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发布时间:2015-07-28 18: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较强的能力,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然而,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诱惑、升学竞争的压力、家长的过分渴求、家庭暴力的存在等等,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的表现出自私、冷漠;有的表现出自卑、抑郁等症状,这些心理问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素质培养和心理素质培养的综合性学科,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我们教师“教书育人”的宗旨所在。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须的、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为人师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日益紧张和繁忙,我们教师也要面对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金钱、地位的诱惑;人才标准的提高;拿升学率论英雄的评价标准;学生、家长的高期待等等,这些压力都在冲击着我们的心灵,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感到压抑、无奈、悲哀、烦闷。如果带着这种病态的心理去教育学生,必然会出现不良的行为,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因为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我们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作为学生的榜样,我们的言谈举止都会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教师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要性格开朗、乐观向上、朝气蓬勃;要有信心毅力,要敢于面对挫折,要有涵养修养,要冷静沉重,要善于自我调节。只要我们不断“耕耘心田”,便会“相随心转”、“相由心生”,我们将会有非凡气质。如果我们带着丰富的知识,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去教育学生,我们才有说服力,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会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结合学生实际,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现在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集呵护、宠爱于一身,习惯于一切“以我为中心”,把父母对他的关爱视为理所当然。只图索取、享受,不顾他人勤劳、辛苦,这样就养成了好吃懒做的坏习惯,形成了任性、霸道、懒惰、依赖的消极心理。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便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一旦家庭、社会不能满足自己需要,就可能形成狭隘、自私、冷漠的心理,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他们就像笼中小鸟,温室里的小苗,缺少风霜雪雨的洗礼。因此,我们应让他们知道,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阳光雨露的一面,也会有暴风骤雨;有风平浪静的时候,也会有激流险滩。要他们学会自立、自信、自强,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价值,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主任翁的责任感去服务、奉献社会。
  当前,虽然新课改理念不断落实,新课改模式不断涌现,但是旧的教学模式的阴影依然存在,升学看分数,一考定终身。这样,学生多了压力,少了轻松;多了沉重,少了快乐;多了孤独,少了交流。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学生把自己的生活描述为“单调而紧张”、“烦躁而抑郁”。这就造成了学生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有的学生因为一次成绩下降而失去信心,中途辍学;有的由于老师的一次批评而跳楼自杀;有的因为家长的一句唠叨而离家出走;有的因为同学的一次误会而拳脚相加等等。所以,对学生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他们树立正确的考试观,调整自我期望值,并加强心理承受力、抗挫力训练,使他们阳光、愉悦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这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然而,学生在智力、心理、人格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我们在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个性化教育,做到因材施教。
  三、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教材优势,让心理教育落到实处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不但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且不少课文中都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何况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只有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他才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才拥有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人格。所以我们教师要发挥好思想品德课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结合课标要求、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需求、发展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实施心理素质培养。例如,我们通过教材,可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等生存环境能力;预防和矫正各种异常的心理和行为,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等等。由此看来,思想品德学科在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方面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四、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初中生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表现出活泼好动的特点,由此,我们教师可设置不同的情景,把空洞的说教变成生动的现实,把枯燥的理论变成形象的展示,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尝试、认真思考、交流探究,进而让学生从中感染、体悟、明理。通过活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增强,独立自主、自我实现的意识也有了提高,而且学生也可以从中找到成就感。总之,学生在愉悦中活动,心理品质在暗暗滋长。 例如,在课堂上,为了说明闭锁心理的危害,我们可以让学生扮演情景剧;为了明确减压抗挫的重要性,拿一学生杀害自己亲人的案例进行法庭模拟;为了让学生远离烦恼,让学生把烦恼写下来抛入垃圾箱等等。在课外,可以让学生进行学生心理调查、采访活动;可以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心理咨询;可以进行拔河比赛、篮球赛,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集体观念等等。
  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身体健康、智力水平高,而且还要心理素质好,社会适应能力强。总之,心理素质已经成为衡量当代人的重要指标。因此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是思想品德课学科的要求,也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必要途径。只要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状况,循序渐进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一个个身体健康、知识丰富、自信勇敢的人才将在我们手中不断诞生。

上一篇:高中历史情感教育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下一篇:小学生习作中的心理障碍的克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