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中政治教学的创新策略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28 18:17

 一、以情感带动课堂
  1.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政治思想
  外界是灌输学生人生观、社会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源头,但是,高中生对于是非黑白的辨别能力比较弱,极其容易出现认知方面的偏差,这就会影响青少年思想跟行为上的错误。因此,只有加强学生的正面思想道德的灌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行为跟道德行为,这样才不会在今后的道路上迷失方面、迷失自己。
  2.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亮点
  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是不同的,不管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成绩落后的学生亦或是问题学生,教师在发现学生缺点的同时也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并帮助他们利用这些优点去克服学习中存在的缺点,促使学生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3.表扬先进的个人和集体,带动学生学习
  青少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仿能力都极强。有时,学生对教师所讲的思想政治观念并不是特别清晰,这时树立一个品学兼优的榜样极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树立榜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体现,更是正面教育最直观的体现形式。
  4.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利有效地进行,不在于压制性的说服
  强制压迫性的方法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对于学生的思想问题亦是如此。只有通过师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达到心灵的沟通,让学生从潜意识里意识到问题所在,从而规范自己的思想和道德行为。
  二、构建和谐课堂
  1.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是教学的关键
  就如“家庭成员是否和睦相处影响着整个家庭的幸福”一样,课堂是否和谐同样影响着学生成绩,教学的进程。与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不同,学生是整个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带有他们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针对这一点,教师应给予他们讨论发言的权力,尊重他们内心的真实情感,培养他们的思想意识、主动意识,才能使整个课堂充满生命力,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2.教、学和谐是课堂和谐的基础
  只有教师教授与学生吸收到的知识达到和谐时,教学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思想政治课程涉及人生观、世界观、哲学观等方面的知识,它的要求不仅仅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作为思想政治的教导者,教师组织学生在学习的环节中积极主动地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并供给学生大量的实践机会,感悟其中的真理。
  3.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和谐课堂的保证
  传统的思品课堂压抑沉闷的氛围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极大,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这类抽象的知识通常是力不从心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过适当编改教材,以诙谐有趣的方式,生动形象地为学生教授,带动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容易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并乐在其中。
  三、采用科学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由于每个人的经历和感悟都有所不同,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也就存在差异性,得出的结论和观点自然不同。要想教好这些差异性个体,就必须找到正确科学的方法,吃透教材,找出疑难重点,对教材进行科学的机构设计,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教学理论指出,思想政治课堂的本质是以提高个人素质和生命价值及意义的实践过程。通过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得以更加。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应该丢掉课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以科学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主动地去接受知识,并学会自主发现,实现意义的创造。不断超越自我、改善自我,感受来自课堂的生命涌动,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
  四、通过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具体来说就是先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可以通过问问题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在别人发言的时候不断调整自己的观点,这样对问题认识得就越来越深刻。当然,在采用这种方式时,教师要居主导讨论的方向,防止偏题。
  采用这种方式时注意问题的深度一定要适度,而且最好形成难度深度有坡度的问题组,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其次对于有不同观点的尤其是和书本观点不一致的同学不能批评,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要进行引导,进行有理有据的说服,当然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有对事情的不同看法,我们不能强求统一。在讨论和辩论过程中,一定要适度引导,不能让学生跑题,更不能流于形式,为了讨论而讨论。
  五、结束语
  思想政治是整个教学的关键,学生通过学习思想政治,提高自身认识,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端正了学生的态度,并树立学习目标。要想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教师先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再由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整个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玉莹.试析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创新[J].华章,2012,33:265
  [2]王静.高中政治创新教学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3,03:37

上一篇: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体验式教学在中专化学教学中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