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研究
摘 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类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同时又具有鲜明的系统特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的研究,揭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的基本内容、研究目标、基本原则及其发展思路,有助于研究和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本质特征,促进网络思政教育系统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系统论
系统一词,源于古希腊语,特指部分构成整体。科学的系统论,最早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朗塔菲创立,是研究系统的组成模式及规律的科学。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用系统科学的观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多年努力,已逐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近些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集中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建设、领导和管理方面。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的基本内容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的新分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也具有系统的鲜明特征,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的基本内容。具体如下: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由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以教育对象来划分,可分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军队思政教育系统、企事业单位思政教育系统等等。以空间来划分,可分为现实社会思政教育及网络社会思政教育。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民人数已突破5亿,网民数居世界第一。由于网络影响的快速伸展和网络资讯的不断膨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整个思政教育系统中不断生长的重要力量。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结构严谨的系统,具有系统的鲜明特征
1.多要素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网络为平台,以互联网技术为科技支持,以网络传播为教育方式,以互联网受众为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主要由网络技术平台、网络资讯、网络信息组织与管理、教育对象等要素组成。其中,网络技术平台是系统中的技术要素;网络资讯是系统中的信息与内容要素;网络信息管理与教育对象二要素是系统中人的要素,其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者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1]其他要素还有物质要素、环境要素等。物质要素是指网站技术设备、各种终端接收器等客观物质条件。环境要素包括现实空间环境和网络空间环境。现实空间环境是指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的机房等空间场所,网络空间环境是指网络意识与舆论环境。网络意识与舆论环境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与舆论基础。
2.关联性与整体性
网络技术平台、网络资讯、网络信息组织与管理等上述多要素,密切关联,共同组成了“人——机——信息”式的有机结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其中,人的要素是最关键的要素。网络技术、物质设备、网络资讯等其他要素都遵循人的组织与管理。网络信息的组织与管理者根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将其它各种要素合理安排、有机结合,构建成结构严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系统。教育对象即互联网受众的思想政治素质现实状况,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功能发挥的现实基础,互联网受众的思想政治素质进步状况,是考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根本指标。上述要素中,任何一要素单独都具有某种功能,但只有结合起来才能构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而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目标。同时,该系统中任何一要素的变动,都会引起系统整体的变化。
3.动态平衡性
动态中保持平衡是开放系统的共有特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系统,并与社会大系统、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系统、网络其他教育系统等多系统发生着密切联系。关联系统中任何一系统的变化都有可能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发生影响。同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也具有开放的特质,各自发展着自己的特性。其中,互联网受众要素的心理变化、网络意识与舆论变化等,具有非显性特点,但对系统整体的影响巨大。网络技术、物质设备等要素的变化,具有显性特点,新的互联网技术与新的设备的投入使用,往往对系统整体快速发生影响,同时对系统内其他要素也产生作用,特别是影响到互联网受众的网络行为习惯。如博客与微博技术的运用,平板电脑的开发,提高了信息传播与使用效率,拓宽了网络思想与行为渠道。但内部各要素的发展变化均统一和服务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并在不断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功能提升的过程中达到均衡。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一)研究目的
当代网络思政教育系统论,应以揭示网络思政教育系统本质与规律为主要研究目标。具体包括: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建设;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功能的优化;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的优化;4、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环境的优化。其中,系统建设是基础目标,在系统建设问题上,必须进行动态考察,在时间与空间范围进行持续研究。系统功能与要素的优化是主要目标,功能的优化又以要素优化为前提。在进行要素优化研究时,必须考虑周全,避免遗漏。在进行功能优化研究时,要特别注意研究系统功能的可持续发展与拓展性提升。
(二)研究方法
1.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范域内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指运用信息搜集和整理进行系统本质与功能研究的科学方法。信息研究方法建立在信息论、控制论的基础上,在拥有大量信息资源的“信息革命”新时代,信息研究方法具有普适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本身建立在对信息的管理与运用基础上,因而更应重视信息研究方法的运用。应充分运用对网络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以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目标。
2.跨学科研究法
跨学科研究法,又称“交叉研究法”,指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领域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外,还需跨计算机软件学科、硬件学科,及传媒科学等多学科多领域。跨学科研究法可以充分运用上述学科的有关理论与技术,形成学科合力,有利于强化和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范域的研究。
3.矛盾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
分析网络思想政
治教育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要素及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契合。同时可以用比较研究法。“比较是人类思维最简单、最基本的单元,人们的认识过程总是在不同程度上通过比较而进行,这是比较在思维、认识中的广泛渗透性。”[2]可以对比研究不同时空范域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建设,并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比较研究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同方式方法之间的比较研究。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贯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观点的指导思想,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
1.政治性与思想性原则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本质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系统,因而网络思政教育系统论的观点,必须符合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基本要求;网络思政教育系统论的实践,也必须遵循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原则。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在当前表现出明显的网络渗透特点。因而在系统的建构及系统信息的选择方面,必须严格把守政治与思想关,选择思想政治素质优良的信息组织与管理人员,提高对各种信息思想性与政治性鉴别的警觉性和自觉性,努力提高信息屏蔽技术。
2.以人为本原则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的观点及其实践,必须从“以人为本”的宗旨出发,充分突出系统中的属人要素,充分调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网络运营和管理组织者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性,以及技术人员相关网络技术研发积极性,认真研究和总结教育对象的网络意识与网络行为习惯,以凸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精神生产中的作用。
3.网络特性原则
网络是网络思政教育的物质和环境平台,因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都离不开网络思维环境和软硬件设备的支持和影响。网络特性主要包括:信息来源多样性、信息受众的广泛性和匿名性、网络技术支持性、商业价值性等。这些都是网络思政系统论研究所不能超越的客观存在。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的发展思路
(一)加强系统要素研究,努力探索要素优化理论
网络思政信息的组织与管理者,是作为教育者的要素,承担信息管理与思政教育的双重任务。因而,网络思政教育者要素的优化,应遵循“双师制”的基本要求,研究提高其工作素质与能力的途径;同时实行“双薪制”,以激发积极性。
网络思政信息的一般受众,是作为教育对象的要素,具有不特定性和广泛性的特征。因而其优化应放在对一般教育对象的科学分类及类别研究方面。同时应重视教育对象思政状况信息采集和反馈,制定准确快速的采集与反馈机制,并重视对网络心理及网络行为的研究。
网络信息,是作为教育内容的要素,其优化重点是信息内容的科学选择和呈现方式的研究,应致力于研究吸引力强的网络思政信息呈现方式。
(二)加强系统建设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
系统论观点认为,系统的建设与系统要素的优化互为条件。系统建设的实践经验是系统建设理论的主要来源。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系统建设的实践工作,笔者提出两点思路:
1.加强思政教育网站建设
网络的虚拟性加剧了思政教育的复杂性,目前少数思政教育专题网站远不能满足网络思政教育全局要求。应进一步加强思政专题网站建设,努力构造思政教育网站群。
2.形成网络思政教育合力机制
携手网站运营单位,弱化商业目的,强调公益追求,共同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同时加大政府投入、教育关注及技术开发。动员社会力量,试行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保证。
系统建设的理论研究,在系统建设实践基础上应重视网络思政教育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研究,同时加强系统结构理论研究,从而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构建、稳定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吴满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C].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52~153.
[2]李以渝.论比较方法[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6(08):52~55.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分析与对策探析