县令竟义婚孤女》月香在庭中蹴鞠时球不慎掉入了地穴中。其父问她有何办法将球取出,月香让养娘提桶倾在穴内,球便浮在了水面。其父引导女儿想办法让球出穴,培养女儿遇事的处理能力。《二刻拍案惊奇》中《痴公子狠使噪婢钱》中上官翁在女婿败尽家产之后,仍然在女儿的大庄园后门旁收拾一间小屋,寻女婿来看门。上官翁这样的行为必然对女婿能改过自新充满了信心,相信女婿能够成才。上官翁不计前嫌地帮助女婿,最终换回的是浪子回头的女婿。
启发式教育的方法能够促进思维的发散,调动积极性,进而提高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因此,父母要有耐心引导孩子善于思考,而非单纯地将事情的结果告知。在这样一种引导式教育的影响下,孩子的聪明才智,包括迷途知返的觉悟才能表现出来。
三、人生阅历 深刻教诲
父母往往思考周到,谈话得体,作风谦虚,工作严谨,比孩子具有更多地人生阅历和生活感悟。他们把自己在社会上的所见所闻所思作为经验之谈来教育孩子必然能够使孩子在人生成长道路上选择捷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古语就是告诫年轻人要听取长辈们的意见。
《警世通言》中《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张母在主家小夫人赠钱与衣服后并邀他夜晚相见时,对儿子道,一莫吃酒!二须同去同回!这表明她已经感觉到其中危险,提醒儿子以防陷于险境之中。《喻世明言》中《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金孝娘教训孩子道,你若命该享用,就不会生在挑油担子的人家来了。金娘此话意在教育儿子要安于本分,不贪不义之财。《二刻拍案惊奇》中《青楼市探人踪》赋性阴险、苛刻取利的庠生父母在他锱铢必较时提醒儿子要心存宽容,不要过分计较。毕竟父母所遇到的成功者往往是那些为人宽厚而非悭吝之人。
父母的人生阅历作为间接经验比孩子自己经历获得的直接经验能更快地让孩子找准自己的方向,避免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类似于父母所犯过的错误。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对传统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的发展,用父母自己的真实经历教育孩子更具有说明性和深刻性。
四、棍棒教育 严厉苛刻
在他人评价某个孩子是否优秀的时候,总会与父母教育的优劣程度相联系。在这种由来已久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养不教,父之过”将家庭教育推上了备受重视的位置。在中国传统的教育环境中,“严师出高徒,严父出孝子”的思想就导致棍棒式教育应运而生。
《警世通言》中《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公子在妓院挥霍尽银两后回到家中,王父盛怒之下硬要打儿子一百棍。《醒世恒言》中《张孝基陈留认舅》许昌巨富过善听说儿子婚后仍不思进取,在外狂放,把衣饰弄得罄尽,见到儿子便是一顿乱踢乱打。对于冥顽不灵、屡教不改的孩子,多数父母会选择采取打骂的手段教育,以让孩子能够记住所犯的错误。《醒世恒言》中《李玉英狱中讼冤》写到后母李氏趁丈夫不在家,寻起儿子女儿之过便揪来打骂。继父继母打骂孩子的现象更数见不鲜,甚至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对于那些采取鼓励甚至鼓励都无效的孩子,很多父母只能选择严厉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以求成才。当然,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约束孩子,但也容易助长孩子的逆反性格。棍棒式教育对孩子内心的伤害也是难以估量的,其整个成长过程都会蒙受小时候所受教育的阴影。
五、子承父业 深远打算
嫡长子继承制作为政治上的世袭方式影响到了经济上的世袭。因此,世袭家产、子承便父业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延续至今在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很多父母意识到要及早地培养孩子的管理能力、交际能力等,才能为将来继承家族产业做好足够的准备。
《喻世明言》中《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蒋世泽做买卖时带着九岁的儿子同行,教儿子学一些交往和经营的技巧。从而提高了儿子的实践能力。《喻世明言》中《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李父将女儿秀卿假冒男子,带出去学做生理。李父将女儿女扮男装更有利于在外从商。《初刻拍案惊奇》中《乌将军一饭必酬》婶母杨氏教育侄子计算家产,开始经商。虽其父之前有所亏损,其婶母仍希望孩子能够重拾旧业,重振家族。这几位父母或者长辈都注重培养子女走上继承父业
的道路。
大多数经商的父母认为,在原有的家庭背景下继续从商未必差于入仕为官,及早地传授相关从商经验对于孩子们将来继承产业必将有着潜移默化的帮助。这种子承父业的教育模式甚至已演化成一种孩子之间彼此炫耀的手段。要正确对待子承父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意义。
“三言二拍”共收集了一百多部小说,所记录的故事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真实缩影。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包括家长的养儿防老,教育子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子女必须服从家长,不为人先、不为人后以及重智轻德体、重知识轻能力等等都在书中有所体现。书中故事取材真实可考,更扩大了对其中蕴含的家庭教育思想的说明性。而这些思想观念贯穿于整个古代社会,成为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主流思想。
参考文献:
[1]罗红娟. 论儒家教育思想的教育内容[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3(01)
[2]潘成彪.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综述[J]. 文教资料. 2012(11)
[3]严勇,孙计康. 浅析明清两淮盐商的“入仕”情结[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02)
[4]杨璐.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特色及时代价值[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